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三百四十五章 下一个目标

帝国风云 第三百四十五章 下一个目标

簡繁轉換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04:02:4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帝国风云 !

对中**队来说,攻打威克岛遇到的麻烦,只是多花了一周的时间。对美军来说,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要知道,美军在威克岛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

七月二十六日,第七舰队回到珍珠港,尼米兹亲自到码头上等待斯普鲁恩斯,并且邀请斯普鲁恩斯去了他的官邸。

当然,尼米兹不是为斯普鲁恩斯庆功。

第七舰队在这次行动中没有取胜,甚至没有收到值得称道的战果,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庆祝的了。

当时,尼米兹想要搞清楚的是,斯普鲁恩斯是的策略能否行得通。

要知道,在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时,斯普鲁恩斯就提到,至少要在威克岛坚守三个月,最好能够坚持半年。当然,这不仅仅是地面部队的事,也与舰队、航空兵有关,因为地面部队无论如何也坚持不到三个月。客观的讲,美军能够守住二十二天,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真正没有做到位的不是威克岛的守军,而是舰队。

说白了,如果能够得到舰队的支持,美军很有可能在威克岛坚守到八月份,甚至有望守到九月份。

正是因为舰队“缺席”,所以威克岛才迅速沦陷。

当然,这个时候去追究责任毫无意义。即便其他人认为斯普鲁恩斯没有做到位,比如没有去与中国舰队决战,从而让中**队在没有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攻打威克岛,尼米兹也清楚斯普鲁恩斯已经尽力了。当然,斯普鲁恩斯尽力的前提是尽可能的保存舰队,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问题是,舰队在何时才能发挥作用。

要知道,威克岛沦陷,受到压力的不是斯普鲁恩斯,而是尼米兹。

早在一九四二年。尼米兹就明确提到,守卫西南太平洋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应该尽快把重点装向中太平洋,甚至应该把舰队调回来,确保在中**队攻打夏威夷群岛的时候,美军有足够的防御能力。

可惜的是,当时尼米兹的建议没有得到任何人采纳,连海军部长都认为行不通。

到了一九四三年。情况有了改变,即在澳洲沦陷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美国从上到下都认识到了夏威夷群岛的重要性,美国的新闻媒体甚至把夏威夷群岛当成了美国本土西海岸地区的最后防线。也就是说,只要夏威夷群岛被中**队攻占,那些接下来遭到攻击的就是美国本土。

也就在这个时候,尼米兹获得了他想要的东西。

罗斯福在赋予他大权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无论如何也要在夏威夷群岛坚持到一九四五年。

当然,即便没有罗斯福提出来。尼米兹也知道坚持到一九四五年的重要性。

说白了,只有到了一九四五年。美军才有能力在太平洋上发起战略反击,也才有机会反败为胜。

在威克岛沦陷之前,包括罗斯福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美军能够守住夏威夷群岛。

只是,威克岛在一个月内就被中**队攻占,不免让美国上下充满了悲观情绪,甚至有人认为中**队将在一九四三年底攻占夏威夷群岛。在一九四四年发起攻击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

当然,这显然高估了中**队的战斗力。

问题是,能否守住夏威夷群岛。确实是个大问题。

在斯普鲁恩斯回来之前,罗斯福不但亲自跟尼米兹通了电话,详细询问了威克岛的作战情况,还派来了一位特派员,名义上是替太平洋战区、以及太平洋舰队解决行政问题,实际上则是督促尼米兹,或者说是监督尼米兹。

很明显,罗斯福已经不能接受失败了。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国海军中根本没有人能够取代尼米兹,即便是海军部长金上将复出,也不可能比尼米兹做得更好,但是在战争时期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就像三年前没有人想到战前还仅仅是一名上校参谋的斯普鲁恩斯能够成为美国海军的头号舰队指挥官一样,谁也不能保证尼米兹不被撤换掉。

当然,尼米兹还有一次机会。

这就是,在占领威克岛之后,中**队并不能直接攻打夏威夷群岛,至少还得攻占群岛最西端的岛屿,即中途岛。只有在占领了中途岛、并且以中途岛为跳板,中国海军才有能力攻打夏威夷群岛。

关键就是,美军能在中途岛守多久。

从时间上看,只要不出大的意外,中国海军攻占中途岛是肯定的事情,美军根本不可能守住中途岛。

尼米兹想要的,只是能够在中途岛坚持得更久一些。

当然,斯普鲁恩斯也知道这一点。

虽然当时中国海军司令部还没有批准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计划,连顾祝同都没有制订相关的计划,但是尼米兹与斯普鲁恩斯都相信,中国海军下一步就将攻打中途岛,而且肯定会在年内发起进攻。

原因很简单,中国海军必须在一九四三年底、最迟一九四四年初拿下中途岛,才有望在一九四四年底之前占领夏威夷群岛。如果拖到一九四四年中期才攻占中途岛,那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一九四四年底攻占夏威夷群岛。到了一九四五年,随着美国海军获得强大的“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中国海军就算拥有更强的实力,也需要与美国海军决战,并且在决战取胜之后才有望占领夏威夷群岛。如果在一九四五年的决战中,中国海军遭遇惨败,别说攻占夏威夷群岛,能否保住已有的胜利果实都是个问题。由此可见,中国海军能否在一九四四年底之前占领夏威夷群岛,将直接决定太平洋战争的最终结局,而太平洋战争是这场大战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结果将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整场大战的结果,因此中国海军绝对不会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犯糊涂。

只是,斯普鲁恩斯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而是强调了一点,即中国海军不见得会为了中途岛而向中太平洋战区增兵。

必须承认,在经历了三年的磨练之后,斯普鲁恩斯不再仅仅是舰队指挥官。

最初,斯普鲁恩斯的主要才能集中在战术层面上,即指挥舰队作战,而现在他的表现完全够担任战区司令官了。

也就是说,斯普鲁恩斯也有不错的战略眼光。

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海军将在什么时候攻打中途岛,而这将由整体战局、特别是其他战场上的情况决定。

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印度洋战场。

在击败了第二印度洋舰队,消灭了印度洋上的最后一个敌人之后,中国海军已经获得了攻打斯里兰卡与印度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中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进展非常顺利,红俄在夏季战败的可能性非常大。此外,澳洲战场上的战斗也打得极为顺利,中国陆军甚至没有向澳洲增派第三批部队。

如此一来,中国陆军就有足够的兵力用在印度洋战场上。

此外,因为澳洲战场上的战斗打得很顺,对物资的需求量有所降低,所以中国海军也能腾出一部分海运力量来开辟印度洋战场。

在政治层面上,中国当局有更多的理由让//最快文字更新无弹窗无广告//军队去攻打印度。

这就是,在红俄战败之后,德军很有可能从高加索地区南下进攻伊朗,从而进入中东与海湾地区。如果中**队不能在此之前占领印度,那么就很有可能使德军向东推进,失去独占印度的机会。

对于战后的世界格局来说,印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说白了,谁控制了印度、谁就控制了印度洋,而印度洋正好在中德势力范围之间,是中德的缓冲区。如果这块缓冲区在中国的控制之下,那么中国将毋庸置疑的成为战后世界秩序的主要主宰者。相反,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把触角伸进了印度洋,就算中国拥有更加强大的综合国力,在战后最多只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平起平坐,不可能成为唯一的霸主,更不可能独宰世界秩序。

相反,太平洋上根本就没有这些麻烦。

就像中国海军在短期内无法向大西洋派遣远征舰队一样,德意志第二帝国也不可能参与太平洋上的战斗。

如此一来,中国当局就有理由暂缓太平洋上的进攻行动,把重点转向印度洋。

说白了,如果不考虑海军的实力对比,那么在一九四三年下半年,中**队的头号任务就是在印度洋上扩大进攻范围,争取尽快占领斯里兰卡,然后以斯里兰卡为跳板进攻南亚次大陆。

以当时的情况,只要中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有足够的优势,中国当局就不会让海军立即攻打夏威夷群岛。

当然,印度洋战场只是一个因素。

当时对中国的总体战略产生了影响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公海舰队在设得兰海战中遭受惨败所产生的影响。换句话说,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丧失海权之后如何来打败英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