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带着所谓满族姑奶奶的傲气,没想到这样一个瞧着没心没肺的人竟也还是不可避免地对皇帝动了心,可见皇帝的魅力之大。
宁欢睨了皇帝一眼。
皇帝见此,温和笑了,抱着宁欢轻轻抚着她的肩。
他又不甚在意道:“她怎样都与我无关,我只要宝儿待我的一片真心便好。”
宁欢伏在他怀中,盈盈地笑起来。
皇帝柔声问:“一会儿晚膳想吃什么?”
宁欢果然转移了注意力,沉思片刻,道:“胭脂鹅脯,百花虾丸,桂花鱼条……”
说着她又幽怨地看了皇帝一眼:“你什么时候再寻几个做川菜的大师傅入宫啊。”
先前也不是没找过,只是做出来的东西和宁欢想吃的相差甚远,宁欢也歇了一段心思,如今倒是又惦念起来了。
皇帝诧异地看了她一眼:“上次不是不喜欢么?”
宁欢理直气壮:“那我这段时日突然又想再尝尝了不成么?”
皇帝哑然失笑,到底柔声答应了:“可以,当然可以,我让张广泗替你留意。”
闻言,宁欢反而有些忸怩:“张大人啊,这点小事太麻烦人家了吧。”
宁欢知道张广泗是川陕总督,总领一方的封疆大臣,让他去找厨师也太大材小用了。
皇帝不以为意:“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作为朕的臣子,听命行事便好。再者,上次找的厨子不是不合你心意么,这次直接让川陕总督去找,总该没错了。”
宁欢不禁轻笑出声:“这和官职大小有何关系?”
皇帝道:“有关系没关系都无妨,正好张广泗上了一封折子,朕顺道便让他办了。”
话已至此,宁欢便只能欣然接受皇帝的提议了:“好吧,那就麻烦张大人了。”
皇帝轻笑:“你是君,他是臣,他受不起‘麻烦’二字。”他的语气平淡,可是平淡寻常的语气中天然带着为君王者的不以为意和理所应当。
宁欢轻轻眨眼,似乎又再一次认识到了什么。
皇帝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随口应了宁欢的要求后,他抱着她换了个方向坐,一同打开一本奏折:“咱们再看会儿折子,一会儿便去用膳。”
宁欢霎时哀怨:“我不想看了。”
皇帝抱着宁欢,柔声哄劝道:“没有多少了,这摞看完,今日便不看了。”
宁欢娇气地轻哼一声。
药方不慎落在炕上,没有人再在意那轻飘飘的一张纸页。
第151章
阳春三月,两岸绿树成荫,拂过的微风还带着几分早春的凉意。运河之上,浩浩荡荡的船舫队伍顺水而行,明黄色的旌旗随着两岸的风猎猎飞舞。
此刻外面还有些微雨,宁欢站在窗前,百聊无赖地看着沿岸雨雾氤氲的景色。
河面宽广平静,两岸葳蕤青绿,此刻斜风细雨更有几分烟雨朦胧的恬静,但再美的景色连着看了数日宁欢也提不起什么兴致了。
她此刻只盼着早些下船去,也好亲自到江南的各个城镇去走走。
柔惠走到宁欢身边:“妹妹,当心着凉。”她给宁欢披了一件轻薄的斗篷。
宁欢失笑:“一点儿小雨罢了,姐姐莫要担心。”
“妹妹还是注意些吧,着凉了总是不好,到时怕是连妹妹心心念念的江南美景都提不起兴致去瞧了。”柔惠笑道。
宁欢无奈,到底跟着柔惠去桌边坐下。窗户还支着,在桌边到也能看见几分外面的景色。
宁欢看着柔惠,笑道:“姐姐,你瞧,我没骗你吧,咱们这不就来江南了。”
柔惠莞尔一笑:“我自然是相信妹妹的。”
去年冬日,皇帝因病将养了近一个月,病愈之后便脚不沾地地再度进入一年中节礼祭典最多的时候,冬至祭天、除夕守岁、明窗开笔……忙忙碌碌地便到了乾隆十二年。
正月过后,宫里宫外便开始准备首次南巡的事宜。
二月二十五,圣驾自京师启行,渡黄河后乘船沿运河南下,此刻一行人便是在去江宁府的途中。
看着窗外烟雨朦胧,宁欢微微弯唇:“这就是江南吗,咱们在京城一月难得见到几场雨,此刻来了江南,这一路都不知下了多少场雨了,湿润得很。”
柔惠便笑着同宁欢解释:“是这样,江南多雨,这个时节还算好,若是在梅雨时节那才真是和京城调了个个儿,一月难得见几回晴天呢。”
宁欢也笑起来,看着柔惠脸上盈盈的笑意,宁欢也是感慨,回了江南,柔惠姐姐真是肉眼可见的开朗许多。
不过这个时候的嫔妃,入了宫基本就是一辈子待在宫里。难得遇上皇帝这种喜欢四处巡幸的君主,还能让这些出自江南的嫔妃回一次“家”,如此,本朝的嫔妃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算比较幸运的。
“姐姐是不是很开心?”宁欢笑问。
柔惠点点头,面上的笑意始终没有落下去:“是啊,我从未想过还能有这一日。”
当年从江南北上选秀,她以为自己此生都回不了柔情多姿的故乡了,后来到了仿江南而建的热河行宫、圆明园本已算慰藉,没想到如今还有更大的惊喜,她竟还能亲自回到故乡来看看,甚至再看看其他只在书中看过却从未踏足过的地方。
游遍半壁江山,这是柔惠无论在闺中还是入宫后都从未妄想过的事。
“还得多谢妹妹在名册上添上我的名字。”柔惠看着宁欢,笑意温柔地道谢。
她知道,若无宁欢,无论是以她的位分还是以她的“帝宠”,都绝不足以出现在此次南巡的嫔妃之列,这都是宁欢始终记挂着她才能圆了她的念想。
宁欢霎时嗔道:“什么谢不谢的,姐姐还同我客气么,况且就算没有我姐姐也能来的。”她信誓旦旦。
闻言,柔惠只是看着宁欢笑而不语。
有些事她自己知道便好,也只要宁欢高兴就好。
宁欢又换了个话头,道:“姐姐快接着说说江南有哪些美味的吃食,到时我也想一一品鉴一番。”
柔惠看着宁欢这般兴致勃勃的模样,脸上便不禁带上笑意,宁欢啊。
她柔声道:“最出名的自然是江南的桂花糕,但我觉得妹妹应当也会喜欢杭州府的荷花酥。”
宁欢眼眸微亮:“哦?荷花酥,那是姐姐家乡的美食罢?”
柔惠是浙江杭州府人士。
虽然去年在圆明园御厨也就地取材用荷花为宁欢做过荷花酥,但宁欢也不吝于再尝尝正宗产地的荷花酥是什么味道。
柔惠微微颔首,笑着为宁欢介绍起荷花酥。
其实她再是江南人士,拘于规矩,从来也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中秀女,除了家中常做的几种糕点,外头街上的小吃柔惠其实是不大了解的,但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