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爷是要带着娘娘出门的。太子爷还有各位阿哥们都已预备妥当了。万岁爷说,娘娘不必穿宫里的衣裳,既是出门,请娘娘简便舒适便好。”
瑶令就懂了,这怕是要上街走路的意思。
那宫里带出来的花盆底就不必穿了。宫里的衣裳和旗头也都不用穿戴,不必搞得那么隆重。
这回出来南巡,嫔妃们或许还有可能要在人前露面,也不是真的就藏的那么深连人都不能出来透气的。
等到了江南或许还要坐游船看风景的,娘娘们也不可能全都是宫里的打扮,不大方便。
往前也没有这样的成例可以参考,瑶令便去问过了康熙,康熙的意思是,可以不必穿宫里的行头,但一定是要带着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康熙拿了一份密折给瑶令看,江南的官家太太们有不少从京城去南边的,那边慢慢的有些满洲旗装改动的衣裳出来。
瑶令有了康熙的支持,与惠嫔荣嫔几个商议过后,就让内务府织造也做出来有宫里风格但又轻便方便出行的衣裳。
这穿着新衣裳出门,自然是高高兴兴的。
宽大的裙摆遮下来,行走间仿若莲花盛开,比宫里的行头可不差什么。谁也不知道瑶令里头是穿了有一点点底子的轻便小靴子。
康熙在府衙等着,见了她就笑:“这衣裳和这头发都梳的很好看。”
瑶令也笑,被夸的心里很是得意。那是当然的。宫里出来的,肯定不能被官家太太们比下去呀。
做掌事女官跟着康熙出门的时候都没避讳过,如今再跟着康熙出门就更敞亮了。
康熙牵着她,见了等候在外头的几个心腹重臣还有阿哥们都没放手,瑶令也大大方方的任由康熙牵着她。
外臣见了她如今是要行礼了,阿哥们也问嘉嫔娘娘好,她也含笑问了太子好。
康熙就笑了,手一挥让人都上车:“先到堤坝上去看看。”
上车后,康熙紧了紧掌心里的柔嫩小手:“今日天晴,但坝上水大,汛期还未过去,你要跟紧了朕,不许松手。”
从前那事过去几年了,但康熙想起来还是觉得后怕。
如今把小丫头放在跟前光明正大的宠着,越发觉得不能失去她,想一想后果都觉得不能接受。
瑶令笑道:“嫔妾知道。这回没下雨,人也不多,没人下黑手的话,嫔妾的脚下稳得很呢。”
她不愿意康熙总想着这件事伤神,便换了别的话题。
眼前正有个疑惑要问康熙的:“嫔妾方才瞧见三阿哥与四阿哥之间隔了好大的距离,也不站在一处了,是不是两位阿哥之间闹别扭了?”
提起这个,康熙就笑了:“是几个小的,跟三个大的闹起来了。”
他瞧了瑶令一眼,笑道:“这回实打实是因为你。”
瑶令啊了一声,不高兴了,嘟囔道:“万岁爷说的嫔妾像个惹祸精似的。嫔妾又怎么了嘛?”
康熙想,这丫头在外头瞧着挺稳重的,到了他跟前,倒是越来越爱撒娇了。
第61章分裂
康熙道:“几个小的觉得赫舍里氏欺负你,太子和大阿哥三阿哥吃了糕点就没反应了,所以不高兴。觉得他们是偏袒赫舍里氏。”
“四阿哥领着几个小的偷偷谋划要给赫舍里氏一个教训,被三阿哥发现了,被三阿哥骂了一顿,太子和大阿哥也知道了,太子没说什么,大阿哥又把他们骂了一顿。”
“用五阿哥的话说,他们现在是和太子与大阿哥三阿哥单方面冷战。”
难怪瑶令方才看见大阿哥三阿哥与太子照常站在一起,四阿哥领着弟弟们站在一边。
原来不是三阿哥和四阿哥闹别扭,是一拨大的和一拨小的在闹别扭。
太子大阿哥和三阿哥大些,自然比四阿哥等弟弟们想的更多一些,顾虑和考量也更多一些,所以在弟弟们眼里,他们就是不作为。
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四个小的,就觉得都这样了哥哥们还能忍,那就是偏向赫舍里妃。
——“就因为赫舍里妃是太子哥哥的姨母,所以你们都不敢得罪她。”
——“嘉嫔娘娘真是白给你们做那么多好吃的了!”
康熙跟瑶令学四阿哥五阿哥说话,他含笑的叙述出来,不见阿哥们语气中的气愤,横平竖直的却也引人入胜。
瑶令想,要是阿哥们知道康熙背地里这么学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想啊。
阿哥们不与嫔妃在一处,他们自有他们的去处和住所,瑶令还不知道阿哥们之间闹成这样了。
看康熙的模样,应该是了如指掌的。
瑶令说:“万岁爷,阿哥们都争执成这样了,万岁爷不管一管么?”
康熙笑道:“朕说了,朕是太.平皇帝。朕不管这个。”
瑶令瞧着康熙脸上高深莫测的笑容,总觉得康熙是有什么打算的。
只是到了地方了,她也来不及问了。
毕竟是奔腾的黄河,永清这里的堤坝比之永定河的要更加的宽阔高耸,自然这里汛期也更加的汹涌。
康熙此次南巡制定的路线前期几乎是沿着黄河的堤坝走一圈,还是要将河道实地绘制出来。
康熙一手牵着太子,一手牵着瑶令走在最前面。
大阿哥和三阿哥都跟在太子身边,四阿哥则带着小阿哥们走在瑶令的身后。
几个心腹重臣亦步亦趋的跟着,明珠和索额图看着眼前的图景,都是一脸的深思。
太子还有阿哥们看起来似乎都有话要同瑶令说,可这些话似乎又都不方便在这么多人面前说,尤其瑶令还一直被康熙牵在身边,太子和阿哥们就找不到什么合适的机会同瑶令说话了。
瑶令都好几次看见大阿哥和三阿哥给她使眼色了,还有四阿哥朝她努嘴儿,五阿哥七阿哥也都很想叫她过去。
瑶令只做不知,全都当作没瞧见。
康熙出来视察堤坝是要走很多的路的,全不是出来做戏做样子的。
阿哥们是头一回跟出来,但在宫里从不曾放松骑射,因此太子大阿哥还有三阿哥四阿哥的体力都是很好的。
就是底下几个小阿哥有些撑不住了。
可也没有人叫苦,都在坚持着。
太子和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要忙着照顾弟弟们,也就再没有人将注意力放在瑶令这里了。
回去的时候,连太子身上的里衣都湿透了,康熙就干脆将阿哥们都留在身边,叫人盯着阿哥们沐浴换衣裳,不许叫阿哥们着凉了。
春寒料峭,这时节夜里总还是有些寒凉的,离康熙议事还有些时候,这段时间正好能盯着阿哥们换好衣裳,再好好的把阿哥们送回住处去休息。
“跟着朕辛苦一日了。朕夜里还要议事,就不叫你在跟前伺候了。”
康熙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