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荣三十八年二月十六日清晨,长安御书房内,灯火昏黄摇曳。景荣帝坐于龙椅之上,半眯着眼,酒水在手中的酒樽里晃荡,口中念念有词,乃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旁边大太监童心贯微微躬身站着。
“陛下,女真南侵秘报已至,此乃国之大事,望陛下圣裁!”丞相洪仁夫高声奏道。
景荣帝皱眉,长叹道:“这些女真蛮夷真不让人省心,各位爱卿是什么意见啊?”
镇国公韩忠霍然起身,双目圆睁,声若洪钟:“陛下,女真虎狼之师,来势汹汹,臣愿亲率雄师,与之一战,血洒疆场亦在所不惜,定要护我华国锦绣山河!”
兵部尚书章军林紧接着抱拳躬身:“陛下,镇国公所言甚是。我朝儿郎不乏忠勇之士,虽军备有所欠缺,然士气可用,只要君臣齐心,同仇敌忾,未必不能退敌。若此时怯懦,必失民心士气,日后必遭其无尽勒索,国将永无宁日!”
吏部尚书陶本政轻哼一声,拂袖说道:“二位大人且莫要纸上谈兵。当下国内府库空虚,军饷粮草筹措艰难,百姓赋税早已不堪重负。若贸然兴兵,内乱恐先起。倒不如许以女真财帛土地,暂求太平,徐徐图之。”
镇国公气得须眉皆张,怒喝道:“陶大人,怎如此短视!女真之欲壑难填,今日割肉饲虎,明日便要噬骨饮血。些许财帛土地岂能满足其野心?此等行径是卖国求荣,置祖宗基业于不顾!”
此时,户部尚书方华明站了出来,愁眉苦脸地说道:“陛下,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啊。如今国库之中,存银寥寥无几,各地粮仓亦是难以支撑一场大战。赋税收入连年减少,而各项开支却有增无减。一旦开战,士兵的军饷、军备的打造与购置、粮草的运输与补给,这每一项都是巨额花费。莫说长久作战,便是数月之战,恐怕都难以维系,到时候军队哗变、百姓流离失所,局面将不可收拾啊。”
章军林亦面色冷峻,言辞犀利:“方大人只思苟安,却不顾长远。身为臣子,受皇恩浩荡,自当挺身而出,为陛下排忧解难,为江山社稷舍生忘死。战虽有险,然退缩绝无生机!”
陶本政面红耳赤,仍强词夺理:“镇国公、章大人,休要逞匹夫之勇。战场凶险莫测,一旦兵败,陛下圣驾何安?莫因一时意气,陷陛下于危境。”
丞相洪仁夫是一个老好人,谁都不愿意得罪,道:“各位大人莫要争吵,从长计议。”
御书房内剑拔弩张,争吵声此起彼伏,而景荣帝却仿若未闻,依旧沉醉在美酒中,对这关乎国家命运的纷争意兴阑珊。此刻他内心纠结万分,女真即将南侵之事如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心头。是战是和,委实难决。自己年届七十,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早已在这漫漫岁月与酒色的消磨中消逝殆尽。如今的他,满心满眼只想着求长生,妄图多享些世间的荣华富贵与奢靡安逸。
前些日子与霓裳宫宫主宗师林菲儿探讨长生之事时,她那一句“长生都是无稽之谈,但是长寿却可以做到。”仍在耳边回响。景荣帝真想放下这里的一切,在宫内建一个道观,和霓裳宫宫主林菲儿畅谈长生之道。
章军林看着皇帝半眯着眼,仿佛神游天外,长长叹了一口气,景荣帝既想紧紧攥着整个天下的权力,将万民踩于脚下,又不愿背负起这天下的责任,一想到战争可能带来的动荡与操劳,以及胜负未知的风险,他便本能地想要逃避。
景荣帝随意摆了摆手:“此事改日再议,朕倦了。”
……
繁华却又暗流涌动的长安城中,李易获取了女真即将南侵的密报。他深感局势危急,在独一味报上接连发表了大量言辞恳切、分析透彻的文章。文章中,他大声疾呼,朝廷应当未雨绸缪,以坚决的态度应对女真的侵略,不可抱有丝毫的侥幸与退缩之心。同时,他还积极号召广大民众要防患于未然,从自身做起,为即将到来的危机做好充足准备,无论是储备物资还是鼓舞士气,人人都应尽一份力。
朝廷之中苟安派与主和派势力庞大,他们一心只想维持眼前的虚假太平,对于李易的这些言论深感忌惮与恼怒。在他们的操控下,朝廷迅速下令查封了独一味报,并且严厉打击一切他们认为不利于所谓“稳定”的言论在城中传播。
黄昏,李易、萧诗雯、来亮走在长安的大街上,从繁华的东区慢慢地走到西区的成化街,那里是贫民最多的地方。走在街边,看见一位老妪正守着自己那简陋的小摊,售卖着几枚自家腌制的咸菜,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无助。老妪的脸上写满了愁苦,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日子该怎么过下去。
再往前走,是一群衣衫褴褛的孩童,他们赤着脚在泥泞的道路上徘徊,眼睛紧紧盯着过往行人手中的食物。其中一个小女孩,瘦骨嶙峋,手中紧紧握着一块破布,那是她仅有的“财产”,当有大户人家的马车疾驰而过,溅起的泥水泼洒在她身上时,她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个世界的迷茫与恐惧。
在医馆门前,一位年轻的妇人正抱着生病的婴儿哀求。医馆的伙计冷漠地看着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没钱就别在这儿挡着,我们也没办法。”妇人的泪水不停地滑落,滴在婴儿那滚烫的脸颊上,婴儿微弱的哭声在这喧嚣却又无情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凄惨。
李易脚步似有千斤重。他的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一片凄凉景象。泥洼的道路两旁,是东倒西歪、破败不堪的茅屋,仿佛一阵大风便能将其连根拔起。百姓们瘦骨嶙峋,眼神中透着无尽的疲惫与绝望。老人们弓着背,在残垣断壁间艰难地寻觅着任何可堪食用或售卖之物;妇女们抱着啼哭不止、饿得奄奄一息的幼儿,眼神空洞而无助,泪水早已在这苦难的岁月中干涸。
李易的心瞬间被揪紧,他的内心在痛苦地呐喊:“这便是我华国之民?这便是我欲要守护的社稷根基?”自己胸怀报国之志,可如今面对这民不聊生的惨状,却深感自身的渺小与无力。“我苦读圣贤书,苦练武功,为的是经世济民,可如今朝堂之上,奸佞当道,主和之声甚嚣尘上,我空有笔墨,却难以唤醒那沉迷酒色、不顾苍生的皇帝和大臣,又何谈拯救万民于水火?”
他的脚步不自觉地停住,心中一阵悲凉涌起:“我曾以为,凭我之穿越之远见卓识,定能在这朝堂之上有所作为,为百姓撑起一片青天。可现实却如这眼前的黑暗,密不透风,让我找不到一丝光亮。我是该继续执着地撞向这南墙,直至粉身碎骨,还是该抛下这一切,远离这尘世的喧嚣与苦难,寻一处静谧之地,独善其身?”
李易紧闭双眼,脑海中思绪纷杂。一边是自幼所受的儒家教诲,那“达则兼济天下”的使命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一边是残酷的现实,如一张无情的大网,将他紧紧束缚,让他难以施展拳脚。“若我离去,这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又将何以为靠?可若我留下,又能改变什么?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饥饿与病痛中苦苦挣扎,直至被这无尽的黑暗吞噬?”
李易缓缓睁开双眼,望着远方那被阴霾笼罩的天空,心中满是迷茫与挣扎。“我该如何抉择?是向着那几乎看不到希望的光明奋勇前行,还是在这黑暗的现实面前低头,退缩到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这华国的命运,这百姓的生死,难道真的要在这乱世中如飘萍般随波逐流?”李易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站在这贫民区的中央,仿若置身于命运的十字路口,不知该迈向何方,唯有满心的忧虑与迷茫如影随形。
李易目睹着这一切,东区和西区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东区纸醉金迷,达官贵人们依旧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浑然不觉,李易仰天长叹:“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如此这般,国家将何去何从,民众又怎能逃脱战火的肆虐?”若朝廷继续这般昏庸腐朽,主和苟安之风盛行,那么一旦女真大军压境,这看似坚固的长安,这歌舞升平的华国,都将在瞬间崩塌,而无数无辜的百姓也必将遭受灭顶之灾。他势单力孤,空有报国之志,却难以在这浑浊的局势中力挽狂澜,只能在看着华国这破旧的大船,在女真这块庞大坚固的礁石碰撞下渐渐倾覆。
李易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迷茫。萧诗雯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温柔。她轻轻握住李易的手,轻声说道:“易哥,我知晓你近日为这女真之事烦闷不已,可莫要让这愁苦将你压垮。”
李易微微抬起头,看着妻子,苦笑着说:“小雯,你看这如今的华国,内有奸臣当道,外有女真虎视眈眈,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空有一腔抱负,我之文字,在这权势面前仿若蝼蚁,根本无力回天,我怎能不心忧,不沮丧?”
来亮和尚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安邦,小僧虽在佛门,却也心系天下苍生。你胸怀天下,此乃大善。然世间诸事,皆有因果,亦有磨难。如今之困境,不过是磨砺施主之心性。”
萧诗雯轻轻点头,说道:“易哥,你常言为百姓谋福,为国家尽力。你已做诸多努力,那独一味报上的文章,已让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觉醒。虽眼下艰难,可只要你不放弃,总会有转机。你之才华,如星耀于空,怎可因一时之阴霾而黯淡?”
来亮亦道:“安邦,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历经坎坷。那玄奘大师,西行取经,途中磨难无数,却始终坚定信念,终成大业,泽被后世。安邦亦当有此恒心与毅力,莫要被眼前困境所迷惑。振作起来,或可另寻他法,广结善缘,积聚力量,以待天时。”
李易听着妻子与和尚的话,微微动容,沉思片刻后说道:“诗雯,来亮,你们所言,如醍醐灌顶。我或因一时挫折而失了方向,然我既受圣人教诲,又有你们支持,自不应如此消沉。我当重拾信心,哪怕前路荆棘满布,亦要为这华国寻出一条生路,为百姓谋求安宁。”
萧诗雯面露欣慰之色,柔声道:“易哥,我与来亮定会在你身旁,陪你一同度过这艰难时世。”
来亮和尚微笑道:“善哉,安邦能重振精神,可喜可贺。往昔,那晋之祖逖,眼见中原沦陷,胡虏横行,然其志比磐石,不为困境所移。虽仅率部曲数百,却毅然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自此,其纵横于中原大地,屡破敌军,使石勒之辈亦忌惮三分,终为恢复晋室山河立下赫赫之功。安邦,既有报国之宏志,何不学那祖逖,振臂一呼,集结忠义之士,于这乱世之中开辟出一片希望之境?”
李易恍然大悟,道:“是啊,那宋朝范仲淹,身处内忧外患之朝局。朝堂之上,奸佞弄权;边疆之外,西夏侵扰。然仲淹公不以己悲,心怀天下之忧乐。出镇边关,苦心经营,使得西夏不敢轻易来犯;任职朝堂,力推新政,虽遭诸多阻碍,却不改其志。其文能兴学育人,武能安邦御敌,一生所为,皆为苍生社稷。我饱读诗书,才学不逊于古人,当以仲淹公为楷模,砥砺前行,莫要因一时挫折而馁。”
来亮好奇问道:“宋是什么朝代?范仲淹是何人?我没听说过啊!”李易笑而不语。
次日,李易约何鑫、萧诗雯、朱向阳、来亮、万邦彦、蔡文君、王晨、成昆、陆霖、黄凤娟等在独一味酒楼开会,共商对策。
酒楼中,人声嘈杂,各种言论纷至沓来。李易和何鑫坐在大堂中间等候其他人,一位身着青衫的书生正涨红了脸,拍着桌子说道:“小李探花在报上说得多好啊,女真人即将南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真乃至理。那洪仁夫狗贼,一味主和,定是收受了女真人的好处,此等奸臣,实乃误国之贼!若不是他在朝堂上蛊惑圣听,我华国何至于此般被动?”
旁边一位老者却摇了摇头,叹道:“年轻人莫要冲动。这打仗岂是儿戏,你以为仅凭一腔热血就能击退女真?朝廷之事复杂着呢,我看还是听天由命吧,国家大事,自有肉食者谋之,我们这些小百姓,能过好自己的日子便罢了。”
不远处,有几个年轻公子哥正高谈阔论,另外一个油头粉面的富家子弟晃着手中的折扇,满不在乎地说:“我看这女真南侵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朝地大物博,他们能奈我何?说不定到时候我朝大军一出,便能轻松将其击退,你们这般惶惶不可终日,实在是杞人忧天。”说罢,还发出一阵轻狂的笑声。
而在角落里,一位面容沧桑的中年男子则眉头紧锁,低声对同伴说:“你们还笑得出来?一旦战争爆发,这长安必定首当其冲。我听闻女真军队残暴无比,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家中尚有老弱妻儿,这可如何是好?”他的同伴也是一脸愁苦,无奈地叹息着,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正听着,萧诗雯、朱向阳、来亮、万邦彦、王晨、蔡文君、成昆、黄凤娟等人走进酒楼,李易和何鑫站起迎接。
雅间内,李易率先打破沉默,面色凝重地说:“诸位,女真南侵之势迫在眉睫,可朝廷如今这般作为,实在令人忧心。大家发表意见吧。”
朱向阳为人刚正,浓眉紧皱,愤懑道:“安邦所言极是。那陶本政、方华明之流,只想着求和保自身富贵,全然不顾国家安危,实乃卖国求荣之辈。我恨不得即刻上书陛下,痛斥其恶行,唤醒朝廷诸公的斗志。”
性格较为谨慎的王晨则轻轻放下茶杯,缓缓说道:“朱兄莫要冲动。朝廷局势复杂,岂是你我一两句话便能扭转。且我们手无兵权,空有一腔热血,若行事莽撞,恐遭奸人陷害,反误大事。当从长计议,先寻得可靠助力,再做打算。”
平日里洒脱不羁的成昆却哈哈一笑,满不在乎地摆摆手:“你们啊,就是想得太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女真来了又怎样?大不了弃了这长安,去江南水乡逍遥自在。这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安身?何必在此愁眉苦脸。”
李易听了,眉头皱得更紧,严肃地说:“成兄,你这想法太过天真。国之不存,家将焉附?若人人都如你这般逃避,我华国数百年基业岂非要毁于一旦?”
这时,一向乐天的何鑫开口了,声音低沉却坚定:“安邦,我虽无甚良策,但愿追随你左右,只要能为抗击女真出一份力,哪怕是微不足道之事,我亦在所不辞。我家中尚有几分薄产,若需钱粮物资,我可倾囊而出。”
李易看着诸位友人,心中感慨万千,既有朱向阳这般刚正愤慨之人,又有王晨的谨慎、成昆的洒脱不羁和何鑫的默默支持,可面对这国家危局,仅靠我们几人又能如何?前路艰难,但我不想放弃。
李易缓缓起身,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诸位友人,神色凝重而坚毅,双手微微握拳,开口道:“诸位,今日之局势,危如累卵。女真铁蹄南下之讯,仿若惊雷在耳,可朝廷却被主和之音蒙蔽,苟安之态尽显。但我等不可如此,我华国千年传承,岂容外敌轻易践踏!”
他的声音起初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如闷雷在室内滚动。“想我等自幼诵读圣贤之书,习得的是忠君爱国之道,是礼义廉耻之节。如今国难当头,正乃吾辈挺身而出之时。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霍去病封狼居胥,扬大汉天威;郭子仪精忠报国,护唐国半壁。他们在强敌面前,可曾有过丝毫退缩?”
李易说到此处,微微提高了声调,眼神中似有火焰燃烧。“朱兄,你之刚勇,恰似那古时忠臣,欲与奸臣当街理论,此等豪情令人钦佩。王晨兄的谨慎,亦是不可或缺,谋定而后动,可保行事周全。成昆兄,你虽洒脱,然国之不存,何处为你逍遥之地?江南水乡亦将在战火中化为焦土。”
李易向前迈了一步,身姿挺拔如松。“我等虽不是朝廷重臣,但我们有一腔热血。一支笔,可书万言,唤起民众之斗志;一张嘴,能说千语,道破敌军之虚实。我们的脊梁,就是华国的脊梁;我们的信念,就是华国的信念。”
“安邦,我要作诗一首,”陆霖鼓掌叫绝,道:“华灯照影意难宁,北虏南窥势若霆。圣主偏安迷酒色,朝堂苟且陷膻腥。书生虽弱肝肠热,笔剑犹锋胆气铭。且看诸君同赴难,岂容胡马践郊坰。”
“陆兄,这首诗写出了我的心声。”李易猛地将茶杯拿起,高高举起,茶水在灯光下闪烁着光芒。“今日,我等在此立誓,不管前路如何艰难险阻,定要为华国之存续,为百姓之安宁,倾尽所有。哪怕只剩最后一人,也要让女真知晓,我华国男儿,宁死不屈!”言罢,他将杯中之茶一饮而尽,那豪爽的模样宛如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
会议达成共识,没发言的萧诗雯、蔡文君、黄凤娟相视而笑。
在座的友人皆被李易的话语所震撼,万邦彦率先起身,同样举起酒杯,大声道:“安邦说得好,我万邦彦愿与兄同生死,共进退!”朱向阳亦缓缓起身,目光坚定:“我也愿出谋划策,尽我所能。”成昆收起了往日的玩世不恭,表情严肃:“安邦,是我错了,国之大事,我亦不能置身事外。”
众人皆起身,茶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他们向命运宣战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