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开天辟地见苍凉 > 第2240章 卷九125 倒果为因

开天辟地见苍凉 第2240章 卷九125 倒果为因

簡繁轉換
作者:佚81194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3 22:03:37 来源:源1

随后一切不言,只有我和唐韵回去旅馆了而已。

当晚,回去的时候还有卫庄没睡,立刻从旅馆里走上来迎接。

『大哥,您回来了?』

说着,他便注意到王戎没有跟着回来。

寡人负手进了大门,头也不回的说:『王戎回去调兵了。』

『哦,是这么回事……等,等等?调兵??』

『嗯,三更半夜的,旅馆的所有人都早已睡着了吧?所以,我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卫庄却是仍然谨慎,从他的称呼上便可以知道。

『大哥,调兵来楚丰镇,莫不是您认为李镇长的意见确实不妥?还是说您要在这件事情上故意跟他对着干,在他面前立立威?』

『嗨嗨,你这个家伙……』

孤回头指了指他:『你还这样揣摩君意啊?谁说我要跟他对着干?谁说我要立威?我要真想立威的话也不必拿军士们的生命开玩笑!』

『既然如此,大哥所说的调兵又是什么说法?』

『我所说的调兵不是大举进攻楚丰镇,而是我们的脱身之法,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就这么几十号人,要是不能把消息提前传回秦国去,怕是一旦出了事情压根没人来接应。』

『哦,原来是调集前来护卫大哥的兵力啊。』

他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寡人这才一边走着,一边脱下商人衣物。

『这玩意给我整的穿金戴银的,一点儿也不适应,唐韵在回来的路上困了,我刚刚背着她回来的,她在外面的墙边睡着呢,你让看着她的弟兄们抱她进房歇息吧。』

我正要上楼,卫庄却立刻一个箭步上来,看起来反而要跪在楼梯上面。

寡人都吓了一跳。

『我靠,你丫的不是想行刺吧??』

『君上,您刚才的命令不妥!』卫庄改而抱拳行礼,急声进言道。

『嗯???怎么连称呼都改了?』

『呃……情急之下出口了,我是想劝您收回适才的君命。』

『What??』

『君上,这唐韵小姐是女孩,男女授受不亲,而且她也是君上的朋友。』

『喔。』

这次,他还没说,我就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了。

『得得得,我自己去,我自己去,我大意了啊,没想到弟兄们如此有戒心。』

『忠!诚!君上,这也是为了强调我们身为秦**人的行事操守,现在对君上的朋友都可以如此不敬的话,以后不就会冒犯民众了吗?』

『好,很好,非常好。你们说什么都对,不过这就让我觉得有些倒果为因了。』

倒果为因——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用在这里,可以说秦**士严守军纪是因为他们知道违反军纪的代价,恐怕不是他们真正的看重军纪吧。不能因为他们守军纪,就说他们看重军纪,认同军纪,只是知道不这么做的代价。

然后,古代有过这样的记载。

古人说:『倒果为因,莫此为甚。』意思是天底下没有比这个更过分的事情。

昔日,有一个小国的昏君虔诚信佛,但是,某一天,他和自己的佛家师父产生了思想冲突。

师父认为,信佛是为了一则度化自己,二则度化众生,无论度化自己还是度化别人都是功德,哪怕只能度化自己,坐化了以后也可以用金身自证正果,要么就是超脱这具臭皮囊了。

国君却认为众生不可度化,他们之所以愚昧、无药可救、就是因为他们前世今生都是贪婪的,邪恶的而已,所以,众生之所以苦海无边,完全是自作自受。

随后,他想证明天下的老百姓是贪婪的,只有自己和佛教徒们是信佛无欲的。

于是,他在国内找了一个十分贫穷的村庄,下令给村民们天天布施钱财。

不错,就是天天发钱给全世界最穷的人,一则证明自己无欲,可以舍得一切,二则却用心险恶了。

因为,他早就想激发人性了。

如此,布施就开始了,村子里人人有份。

起初,村民们当然是人人感恩戴德,受益无穷,因为国君每次下令布施的钱财都至少是几十上百两,足够一个有钱人挥霍三四天的。

然而,用心险恶的事情恰恰就在后头。

布施持续两个月下来,村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开始懒惰了。

他们每天接受钱财,人人去镇子里、隔壁的村子狂欢,早就没有人干农活了,也没有人会再管村子里的堤坝、水渠。

在这儿,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还没断奶的婴儿,大家是按人头接受布施的!这么一来,老头老太太也经常拿着钱出门游玩。

于是,这个昏君便知道这些平民已经心生懒惰了。

这时候,他便做了一件诛心的事情。

国君暗中下令,从此布施的钱财,每天减少一点点,每天减少一点点,直到不再布施。

所以,布施到村子里的钱财,慢慢的开始暗中变少。

这样下来,又持续了两个月。

前面一两个星期里,村民们当然是没有察觉这事,毕竟减少了一点点,自己还是挥霍不完,但是,后来慢慢的有人发现自己接受的布施一天不够花了!

于是,大家发现了布施变少的事情。

然而,即便如此,村民们早已大多变得懒惰,有的人面对此事毫无反应,只是挥霍的少了,或者选择了过一天苦日子、再挥霍享受一天的做法。

再后来,一个月以后,大家每天接受的钱财不足一半,还是无事发生。

但是,最终,乱象渐渐滋生。

等到了国君布施大家的钱财减少到让每个人只可以在街上吃一天饱饭的时候,村子里就发生了坏事。

许多家庭里出现了“家庭剥削”,村子里还有恶事。

前者,是许多一家之主开始把布施给其他家人的钱财都抢来,自己拿着所有钱挥霍,让妻儿子女忍饥挨饿。

而村子里的恶事就是指有的家庭仗着人多,或者一家之主身强力壮,竟然公然抢走其他家庭的钱财以供己用。

到了这里,国君认为自己赢了,因为人性的贪婪与邪恶已经彻底表现出来了。

自己布施给这些穷人,他们不仅仅没有回报宫廷,还变着法的“吸血宫廷”。而且,其本人也沉浸在**的狂欢中,此后,当布施变少的时候,他们更是欺凌自己的家人和同乡,这样的人类有救吗!?

于是,他用一副骄傲的姿态去向师父交卷,说几个月之前的辩论已有答案,这次是自己赢了。

师父却双手合十,长叹不止。

『祸乱人心,倒果为因。你已经用这种手段去证明你赢了,安知你不是一个真正的邪类?你自己已经作下了天底下最不可理喻的事情,你却说别人不可理喻。人性本来就经不起考验,而你偏偏要去考验它,甚至想方设法断章取义,那么,你才是这个问题没法解决的根源所在。』

当天,他们再度激烈的争辩了一场。

师父说:『倒果为因的人,他要的不是过程,他只是想要结果,至于这个结果只要用手段去证明就好了,就好像把一写成十根本不需要向别人解释,只需要多加一笔。换句话说,只要你想把一写成十,谁又能阻止你?这么一来,就像冤枉别人清白者有罪而去坑害对方的人,对方就算没有罪,谁又能阻止你陷害他?所以,受到陷害的人,他的一切因果不在自己,而在这个倒果为因的人身上,这么一来,报应也不会在他的身上,而在这个真正去祸乱人性的孽障上啊!』

师父说——这个昏君倒果为因才是他的答案之所以完全谬误的真正原因,因为人们的邪恶根本不是自发诞生的,而是你去推动他们,甚至自己主动去给他们播种了邪恶**才是原因。

『你反复强调人们有恶意,人们贪婪自私,可是,你却用抱着远比普通人恶意更大的实验去证明他们的恶意,哪怕你证得了一点点,你却要添油加醋。既然是这样,就好像你拿着弓箭射向一个无辜的人,等到他也用弓箭回击你的时候,你就大喊他真邪恶,他真毒辣,还说你只射了一箭,对方却毒辣到要使用两三箭。可是,你自己先做下更加过分的事情,你还要倒果为因,把自己的罪孽加诸在别人身上,如此一来,你又何须诡辩???只怕是世上再没有智力,再无知的人都知道你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其心可诛,不仅仅不能证明人们有邪恶,人们无药可救,反而证明了你自己六根不静。』

而这种国君又哪里受得了这种拐弯抹角的话,在他看来,完全就是侮辱,于是他拂袖而去,下令派人杀了自己的师父,罪名是冒犯国君。

当他出门的时候,和尚没有听见他的话,却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

于是,他双手合十,哀叹一声。

『唉,佛祖,弟子纵然知道他说的也可能是对的,但是,弟子又能如何?人性当然经不起考验,尤其是抱着恶意去考验的,你就算看到了答案,你自己又剩下什么呢?甚至于说,如果他连这样都没有激发人性的邪恶,你怎么知道他就不会变本加厉,做的比这次还更加过分?所以,他根本就没办法证明出人性到底多么邪恶,因为人性的邪恶本来就没办法证明。就算看透了一个邪恶的人,当然还有比他更邪恶的,还会有更加邪恶的。正因如此,人间正道是沧桑,佛家选择了度化别人的时候,不要害怕艰难,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如果我都不能坚持的话,我不去做的事情,别人又怎么做得到?我不会否定别人可以做得到,而是只有我做得到,我才能希望别人做得到,相信别人做得到而已。因为我坚持了,我才可以相信在我死后有人会坚持的。』

最终,这位师父的其他弟子们都劝师父赶快下山逃走,天黑之前离开还来得及。

师父则双手合十。

『这位君王要杀我,他的心里会有挣扎或犹豫,此后还会诞生出心魔或者难解的心结。可是,我要被他杀死,我却没有挣扎或犹豫,如果我离开了,反而会牵连你们受苦,在我死后,你们只要继承我的大愿,尽力度化世人,我的死就是成全了你们的修行。生死有命,一个人逃出了自己发誓成佛的地方,安知他不是佛心已死?』

最终,昏君派来的军士假装杀手打扮,上山杀他。

军士前来的时候,寺门完全大开着,师父的弟子们都在等他前来,人人平静的坐在师父旁边为师父念经。

如此一来,军士看到此景,也知道这是大害天理的事情,双手发抖,连剑也握不住。

师父睁开双眼,对他说:『你既然双手发抖,说明你还有良知,可是,这一剑却必须向我刺来,我不求你放过我,如果我不死,你们都要受苦受难啊。』

军士叩头说:『大师之慈悲,乃是真正的佛祖所赐!那么我杀死您以后有没有报应呢?我可以自刎于此,或是去斩下昏君的头颅赎罪!』

师父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啊。你之所以前来杀我,不必认为罪过或原因在你,这也是倒果为因,我虽然死了,即使是你杀了我,也不能说是你的过错,这是我那徒弟的指使,你当然没有报应,就像兵器杀了人,罪过在于挥兵器的人,而不在兵器。至于杀了我以后挥剑自刎的事情,真正的佛祖也不忍心看到,我舍弃生命,当然是为了你们能渡过难关。既然如此,即使你要杀我,我也为你念经祈福,天地也知道你无罪,不会加害于你。』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那么,什么是苦海,什么又是岸。

这位师父的苦海或岸,与这位军士的苦海或岸并不一样。

军士听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那么,放下武器,免去杀害才是回头是岸。

然而,师父说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却是告诉军士,只要你不杀我,这儿的所有人都不会幸免,所以,这样一来,你们的苦海就无边了。所以,我说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是要看破我自己的生死这一关而已。

临终时,有一个弟子又问师父,火化了他以后如果看见了舍利子,应该怎么处理?

师父闭眼念经,仿佛没有听见,直到自己被杀死了也没有说别的话。

秦公听见这样的事情,然后,也有人对秦公说:『这个和尚知道自己修行不够,所以知道了他死后火化也没有舍利子。』

秦公说:『放屁,你这也是倒果为因吧?一个僧人要是知道自己死后有舍利子才肯念经颂佛,那不就是个空执死相的贪婪之徒??所谓真正的大师就是明知道自己没有舍利子、甚至死的很难看也会选择念经颂佛,要是到了这个地步,他的修行才修到普通人已经不能看透的极限了。』

不过,这人却不服气,反而回辩说:『他不一定知道,他也很可能是死前抓紧时间念佛而已,如果念佛的次数够了,达到一千万次,一亿次,那死后就快活了,所以多念一遍是一遍,没准多念几遍就得到正果了呢?』

秦公说:『要是这样,靠念经多念几遍、明明无法参悟却得到的所谓正果就是堕入地狱了,靠着念经次数得到的东西,自己毫无思考、毫无吸收、只会为了回报成佛而去假模假样的多念叨几次,你以为天地就不知道你的想法吗?吾谁欺也?欺天乎?(我难道只是在欺骗人类而已吗?我是在欺骗上天吗?)』

这时候,来人则说:『就算和尚自己不论成不成佛都一意孤行,他也拯救不了这个世界。』

秦公则说:『如果村里的人们接受了布施以后,即使布施减少,他们也共渡难关,共同分配,人人永远不再独占财物,大家都把自己的东西分给村子里的所有人,如果有人犯了错误,大家共同去纠正他,直到犯错的人真心悔过,而不是把这样的事情怪责在人性上面。你们总是说人性、说人性、你们现在把现在的问题全部推到人性上面,自己却不作努力,你们哪里有让人民群众渡过难关的觉悟,你们只知道说他们是坏人,用好人坏人区分他们,然后每每把问题推到他们身上,你们这样的人,根本就什么都没做,说什么俯首甘为孺子牛,你们百分之一都没做到,再惹怒我了,那寡人肯定就要大开杀戒。』

于是,群臣退朝,每个人都不敢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