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80年代做产业 > 第101章 要拿冠军

重生80年代做产业 第101章 要拿冠军

簡繁轉換
作者:总是觉得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8 21:35:0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梁永丰没有回答,反而问道,“长城电影公司这几年憋的很难受吧?”

“哎!”周余闻言叹了口气,“我刚加入长城的时候,香港电影票房前三名里,总有一部是长城的,前十名里长城经常能占据两三席,再加上凤凰、新联,每年能从香港分走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场份额。可是前些年三家公司的人走的走,散的散,再加上国语片衰落,长城投资的电影遭遇接连失败。”

“国语片衰落为什么对他们有影响?”梁永丰有点奇怪。

“长城和凤凰都是拍国语片的,他们背靠大陆,拍国语片有天然的优势,而且他们旗下很多明星,比如夏梦、乐蒂,原来都是不会讲粤语的,只有新联原来是拍粤语片的。由于长城的资历最老,票房最好,廖董事长才能以长城电影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兼任凤凰和新联的董事长。还有邵氏和电懋,他们原本也是以拍国语片为主,邵逸夫、张彻、李翰祥来到香港的时候,早都已经成年了,学粤语更加困难!”周余道。

“你也不是香港出生的吧?”梁永丰看向周余。

“我是在上海长大的,五十年代才去的香港!”周余点点头道,“听长城内部的人说,他们想用这部电影,争夺明年的票房冠军!”

“长城想拿票房冠军?”

“由于前几年的失败,听说上面对香港这边非常不满,准备对三家公司调整安排,廖董事长也是不得已为之!”周余道。

“原来如此!”梁永丰笑道。

前两年长城电影公司拍出的片子接连亏损,好在新联、凤凰也是一团糟。

上面找不到人代替,廖董事长的位子才勉强坐稳。

自从《故乡的龙舟》大卖后,这大半年来,他们通过拍摄关于大陆的片子,取得了不错的收获。

看起来情况是扭转了,其实廖董事长的位子,反而是更不稳了。

因为上面发现他们找到了可靠的盈利模式,继任者只要坚持这个模式就可以继续盈利,廖董事长此时就无关紧要了。

只有拿到香港电影票房冠军,廖董事长才能证明他的价值。

梁永丰有点明白廖涤生要跟他见面的原因了。

“那您的意思是……”周余看向梁永丰。

“就定在春节档吧!”梁永丰点点头。

跟这么多电影挤在一起放映,对于票房确实不利。

但是长城既然想用这部电影争票房冠军,就肯定会下本钱。

何况错过春节档,一年内更好的就只有暑期档了。

即便到时票房能高一些,也不如现在赚到钱,拿着这些钱去投资更划算。

而且还能借这件事,卖廖涤生一个面子。

何乐而不为?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电影的细节问题。

比如黄卫的名字必须放在李连杰前面。

周余提议干脆两人的名字分成两页出现,以防由于大陆、香港阅读习惯不同,造成别人不知道谁是第一男主角。

他们刚刚卖了廖董事长这么大一个面子,李连杰又不是长城电影公司的签约演员,长城电影公司肯定会答应。

周余趁机继续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尽快注册一家电影公司签下黄卫,否则电影一旦上映,黄卫的身价肯定会飙升,他是广西人,粤语流利,我觉得他很有发展前途!”

“可以!”梁永丰点点头。

既然签下黄卫,就得为黄卫组建团队,包括特技团队和保镖。

这两方面其实可以兼顾,就像成龙的成家班一样。

那些人既然是成龙手下的特技演员,也是成龙的保镖!

另外黄卫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

他对衣着的搭配,西方的餐桌礼仪,一窍不通。

面对香港那帮势利眼,肯定要被嘲笑。

更重要的是还得教他怎么应付记者。

香港那些记者,尤其是娱乐记者一个个可都没什么好心眼,尤其黄卫还是大陆人,这些家伙肯定会给他设置各种圈套。

还有就是功夫演员虽然不需要特别好的演技,但基本规则还是要明白的,比如拍戏的时候,不能看镜头。

由于很多事情要征求黄卫的意见,两個人索性去了医院。

见到梁永丰到来,黄卫就喊着要出院。

梁永丰叫来医生,给黄卫检查了一番。

经过这些天的调养,黄卫的身体已经基本康复,医生同意他出院。

不过医生还是好生嘱咐了黄卫一番,并且开了一些药。

黄卫的两个徒弟拿着药和行李,上了另外一辆车。

坐在车上,听梁永丰说明了事情缘由。

对于签入梁永丰手下的电影公司,黄卫没有任何意见。

但是在组建团队方面,黄卫犹豫了一下道,“我能不能带上齐国远和李如辉?”

“谁是齐国远、李如辉?”梁永丰问。

“就是他们俩!”黄卫冲另外一辆车指了指。

梁永丰想了想那俩人的摸样,长的倒是人高马大,还不错。

回到办公室,梁永丰给了黄卫、齐国远、李如辉三个人每人一个月的假期。

一方面让他们回去办手续,另一方面明年春节他们肯定不能回家过了,提前给他们放个假。

见过周余之后,梁永丰又见了伍诚志。

这段时间,永丰贸易公司总计卖出去了1.6万吨钢材。

他们每吨钢材的进价是210美元上下,以官方汇率算是每吨螺纹钢315人民币左右。

而他们卖出的价格可以达到平均每吨1100人民币,每吨钢材的毛利率近800块。

更重要的是他们只需要给钢铁厂一成的预付款,从买家那里可以收到三成的预付款。

可惜他们付出的必须是外汇,收到的只有人民币,否则这个生意更吓人。

国家也没管的意思,原因很简单,大陆现在本来就缺钢材,他们采购的钢材,扭头又在大陆销售。

国家得到了急缺的外汇,地方得到了急缺的实惠。

伍诚志还拿到了,今年上半年大陆钢铁进出口的数据。

1980年上半年,大陆共进口钢材230万吨,进口金额约10.2亿美元,平均每吨钢材价格在440美元上下。

出口钢材26万吨,金额仅0.6亿美元,平均每吨钢材价格在230美元上下。

出口钢材的价格差不多只有进口价格的一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