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個龍,還有龍的相關信息!
龍的定義為: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特征是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生物,後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征。∮頂∮點∮小∮說,
龍: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靈異神物,亦乃萬獸之首。龍是一種神異動物,具有九種動物合而為一之九不像的形象,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具體是哪九種動物尚有爭議。
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而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而來的龍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龍而言更加複雜。
封建時代,龍是帝王的象征,也用來指至高的權力和帝王的東西:龍種、龍顏、龍廷、龍袍、龍宮等。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其與白虎、朱雀、玄武一起並稱“四神獸”,而西方神話中的dragon,也翻譯成龍,但二者並不相同。
從本世紀初到今,面世的有關龍的起源和本質的論著、論文已超過百余種,觀點五花八門,莫衷一是。
青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東方的靈獸。青龍既是名字也是種族,青龍的方位是東。左,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右,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上,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下,代表冬季。
在中國二十八星宿中,青龍是東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總稱。
龍與鳳並不配對,鳳與凰才配對。
“龍對鳳”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誤讀,事實上。鳳在傳統文化中一直扮演著雄性瑞獸的角色。
上下數千年的封建統治時期,龍在廣義上一直是華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國的象征。
中國的龍以東方神秘主義的特有形式,通過複雜多變的藝術造型,蘊涵著中國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龍的觀念。從中國龍的形象中蘊涵著中國人所重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是仁者愛人互主體觀的訴求;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並包的多元文化觀。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對應的地支是辰。
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並稱“四瑞獸”。
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的四象。
龍在狹義上是中國帝製時期的皇帝象征物,唯有皇帝能使用五爪的龍當作記號或黃袍上的刺繡,其他大臣及皇族只能用四爪的龍又稱蟒。
普通老百姓,即平民階層是不可以擁有任何龍或與龍相關的物品或形象。否則就是謀反篡逆,可以被直接處決。
“龍”在英文中一般錯誤翻譯為“dragon”,西方文化中的“dragon”與中國傳統的龍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征意義都分別甚大。本質上不是一個物種,因此龍應該翻譯為(而英文裡long的音是狼)。
西方的“dragon”一般帶有邪惡的意味,與東方的瑞獸完全不一樣。讓對中華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看到中國人崇拜龍的行為會讓西方人產生中國人喜好崇尚邪物的負面印象。
為了避免這種混淆。有學者提出,把“龍”的英文翻譯改為發音與漢語接近的“long”。以“犭”或“飛”於“龍”字結合為新字代替現在的龍。但尚未得到廣泛認可。
中國龍是中華民族首要的圖騰,圖騰就是某民族的保護神。華人自稱龍的傳人。
龍圖騰至今約有八千年的歷史,除了穆斯林核心文化千古不變,中華民族每個族眾都愛龍,龍圖騰稱得上中華民族統一的文化符號。
龍馬精神,是奮發開拓又服務大眾的精神。
中國龍的生物學化石和標本現各存一個,化石是“新中國龍”中的美麗瓦窯龍,有雙角,酷似傳說的龍,標本是日本瑞龍寺保存的明代幼龍標本。
值得說明,化石和標本沒有神物性質,只是罕見的普通生物罷了,因為罕見就被神話化了,就如牛在印度教裡也是神物。
值得了解,中國龍有時也稱真龍,以區別與恐龍、及歐--洲的”。
龍的起源說,有著許多種,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下幾種。
1.神異動物說
這是以《辭源》和《辭海》為代表的最普遍的一種觀點:前者說“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後者說“龍是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
相近的說法還有:“龍是具有很多神性、很神秘的動物神”,“是中國古人幻想出來的動物,”、“龍是出現於中國文化中的一種長身、大口、大多數有角和足的具有莫測變化的世間所沒有的神性動物,”、“神異動物”是以“動物神異”為基礎的。
前者來源於後者,關於哪些動物通過“神異”而變成“龍”這一點,《辭源》和《辭海》沒有講清楚,學者們的探討則是多種多樣。
2.圖騰合並說
此說以聞一多在《伏羲考》中的觀點為代表。聞氏認為,龍“是一種圖騰龍文化,並且是隻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是“蛇圖騰兼並與同化了許多弱小單位的結果”。
何--星-——亮亦認為,“龍原是一種圖騰。但它又與其他圖騰有區別。
它最初可能是一個部落的圖騰,後來演變為超部落、越民族的神。成為了中華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續時間最長的圖騰神。”
3.天象樹神說
龍-何-新曾認為“龍的真相和實體是雲”,“龍就是雲神的生命格”;“最初的龍形不過是抽象的旋卷狀的雲紋。而後來逐漸趨於具體化、生物化,並且展開而接近於現實生物界中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的形象。”
朱-大-順指出,“幻想龍這一動物神的契機或起點,可能不是因為古人看到了與龍相類似的動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閃電的現象引起的。因為,如果把閃電作為基礎來把它幻想成一種動物的話,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條細長的、有四個腳的動物。”
趙--天-吏認為雷電龍“三位一體”,龍就是雷電的形象。
胡-昌-健說,“龍的原型來自春天的自然景觀——蟄雷閃電的勾曲之狀、蠢動的冬蟲、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現的雨後彩虹。等等……其中虹是龍的最直接的原型,因為虹有美麗、具體的可視形象。”
尹-榮-方的看法別致一些,他認為,“中國人傳說中的龍,原是樹神的化身。中國人對龍的崇拜,是樹神崇拜的曲折反映,龍是樹神,是植物之神。
龍的原型是四季常青的松、柏(主要是松)一類喬木。”
“松、龍不僅在外部形象上驚人地相似,而且龍的其他屬性。與松也同樣驚人地相似。”
4.恐龍遺記說
葉-玉-森、徐-知-白及米國學者海-斯等主張龍的觀念應是遠古先民對於巨大的爬行動物恐龍的記憶,或主張先民因對恐龍的恐懼而產生龍崇拜,王大有說,“龍。被古人公認為最原始的祖型,可能還是恐龍。
古人以具有四足、細頸、長尾,類蛇、牛、虎頭的爬行動物為龍。這可能是古人當時見到並描繪下來的某種恐龍形象……或許古人見到的龍,真的就是恐龍。後來它們漸漸見不到了,才把它的同類海鱷、灣鱷或揚子鱷與其視為一類。加以崇拜。”
外邦傳入說中國出土的龍形岩畫1萬年,內——蒙--古龍形堆塑 8千年,寶——雞--市出土的龍形紋彩陶7-8千年,巴-比-倫歷史5000年,應該是中國龍的後裔!
中國龍的歷史早於黃帝歷史,生搬硬套的認外國祖宗的你們至少弄點證據出來好不好!太搞笑了!
龍的樣貌很是明顯,角似鹿,頭似駝,嘴似驢,眼似龜,耳似牛,鱗似魚,須似蝦,腹似蛇,足似鷹。
龍的雛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萌芽,龍的形象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古人對它有種種解釋。
有說螣蛇沒有腳而能飛(見《荀子?勸學》);有鱗的叫蛟龍,有角的叫虯[qiu囚]龍,無角的叫螭[chi吃]龍。(均見戰國?屈原《離騷》洪補引《廣雅》)有翅膀的叫應龍(戰國?屈原《天問》王注)。
在中國商周戰國青銅器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不同種類的龍。
有說龍像狗像牛,《論衡》則說:“龍之像,馬首蛇尾。”還有的說龍的形狀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駝的頭,兔的眼,蛇的頸,蜃[shen甚]的腹,魚的鱗,虎的腳掌,鷹的爪子。有鱷魚說、晰蜴說、馬說等等。
《論衡》則說:“龍之像,馬首蛇尾。”
漢代畫像石中常見馬首鱗身之龍或身生雙翼之龍,龍在漢代具有各種意義,如漢代銅鏡銘文有:左龍右虎辟不祥。起到辟邪的作用;《白虎通》則曰:德至鳥獸則白虎到。這裡則表現了統治者的施與百姓的恩惠。
《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
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了龍的形象。比最初的龍越來越複雜,被綜合進去的圖騰也越來越多。說明它在不斷豐富發展。
《爾雅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鳳,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
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另一說是:“嘴像馬、眼像蟹、須像羊、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獅、鱗像鯉、身像蛇、爪像鷹…”;還有一說是:“頭似駝、眼似鬼、耳似牛、角似鹿、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
龍的種類多種多樣,按照天性分類。龍可分為天龍、神龍、仙龍、魔龍、佛龍。
按爪分類則可以分為三爪神龍,四爪神龍,五爪神龍。
元以前的龍基本是三爪的,有時前兩足為三爪。後兩足為四爪。實例可參見唐、宋、元的瓷器紋飾。明代流行四爪龍,清代則是五爪龍為多。
周朝“五爪天子、四爪諸侯、三爪大夫”
民間“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說法形成於清代。主要作為皇帝與下臣服裝上紋飾的差別,皇帝穿“龍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這只是名稱上的差別而已。從龍的形式上來講無論龍和蟒都是四足蛇類,形狀無差異。
中國龍並非一開始就有五爪,而是從三爪、四爪到五爪發展過來的,中國歷史上龍造型的演化大致可分四個時期:
一、夔龍期
龍自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期,經商周,延續到秦漢,以商周夔龍為代表。
夔龍的原型為灣鱷或巨蜥,一鷙(鳳)足而四爪。商夔螭,一鷙足,二或四爪。商中晚期,夔龍夔螭夔鳳並逢,產生六種以夔龍為主的並逢夔龍夔螭夔鳳徽識,表示同為祖先。西周繼續沿用,並將夔龍夔螭綜合為一種新形態,此時一鷙足,多為彎月形二爪。
二、應龍期
應龍的概念非常早,最早見於商周,但作為藝術分期的應龍,可能始於秦,盛於漢,延續到隋唐,足多為三趾。
三、黃龍期
始於唐宋,遼、金、元奠定了形象基礎,盛於明清。
宋,遼、金、元多為三趾,明清多為四趾、五趾。
自元代起,只有皇家可使用五爪龍造型,民間只能用三爪或四爪龍的圖案。
四、回歸期
清以後的現當代。由於龍與封建統治者脫離了關系,所以可以按人們的喜好繪製或塑造成三、四、五趾。當然,歷史上五爪龍有過特殊的地位,故人們普遍還是偏愛五爪造型。
日本在唐代時與中國頻繁往來。而在那個時候,中國的龍都是三爪,日本也就只能從中國引進三爪的龍。
在中國出現四爪龍後,已經開始閉關鎖國,與日本斷了往來,而棒子國古時候叫做高麗,一直到清末前都是中國的附屬國,當中國統治者開始用五爪龍圖案的時候,自然不可能讓屬國和自己平起平坐,於是棒子國的龍就只能是四爪了。
歸根到底,日——韓的龍反應的正是中國龍的發展演變過程。
龍按照按職能分類,還可以分為天龍、神龍、地龍、伏龍 。
《淵鑒類函》卷四三八引《內典》:“有四種龍:一天龍,守天宮殿持令不落者;二神龍,興雲致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瀆者;四伏藏龍,守輪王大福人藏者。”
輪王也稱“轉輪王”、“轉輪聖王”等。
古印——度神話傳說,此王自天感得輪寶,轉輪寶而降伏四方。
佛教襲用此說,稱有金、銀、銅、鐵四輪王,四輪王都擁有多種寶藏。
除了上訴三種龍的分類之外,龍還有其他的分類,就是按照龍的品種進行分類,具體的有:
1).虺(hui):是一種早期的龍,以爬蟲類--蛇作模特兒想象出來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曾出現在西周末期的青銅器裝飾上。但不多。
2).虯:一般把沒有生出角的小龍稱為虯龍,是成長中的龍。
故古文獻中注釋:“無角曰虯。有角曰龍。”另一種則說幼龍生出角後才稱虯。兩種說法雖有出入。唐代詩人杜牧在《題青雲說》詩中就有“虯蟠千仞劇羊腸” 之句。
3).蟠螭:是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一種沒有角的早期龍,《廣雅》集裡就有“無角曰螭龍”的記述。
對蟠螭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黃色的無角龍,另一種是指雌性的龍,在《漢書?司馬相如傳》中就有“赤螭,雌龍也”的注釋,故在出土的戰國玉佩上有龍螭合體的形狀作裝飾,意為雌雄交尾。
春秋至秦漢之際。青銅器、玉雕、銅鏡或建築上,常用蟠螭的形狀作裝飾,其形式有單螭、雙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種。或作銜牌狀,或作穿環狀,或作卷書狀。此外,還有博古螭、環身螭等各種變化。
4).蛟:一般泛指能發洪水的有鱗的龍。相傳蛟龍得水即能興雲作霧,騰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
關於蛟的來歷和形狀,古典文獻中說法不一,有的說“龍無角曰蛟”。有的說“有鱗曰蛟龍”。
而《墨客揮犀》卷三則說得更為具體: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於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有周處入水三天三夜斬蛟而回的故事。
龍人們常說“蛟龍”,其實“蛟”與“龍”是1種傳說的神化生物的不同年齡時的稱呼:小時為“蛟”,大了成“龍”。
雖然都有強大的力量。卻一正一邪,有本質不同。蛟龍有兩種原型:一種是短吻鱷。英文名叫alligator。世界僅存為數不多的幾種,如中國的揚子鱷;
另一種是鹹水鱷。學名灣鱷,唐朝韓愈寫過一篇祭鱷魚文,就是為了趕走當時在廣東潮州一帶為害百姓的灣鱷。現在此種鱷是現存鱷類中最大的一種,最長可達七米。
5).角龍:指有角的龍。據《述異記》記述:“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角龍便是龍中之老者了。
6).應龍:有翼的龍稱為應龍。據《述異記》中記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
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禹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
應龍的特征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
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7).火龍:火龍是在開天辟地時出現的,全身被紅色的火焰包圍。記載中的火龍給混沌初開的世界帶來了光明和可供人類生存的火焰。
8).蟠龍: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在我國古代建築中,一般把盤繞在柱上的龍和裝飾莊梁上、天花板上的龍均習慣地稱為蟠龍。
在《太平禦覽》中,對蟠龍又有另一番解釋:“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於海。有毒,傷人即死。”把蟠龍和蛟、蛇之類混在一起了。
9).青龍:為“四靈”或“四神”之一,又稱為蒼龍。
我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將天上的若乾星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區,即二十八宿,用以觀察月亮的運行和劃分季節,並把二十八宿分為四組,每組七宿,分別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青、紅、白、黑四種顏色以及龍、鳥、虎、玄武(龜蛇相交)四種動物相配,稱為“四象”或“四宮”。
龍表示東方,青色。因此稱為“東宮青龍”。到了秦漢,這“四象”又變為“四靈”或“四神”(龍、鳳、龜、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來愈濃。
現存於南陽漢畫館的漢代《東宮蒼龍星座》畫像石,是由一條龍和十八顆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組成的。這條龍就是整個蒼龍星座的標志。
漢代的畫像磚、石和瓦當中,便有大量的“四靈”形象。青龍,位屬東,五行屬木。東方青龍,春之氣也。
10).蒼龍:龍名。《楚辭?惜誓》:“蒼龍蚴虯於左驂,白虎騁而為右騑。”
11).蜃龍:蜃棲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樣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種。
蜃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就是從口中吐出的氣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幻影。這些幻影大多數是亭台樓閣。是誰都沒見到過的豪華,從窗口裡可以看到穿戴華麗的貴人們在活動。 這就是常說的海市蜃樓。
12).雲龍:雲霧纏繞的龍。
13).望龍:頭部呈側面的龍。
說到了龍,那就不得不說龍生九子這個事情,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四個字是耳熟能詳,都說的出一些相關的事情,可是,要是要你詳細的說一說龍生九子這四個字的詳細來由,還有何為龍生九子?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說不出什麽來。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
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
龍子和龍一樣。也是不斷發展、沿革逐漸形成的。雖然有關龍子的說法不一,但有一點。龍子的昆仲數目是取得共識的,即龍有九個兒子,龍承九子,子子不同。
這是自古以來眾所周知的,但它們怎麽會留在人間各司一職,就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了,這還要從劉伯溫說起。
相傳,劉伯溫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亂,戰火不斷,饑荒遍地。
玉帝令劉伯溫轉世輔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蒼生,並賜斬仙劍,號令四海龍王,但龍王年老體弱,事務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個兒子。龍九子個個法力無邊,神通廣大。
他們跟隨劉伯溫征戰多年,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奪得了皇位,當它們功得圓滿準備返回天廷複命之時,明成祖朱棣這個野心極大的帝王卻想永遠把它們留在自己身邊,安邦定國,雄霸天下。
於是他便借修築紫禁城為名,拿了劉伯溫的斬仙劍號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獸,頓時呼風喚雨,大發雷霆。
朱棣見斬仙劍震不住九子,便決定用計,他對九子中的贔屭說:“你力大無窮,能馱萬斤之物,如果你能馱走這塊先祖的神功聖德碑,我就放你們走。”
贔屭一看原來是一塊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猶豫地馱在了身上,但用盡法力卻寸步難行。原來,神功聖德碑乃記載“真龍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無量的),又有兩代帝王的玉璽印章,能鎮四方神鬼。
八子眼看六弟被壓在碑下,不忍離去,便決定一起留在人間,但發誓永不現真身。
朱棣雖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卻僅僅是九個塑像般的神獸。劉伯溫得知此事後,也棄朱棣而去,脫離肉身返回天廷。
朱棣後悔莫及,為了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便讓九子各司一職,流傳千古。
龍的九子究竟是哪些,這裡面有著很多的說法,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楊慎的《升庵集》、李東陽的《懷麓堂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芸》、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等,版本較多,說法不同,分別概括為:囚牛、睚眥、嘲風、螭吻、饕餮、麒麟、蒲牢、狻猊、贔屭、狴犴、椒圖、蚣蝮等。
囚牛
囚牛,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是眾多龍子中性情最溫順的。它不嗜殺不逞狠,專好音律。
傳說。龍頭蛇身的囚牛耳音奇好,能辨萬物聲音。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
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這位富有音樂天賦的龍子,不僅出現在漢族的胡琴上,在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蒙古族的一些琴上,也都有刻著囚牛揚頭張口的形象。
睚眥
睚眥,是老二。傳說生得龍首豺身,平生性格剛烈、好鬥喜殺,是龍子的戰神。
睚眥發怒時瞪起的凶惡眼神,也被古人用來描述“怒目而視”,《史記》司馬遷對“范雎報仇”一段的評價,便是“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於是,誕生了“睚眥必報”這個成語。
睚眥好殺戮。所以古人常把它刻在刀劍刃身與手柄接合的吞口處,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它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因為帝王們都相信睚眥能克煞一切邪惡。
嘲風
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
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後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和行什,嘲風便是第二位。
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北平-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這10隻神獸,取意“十全十美”,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
嘲風,不僅象征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
嘲風的安置,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於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
但是嘲風本身是災難的集合體,地震,海嘯,天炎都是嘲風的力量。
傳說嘲風為盤古的心,常用其形狀在殿角上作為裝飾。
嘲風的安置,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於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
淵鑒類函?鱗介?龍》四引(明陳仁錫)《潛確(居)類書》:“龍生九子,……嘲風好險,形殿角上。”
蒲牢
蒲牢,形似盤曲的龍,排行第四,平生好鳴好吼,洪鍾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
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當鯨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妄以借此趕走鯨。
人們根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鍾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鍾紐,而把敲鍾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敲鍾時,讓鯨魚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如今,在全國大地,幾乎每一口古鍾上,都有蒲牢的身影。
狻猊
龍生九子狻猊,又名金猊、靈猊,形似獅子,排行第五,雖然相貌凶悍,但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
相傳這種佛座上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我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這種造型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創造,使其具有中國的傳統氣派,後來成了龍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
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狻猊也作為文殊菩薩的坐騎。如今,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還留著古人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排行第五,這座廟又名“五爺廟”。
霸下
霸下,又名贔屭,形似龜,是老六,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第一種傳說霸下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
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叫霸下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
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
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拚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
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第二種傳說,龍子們曾下凡助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可當它們要回天庭複命時,朱元璋的四子朱棣,也就是後來的明成祖不想放它們走,便對霸下說:“你若能馱動太祖皇帝的功德碑,我便讓你回去。”
霸下不知是計便答應下來,那知馱上後再也無力彈動——因為功德是無量的霸下從此被壓在功德碑之下。
狴犴
狴犴,又名憲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
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對作奸犯科之人極有震懾力。
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古時牢獄的大門上,都刻有狴犴頭像,因此監獄也被民間俗稱為“虎頭牢”。
負屭
負屭,身似龍,頭似獅,排行老八,平生好文,是龍子中另一位好風雅的——專愛書法。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我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它們有的造型古樸,碑體細滑、明亮,光可鑒人;有的刻製精致,字字有姿,筆筆生動;也有的是名家詩文石刻,膾炙人口,千古稱絕。
而負屭十分愛好這種閃耀著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願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
它們互相盤繞著,看去似在慢慢蠕動,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覺壯觀。
螭吻
螭吻,又名鴟尾,傳說中它生得龍首魚身,它的形態最早出現在漢武帝修建的“柏梁殿”上。當時,有大臣建議說:大海中有一種魚,尾部好像鴟,也就是貓頭鷹,它能噴浪降雨,不妨將其形象塑於殿上,以保佑大殿免生火災。
武帝應允。等到大殿建成之時,群臣爭相詢問殿脊之上為何物,漢武帝不知如何作答,便以它長得像鴟的尾巴給起名“鴟尾”,後來漸漸演化成了諧音的“螭吻”。
又相傳是大約在南北朝時,由印度“摩竭魚”隨佛教傳入的。它是佛經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故此,螭吻由此變化出來,所以它多安在屋脊兩頭,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龍形的吞脊獸,是老九,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太平禦覽》有如下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
文中所說的“巫”是 方士之流,“魚虯”則是螭吻的前身。
螭吻屬水性,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
ps: 注:謝謝謝志修大大的打賞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