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反派夫妻日常(穿书) > 62、第七十二章

反派夫妻日常(穿书) 62、第七十二章

簡繁轉換
作者:荷风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9 21:35:46 来源:源1

吴兆省进城的目的就是捣乱,不停给姜氏母子添堵。所以,自他来了后,事事都要掺和一脚,事事都与姜氏反着来。

姜氏说东,他偏要往西。姜氏说打狗,他偏说要撵鸡。

总之就是,怎么能令姜氏不高兴,他就怎么来。

自他来了后,姜氏这日子是过得鸡飞狗跳。

偏吴兆省是吴二郎继父,于吴二郎有养育之恩,吴二郎就算心里也不喜继父的这些行为,也无可奈何。

左右他如今把心思都放在了秋闱上,家里的这些争执、吵闹,虽令他心烦,但却不会太被他放于心上。

姜氏却做不到儿子这么豁达,日日被气得心口疼。

偏又拿他没法子。

按尊卑,的确吴兆省才是这个家的尊长。是一家之主,合该都听他的。

可姜氏心里堵得慌啊,分明是她儿子的宅子,凭什么她要受这个老东西的掣肘?

之前有所谋求,委曲求全就算了。如今,她早不必再倚仗他而活,又何必还得受这份气?

偏自己一直偏疼的小儿子,自从他父亲进城来住之后,他就一直粘着他父亲。从前她有什么都想着他,对他比对他姐姐还要好。可这小白眼狼儿,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撇了自己而去,站在了他父亲那一头,更给了他爹底气。

否则,他们这一群人只孤立吴兆省一个,时间久了,她不信不能把他孤立回老家去。

小儿子的背叛,令姜氏很伤心,很失望,只觉自己这些年的偏疼和关心,都错付了。

见母亲这些日子情绪一直都不高涨,精神面貌不如之前,人瞧着面色,似也比之前憔悴许多。吴二郎有心逗母亲开心,便说了近日里县学的一些事给母亲听。

“那日他来,当天便去了县学找了县学里的徐教谕。”吴二郎口中的“他”,便是指继父吴兆省。

这件事情,是事后吴二郎听县学里相好的魏秀才说的。而魏秀才,则是去找徐教谕时,偶然听得徐教谕同别的老师当闲话说起的。

哪怕已经过去有几日,如今再想起来,吴二郎心中也仍是十分快活。

“那徐教谕曾是他同窗,难道,他是为吴大郎求情去的?”姜氏急急问。并一脸焦色,生怕继子考学一事上有什么转机。

吴二郎则慢慢说着,并不着急,只见他悠闲道:“他是去找徐教谕为大哥做保人的,可徐教谕直接拒绝了。不但拒绝了,还亲自去了甜水巷一趟,找了大哥。言词间,不无敲打之意,大概就是说让他不必再费功夫,令人为难了。别说是他父亲找去县学,便是县令去,也做不了县学的主。也就是

说,算彻底断了他参加秋闱的路。”

“至少,今年他是参考不了了。”可三年后再参考,不说能不能考得上。便是真叫他给考上,行情也不一样。

到时候,他早在京中有了根基,有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早立住脚了。

只要比他早一步,便就是赢。

吴二郎有些信心,觉得自己一定能成。

尤其是现在,得知他此次不能参考后,他更是心情愉悦。一旦心情好了,自信自然也倍增。

“真是大快人心啊。”姜氏高兴得以手击掌,此刻心情明媚。

比起母亲的喜色外露来,吴二郎明显要克制得多。

吴二郎明明心中快慰,嘴上却是为吴大郎可惜着:“他当年是多么的惊才绝艳,村里,县里,谁不道一句他吴大郎乃天才,日后必有所成。可惜,空有才情,并无运势。他断了腿的那一天起,他这辈子的命运便就被改写了。”

提起他的腿来,姜氏心中更是得意。因为,那是她平生最得意之作。

因得意和畅快,姜氏不自觉的挺直起背脊来。

但她心中还算知道轻重,这件事,她会一直都烂在自己心中,不会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大儿子。

“不管他了,二郎,距考试只一个月时间了,这一个月你得好好温书。咱们成败,就在此一举了。”姜氏殷殷期盼着。

吴二郎比母亲更重视和在意这才考试,于是立刻起身抱手,作揖道:“请母亲放心,儿子必不辜负母亲所望。”

姜氏只觉自己算是要熬出头了,心情激动着笑说:“好、好......好。娘信你,娘信你。”

吴二郎然后又劝母亲:“他进城来,就是故意搞母亲和儿子的心态的,就是故意给你我母子添堵,甚至,故意不愿儿子如愿考上举人的。既知如此,母亲大不必再同他计较那些。只想着咱们往后的前景,也该只高兴才对。眼下,除了儿子考学外,其余都是小事。

今日儿子这一席话,必然是对姜氏最好的安慰。

“你放心,娘再不会为他生气了,娘必会日日都开开心心的。二郎,你也别为娘担心,娘现在比谁都高兴呢。”

吴二郎点头:“娘能想得开就好。”

吴二郎离开后,姜氏心内细细思量了一番,然后转头便让范嬷嬷去办一件事。让她把那徐教谕登吴大郎的门羞辱吴大郎一事,透露给了吴兆省知道。

吴兆省知道后,很是生气。

原本那日他找去县学,放下所有自尊,嘴皮子都磨破了,求他帮一帮儿子的忙,他仍是一口拒绝,连商量余地都没有,他就很生气。

不帮忙就不帮忙,算了。原就是求人办事,人家不愿,也不能强迫。

可他不帮就算了,竟转头就去羞辱大郎?

亏他还为人师表,竟书都读狗肚子里去了。这样的事,也做得出来?

被怒气冲昏头脑的吴兆省,立刻跑出了宅子去。原是想去县学里找那徐教谕的,可转念一想,人家既能做出这样的事来,就说明是从未把他们父子放在心上过。

现在,他就这样去吵去闹,除了自取其辱外,又还能怎样?

可这口气,吴兆省却是咽不下去。

最后思来想去,吴兆省索性去了趟县衙。

去县衙,除了向县令告县学的状外,也是希望县令可以给县学那边施加压力,让县学为儿子当保人。

潘县令倒是个十分有耐心的人,虽忙,但听说来人是吴容秉的父亲,也就挤出了时间来见。

“前些日子,我才见过容秉。说实话,他能重拾信心,选择继续读书、考学,我很为他高兴。不过,你也别生气,县学这件事做得虽无人情了些,但站他们的立场去看,也是可以理解的。来,喝茶。”潘县令亲自送了茶去吴兆省手上。

县令面前,吴兆省自是不敢蛮横,只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

“学生自己来,学生自己来。”吴兆省站着接过杯盏后,才又坐下。

“大人您说的这些,学生心中都明白。但学生气的不是他们不顾旧情,不肯为我儿子当保人,学生气的,是那徐教谕事后的故意羞辱。我儿子好不易才重新拾起的信心,若是被这一羞辱,辱得再一蹶不振怎么办?他那样的打击一个求学上进之人,是身为一个老师该做的吗?就这样的品性,还为人

师表?“

说到激愤之处,也有些豁出去了,于是继续道:“我知道,每次秋闱考,县里压力也很大。每次杭州府里能中举人的,找共就那几个名额在,肯定都想让更有机会能高中的人上。县里也想咱们富阳县内,能多出几个举人老爷,以好把其它几个县比下去,在杭州府里露个脸。”

“可我儿子书读得是好的,不就是腿脚上有些毛病?怎就知他一定考不中。”

又拍胸脯保证说:“大人,只要您能让我儿子去考,他一定能考上。”

潘县令捋着下巴的一把山羊胡,仍是一副好脾气的劝着吴兆省。

“你且消消气。”倒也答应了他,“这样吧,我答应你去找县学里的老师,劝一劝他们。但我也只能说去劝说一番,希望他们能给容秉一个机会。至于他们听不听我的,就不知道了。”大燕朝廷一直礼重文人,所以多年来早形成的规矩,县学不受县衙管束。

县令可以提意见,但却不能取而代之,做县学的主。

而能有这样,吴兆省已然十分知足,又哪里敢要求县令一定把事情办得成。

于是,立刻起身,谢道:“学生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潘县令既给了允诺,自是不会食言。所以即刻的,就差了县衙里的人去了趟县学,说是请那徐教谕来问话。

其实对于县学里的一些事,潘县令心中也所有不满。

他在这富阳县任了快六年的县令了,眼睛看到的,都是县学只重学生的才而不重德行。

但潘县令却认为,身为一个人,甚至这个人很可能以后是朝廷的官员,其德要比才更为重。

有关这个事,潘县令也曾多次找过县学的徐教谕沟通、商量,但徐教谕却并不把他的话放心上。仍是一意孤行的只觉得,只要读书好,德行上有些欠缺,也无伤大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