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80年代做产业 > 第115章 一个想法

重生80年代做产业 第115章 一个想法

簡繁轉換
作者:总是觉得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8 21:35:0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出发前,梁永丰先找了个邮筒,把信寄了出去。

中环是香港的经济中心,人流很多,各色人等都有,谁查不到是他寄出的信。

今天梁永丰的主要活动是视察广东商业地产公司和永丰精密机械公司。

两家公司的办公地点不约而同都选择了港岛北角,这里距离中环有十分钟左右的车程。

看着道路两边的建筑,梁永丰感觉有些熟悉,这里很像后世深圳某些地方。

两人介绍说,办公地点之所以选在北角,首先是因为便宜。

虽然距离中环只有十分钟左右的车程,但是北角的租金只有中环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上环的三分之一。

手下替他省钱,梁永丰当然满意。

其次因为北角是香港工业的发源地。

1919年,北角发电厂开始运作,这是港岛唯一的发电厂。

现代工业离不开电,从那以后,北角就成为了在香港开厂的第一选择。

1958年,老黄瓜还在做塑料花的时候,就在北角建起了他的第一幢工业大厦。

虽然1978年,北角发电厂就被关闭了,但北角至今仍然是香港最主要的工业区之一。

聚集在北角的企业,有做塑料花的,做玩具的,做电子的。

正好跟永丰精密机械公司形成产业互补,同时也是广东商业地产公司的重要客户。

第三,因为北角的交通方便。

中环是香港的经济中心,香港最大的银行、律师事务所都在中环,政府部门也在中环,两家公司很多业务都要到中环办理。

而且从北角到中环很方便,不用过海。

红磡海底隧道是要收费的,1980年,出租车过红磡海底隧道要收5港币,货车要收8到15港币。

更重要的是隧道还经常堵车。

虽然两家公司同在北角,但是周余和龚少杰没有选择同一栋大楼。

梁永丰先去广东商业地产公司。

周余租的办公室,就位于一幢工业大厦内。

此时北角的楼群,就是香港典型的工业大厦摸样。

大楼的形状一个个都跟立起的火柴盒似的,相互的距离也非常近,有些甚至肩并肩挨着,连个缝隙都没有,比握手楼还要夸张。

这些工业大厦往往要盖**层,甚至十几层。

看起来又高又瘦,有些吓人。

大楼底部大厅就是一个直筒子构型,方便车辆进出。

此时大楼显得非常冷清,只是偶尔有人进出。

周余介绍说,就在几年前,他偶然来过这里一次,这栋大厦里还有好几家工厂,但是前两年香港房价上涨的太厉害,有些企业已经外迁,或者转做贸易,去年石油危机后,就在他们公司成立前不久,这栋大厦里的唯一一间玩具工厂也倒闭了。

大厅一侧就是电梯,周余上前按了电梯。

电梯明显也是货运用途的,内部很宽,而且是向一边开的,方便装卸货物。

他们直达八楼,出了电梯后,梁永丰的第一感觉就是压抑。

楼内层高明显比一般楼房低,走廊也非常狭窄。

在这样的地方待久了,心里肯定不会舒服。

想到这里原本是工业大厦,有很多人曾经在这里不分日夜的工作,无怨的当初香港工人罢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正对电梯的墙上挂着广东商业地产公司、永丰贸易公司、永丰家具、永丰电影等公司的牌子。

“现在这一整层都被我们租下了!”周余介绍道。

牌子下面是坐着一名年轻女孩,见他们到来,连忙站起来道,“老板好,总经理好!”

两人点点头,进了走廊。

走廊两边都是办公室,梁永丰随意扫了两眼,都是正埋头工作的人。

周余领着梁永丰,直接走进了一间小会议室内,十几個人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

见到他们进来,会议室内众人齐刷刷的站了起来。

梁永丰感觉这种场面有点熟悉,不是前世他经历过这种场面,而是在某部影视剧上看到过。

记得那应该是一部抗战剧,也是这样一间会议室内,各路人马谈笑风生,喝茶的喝茶,让烟的让烟。

忽然有人喊了一句,“委X长到!”

然后所有人齐刷刷的站了起来,会议室内安静的落针可闻。

“大家辛苦了,坐吧!”梁永丰学着光头的架势摆了摆手。

会议室内是各个部门的头头,昨天大多已经见过,几个没见过的,周余也很快做了介绍。

周余讲了一段开场白之后,销售部门先行汇报。

他们的新规定发布后,不少投资商都选择了长租,其中选择一次性缴纳三年房租的最多,他们目前已经收到了2500万港币的租金。

财务部门汇报了目前的收支情况,《故乡的龙舟》票房分成也已经到账。

他们之前把《故乡的龙舟》票房分成押给了银行,现在可以赎回了。

梁永丰点点头,这是廖涤生在向他示好。

永丰贸易公司那边,伍诚志也开始了新一轮操作。

……

所有人汇报完之后,财务部经理看了周余一眼,见周余没有反对的意思,便大着胆子道,“我有一个想法!过去一年,香港地产经历了很不景气的一年,房价现在正处于低位,我们租用的这栋工业大厦,去年时候每平方英尺还要七百多港币,现在只要不到三百块!我们完全可以趁机拿下来!”

财务部经理说完,看着梁永丰。

不得不说,这个价格确实很合适,相比于后世香港动辄几万港币一平方英尺的房价来说,三百块绝对堪称廉价。

但是再合适也没有比在东莞投资更合适。

每平方英尺三百块港币,一平米要三千三百港币,足够在莞城买一亩地了。

而且现在也远不是香港房价的谷底。

撒切尔夫人还没摔跤。

1984年,《联合声明》签订前,香港的房价不会走出低谷。

不过这话梁永丰不能跟他们直接说。

梁永丰笑了笑,看向周余道,“怎么了,你们想一直窝在这里吗?”

能坐上财务部经理的,肯定是周余的心腹。

在香港抄底,里面肯定也有周余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