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姑娘见了又要撂挑子不干了。
宁欢很快回神,她在紫禁城的日子实在过得太美好,已经许久不会为过去而伤神了。
她将批好的奏折放在一边,又顺手再拿起一本奏折。
看了一眼对面同样在批阅奏折的皇帝,宁欢心中还是忍不住悲愤地叹气。
若是可以,她才不愿做什么干政的后妃呢。
皇帝还病着,但太医说了皇上许久未病,这一次的风寒便是来势汹汹,需要好好休养一段时日。皇帝嘴上答应,却还是放不下他手上的政事,宁欢看得焦急担忧,却还劝不动他。
皇帝一面放不下政务,一面也不忍看宁欢如此为他忧心,便干脆折了个中,让宁欢为他念诵奏折,然后照着他的想法批复。
敢这么做自然是因为宁欢如今的字迹与他相比几可以假乱真——她的书法是他亲手教的,也是他一笔一画带着写的,所以经年累月下来,宁欢的字迹也与他愈发相似。皇帝相信,宁欢就算是在奏折上落下朱批也不会教臣子看出端倪来,是以,他才有此提议。
宁欢一开始自然是不愿的,倒不是惶恐什么后宫不能干政,或是所谓牝鸡司晨,只是单纯的懒怠罢了,这么多奏折,她看着也很头大的。况且她心中也对自己的字迹没那么自信,生怕写得不好让人瞧出什么。
但是皇帝又哄又劝的,还特意给宁欢看了几本奏折。
好嘛,这一看宁欢才发现,这些奏折和她曾经想的极其重要的军国大事是毫不相干,多是一些琐事和向皇帝问安的折子,对于这一大类的折子,皇帝向来是简短批阅“朕躬安”或是“朕已阅”便好。
如此宁欢倒是放下心来,她本也担心皇帝的身体,于是便真被他哄得妥协了。
从一开始的念诵,再到后来皇帝全权交予她,小事和问安折子不必再念给他听,宁欢自己批复便好,也不过是一日的功夫。
宁欢原本还很自然地答应,念折子也很废口舌的。但直到后来的奏折逐渐变成了正经事,宁欢才回过神来,她又被皇帝哄骗了。
可是她已经替皇帝批复了不知多少本“朕躬安”的折子,早就上了皇帝的贼船下不来了。
三个字是写,两句话也是写,宁欢又一次妥协了。
如此,有宁欢陪着一起批阅奏折,皇帝的确清闲了些,能好好调养身子,只是宁欢反而忙碌了些。
但皇帝也舍不得真的累到他的宝贝,也没有如平日那般整日整日地处理政务,还是搁置了些,每日处理政事的时间也比往日少了不少,还让下面的臣子跟着分担。如宁欢所言,此时不用,这满朝的文武大臣养来做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完了,今天没写完,再写就过0点了,只能分两章了orz
第150章
再度写下“朕躬安”三字,宁欢略显不耐地将明黄的奏折拍到一边儿去。
每日写这么多“朕已阅”“朕躬安”,宁欢总觉着自己跟签名似的,名字叫“朕躬安”。
“这个敦达,这个月都上了几封请安奏折了,这是闲得没事么?”宁欢不理解,闲的没事干就老老实实待着,偏偏这人还要写奏折来烦扰上尊。
皇帝哑然失笑,却附和似的点头,不敢在这时违逆她。
毕竟拿人手短,她还是那个本就被他百般纵容的姑娘。
宁欢幽幽地看着皇帝:“你就不能让他们少写些废话连篇的请安折子么?要我看,有这么多的请安折子批阅才是安不了,徒增烦扰。”
皇帝忍俊不禁,却还是温言和她解释道:“宝儿,有时候圣旨也不是随心所欲就下的,我随口的一句话便会惹得下面的人百般琢磨,牵一发而动全身绝非虚言。”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宝儿说的也有道理,我会仔细考虑一番。”
闻言,宁欢仔细思索片刻,最后她放弃似的睨了皇帝一眼:“懒得管你,反正日后被烦扰的不是我。”
皇帝不禁轻笑出声,只觉她傲娇又可爱。
此时,李玉在外间通传:“皇上,娴贵妃娘娘求见。”
皇帝淡声道:“朕忙着。”
李玉会意,出去打发娴贵妃了。
殿外,娴贵妃听到李玉的回禀,有些意外又好像没那么意外。
她淡淡地看了李玉一眼:“令妃可在里边儿?”
李玉陪笑道:“回娘娘话,令妃娘娘在里边儿替皇上伺候笔墨。”
娴贵妃差点没忍住鼻间的冷哼。
今日伺候笔墨,明日侍奉汤药的,皇上就是铁了心只留令妃一人侍疾呗,娴贵妃心中又酸恼又委屈。
这段时日满宫嫔妃都想来养心殿给皇上侍疾,但皇上就是态度明确地表明不希望她们来,皇上还说什么人多嫌吵。但娴贵妃心想,瞧令妃先前还是官女子时在孝贤身边便叽叽喳喳的样子,难道令妃陪着就不吵了么,皇上就是偏心罢了!
可是失落归失落,皇上不让来,众嫔妃也实在不敢违逆皇上的意思,只能每日遣宫人来问安顺便送些东西了。
好在令众嫔妃稍稍欣慰的是,虽然见不到皇上,但有什么东西皇上倒是一应收了。
娴贵妃沉默片刻稳住脸上端和的神情,她道:“本宫从医书上找到几个咱们满人调养身子的好方子,也遣太医和满医们瞧过了,他们都说没问题,本宫便想呈给皇上试试,还望李公公替本宫奉上。”
她轻轻抬手,翡翠便将手中的方子交给李玉。
李玉接过,连连笑道:“奴才一定向皇上转达娴贵妃娘娘的心意。”
娴贵妃的面色这才好看些:“多谢李公公。”
李玉道:“不敢不敢,娴贵妃娘娘折煞奴才。”
娴贵妃笑了笑,又担忧地叮嘱道:“李公公务必劝皇上保重龙体,莫要太过操劳,政事虽然重要,但皇上龙体康健才是头一份儿的。”
李玉道:“娴贵妃娘娘放心,奴才谨记。”
娴贵妃这才点点头,又往养心殿内看了一眼,她才道:“那本宫便先回去了,皇上有什么吩咐或是养心殿有什么事李公公尽管差人告诉本宫。”
李玉连连应是:“娴贵妃娘娘放心。”
“奴才恭送娴贵妃娘娘。”李玉行礼。
娴贵妃走了。
余光瞥见娴贵妃的背影走远,李玉才起身拿着方子走进养心殿。
他心中也松了口气,还好今日没再送补汤来了,味道再好,这么多日下来,他和圆盛也是真喝不下了啊。
李玉再次站在外间通禀:“皇上,娴贵妃娘娘寻了调养身子的满医方子,想呈给皇上。”
但李玉猜皇上大概是不会看的,估计这方子又要被他和圆盛拿去吃灰了。
果然,下一瞬便听见皇上拒绝的声音:“下去。”
李玉正准备应声,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