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寒凉冲撞了瑶令,将大氅脱下来后,又在炉边暖了好一会儿,等身上彻底暖和过来了,才到里面来见瑶令。
瑶令见苏麻喇姑神情凝重,忙道:“苏麻姑姑,可是出了什么事?”
苏麻喇姑道:“本不该来惊扰娘娘的。只是这件事太大,断不能让太皇太后知道。奴才只好来寻娘娘了。”
瑶令忙道:“苏麻姑姑千万不要这样说。若果真有事,我肯定是要与姑姑一同承担的。哪有让姑姑一人费心的道理?姑姑只管说,出了何事?”
等瑶令梳好头发穿好衣裳,苏麻喇姑才道:“娘娘今日觉得如何?可还想吐?身上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瑶令道:“姑姑只管安心。我今日好得很,昨夜睡着还好。已经不怎么想吐了,也没有什么不太舒服的地方。”
“姑姑只管讲,有什么事,我都是能承受的。”
苏麻喇姑问了一句,又见瑶令此时确实比先前好了许多苏麻喇姑才放心道:“仓库中所存吃食,娘娘与奴才是两日前才亲自检查过的。这两日就未曾再去看。仓库也有奴才把守,根本不该出事。”
“但偏偏就是出事了。今儿天还未亮,奴才起身给太皇太后喂药,太皇太后又睡过去后,有小丫头来与奴才说,仓库出事了,所存吃食全都腐烂发霉生虫,已经是不能入口了。”
苏麻喇姑道,“奴才来娘娘这里之前,亲自去看过的,确实不中用了。只怕是今日吃喝都成问题,奴才方才悄悄命人往附近僧侣处寻些吃食过来。但积雪太深风雪太大,恐怕很艰难,还在尝试。”
苏麻喇姑也是有年纪的人了,跟着太皇太后一生也是见惯了风浪的人,此时被困在风雪中,竟发生了这样的事,难免有些心焦。
瑶令心中计较,此番来五台山,她与太皇太后身边的人少说也有百人,此处是修建的行宫,当初选定的地方就没有紧紧挨着僧侣们的地方。
为了显示皇家的威仪与清静,几乎是独在一座山峰之上。
要想翻过这风雪去附近僧侣处找吃的。晴天的时候易如反掌,这风雪天气,就太难了。
将近一两百人的吃喝都在那仓库里,如今全没了,一两日能忍着,五六日七八日呢?
不能吃喝,叫人处在饥饿状态下就罢了,若是再出了别的什么事,靠什么抵挡?
更何况人一饿久了,没力气不说,这脾气也是很容易压不住的。
此番来的在主子们身边伺候的,心腹之人在跟前伺候。
屋外洒扫和这行宫里的日常维护工作,都是一直在这里看屋子的宫女和太监完成的。
这一部分人的吃喝也是仓库里供着的。山下要再运送东西上来,起码是半个月之后了。
这是要将他们困死在这里。
瑶令还是要亲自去看一看仓库里如今的情形的。
苏麻喇姑要跟着一起去,瑶令没让。
她道:“苏麻姑姑还要照顾太皇太后。这件事就交给我来解决。今日的吃喝,还有往后的吃喝,姑姑都不必担心。交给我便是了。”
“太皇太后那边,本就不宜再劳神,还请苏麻姑姑将此事瞒住,能瞒多久就瞒多久,若是太皇太后问起来吃食怎么不同了,烦请苏麻姑姑编个什么理由,叫太皇太后不必担心和多想。”
苏麻喇姑道:“好。奴才定然不会辜负娘娘的嘱托。只是,娘娘当真有办法解决这上下几百人的吃喝?”
瑶令微微一笑,让苏麻喇姑安心:“我有个办法,可以先试试看。往附近僧侣处找吃食也可以一直尝试一下。只是风雪太大,不能让侍卫们生病。除非很有把握,不宜尝试太多次。”
“且此事不能声张,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
苏麻喇姑道:“奴才知道。娘娘放心。侍卫们都是不知情的。只是领了任务前去完成主子们的嘱托。”
这行宫里也有侍卫,但所负责的事情有限。
太皇太后随行的侍卫都出身上三旗,能让康熙放心跟着送出来的都是上三旗的精锐侍卫,是绝对效忠皇室的。
苏麻喇姑自去了。
瑶令这里收拾妥当后,就带着紫月往仓库去看看情形。
苏麻喇姑在来过之后,已经将原本守着仓库的宫女换了,换成了慈宁宫的心腹太监。
原本守着仓库的宫女也已经羁押起来了,她身上自然是问题很重的,很多事情都要问她,也需要调查。
这事苏麻喇姑做不了,她的人也不能轻动,否则会让太皇太后有所察觉,瑶令也都接过来了。
紫月跟着瑶令进了仓库,连忙拿着帕子捂住瑶令的口鼻,生怕瑶令被熏着了。
紫月道:“这仓库前两天奴才同主子才刚来过,怎么两天时间就能腐臭成这样?”
瑶令没让紫月捂住她的口鼻:“这味道有蹊跷。你别拦着本宫。让本宫好好的看一看。”
“你也说了,才两天时间,怎么可能腐臭成这样,显然是有人在这两天里动了手脚的。”
瑶令其实受不得这样的味道,她本人可以忍受,但有孕之后闻到这样的味道一定会吐。
可现在不是特殊时期么。
她就在心里默念,希望肚子里的宝宝给力一点,千万要在这个时候支持她这个当额娘的。
这仓库里的东西全部都腐烂掉了。
存了这么多的东西,两天没让人察觉的就毁掉了,动作和手段都是挺利索的。他们应该是用了一种酸水,将粮食和磨细的面粉都浸透了。
然后捉了虫子进来,再把大门关紧一闷,就成了这仿佛腐臭了两三年的样子。
救是没救了,只能另想办法。
但查是一定要查的。
陪着瑶令走出来,瞧着自家主子娘娘在廊下深呼吸的模样,紫月心里又是心疼又是愤怒,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瑶令缓过来,吩咐紫月让人查一查这仓库的事,先从这里查起,再慢慢的增加范围。
她看着已经亮起来的天,沉声道:“往年五台山的风雪都是这两日会停,这十来年都是这样。十多日后,山路就会畅通。那四五日后,应当就可以到附近僧侣处了。”
瑶令定定地看着紫月:“如果不出意外,只需要撑过这四五日就好。”
也就是说,这四五日里,绝不能再出什么别的意外。
瑶令回到她的住处,她是穿着大氅出去的,因此身上倒是不冷,回来在炉边暖了暖手,便让紫月叫了张成过来。
这事儿自然是不能瞒着张成的,张成听了倒还算镇定,他是厨上的人,从长春宫养下的规矩,一手把持着厨房里的事,到了五台山上也还是如此。
太皇太后也喜欢张成的手艺,慈宁宫带来的人就都靠后站了,这一向都是张成负责膳食,瑶令有孕后就更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