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黜龙 > 第七十三章 煮鹤行(2)

黜龙 第七十三章 煮鹤行(2)

簡繁轉換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9 21:35:5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命令来的很急,黑塔甚至直接言明,全组一起出动,不得延误。

上下都晓得,这是一种调节和安抚手段,追捕莽金刚那种狡猾的凝丹高手和下江东催粮根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差事,前者又苦又硬甚至很危险,后者基本上是发一笔利市的公款旅游。

虽然是和稀泥,但胜负高低却是分出来了。

对此,白有思巡组上下没有人表达不满,其他人不提,皆乐得如此,张行和白有思这两个当事人也没有说什么。

甚至,白有思这么想的不清楚,张行这里反而些释然——这倒不是说他怕了什么,实际上熬过当日的对质后,张行自问就没什么危险了,剩下的无非是大人物手心里的一些政治把戏,而玩政治把戏这种东西,他更不可能说会怕了那些武夫。

主要是,张行真切感觉到,东都这里的政治环境真的很不好,那位圣人就是不愿意安生,今天杀个千把人,明天发个十万役丁,后天再杀个千把人的,时间长了,心里有点火的人不像李定那样顶着个黑眼圈萎靡下来就怪了。

环境会异化人的,整天看着这类事情无能为力,再出色的人物也会颟顸和冷漠下来,按照张行之前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看来的一些大师的观点,这应该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质疑王朝中后期朝堂没有人才的缘故——不是没有人才,不是没有俊秀,而是被环境异化、钳制,做不出有格局的事情来。

而同样一个人,如果从王朝末期熬到另一个王朝初期,甚至不需要等到初期,直接转入乱世,却又往往会焕发出光彩。

为什么?

因为环境改变了,僵硬的束缚解开了,人的活力被释放了。

当然了,凡事都有两面,再僵硬的体制也会保护人,并且会很大方的借出自己力量,张行便是因为这个才在初来乍到没有立身之处时选择投身靖安台、投靠人家白巡检的。

唯独此一时彼一时,到了眼下,在东都呆了大半年,感受了这股力量的强大,同时也意识到这股力量的残暴后,张行的心思稍微有了一点变化。

他开始稍微的,但很明确的反思起了自己,是不是可能选错了新手阵营?只是这番思路,在那晚上之后,又有了一点微妙的变化。

自东都往江东有两条路,一条是横穿中原腹地,跨淮河南下,另一条是先下南阳,再顺着被白帝爷开拓的汉水南下大江,继而顺流而下。

前者适合北上,后者适合南下,而在白巡检的决断下,巡组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条路。

张行作为巡组一员,当然只能按照命令,迅速重新集合。

当然了,肯定要做安排,家里只剩一个半大丫头,除了留下足够的钱粮外,秦宝还按照张行的建议,专门去往靖安台中做了报备,要求台中按照巡组外勤时的规矩,定时去家中叫门和保护。

除此之外,秦宝的那匹瘤子斑点马也不能留下,性子太野,月娘没法照顾,也不好天天去买肉买酒,所幸已经渐渐长大,再过一两月骨架结实,就能骑行,便干脆直接带上。

再往后,则委实没什么可安排的了,两个光棍到底光棍的利害。

一路疾驰南下,赶路的过程乏善可陈,而且疲惫到让人没有任何多余念想,对于张行来说,唯二值得一提的事情在于:首先,他没有在路上发现大量的预想的新征役丁;其次,那条宽阔齐整,而且清澈平稳到神奇境地的汉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前者暂且不说,后者毫无疑问,是发生了类似于红山一样的超凡变化。

至于前者,也在抵达襄阳受到荆州总管白无漏的招待后,真相大白起来。

原来,按照朝中传出的消息,在天坛规制已成的情况下,通天塔的建设行动居然受到了紫微宫、天坛与北邙山的地理阻碍,工程难以展开,想用更多的人力从速完成也用不上,最后居然‘只需要’月役万人——对此,朝廷干脆发了官奴,再加上直接从东都本地征召部分役丁来承担这个简单任务。

当然了,张行还是怀疑,这恐怕不是工程的问题,而是这个塔想建的快都不行。

而且,当荆州总管大人大手一挥,给自己的侄女发了一艘三层的足以承载巡组所有成员、以及随行马匹行礼的官船后,松快下来的张行更在自家巡检那里得到了一些验证。

“是有这种说法。”

时值初冬,白有思立在船头,微微散开真气,抱长剑凭风而观左右,却是头也不回,回答干脆。“先帝并未登基时,圣人便已经出生,当时在西都交游广阔,少年踏上修行路人尽皆知;后来伐南陈时为王爵领元帅,年二十余,便已经是通脉大圆满的高手了……现在又快过二十年了,没理由不凝丹成丹,为宗师境地……甚至有人曾经猜度,凡临天下之正统皇帝在位,自然而然便会承天下元气,直通宗师,甚至大宗师之境地……只是这种事情没法验证罢了。”

话至此处,白有思终于回头:“但无论如何,圣人修为极高毋庸置疑……十二位大宗师,也未必是虚妄之言。”

张行连连颔首,忍不住再问:“那塔呢?是宗师开始建塔,还是大宗师开始建塔?”

“有宗师开始建的,也有大宗师开始建的,但基本上到了宗师后,便很少像凝丹、成丹期那样四处乱窜了,不建塔,也要开始定居一处,或干涉庶务,或做一番事业,使威名传于一方……好像也有不建塔的,我师父便常年在太白峰上周旋,东夷大都督干脆造了一艘巨大海船,而且那位大都督也不是定局一处,他最喜欢无事的时候出海钓鲸。”

“我觉得那也算塔。”张行一时抱怀失笑,然后却稍作迟疑,乃是回头看了看几个同样听得出神的组内年轻人后,才继续来问。“其实有人跟我说过,说塔便是宗师之外体,是宗师用来运行维持真气的?若是这般,塔应该不拘形状、形制才对?”

“有道理。”白有思嘴上说着有道理,却直接摇头以对。“但未必如此,因为大部分宗师都还是干脆直接的立塔……这说明立塔这个事情,绝不止是区区运行真气那么简单,很可能还有别的效用,只不过那个层级的事情,根本不可能说清楚罢了……不过不管如何,我懂你意思,月役万人,着实让人松了口气,我也是极高兴的。”

张行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此事,反而是跟对方一样将目光放到了脚下宽阔到吓人的汉水之上。

白有思会意,干脆主动解释:“传说白帝爷拓展汉水,侵占了淮河上游的水系,引发了盘踞淮上的真龙淮阳君的不满,淮阳君乃是青帝爷证位时便闻名天下的真龙,曾与青帝爷大战一场不分胜负,前来汉水找白帝爷麻烦,却被白帝爷斩于此处。落龙之后,白帝爷铺陈龙尸于汉水。自此,汉水宽阔通途,不旱不涝,使荆襄化为天下阜美之地外,更使南北之间更加通畅,握有汉水上游的关中,便可轻易钳制大江中段,继而力压大江后段。”

张行愈加恍然,这几乎算是半个大运河了。

且说,初冬时节,船头寒风逼人,胡彦等老成人早早去船楼上喝茶修养不提,但因为白有思在此,钱唐、李清臣、秦宝等人却早早聚集……此时听了半日张白绶与巡检的枯燥对话,也纷纷不耐,唯独又看到巡检兴致颇好,居然有心情讲古,便欲上前凑趣,说些闲话。

孰料,不待众人开口,白有思忽然又回头来问:“张三,闲来无事,如此美景,你又文华出众,可有好诗?”

和其他人一样,张行怔了一怔,却又苦笑:“仓促之间,哪来的好诗?”

几个年轻人,尤其是自诩有些文采的李清臣便赶紧去想,而钱唐和秦宝却早已经意识到什么,干脆避口不言。

秦宝甚至犹豫,要不要回去照顾自己的瘤子斑点龙驹。

果然,张行刚一推辞,那边白有思便即刻回复,而且难得失笑:“我早就看到,襄阳那里上船后你心情便渐渐开朗,应该是压下东都诸多烦心事了,其实我也一般,既如此,何妨借一首诗词来,暂忘掉那些烦心事,然后一抒胸中舒畅之气?”

这下子,李清臣也有些醒悟起来——敢情没我们的话是不是?

话到此处,张行也不好推脱的,他稍作思索,想到一首诗来,然后干脆也上前一步,来到白有思身侧,扶刀望着前方汉水河道,低声而诵:

“艟船叠百尺,分浪若长鲸。”

“平平无奇。”李清臣有些气急。“况且,巡检让你放声吟诵,抒胸中舒畅,怎么这般低声?”

张行就等着这厮呢,立即回头展颜一笑,以手指下,重新低声诵来:

“艟船叠百尺,分浪若长鲸。

不敢高声语,恐惊河下龙。”

李清臣稍微一怔,白有思却先怀剑笑了出来。

PS:惭愧,老是集中不了注意力……人真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