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国纲不愿意他拖累佟佳氏一族,因此向皇上检举了亲弟弟。佟国纲是忠于皇上的。”
太子点点头:“如此,让佟国纲来收网倒确实是很合适的。也很令人意想不到。只是亲兄弟尚且如此,可见这世上不论是谁,说翻脸也就翻脸了。”
瑶令想,太子现在是见什么都能悲观一把了。
读了十几年的书,样样都顺利,就是标准要求太过严格了,孩子事事追求完美,突然一下来了这么大的冲击,他肯定是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的。
康熙自个儿从小受过那么多的冲击,就觉得人人都跟他一样,最爱的亲儿子,最看重的皇太子,他也把他当成一个铁打的少年郎。
可人家也是人,也有心,也是会伤心的。
大概是瑶令忧心忡忡的模样太明显了,太子还反过来安慰瑶令:“贵额娘不要担心,我的身体和精神都很好。我也没有崩溃,更不会做傻事。府里铃嬷嬷也很关心我。有她照顾我的起居,贵额娘放心。”
太子很懂事,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这些时日连索额图都没怎么上蹿下跳的,哪怕宫里都挂白了,瑶令都听说索额图没跑出来劝太子‘即位’。
可见索额图被太子约束的很好。
有铃儿在太子身边照顾,瑶令也确实是很放心的。
康熙那边也还是比较顺利的。
噶尔丹被擒住,但是他拼死抵抗要逃跑,被康熙一箭当胸射穿,当场死亡。准噶尔部有生力量被全数歼灭,剩下的一小股势力护送噶尔丹的侄子策旺阿拉布坦逃到沙俄去了,这就没法追了。
但是此行亲征的任务和目标是圆满完成了的。
康熙将事情处理妥当后,就预备回京了。
听说康熙要回来了,十一阿哥和六公主两个孩子高兴得不得了。
瑶令瞧着这两个,又想着郁郁寡欢只能把自己沉浸在朝务学习中的太子,觉得还是应该给太子的阵营添加一点份量和支持。
于是她一手牵住一个,含笑道:“宝宝,听额娘说啊。”
“你们阿玛做了一件事,狠狠伤害了太子哥哥的心。你们不是最喜欢太子哥哥吗?额娘可不是道德绑架你们哦。额娘只是说,你们应该知道这一点。至于你们之后怎么选择,看你们自己的。”
六公主看向自己亲哥哥:“哥哥,什么是道德绑架?”
十一阿哥道:“就是强迫你站在道义之上制裁别人。”
六公主更不懂了,但是六公主听懂瑶令前面的话了。
她问十一阿哥:“阿玛惹太子哥哥伤心了吗?”
十一阿哥出宫去见过太子。阿哥们他也都见过了,唯独没见过十阿哥。
他现在大些,宫里宫外的事情都知道一些,几位哥哥们的状态都还好,但是太子哥哥显然是不大好的。
十一阿哥敏锐的察觉到什么,只是额娘不说,他也不好去问,旁敲侧击的打听,更没人知道。
而很显然的,三位当事人也没有哪一个决定将事情的内情告诉他这个小阿哥。
十一阿哥说:“应该是这样的。额娘不会骗人。”
六公主立刻道:“阿玛真的伤了太子哥哥的心吗?太子哥哥那么好,阿玛怎么能伤他的心?我不跟他好了。”
瑶令微微一笑,好,闺女真上道。
第120章父子
钮祜禄氏一党当初的盘算是知道康熙的‘死讯’后,先秘不发丧,绝不昭告天下,先请太子即位后,再来办康熙的丧事。
他们是为了更稳妥,但如此,也确实是给康熙省了不少事。
至少不必天下人去想,为什么死去了的皇帝又活过来了这样的问题。
康熙回来,总不能第一时间就来见瑶令,还是要将事情都忙完了,见了一整天的人,议了一整天的事,过了晚膳时候,才歇空来了长春宫。
这数月倒是确实有许多的事情和人需要康熙一一处理一一召见,但刚刚亲征完了大胜而归的皇帝,总不能不歇一歇就继续工作吧,总是要劳逸结合的歇一歇的。
康熙过来,本来以为会看见温柔含情的心上人和一双可爱思念他的儿女,结果只有皇贵妃一人含笑站在门口迎接他。
瑶令温声笑道:“皇上。欢迎回家。”
康熙应了一声,倒也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就是将瑶令带到身边来,将她的手握在掌心,细细品味那句欢迎回家,心里有些熨帖。
片刻后咂摸出不对劲来,怎么喊他皇上了?这是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了?
一走几个月,皇贵妃这就不和他亲近了?
康熙都开始琢磨是不是自己这几个月没空写信的原因,他的小丫头是不高兴了?
本来以为十一阿哥和六公主在殿中,结果进来一看,人都没有,两个孩子完全不见踪影。
康熙都顾不上问瑶令,先问两个孩子的下落:“十一阿哥和六公主呢?”
瑶令笑道:“去阿哥所玩去了。臣妾让人接回来。”
康熙道:“他们不知道朕要来?”
瑶令道:“知道。”
康熙便说:“知道怎么还去?”
瑶令笑了:“就是知道才特意去的呢。”
见康熙还要继续问,瑶令道,“等他们回来了,皇上就知道了。”
怪怪的。一切都怪怪的。康熙想不明白。
等十一阿哥和六公主回来,六公主见了康熙一顿输出,康熙就听明白了。
康熙哭笑不得:“你知道朕做了什么你就说不和朕好了?你太子哥哥都成婚了,比你大了十来岁,怎么就这样容易伤心了?”
走的时候六公主说话没有这么利索的,几个月不见,这孩子成长起来的速度比十一阿哥当初还要快。
十一阿哥没和六公主似的对着康熙一顿说,康熙还挺欣慰的,结果下一刻,十一阿哥就道:“也不是成婚了就不会伤心的。儿臣觉得,哪怕是八十岁的人,遇见了想不开的事,也是会伤心的。”
康熙看向十一阿哥,这孩子比他走的时候可长高许多了。
当初儿子们里头自然是大阿哥最高的,但这两年太子也长得很快,也不知道太子现在是不是跟大阿哥一般高了。
想起太子,康熙看向瑶令:“太子的事,是你同两个孩子说的?”
瑶令也没瞒着,她道:“他们还小,能知道什么。臣妾什么都没有说。是那日太子到臣妾这里来,与臣妾说伤心了。两个孩子是心疼太子哥哥,为太子哥哥打抱不平呢。”
康熙明白了,望着瑶令道:“你为这件事不高兴了?”
瑶令看了十一阿哥一眼,这孩子机灵,只一眼就明白了额娘的意思,哄着六公主就走了。也不去阿哥所了,就在长春宫里玩儿。
瑶令这才道:“臣妾谈不上高兴不高兴。臣妾就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