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80年代做产业 > 第95章 激励

重生80年代做产业 第95章 激励

簡繁轉換
作者:总是觉得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8 21:35:0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施压的方法梁永丰已经想好了,就是利用香港媒体。

港澳联系紧密,香港媒体在澳门有很大的影响力。

不过要做这件事,《香港商报》就不合适了。

梁永丰准备利用一下《东方日报》、《星岛日报》、《南华早报》,或者更进一步找台湾方面设在香港的《香港时报》。

这件事不能急,他刚刚去过中堂。

必须再等一段时间,保证事情发生的时候,他自己不在受怀疑之列。

回莞城的路上遇到了一点小意外,有一段路坏掉了,耽误了不少时间,梁永丰便跟他们的新大厨黄邵龙聊了起来。

黄邵龙祖上自清朝时起就是厨师。

中堂就挨着广州,他的高祖父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广州学习厨艺,并且逐渐有了一些小名气。

1895年,谭钟麟调任两广总督。

有一次谭钟麟偶然吃了黄邵龙高祖父做的菜,感觉非常对胃口,便请黄邵龙的高祖父到他家中做了厨师。

谭钟麟不仅是高官,还是个美食家。

“八大菜系”的说法,据说最早就是由他提出的。

在担任两广总督之前,谭钟麟曾经在浙江、河南、陕西等省任职。

他府上有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厨师,而且都是各个地方最顶尖的。

在谭钟麟府上做厨师期间,黄邵龙的高祖父不仅拿到了不错的工钱,通过与其他省厨师的交流,还进一步增长了厨艺。

1899年,谭钟麟因不满清廷租借香港、九龙给英国,以年迈为由告老辞官。

由于是告老辞官,谭钟麟遣散了府上大部分仆役,黄邵龙的高祖父得到了一笔不菲的遣散费。

拿着这笔遣散费,再加上之前的积蓄,黄邵龙的高祖父得以在广州开了一家酒楼。

经过在谭钟麟府上的锻炼,黄邵龙高祖父的厨艺更胜往昔,再加上曾经为两广总督做饭的名气,酒楼开业后便生意兴隆。

可是清朝末年到民国这段时间,正是广州历史上最不太平的时期。

从英国人到RB人,从反清到内战,屡遭战火。

1938年,黄家的酒楼传到了黄邵龙的爷爷那一辈。

当年6月,广州就遭到了日军的轰炸。

当时广州的房屋多用木头,轰炸引起了漫天大火。

日军的轰炸持续了三天三夜,整个广州城被毁七成,超过10万人死亡,几十万人无家可归。

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黄家的酒楼也在日军轰炸中,被烧成了白地,只能回东莞老家。

不久之后,日军占领广州,他们就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在东莞老家找了份活计,谁家有婚、丧、嫁、娶,他们便上门给人做饭。

这是一个辛苦活,挣的却不多。

像黄主任他爹,便没有学家传的厨艺。

……

他们回到莞城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

路过永丰精密机械公司厂房的时候,厂房内仍然灯火通明。

永丰精密机械公司接了大量单子,这些天都在加班加点的工作。

回到宿舍区,梁永丰将黄邵龙安排到了有空调的宿舍,他也是带着高级技能卡的人。

“我马上叫人去热饭!”梁镇过来道。

“不用他们!”梁永丰一摆手,“让我们的新大厨露一手!”

黄邵龙也不客气,用厨房现有的材料炒了几個菜,还做了一锅生滚鱼片粥。

梁永丰尝了尝,连连点头,“不错,以后这个食堂就交给你了!而且你得给我带几个徒弟出来,咱们有七八个食堂,都缺好厨师!把这些人都带出来,你以后就是食堂的头!”

大妹、二妹那边刚刚补习结束,梁永丰让人给大妹、二妹,还有王老师各端了一碗过去。

梁永丰自己吃完后,带着一锅粥和几样小菜来到永丰精密机械公司的厂房内。

厂房内的气味有些重,门口有一个棚子,供工人休息。

梁永丰把食物放在棚子里,章易得很快迎了出来。

“老板,您怎么来了?”章易得道。

“给你们送点宵夜!”梁永丰边说边亲自给章易得盛了一碗粥。

章易得连忙接过来碗。

没多大会,刘宣德、关运昌也先后出来。

两个人接过粥,就呼噜呼噜的喝了起来,看来是饿的不轻。

梁永丰准备将最早培训的那批职工放出来,加持技能,减轻他们的工作量。

关运昌边喝粥边道,“今天的粥比平常好喝多了!”

“那就多喝两碗!”梁永丰说完看了刘宣德一眼。

刘宣德平时话最多,可是今天他一直没说话。

直到吃完宵夜,刘宣德故意落后了一步。

见其他人都走远了,刘宣德这才问,“老板,听说您能把户口转到东莞?”

刘宣德他们原本都是东北人,后来国家建设第二汽车厂,他们被调到湖北十堰,户口也转到了湖北。

十堰那个地方位于湖北西北角,第二汽车厂更是位于一条山沟中。

当初国家选址十堰,就是看中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又处于四省交界。

进,可去关中;

退,可往四川。

但是从商业角度看,十堰那里并不适合建大型工业企业。

刘宣德这段时间就深有感触,这几个月东莞的发展日新月异。

超过十堰指日可待!

而且没有户口,总觉得扎不下根,心里总是悬着。

“我本来还想过段时间再宣布的,既然你问起,我就提前给你透露一个消息!”梁永丰道。

“您尽管,我保证不告诉第二个人!”刘宣德道。

“我已经跟东莞县里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已经同意了我的要求,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拿到东莞户口!”梁永丰道。

“什么人能拿到东莞户口?”刘宣德问。

“像你这样优秀的技术工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还有就是各个工种干的最好的前十名!”梁永丰道。

东莞县里虽然没有给他限制,不过梁永丰想用这件事激励一下他们。

第二天,梁永丰正准备去县里,谁知道王主任却先把电话打了过来。

“梁老板,你想不想要一个水泥厂?”王主任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