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殿下 > 第 78 章 第 78 章

殿下 第 78 章 第 78 章

簡繁轉換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1 15:12:0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殿下 !

殿下

正文第七十八章

在车上,荣烺问她哥,“这一整天,都在户部干什么了?就赵尚书那眼睛长头顶的样儿,哥,你跟他有那么多话要聊么。”

“赵尚书为人很和气,事无巨细,讲的也很细致。”荣绵纠正妹妹的话。

荣烺翻个白眼:看来那老倌儿是针对性的对她个人不和气。

荣绵笑,“你就别生气了,赵尚书为人有些古板,等他想明白,他就会明白失礼于你是不对的。”

“你看他像是会想明白的样儿么?”荣烺对赵尚书的轻视非常不满,“泥古不化,说的就是那样的人。”

荣绵知她一时难以气消,便岔开话题,“你怎么到工部去了?”

“我给史师傅想了个好主意。”说着,荣烺就把怎么帮史师傅弄银子的事跟她哥讲了。

荣绵眉尖轻蹙,“修城墙是朝廷的事,僧道非朝廷衙门,管他们要银子,这好么?岂不显着朝廷跟他们借似的。赵尚书说,年下银子稍紧,且冬天也不适于修筑城墙,故而明年再论此事。朝廷还未艰难至此,何必跟僧道开口。”

“我看史师傅挺急的,史师傅的意思,是想先把料备起来。”

荣绵不大赞同此事,“回去跟父皇、祖母商议后,你再办这事不迟。”

荣烺试着说服兄长,“哥,你别觉着好像没面子似的。这也没啥,我看和尚道士有钱的很。”

荣绵好笑,“世上有钱的多了,朝廷按理征税,修城墙是朝廷的责任,不能找大户要钱,这成什么了?时久岂不让这些大户小瞧。”

荣烺道,“他敢小瞧咱们?哥,手中握刀,难道怕手中握钱的?”

荣绵大惊,“这叫什么话?”

傍晚光线有些暗淡,林司仪点起壁灯,灯光映着荣绵稚嫩且严肃的面孔,荣绵问荣烺,“难道前朝末帝手中无兵,不照样失了天下?”

“他为何失天下?因为各地反王揭竿而起。咱家为何得天下?因为太、祖爷打败了其他反王,打进帝都城。”荣烺说。

荣绵正色反问,“难道不是因太、祖仁义用兵,不横征暴敛,爱惜百姓,爱惜天下?”

荣烺说,“打仗没有仁与不仁之说,当年太、祖爷征战,收编战败之兵,这些败兵败将,难道在前朝手里就是不仁义的,在太、祖爷手中便是仁义的?这只是因为他们败了,想活命,就得投降。”

荣烺眼珠微动,可见是在思考,继续说,“仁义治天下,这是应该的。咱们也仁义啊,而且,僧道不纳捐不纳税,他们得省多少银子啊,这也太便宜他们了。”

荣绵奇怪,“僧道不纳捐税么?”

“是啊。”

“你从哪儿知道的?”

“齐师傅给我史书的时讲到的。”荣烺稍稍告诉兄长,“听说,太、祖爷当年,就得到过僧道的银粮资助。”

“我也读史书,怎么没看到过?”荣绵不信妹妹的涉猎比他还广。

荣烺说,“太、祖皇帝开国列传中不就有么。太、祖兵至,各地士绅僧道纷纷响应。”

“是有这句,”荣绵也熟读开国史,“这句怎么了?”

荣烺说,“为什么是士绅僧道纷纷响应,他们是怎么响应的?”

荣绵心中浮起一直答案,试探的说,“捐钱捐粮?”

荣烺点头,“要不,怎么能在史书上写这一笔呢。”

这同样是学的开国史……

荣绵问妹妹,“那你怎么知道僧道不纳捐税的?”

“我也问齐师傅,怎么和尚道士这么有钱。齐师傅就跟我说了,他们平时会收到很多香火钱,而且,僧道不纳税不纳捐。”荣烺说,“原本我想着,香火钱也有限,说不定是人家辛苦攒下来的。那回出宫,我才知道,寺庙好会做生意,而且,他们不只收香火钱,自己寺里会做素斋生意、灯笼生意、各种祈福生意,外头还有许多店铺。这些赚银子的营生,肯定也是不纳税的。”

荣绵心里立刻就平和了,“要是这样,他们出些银子也不为过。”

“就是!”见兄长终于认同自己的看法,荣烺高兴起来。

荣绵说,“齐师傅讲课不错,讲的明白。”

“当然了。”因为俩人有共同的史师傅,荣烺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兄长听,“像史师傅学识也很渊博,但史师傅有些拘泥,说话总是圣人如何如何。你想,圣人可有几个。讲的就不如齐师傅平实。”

兄妹俩聊着天回到宫里。

郑太后、荣晟帝见兄妹俩脸上都带着笑意,便知出宫挺顺遂。待问起来,方知小有波折。尤其荣烺学赵尚书那看不起人的劲儿,学的惟妙惟肖,“就这么哭丧着脸站我身边,我一眼就看出他这是不欢迎我。我就故意到他衙门里转了转,还戳破了赵尚书的小心眼儿,我这才走的!”

荣晟帝揽着闺女的小小身子,大笑,“等明儿见了赵尚书,我得说他两句。公主不过去看看,瞧他那小气劲儿。”

“不只是小气,这就是没见识!”

等荣烺把自己想的好主意跟祖母、父亲分享后,荣绵看父亲、祖母也都没有反对,荣晟帝与母亲交换个眼神,与荣烺道,“城墙塌一角,的确不好看。不过,这是朝廷的事,倘他们愿意捐献银钱,自然是他们的善心。倘他们不愿,也不必勉强。只有一样最要紧,这是朝廷修城墙。”

荣烺点头,“明白。”就是说,叫僧道出钱,但修城墙必得以朝廷名义来办!

荣绵心说,看来父亲祖母也都对僧道有些意见的。

荣绵还有一件心事,那就是,要不要换个讲史的师傅。钟学士讲史,远不及齐尚书明白。但钟学士教自己数年,荣绵又担心此举伤了钟学士颜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