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三十章 乃有仁心

大明不行,我行! 第一百三十章 乃有仁心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选定沈家门之后,最开始建的并不是码头、道路,而是位于南侧的大片仓库。

一间间仓库被打开,沈炼一一看过,神情略有些放松,转头问道:“库存多少?”

陈锐侧头看了眼,主管盐田的陶大顺上前几步,“盐田三十余亩,每亩每十日产粗盐四百斤左右,月产三万余斤,如今登记入库的粗盐八万余斤。”

“盐田?”沈炼遥遥望了会儿,“是晒盐法?”

“是。”陶大顺如今早没了士子之相,皮肤黝黑,甚至卷着裤筒,解释道:“晒盐法成本很低,但受天气影响很大。”

“接下来数月,先是黄梅天,然后时有暴雨大风,虽然日头大,晒盐速度会快些,但一场雨下来,就要耽误好几日。”

徐渭接口道:“如今淮东不稳,两淮盐场产量锐减,东南有盐荒之危,所以舟山准备在下个月售盐,将价格打下来,价格……”

“现在就售盐。”沈炼断然道:“淮东兵败。”

一直没吭声的陈锐眉头一挑,“怎么回事?”

片刻后,听沈炼简单叙述战事的众人都有些茫然,沈束难以置信的拽着沈炼追问:“流民就能击溃三千官军?”

陶大顺连连摇头,“就不该对明军有什么期待!”

去年一路南逃,陶大顺对明军的战斗力早就绝望了,如今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护卫军上。

陈锐在心里琢磨了会儿,“盐商……”

这是个简单的判断,成国公被困于盐城,但两淮盐场大部分是在淮南,就算大量灶户被征调为民夫,但扬州盐商也不至于无计可施,沈炼也不用急奔舟山,希望陈锐立即售盐。

沈炼嘴唇抖了抖,看陈锐与徐渭都专注的盯着自己,无奈的叹了口气,“此事不太好说,或许有扬州盐商插手。”

待得沈炼将揣测的说了一遍,陈锐立即摇头道:“即使有切肤之痛,即使朝中决定征收饷银,那些盐商也不敢干这种事,一定有其他缘故。”

“不错。”徐渭捋须道:“江北草场的确芦苇丛生,但三千官军……不会那么轻易的被击溃。”

陈锐突然转头看了眼徐渭,后者也恰巧看了过来,视线在空中汇集。

两个人都同时想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份情报,鞑靼有内乱之忧,俺答汗很可能接下来要将精力放在内部……

此时对两淮盐场动手,看似并没有大用,但却捅在了明朝的软肋处……两淮盐场每年能供盐税超过七十万两。

如果能大幅度削减这笔巨额的银钱,那明朝就没有可能北上对鞑靼造成威胁,俺答汗才能放下心。

那边沈炼拉着沈束不停的讲述即将爆发的盐荒……不是为了其他,而是为了那些无盐可用,或者买不起盐的百姓。

而这边徐渭低声对陈锐说:“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倒是歹毒。”

“扬州盐商或许也掺和进去了,但肯定不知实情,或者是被利用的。”

陈锐也压低了声音,“不太好说,不过元敬那边能轻松一些了。”

徐渭愣了下,随即点头道:“应该是卜赤那边,俺答理应不会攻山东,可能会命降将出兵山东。”

“但以今日情报来看,俺答很有信心在北地扎下根。”

陈锐叹了口气,看起来如今的局势比南宋时期略好,但实际上很大程度是因为鞑靼放缓了步子,明军的孱弱实在让人绝望。

并不是说明军真的没有战斗力,但军队的战斗力是与后勤直接挂钩的,南宋时期总的来说不缺军费,而明朝的财政……应该说是古往今来最差劲的,连金圆券都比不上。

徐渭想了会儿,低声问:“要不要让段崇文去淮安府探探?”

“行,让他挑几个人过去。”陈锐转头看向沈炼,“但就目前而言,还是先说眼前事。”

“嗯?”

“难道让我去说?”

徐渭没好气的瞪了眼陈锐,大大咧咧的走过去,开口就是,“姐夫,这也太欺负人了吧!”

沈炼也是个听弦知意的,忍不住抿了抿嘴,叫我“姐夫”……这是非要把事情放在朝外来谈啊!

“舟山现在就售盐的话,现在库存也就八万多斤,适才陶景熙也说了,后面两三个月产量锐减……”

沈炼打断道:“能顶上两三个月,扬州盐商必会屈膝!”

“那舟山呢?”徐渭嗤笑道:“到时候两淮盐场的盐到处都是,三个月后,舟山的盐卖给谁?”

呃,其实这还真不算牵强,原先两淮盐场的产量很大,不说其他地方,抢占了浙江市场……舟山的盐再想挤进去,那就费力多了,搞不好会降价。

扬州盐商是为了赚钱,而舟山售盐赚的钱,最终都会体现在护卫军的战力上。

原先陈锐、徐渭决定在六月份开始售盐,是经过仔细计算的,黄梅天、暴雨天气以及接下来开耕的盐田产量都计算在内,能确保拿下浙江市场。

如果提前售盐的话,那就会出现空窗期。

耐心听徐渭说了良久,沈炼侧头看了眼陈锐,“你们是要劝他相拒吗?”

沈束笑了,“阿锐虽有勇力,擅练兵,有名将之姿,但却有仁心。”

“宗安兄!”徐渭被气得直打跌,跺脚道:“你这是胳膊肘儿往外拐啊!”

陈锐也笑了,“今日定下,明日开始。”

徐渭被气得更狠了,“你居然还主动降敌?!”

“我是何人?”沈炼一边拍着陈锐的肩膀,一边笑骂道:“视我为敌?”

“但也有条件。”陈锐突然说。

徐渭这才松了口气,对沈束说:“宗安兄,这才叫正理!”

沈炼哭笑不得,“尽管开口……不过你也知道朝中财用大乏。”

“知道,所以观海卫、临山卫均得朝中拨款,定海卫无一文下拨,但我从未抱怨。”陈锐平静的说:“但此次望兵部补足定海卫军械。”

徐渭在边上补充道:“按制来说,定海卫理应正兵五千六百人,大嵩所、定海后所那边几乎无兵。”

沈炼犹豫了会儿,试探问道:“如今定海中所募兵多少?”

“四千六百人。”徐渭抢在前面开口,“尚未满额呢。”

沈炼有些为难,他倒是愿意帮这个忙,但如今军械调配,一部分是兵部所辖,另一部分是受南京的京营管辖,锦衣卫都插不上手。

“定海中所捍卫海疆,难道要让士卒赤手空拳吗?”徐渭正色道:“反正淮东军都是废物……”

“别胡说了!”沈炼瞪了眼徐渭,沉吟片刻后低声说:“镇远侯与你乃是旧识,京营那边应该能拨出一部分,你要什么军械?”

“盾牌为主,腰刀、枪头次之。”陈锐精神一震。

狼筅、长矛虽然也缺,但戚继光送来了一批铁匠,打制不算难,最缺的就是盾牌……盾牌打制相对来说比较麻烦,对材料要求比较高。

“好,我应下了!”沈炼咬着牙说。

徐渭嗤笑道:“定海中所已经吃了足够多的亏了,反正兵力又没有超额。”

其实在舟山几个月,徐渭虽然还是常常阴阳怪气,但已经收敛了很多……毕竟每天都忙的脚后跟踢后脑勺。

而今天难得碰到老友,徐渭就有点本性毕露……好久没这么怼人了。

离开盐场的时候,沈炼忍不住侧头去打量陈锐,当日南逃途中,他就判断这位青年将领必能一跃之日。

但没想到,陈锐却躲在了舟山,耐心而迅速的立下基业,默默的等待。

沈炼很清楚,这样一个盐场代表了什么。

如今的定海中所只有四千余兵力,明年呢,后年呢……

但沈炼也的的确确感谢陈锐,也认可沈束的评价,此人乃有仁心……虽然索要军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