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 > 分卷阅读29

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 分卷阅读29

簡繁轉換
作者:梅子留酸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12 22:23:23 来源:源1

眼睛里的崇拜溢了出来,冒这闪亮的星星。

【我阿父果然厉害啊!别的丰功伟绩不说,单说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就是站在大统一格局下,对国家的顶尖设计了。这高瞻远瞩的眼光,古今未有的顶尖格局,真不愧是千古一帝,好帅啊!】

【关键他现在才二十三岁,看这一米九八的身高,这冷峻俊美的容颜,啊,街上好多人偷看我阿父!我阿父可真俊啊!】

嬴政实在太高了,五岁身材还矮小如同糯米团子一样的赵瑶君,只好一边走路,一边将头仰得高高的,脖子伸长,去看自家父亲的那张俊脸。

一旁牵马的蒙武,随驾的小少年扶苏、十七八岁的蒙恬也抬起一张激动得发红的脸,去看嬴政的样子。

于是父子俩也忍不住在心里赞叹,王上果然生得相貌堂堂,威仪光华!

嬴政不知到听了自家小女儿吹了他多少彩虹屁了,如今他心里虽有波澜,面上也能波澜不惊,甚至能拉进她乱动的手,语气淡淡的,有一丝警告:“瑶君莫要扭来扭去,太过跳脱了,好生走路,当心摔了你。”

赵瑶君嘻嘻一笑:“好哦。”

【嘿嘿嘿,他稍微愠怒,凶起来的时候也好帅!可惜我的金手指不是直播类的,要是有小说里连接未来的直播系统,这会儿我阿父说一句我秦始皇,打钱!想来,我已经发财得不能再发了!】

嬴政不大能理解什么直播,他没有说话,只是拉着赵瑶君,慢慢往前走。

走出闹市,他直接提溜着赵瑶君的领子,将她提溜上马,然后自己也翻身上马:“往西郊去,看一看你圈起来的地到底适不适合做造纸坊。”

蒙恬带着扶苏,蒙武带着一干护卫,一行人由西南继续向西郊边而行。

马跑得不快,赵瑶君窝在嬴政怀里,看着一路行来时,都能看见从从翠竹,为秋日的咸阳城增添了一抹苍翠。

赵瑶君满意地点头:“我果然做了个正确的决定,我们咸阳,乃至于整个关中沃野之地,都种了许多竹子。竹林随处可见,竹还摇曳也是一景!竹子可是个好东西啊,竹子不仅可以拿来做竹简,竹笋也可以吃。竹子还长得快,易存活,无论从成本、便利、种植习惯上考虑,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竹纸啦!”

蒙恬听了,不由赞叹:“四公主殿下年纪虽小,但却天资聪颖,考虑周全,真乃小神童!”

扶苏笑得扬起头:“瑶君可聪明了!”

蒙武也露出喜爱、赞叹的笑。

嬴政听了,不由低头看了眼赵瑶君圆润漂亮的眼睛,满意地勾了勾唇,微微抬起下颌。他线条优美,棱角分明的脸上,分明有些得意。

小女儿有时候是顽劣了一点,好吃懒做了一点,但这本就是孩子天真秉性,没有什么值得诟病的。关键时候,她这般聪慧能干,真不愧是他的女儿!

嬴政看来看去,忽然觉得所有子女当中,还是小女儿最是可爱。其余子女对他不是恐惧,便是生疏,再不然就是如同扶苏一般,满心的尊敬。

也就只有小女儿,胆子大,性格活泼,赤子心性。将他当作父亲,敢与他淘气,敢同他撒娇,也会温心的关心他、安慰他。

这样一想,嬴政心里更加畅快了!

转眼就到了西郊,照耀君再次选下一块。临近大片广袤竹林,并且临近渭水的土地,打算在这里设置一个中大型的造纸坊。

郁郁葱葱的大片竹林,被渭河的支流分隔在了岸边。举目望去,皆是一片浓绿竹海,一阵风吹过竹林翻滚,竹海晃荡作响,倒是十分有观赏性。

这竹林乃是周遭水竹乡七百多乡民共同栽种的竹林,竹林已经有了五六十载的历史。水竹乡乡人因临近水源,竹林资源丰富,一乡人靠竹吃竹,春日、冬日卖笋,平日农事理尽后,便能制作竹简、书册,到咸阳城坊市内售卖,日子倒也还算好过。

赵瑶君要做一个较大的国有造纸坊,当然要调查一下咸阳城周边造纸原料的情况。虽然竹子栽处很多,但像水竹乡这样离咸阳坊市较近,运送大宗货物十分方便,又临近渭河支流较近,乡民民风彪悍但也淳朴,还拥有大片竹林的地方,还真不太好找。

她还是询问了上计吏,才找到了这样的好地方。

赵瑶君掏了掏,掏出一块轻薄的布帛,这里面大致画了国有造纸坊的建造图。她知道造纸流程,但本身不会专业的画图技能,画的只能是最粗糙的那一种。

反正只要规划好造纸坊里面腌池、水捣坊、纸槽、晒场、抄纸的地方,注意处理好石灰水,不要随意排放就够了。至于画图,她都是用简笔画的方式随手定位的。

赵瑶君根据实地,再次对照着图纸对应了一会儿,这才确定的点头,对嬴政道:“阿父,这水竹乡确实合适造坊。”

嬴政想到那轻薄无比,光滑洁白的纸张,不由笑了起来,眼里有些期待:“适合就好。”若是有那轻薄好书写,利于携带的纸张,那不知会有多少便利,想一想便让人开怀!

赵瑶君满意地收起自己的图纸,慢慢走向渭河另一端,一边说:“我让上计吏翻过去岁水竹乡的人口,原先水竹乡男女老少将将七百人。正值壮年的男子有两百多人,女子有一百多,幼童两百多,老人将将一百出头。今岁听闻男子有二十多人从军了,那剩下的男子可在秋收种麦后,同我要招的贫困黔首一道进行厂房建设。”

赵瑶君:“等冬日还未下大雪时,他们一部分先来尝试做纸张,暂时也不做很多。阿父和我倒是可以继续招工,让咸阳城内的生活穷困的黔首,全为我们去种越冬麦去!来年春日,再让他们去荒山上种竹子。等麦子大获丰收,竹子长成一些,再慢慢扩大纸张产量。”

她没有轻易说出让水竹乡百姓不种田,而全种竹子,不农耕,而专做纸张售卖之事。这并非她不体谅人,偏要让人在天冷的时候做工,而是她也没有别的办法。

赵瑶君知道农民种田辛苦,行商还能改善生活。但她也想过,古代重农抑商除了方便统治者统治外,也还是有实行的必要的。古代是小农经济,再是精耕细作,但归根结底都是看天吃饭,粮食收成受到当年气候、粮种情况、土壤、水源等因素的影响。

盲目大力发展商业、手工业,短暂上来看确实可以改善许多百姓的生活。但是当国家产粮低下,小农经济粮食产量连国家日常食用都难以覆盖时,大力发展商业,不过是无根只木,有害无利。

重农抑商,不过是权衡现实利弊后选择的统治手段。

赵瑶君虽然很想完成玄鸟主线任务,拿到一年的餐券和红薯,但她也知道,今年是来不及了。现在是秋日,当以秋收为要,冬日要开始第一次尝试种植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