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了一瞬。
玉棠问宁欢:“主子怎么了?”
宁欢轻轻呼吸了一口:“许是太久没有出来了,还觉着外头很是清新。”
玉棠便笑道:“来外面多走走也好,只要您别着凉就成。”
宁欢轻笑一声:“知道了,我的玉棠管事。”
玉棠抿唇一笑。
时值冬日,御花园中还萧瑟得很,在宁欢心中,也就是压在树枝和檐角上的皑皑白雪有些看头。
宁欢百聊无赖地捏了一团草木丛上的雪。
玉棠连连道:“主子,当心冰着手。”
宁欢不以为意地将雪团往草木深处一扔:“不会的,不是有手炉么。”
玉棠无奈,见她扔了雪团,到底也没多说什么。
玉棠回眸又见婉嫔从不远处拐过来,她便小声提醒宁欢:“主子,那边似乎是婉嫔娘娘。”
宁欢顺着望去,果然见婉嫔走出来,她便笑意盈盈地走过去:“明辞姐姐。”
婉嫔也笑着同宁欢见礼:“嫔妾参见令贵妃娘娘,令贵妃娘娘……”
话还没说完,宁欢已然扶起婉嫔:“姐姐快免礼。”
婉嫔道:“多谢娘娘。”
宁欢道:“没想到还遇上姐姐了,倒是正好有姐姐能陪我说说话了。”
婉嫔温婉道:“嫔妾却之不恭。”
宁欢便和婉嫔一起漫无目的地在御花园中散步。
看着前面若隐若现地红梅,宁欢又起了些兴致,她同婉嫔道:“姐姐,不若咱们去折两支红梅带回宫去插瓶?”
婉嫔自然应好,她陪着宁欢一同去折红梅。
无意中碰到宁欢有些冰凉的手,婉嫔难免担忧道:“娘娘的手怎么这般冰凉,还是快些捂着手炉吧。”
宁欢却不大在意:“姐姐还不知道我么,我的手一年四季都这样,外面稍稍凉一些这手也跟着凉了。”
婉嫔虽然知道,但还是微微蹙眉:“太医可有为娘娘好生调养过?”
宁欢折下一支红梅,道:“自然是一直调养着的,苦药我都不知喝了多少了。”她幽怨地看了婉嫔一眼。
婉嫔也知道她一向最吃不得苦,但还是笑着劝道:“良药苦口,都是为了娘娘的身子着想,娘娘调养好身子才好早日诞下一个皇阿哥。”她还揶揄地看了宁欢一眼。
哪怕是多年友谊了,宁欢还是难免羞恼:“姐姐快别说了。”
婉嫔见她这般娇俏的模样,也不禁笑了笑。但她点到为止,也没再多调侃宁欢。
此刻,红梅林外隐约传来两个小宫女交谈的声音。
一个道:“马上又要选秀了,也不知这次又要进多少新人。”
另一个道:“进多少新人与咱们又有什么关系,总归咱们也只是伺候人的宫女。”
最先说话的宫女叹了一口气:“也是,该操心的应当是主子们才是。”
“不过我倒觉着无论进多少新人也没什么区别,反正一直都会是令贵妃娘娘最得宠。”
“你说的也是,瞧上一批入宫的那些小主们……”
两个小宫女渐渐走远了,宁欢和婉嫔也听不见她们又说了些什么。
宁欢神色一顿,一言难尽地看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她到底是该高兴连小宫女都认识到了她的地位呢,还是该恼怒这两个小宫女不懂规矩呢。
婉嫔温声道:“小宫女不懂事,妄言妄议,娘娘恕罪。”
宁欢嗔了婉嫔一眼:“姐姐也说了是小宫女不懂事,你同我请什么罪?”
婉嫔笑了笑。
看了一眼小宫女们离去的方向,宁欢又道:“没瞧见人,也没说什么不该说的话,这次就算了罢。”
婉嫔笑道:“娘娘宽仁。”
宁欢忍不住摇头轻笑:“姐姐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她和婉嫔一同走出红梅林。
婉嫔又含笑道:“不过恕嫔妾冒犯,嫔妾倒是觉得那两个小宫女说得也不算错,无论后宫进多少新人,都没有人会越过您去。”
她在宽慰宁欢。
婉嫔虽然知道皇帝待宁欢的情意深厚,但具体到哪种地步她也不大清楚。依照常理来说,婉嫔想,虽然宁欢幸运地拥有了皇上的真心,但在某种意义上或许也是不幸的,因为和宁欢两情相悦的人是帝王,而帝王注定会有后宫三千,难保宁欢心中不会难过。
宁欢明白她的心意,此刻也不由弯起唇角,这样的话不像是明辞姐姐会说的,但此刻为了让她放宽心,明辞姐姐还是如此说了。
但宁欢故意嗔道:“姐姐总是取笑我。”
婉嫔失笑:“贵妃娘娘,这可是后宫人尽皆知的事。”虽然是调侃,但也是事实。
宁欢握住婉嫔的手,柔声道:“姐姐放心,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有分寸。”
婉嫔轻轻回握宁欢的手,心下也松了一口气。
两人一路走着,不经意间看到眼前的青松,婉嫔竟是有些哑然。
作者有话要说:
下午还有一更,么么~
第182章
宁欢见婉嫔停下脚步,便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而后便看到那一片经年不变,在白雪下依然傲立挺拔的青松。
她下意识看向婉嫔,婉嫔也正好看向她,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看着那始终不变的青松,再看着身旁的宁欢,婉嫔也不禁感慨。
一晃竟也三年过去了。而仅仅三年,宁欢也从当初的一个贵人成了如今地位尊崇宠冠后宫的贵妃。
可是无论如何尊贵荣华,宁欢这烂漫柔软的性子却始终没有变过。
思至此,婉嫔的面色也愈发柔和,她道:“当年也是嫔妾多言,还望娘娘莫要放在心上。”
当年她不知道宁欢和皇上竟有如此深厚的情意,便多劝了两句。婉嫔庆幸没有影响到二人,否则她真是要余生难安了。是以今日再见,婉嫔甚至觉得当年的话宁欢不听也罢。
宁欢不清楚婉嫔究竟猜到了多少,但她还是看着婉嫔道:“姐姐一片肺腑之言,都是为了我好,我怎会不明白姐姐的心意。当年的我高兴都来不及,哪怕是如今亦然,我又岂会怪罪姐姐。”
看着宁欢诚恳真挚的神色,婉嫔一时哑然,她柔声道:“娘娘一向如此纯善。”
宁欢弯唇笑了笑,她忽然又看到什么,有些好奇地咦了一声。
宁欢朝着青松下走去。
想到什么似的,宁欢又吩咐了一句:“你们先退下,本宫和婉嫔姐姐说几句话。”
宫人们应了,悄声退到远处去。
宁欢看向婉嫔,婉嫔温婉一笑,也跟着宁欢走了过去。
宁欢在青松下微微弯腰,看着松树下那一片金黄色的花儿,她也忍不住轻笑道:“是金盏花。”
婉嫔也认出这是关外的金盏花,甚至这金盏花还是大清极具象征意义的花,因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