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但也是不定的。好些宫中住着的庶妃官女子小福晋,一辈子也见不着皇上。除了当时人记得,过后也不会留下什么完整系统的记载。可以说是毫无存在感。”
瑶令让自己的声音冷淡,不带丝毫感情地道,“这宫里,为什么不能再有一个乌雅氏呢?也是宫女的出身,但这个乌雅氏品行良好,遵守规矩,她亲生的四阿哥,当然应该记在她的名下。她也是贵人,家境殷实,人人都守规矩懂礼貌,这样的人,才配做四阿哥的生母。”
一开始众人还没听懂,过后立时反应过来了,皇贵妃这是要为四阿哥再生造一个生母出来啊。
这就彻底将四阿哥和乌雅氏分开了。若果真被皇上采纳了,那四阿哥和六阿哥也不是同母的兄弟了。
当然了,私底下还怎样是怎样。可都闹到这个地步了,思及当初四阿哥同乌雅氏和六阿哥的恩怨,四阿哥怕是也不想要这样的额娘和弟弟了。
再说了,皇上这样爱重皇贵妃,皇贵妃的提议,皇上又怎么会不采纳呢?
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的。
乌雅氏心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她还敢争吗?不敢了。不但不敢争,还不敢再让皇贵妃看见她,生怕霸道的皇贵妃把六阿哥再夺走给别人了。
乌雅氏回去就说病了,再也不出门了。她本来人缘也不好,不出门也没人惦记她。
这样再编造一个嫔妃出来的想法,不可谓是不大胆的,但所有人都深信,皇贵妃干的出来这样的事,甚至觉得是皇贵妃一早就想好了的。
其实瑶令也只是当时灵光一闪说出来吓唬乌雅氏的。
谁知道康熙听说了,觉得这个法子真是好,一下子就解决了他犹豫不决的难题,真的就打算这样办的。
瑶令哭笑不得:“万岁爷,臣妾是说来玩的。怎么能凭空生出嫔妃来呢?如今乌雅氏老实得很,便是将四阿哥写给她,也不要紧的。”
康熙却道:“朕觉得你的这个法子好。四阿哥以前被她磋磨,她待七阿哥也不好,还是应当慎重。再写一个乌雅氏出来,也不是不可以的。如此,四阿哥以后也不会背什么包袱了。”
和佟佳氏和乌雅氏都不沾边,对四阿哥来说是好事。
这里还没定,康熙快要定下的时候,倒是四阿哥自己找来了。
康熙和皇贵妃两个人一块儿见的四阿哥。
四阿哥是来磕头赔罪的,觉得为了他的事情,劳动皇贵妃在外头被人议论,他觉得很不好,而且这孩子也很懂事,还说要出面为皇贵妃澄清,不让人误会皇贵妃要把他记在名下。
康熙在旁边瞧着频频点头,又觉得儿子心思敏感,好不容易养好了些,叫乌雅氏一闹,这孩子又回到小时候那样了。
瑶令把小少年牵到跟前来,笑道:“你也是要成婚的人了,成婚之后,再有一两年也成年了。我也不同你说什么大道理,外头的事还有那些话,你很不必放在心上。”
“你还那么小一点的时候,就同我亲近,咱们俩关系好的时候,我还不是你阿玛的嫔妃呢。所以你便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比你们额娘和你们的相处还要多些。就不要在意这些事,也不必觉得心里难过太过客气了。”
“这些话不必再提。但瞧你此番过来,倒也正好。是不是这件事,你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正好我与你阿玛都在,你可以说来听听。”
四阿哥确实也不是来说这一件事的。
他道:“儿臣是想,也不用凭空编造一个额娘出来。儿臣本来就是乌雅贵人所生,玉牒之上,照常写就是了。”
康熙与瑶令都望着他,等着他的下文。
他说:“六弟和儿臣长谈过,虽然我们彼此还不能很好的说服对方。但是儿臣的心结解开了一些,儿臣想,大丈夫立于世上,不必拘泥于出身。该是如何便是如何的。儿臣记在乌雅贵人名下,也不是什么大事。儿臣始终还是汗阿玛的儿子,儿臣心里认的也只有贵额娘一人。”
“儿臣记在乌雅贵人名下,这一场风波也不会再有。儿臣也长大了,可以替汗阿玛还有贵额娘看着乌雅贵人。有儿臣在,她与六阿哥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了。”
他长大了。他决意要承担一个儿子和哥哥的责任。哪怕这两个人在他的心里并没有划归到亲人的行列中去。
康熙尤为感慨,老四真的是长大了。
他与瑶令对望一眼,两个人都慢慢一笑,康熙道:“依你就是。”
四阿哥的决定对于乌雅氏来说,真的是绝处逢春,知道确切消息的那一刻,她又哭又笑就跟疯了似的,把她身边的宫女都给吓着了,差点跑出去给她请太医,还是乌雅氏把人自己拦着的。
但乌雅氏着实是被皇贵妃吓着了,哪怕如愿以偿,也不敢再轻易出门了,更不敢再去找四阿哥或者六阿哥,她要安安静静的待一段时间,也是怕皇上反悔又改了。
倒是六阿哥,听见消息后去找了四阿哥一回,也不知道兄弟俩关起门来说了什么,奴才们都被赶出来在外头候着,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谈话内容。
只知道六阿哥进去后过了好一会儿就大哭起来,又过了大半个时辰里头哭声缓下来,直至没有。
最后六阿哥出来的时候眼睛红红的,但是神情却还好,自此之后,更是心无旁骛的读书了,往乌雅贵人那里也去的少了些。差不多一个月一回。
四阿哥倒是没有被这件事影响太多,照常读书,等着他的大婚,大约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倒是还挺高兴的,有时候还能从他脸上望见些笑脸。
康熙是不充盈后宫了,但宫里的宫女要换,皇家宗室那边还有一些长成了的世子郡王要指婚。
从前多是八旗这边的,现下又多了蒙古那边的。
从前是朝廷这边嫁过去的多,现如今在喀尔喀会盟后,多了五十个旗,这些札萨克都是漠西蒙古的部族整合而成的。
那边的世子亲王台吉郡王可多了,有些愿意来京城的,都是想要娶福晋王妃,还有好些蒙古格格也来了,这婚事多起来,自然是忙起来了的。
康熙如今有了瑶令,他就和瑶令商议婚事的人选,瑶令要一个个的看,就不能只住在畅春园里了,总是要对秀女和赐婚的宗室皇家蒙古八旗的子弟们负责吧。
所以就先搬回来了。
皇上和皇贵妃搬回来,那自然都是要回来的。
康熙说了,等事情妥当了,还是要再搬回去的。
趁着这回选秀,瑶令就想着,正好可以给太子选两个侧福晋去。
太子与太子妃之间的关系完全没有回暖,两个人相处的就跟同事似的,瑶令在旁边看着,连同事还不如,有时候就跟陌生人似的。
看来这两个人真是好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