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黄金召唤师 > 第一白九十六章 初临道州

黄金召唤师 第一白九十六章 初临道州

簡繁轉換
作者:醉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8:3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黄金召唤师 !

“老爷,前面就是道州城了,我看到前面的官驿有不少人,旌旗招展,似乎是道州城的官吏来迎接老爷……”

轱辘辘的马车行驶在官道上,前面赶车的郑倜掀开马车前面的车帘,对着车厢里的夏平安说道。

“知道了,就在前面的官驿停下吧……”坐在马车里的夏平安看了郑倜吩咐道。

赶车的郑倜点了点头,继续赶车。

夏平安看着手上韩愈的《诤臣论》,看得津津有味。

这韩愈的文章果然是极好的,哪怕他是写这文章来骂自己,但这《诤臣论》也是写得无可挑剔,一篇《诤臣论》,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丛《易》到《尚书》,韩愈挑着话,把自己骂了一个遍,还让自己无话可说。

看到夏平安在看着韩愈的文章,同样坐在马车车厢里的薛约就忍不住了,“……那韩愈作《诤臣论》讥讽老师在谏议大夫的职位上尸位素餐,这次那奸相裴延龄陷害陆大人,满朝文武,大家都知道陆大人是冤枉的,但也只有老师敢站出来为陆大人据理力争,痛斥奸相,不知道那韩愈的脸这次要往哪里搁?”

夏平安笑了笑,“薛约,你就是性格太直,脾气太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担任谏议大夫职位的多年,一直不说话,韩愈看不过,写文章骂我几句也正常,韩愈的这文章写得极好,你应该多学学!”

“老师当初为何不反驳韩愈呢?”

“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已,你要记住,谏官如剑,遇到不喜欢磨剑的人,这剑平时用得多,那剑也就不锋利,关键时刻怎么能披荆斩棘,我在谏议大夫这个职位上,这次冒死进谏,能让陛下不做糊涂事,不让陆贽等人被裴延龄所害,不让陛下沦为枉杀忠臣的昏君,就够了!”

“老师,那谁是磨剑之人?”

“太宗喜磨剑,魏征锋芒现!”夏平安说道。

薛约似有所悟,但仍旧一脸愤然,“天下都知裴延龄那奸**佞谄媚,办事无能,整人有术,当年奸相为度支使,只是弄了一些簿书账目糊弄陛下,朝廷府库未增分毫,却让陛下以为他理财有术,接连提拔重用,那奸相才是该杀该贬,老师这次拼死上书弹劾奸相,难道陛下还不醒悟……”

夏平安看着薛约,心中却在想着,这薛约的脾气果然耿直,要不是自己把他留在身边时时教导,这薛约此刻恐怕也因言获罪,被贬边荒了。

不知道自己改变这薛约的命运,这次的界珠融合成功之后得到的神力会不会再增加一些。

除了薛约这个学生之外,现在正在驾车作为自己仆人的郑倜,按史书的记载,其实也早就死了。

郑倜的遭遇应该是阳城平生最懊恼的事情,这郑倜原本也是忠义节操之人,因为无钱葬父,阳城当年还在夏阳山隐居,帮他葬父之后,这郑倜就愿为奴为仆,伺候阳城左右,只是阳城忠厚,不愿施恩图报,只愿把郑倜当学生来对待,还教郑倜读书,学习《诗经》《国风》,但那郑倜的确不是读书的材料,最后感觉自己对不起阳城的教导,钻研不进学问,羞愧无比,居然上吊自杀了。

郑倜之死,这也是阳城君平生最懊恼之事,当年郑倜死时,阳城君为其治丧,还脱了衣服在郑倜灵堂请罪,让身边仆役用荆条鞭打自己赎罪。

这次融合这颗界珠,夏平安自然不会再让曾经的悲剧发生,当年在夏阳山中帮助郑倜葬父之后,夏平安就收下了郑倜,让郑倜跟在自己身边做仆役,不读书,只办事,那郑倜果然尽心尽力,一直到现在都生龙活虎的。

融合这颗界珠最难的地方其实有两个,一是在阳城受到朝廷征召成为谏议大夫之后知道什么时候该冒死开口进谏然后得到被贬道州的机会,第二就是被贬到道州之后,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解除道州百姓的疾苦。

这颗界珠召唤的千幻童子,应该和道州百姓上贡朝廷的侏儒有关……

……

很快,马车就到了前面的官驿,道州城的大小官吏加上旗牌手聚集在这里的有一百多号人,在迎接新刺史的到来。

夏平安一下马车,拿出印信,表明身份,道州城内的大小官吏就迎着夏平安,依仗开道,准备挨返回道州城。

坐在马车里,夏平安已经在想着到了道州之后从哪里下手,罢贡之事非同小可,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自己手下的官吏,自己上面的观察使,都有可能牵扯其中,从隋炀帝开始,道州就一直在上贡侏儒,大唐的侏儒戏俑都出自道州,用后世的话说,侏儒已经在道州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不少人通过上贡侏儒升官发财,自己这次来,是要断很多人升官发财的路来了。

迎接夏平安的那些官吏和仪仗走在官道上,威风凛凛,让沿途百姓纷纷侧目。

不到一个小时,夏平安的马车就随着那些官吏依仗来到了道州城的东门。

走了这么久的路,头顶烈日炎炎,那些旗牌手们都蔫了,只是勉强还打着精神。

就在车队要入城的时候,突然之间,从城门旁边突然冲出了一个女子,一下子跪在仪仗队的前面,大声的哭嚎呼喊起来,“民妇有冤,请刺史大人给民妇做主啊!”

看到新到任的刺史大人刚入城就发生这种情况,那些迎接夏平安的官吏们一下子脸都绿了。

“哪里来的大胆刁妇,给我拖开……”一个骑在马上的官吏冷喝一声,就要下令把那个拦路的女子从城门口拖开。

“且慢……”马车的门帘掀开,夏平安已经下了马车,直接越过那些官吏和旗牌手,来到了那个叫冤妇女跪着的地方,打量了那个女人一眼。

那个跪在地上的女子二十多岁,粗布麻裙,手脸粗糙,满脸风尘,一看就应该是道州城附近农村里的农妇,估计已经在这里等了很久了。

“我是新上任的道州刺史阳城,整个道州都是我的治下!”夏平安看了周围那些在看热闹的百姓一眼,大声的说道,然后伸手就去搀扶那个女子,“你有何冤屈,为何拦路,可以起来再说!”

“民妇何氏请求大人给我做主啊……”那个跪在地上的女子,根本不起来,而是磕头如捣,嚎啕大哭,那女人的额头磕在灰尘仆仆的地面上,额头都磕青了,沾满灰尘,“我的孩子刚刚才满一岁,就被人抢去了,请大人帮我要回我的孩子,呜呜呜呜,要是没有孩子,我也不想活了,呜呜呜……”

“按我《唐律》规定,诸掠人、掠卖人为奴婢者,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何人敢在我道州掳掠孩童,你说出来,本官一定给你做主,本官倒要看看,这道州城中,谁有这么大胆子?”夏平安大概知道是什么人干的,不过他还是大声的把唐律给说了出来,义正辞严,让周围的那些围观百姓都有些骚动。

“民妇的孩子,就被那个人和几个捕快一起抢走了!”那个民妇抬起头,一下子指着站在夏平安身后的那些官吏中的一个。

夏平安转过头,看向身后的那些道州城的官吏。

今日来迎接他的官吏有不少,都是道州刺史府下的人,有刺史府的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等六曹官员还有一些小吏。

那个民妇指着的人,正是刺史府府下六曹中中的司户,司户的职位是统计人丁户口的,在夏平安眼中,这是一个芝麻绿豆般的小官,而在普通人眼中,这种小官也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道州城的司户是一个长得像猪一样的男人,三十多岁,尿泡眼,眼袋乌青,脑满肠肥,走了这段路已经走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刚才在官驿的时候,这个司户自我介绍,夏平安还记得这个家伙,叫王齐。

看到那个民妇指向自己,再加上刺史大人目光一看过来,那个司户王齐脸色一变,吓得浑身一个激灵,冷汗都出来了,连忙辩解,“还请刺史大人明鉴,我绝没有做过掳掠孩童之事!”

“那她为何指正你?”夏平安平静的问道,“你是说她诬告你么,若是她诬告你,本官也可以为你做主,还你清白治她的罪!”

“就是你,就在十天前,你带着几个捕快来到我家,就把我的孩子抢走了,还用铁尺打伤我,把我推到在地,你化成灰我也认得,我家中附近街坊都可以作证……”那个民妇看着那个司户,咬牙切齿,抹了抹眼泪,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一把扯开自己的衣服,露出肩部一道乌青的痕迹,“大人请看,这就是那个人当时用铁尺打我留下的痕迹,可怜我丈夫在孩子刚满月时就因病死去,现在他们又来抢我的孩子,老天爷,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为何要如此对我……”

民妇抢地哭嚎,声音悲戚,令周围闻者,都把同情的目光看向她,不少围观的妇女听了几乎落泪。

而且这么一闹,城门口围观的人,一下子越来越多,眨眼指尖,周围就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民众。

“这个……这个……”那个司户额头见汗,把求助的目光看向身边的同事,特别是那个司仓官吏,但那个司仓官吏却把目光挪开,不想接这个茬,看到夏平安的目光开始冰冷起来,那个司户王齐只能支支吾吾的说道,“刺史大人……这个……这个能不能回到官衙下官再给大人解释……”

“我大唐所在,皇天后土之下,皆是讲理之地,本官所在之地,就是公堂,有理何须到衙门再说!”夏平安大声说道,杀气腾腾义正辞严,说出的话,让周围无数围观的百姓都精神一震,“你有什么话,现在就可以说,当着这城中无数道州城百姓的面,你现在就给我解释清楚,若不解释清楚,本官立刻就以掠人之罪,要你的脑袋!”

听到夏平安这么说,那个司户王齐咬了咬牙,低下头辩解道,“大人……大人……下官没有掠人,下官这是在……这是在给陛下准备贡品!”

居然把皇帝和贡品都抬出来了?

夏平安一直在盯着那个王齐的脸色,看那个王齐的脸色,夏平安就心中冷笑,居然想拿皇帝和贡品来压我,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说皇帝和贡品还好,你现在说出来,才是自己找死。你估计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考中进士的吧。

“我大唐何时以孩童和幼儿为贡品,本官刚才长安来,我怎么不知道?”夏平安问道。

“这个……这个……孩童和幼儿自然不能作为贡品,但侏儒戏俑则可,大人在长安城中,应该见过那些侏儒戏俑吧,那些侏儒戏俑,就是由那些孩童训练出来的,这是我们道州城的土供!”这个司户王齐,居然绵里藏针,还想反将自己。

“哦,是吗?”夏平安笑了笑,“这么说,你自己承认曾抢过这个民妇的孩子?”

“大人,不是抢,是征集土供贡品!”司户王齐继续辩解道。

夏平安问那个告状的民妇,“他带走你的孩子,有没有给你钱和绢匹?”

那个民妇摇头,“没有,这些人抢夺孩子,从来都是直接抢走……”

夏平安一听这话,脸色瞬间一冷,直接指着那个司户王齐,“来人啊,将这个掠人的逆贼,给我拿下!”

那些迎接夏平安的官吏差役互相看了看,一时间,面面相觑,居然没有动。

夏平安看向道州城的录事参军和衙门的差役班头,“违逆刺史长官之令,形同谋反,怎么,在道州城百姓众目睽睽之下,你们两个人是要和他一样,想要造反么?”

刺史府的录事参军就负责监察六曹,而那差役班头则直接听命于刺史,听到夏平安口中说出谋反之罪,那两个官员浑身一个激灵,二话不说,连忙指挥手下差役,就把那个司户王齐按在了地上。

“大人,我不服,你不能拿我,我这是在为朝廷征集贡品,我没犯罪,我没犯罪……”司户王齐被按得跪在地上,依然在大叫。

“按朝廷律令,诸郡贡献,皆取当土所产,准绢为价,所贡之物不得过五十匹,并以官物充市,所贡至薄,其物易供,圣朝常制,于斯在矣。其有加于此,亦折租赋,不别征科,你说掠人是为了上贡,那我问你,朝廷给上贡之人的补偿到哪里去了,为何没有发到那民妇手上?胆敢侵吞给陛下的土供补偿财物,同样也是死罪!”

司户王齐脸色瞬间惨变,“这……这……”

司户王齐说不出来,因为所谓的给民众的补偿,都已经被吞了,怎么可能发下去,而侵吞这么多朝廷土供补偿,同样也是死罪。

“你口口声声说掠人孩童是为了上贡,可朝廷规定土供之物价格不能过五十匹,同时还规定官府所征,要补偿上贡之人财物损失,你们掳掠孩童,不折租赋,不付绢匹财物,这与掠人的贼寇何异?你们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了陛下和朝廷,实际上却是打着朝廷陛下的旗号在做这禽兽之事,欺上瞒下,让陛下和朝廷与道州百姓离心离德,害得道州百姓骨肉分离,还污蔑陛下和朝廷的名声,其罪当诛!”

夏平安指着那个司户王齐,“你身为朝廷官吏,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来人啊,立刻将这个畜生杖毙于此,给道州百姓一个交代!”

按住司户王齐的那些差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把王奇按在地上,一棍棍的朝着司户王齐打去,把司户王齐打得大声惨叫。

开始的时候,那些差役不敢太用力,一直束手束脚。

“薛约,这王奇作恶多端,在刺史衙门内有没有同党帮凶,回去后好好给我查一查!”夏平安直接对旁边的薛约说道。

“是,大人!”薛约在旁边应道。

一听这话,周围的一些官吏脸色再变,那些差役手上的劲道直接爆出十分,开始拿出吃奶的力气狠狠的打。

刚刚还大声惨叫的王奇,只是叫了几声之后,就只剩下哼哼的力气了,到了后来,那个王奇连哼哼的力气都没了,彻底没有了声息。

当着道州城所有百姓的面,夏平安刚到道州城,就在城门口杖毙恶吏,震慑住了所有刺史衙门的官吏。

在那个王奇挨打的时候,周围的百姓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百姓围过来看热闹,只是眨眼的功夫,道州城门口的百姓,就聚集了数千人。

在打了上百下之后,那个王奇的背部都打烂了,口鼻冒血,再也没有半点声息,就像一块烂肉。

打人的差役停了下来,刺史府的录事参军上前检查,然后颤颤巍巍的向夏平安禀告,“启禀大人,王奇已经杖毙……”

“把人拖下去……”夏平安吩咐道。

……

“青天,青天来了,青天大老爷来了……”周围的百姓看到这一幕,就有一个老头激动得惊呼起来。

“刺史大人,请给我们做主啊……”无数的百姓开始喊了起来。

“大人,我家的孩子也被他们抓去了……”围观的人群中,又有人跪了下来,“还请大人救救我那苦命的孩子……”

“大人,救救我们道州百姓,我们道州百姓太苦了……”越来越多的道州百姓在城门口跪了下来,声泪俱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