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长寿定妃只想躺平(清穿) > 分卷阅读243

长寿定妃只想躺平(清穿) 分卷阅读243

簡繁轉換
作者:寒苍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19 22:31: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为家中之事着急,想要弄钱,总是能?弄到的,日子虽然难过?,但也还是能?过?去?。

而也就是在同一年的九月,皇上终于审理完了,齐世武被铁钉钉其五体,号呼数日而后死,剩下的人,参与的,斩立决、斩监候、最少也是个流放。

处理完会饮案,九月底,皇上终于郑重在畅春园召集诸皇子并宣布:

“皇太子胤礽复立太子以后,狂疾未除,大失人心,仍旧非可托付祖宗基业之人,故予拘留看守。”

胤祾一点也不意外,太子的结局,只是唏嘘从?今往后,他大概是彻底没有可能?了。

翻了年,就是康熙五十二年,舒宁总觉得最近这日子过?的越来越快,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越来越老的缘故。

今年是皇上的六十大寿,而她,也已经整整五十二岁了。

年刚刚一过?完,皇上从?宫里搬到畅春园,然后给?诚亲王也就是老三胤祉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地方?叫他编书,据说叫做蒙养斋馆。

虽然舒宁不太明白这个意思吧,但是畅春园里专门划分出来一个地方?给?老三做事儿,相当?于皇上想见他的话,随时都能?见到,这就已经是恩宠了。

有次皇上还跟她提到了这事儿:“胤祉这孩子,虽然说口才不好,但别的都没得说,字也好,编书也很好,之前?他编的《律例渊源》就很不错,若你想看,可以叫顾问行给?你送来一本,如今朕给?他了一个更大的任务,叫他修《古今图书集成?》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也就只有胤祉这样的人能?沉下心干这个了。”

“那自然再乐意不过?了,我这人看书杂,什么书都想看一点。胤祉编出来的书自然都是极好的,看了想必大有裨益。”舒宁说。

之后,舒宁还听说其实皇上还时常去?诚亲王府吃饭,属实是有些惊讶,谁知道胤祾听到了说:

“皇阿玛不仅去?三哥家里吃饭,他还去?四哥家里吃饭,去?我家里吃饭,其实众皇子里,也就只有十三吧,皇阿玛一次都没去?过?,剩下的再怎么也都有一两次的,不过?皇上去?的最多的还是三哥家里。”

“这是谁和?你说的?”舒宁好奇他为什么能?知道这种事情。

“当?然是舅舅,额娘您忘了,他可是步军统领,皇阿玛要出去?,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胤裪在旁边插话:“自从?六哥说想争一争,舅舅高兴的跟什么似的,立刻带着万琉哈氏全府投诚了,甚至连二舅舅也从?外头?寄了信回来表示衷心。”

说起来她的二哥拖津,舒宁怎么记得他一直都在外头?任职,就没怎么在京城里呆过?呢?

最后舒宁想明白了,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托合齐压了太子,原本的拖津一直在外头?,是不会的,即使是原来的托合齐被挫骨扬灰了,万琉哈氏也还是有官员的,家不会倒。

可现在,大概是因为押注的是胤祾吧,毕竟是血亲,自然更加竭尽全力。

二月底,舒宁就听说有许多老人自愿前?来为皇上祝寿,但舒宁觉得这个祝寿大概还是谁想出来的法子,让皇上高兴而已。

这个时候的老人,出来一趟,就不一定能?回得去?了。

但皇上的确很很高兴,他觉得这是盛世的证明,只有盛世才能?养活这么多老人,于是他下旨在畅春园正门前?宴请赏赐前?来为他祝寿的老人。

这个事儿甚至是由他亲自监督的,皇上也不打算交给?皇子们,就他亲自来办,才最满意。

内务府简直是铆足了劲儿,想要让皇上满意,最后为了庆祝皇上六十大寿这个活动搭置的彩色棚子,一直从?西直门延伸到畅春园,足足有20里,一路过?来,都有人守着专门办这件事。

而且皇上还说了,今年从?三月初一到三十一号,所有在京官员都要穿着蟒袍、补褂,不按常例来,算是庆祝,也显得更加正式一点。

最后,皇上布告天下耆老,今年年六十五岁以上的老者?,不论你是官员还是庶民,都前?来京城参加畅春园的聚宴,只要不错过?时辰,就都能?参加宴会,获得赏钱。

皇上都这样看中了,底下的官员自然也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要能?赶过?来的,那就是政绩啊,万一皇上就注意到自己县的老人呢?自己岂不是发达了?

第一次宴会,是全国?各个汉族大臣和?平明,甚至都有九十岁以上的三十余人,八十岁以上的五百余人,六十五岁以上的约两千人。

别的不说,舒宁听了都觉得热血澎湃的,大概不管是什么时候,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喜欢看大场面?。

而则就是十足的大场面?,皇上看了颇为感动,尤其是此次宴会,皇子、皇孙以及宗室子孙们也都十分乐意参与,毕竟是个在皇上面?前?露脸的好机会。

平常一年就只能?见一面?,还是过?年时大家一起拜年请安,但现在皇上就乐意弄这个,其他人还不赶紧跟上,将自己家里的孩子都送过?来,哪怕是稍微干点什么敬酒,分发食物,哪怕是扶个老人呢?那也是为这个宴会尽心尽力了。

大概是皇上真的极为满意三月十八日的“千叟宴”,三月二十七日,皇上在畅春园正门前?再次设宴,这次主要是在旗的老人们,虽然比汉族少了一些,但也有千余人参加。

甚至就在隔天,皇上还安排了在太后宫门前?则宴请了七十岁以上的八旗老妇,九十岁以上的在宫内就座,八十岁以上的则在台阶下,其余的则在宫门外。

如此盛大的宴会,一时之间自然是传为嘉话,雍亲王甚至因此上了贺表,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堆,全是夸赞这个千叟宴的。

只有胤祾没写,他想着自己参加千叟宴时的场景,只觉得劳民伤财,实在是没什么必要了,这么多人人的吃食、住宿,以及路上所花的费用,操办这个宴会的时间,原本都可以用来做一些更有益的事情,而不是把?这些人都聚集在一起。

民间有一句谚语:“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说的就是老人最好还是待在自己最熟悉的家里,不要挪动,这样对大家都好。

他自己出门坐车都觉得不是很舒服,短途基本上都是骑马,会稍微好一点,更何况是九十岁的老人呢?

千里迢迢赶过?来,就只是吃一顿饭,拿到一点赏钱,真的是对他们好吗?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将这笔银子发下去?,这也算是与民同乐了。

虽然肯定会有瞒报,贪污的现象存在,但这并不是不能?解决的不是吗?若是年龄算不了,以子推父,以女推母,也不至于出现九十岁的老人儿子女儿只有四十岁的现象。

皇阿玛年纪越大,反倒是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