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十六章 不得不为之

大明不行,我行! 第十六章 不得不为之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嘉靖六年重修通惠河之前,刘家湾才是南北运河北段的真正终点,那时候大量的漕粮就是在这儿下船,然后陆运入京的。

今晚月色不错,陈锐远远眺望,虽然看的不太清晰,但隐隐可见大河。

“就在这儿吧。”陈锐回头吩咐了声,“二三十人,隐迹不难,等他们回来。”

刘同应了声,回头低声说了几句,小树林里的众人纷纷坐倒,原本计划是在二十七日抵通州,但行程太慢,拖了一日才抵达通州。

绕过通州城往南到了刘家湾,陈锐派出几人去寻船,又让老哈去摸摸情况,看能不能打探到什么消息。

如果能在这儿找到船只,水路南下,那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至少不太可能碰到大股的鞑靼骑兵,就算碰到,鞑靼人也没辙。

但继续步行往南,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青壮还好说,妇孺已经无力支撑,沈束的妻子张氏是望族出身,裹了小脚,要不是潘氏背着,早就被落下了。

沈束的女儿和另一个京营士卒的子女,都得人背着才能跟得上队伍。

陈锐看着略为有些喘气的刘叔,“还撑得住吗?”

“还行。”刘叔勉强笑了笑,他今年也就四十多岁,但老迈的跟五六十岁似的。

“刘同还要照应全队……”陈锐招了招手,“司马,你照应一下刘叔。”

“来了。”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小跑着过来,“叫我全名行不行。”

“谁让你老是死马呢?”刘叔嘿然笑了。

这汉子全名叫司马顺,原先是京营士卒,后来调往大同边军。

司马顺骑射皆精,特别是骑术极为高超,但每次出战,自个儿一般都不受伤,但坐骑每一次都回不来,所以军中有人戏称其为“司马”。

聊了几句,那边沈束和沈炼走了过来,后者低声说:“我一路留心,似无大战?”

“嗯。”陈锐点头赞同,绕过通州城的时候他也注意过,没看到什么战场痕迹,就连尸首都很少。

之前鞑靼围困通州,并不是将通州围的死死的,只是驻军通惠河北侧,并不能越过通惠河,所以也没有爆发大战。

但京师沦陷之后,如果通州周边有战事的话……这才几天时间,至少不会有人收拾战死的尸首。

这说明通州应该没有爆发战事,陈锐低低呢喃道:“通州囤积粮草,鞑靼总不会放着不管吧?”

“不可能。”沈炼低低的说:“所以……”

几人都不说话了,蒙古人南侵基本上都是来抢劫的,就算是有政治目的,也不过就是通贡……说到底,都是对资源的需求。

通州码头仓库内可不仅仅只有粮食,京杭大运河是明朝商业的大动脉。

全天下最富饶的城市,商业活动最频繁的城市,不是富甲天下的扬州,不是因海贸而兴的宁波,只能是杭州,因为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起点。

而北端就是通州,粮食、布匹以及各类各样的货物堆积如山……鞑靼不可能放过。

而通州周边没有大规模战场厮杀的痕迹,那么只有一种解释……守城官员在知道京师沦陷,天子南逃之后选择了投降。

沈炼脸色颇为难看,“琅琊王氏,毁于王民应之手!”

王民应就是王忬,他是东晋名臣琅琊王导后人。

“不一定。”沈束低声说:“王仪是顺天府本地人。”

陈锐心想,老师的话还是有道理的,鞑靼主力肯定是不在通州的,王忬守不住想逃只需要一条船就行了,并不算难。

倒是王仪这个本地人不一定愿意跑,而且刚刚被罢免,心态难免有些变化。

这时候,外围有鸟鸣声,哨探戚通小跑着过来,“老哈回来了。”

片刻后,老哈出现在小树林里,脸色有些许怪异。

“怎么样?”沈炼抢在前面问。

“呃,还行……”老哈有些词不达意,“因为鞑靼未能过通惠河,我在南岸找到三个村落、庄子,都找人询问过了。”

陈锐眉头一皱,径直问道:“可有战事?”

“没有。”

“通州城内如何?”

老哈扯了扯嘴角,“内有鞑靼兵,不过似乎未有劫掠之举,三个村落甚至都有村民昨日被召入城内搬运码头货物。”

沈束追问道:“往外搬运?”

“不是。”老哈愣了下,“只是搬卸货船上的货物。”

“鞑靼入城之前,必然有大批人乘船南下逃亡,所以码头缺劳力。”陈锐做出简单而迅速的判断,“如此说来,俺答有志。”

老哈还有点懵懂,一旁的戚继光低声解释道:“若是鞑靼要回返草原,必然会劫掠人口搬运货物出城,如今……”

老哈这才明白过来,鞑靼入城没有劫掠,也没有抢运粮草货物,这说明俺答汗是不准备……至少短时间内没有北退的想法的。

小树林里安静下来,让陈锐有些意外的是,沈炼、沈束两位士大夫没有太多的沮丧。

也是,这几天所见所闻,沮丧的情绪已经填满了他们的心田,再多几分,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麻木了。

陈锐又仔细询问了老哈几句,沉吟片刻后看向戚继光,“倒是没什么危险。”

戚继光拉着脸,“但能不进还是不进的好。”

陈锐叹了口气,要不要进通州城不是自己说了算的,这时候外间有脚步声响起。

邓宝、周四、胡八等五人都回来了,个个都神色无奈。

“刘家湾其实还是有衙门的。”邓宝解释道:“但已经空了,找不到一个人,也找不到一艘船。”

胡八补充道:“我们分为两路,上下游各五六里,只找到一艘被烧毁的乌篷船。”

陈锐苦笑几声,这很好解释,鞑靼入城之前,甚至在之前,大量的商贾、漕丁以及官吏都会乘船南下逃亡,再多的船都不够用的。

安静了片刻后,陈锐先看了眼戚继光,然后看向老哈,“说说吧,通州城并不大,但大小四十多个官衙,具体布局如何,最关键的是码头附近。”

入通州不危险吗?

虽然刚才陈锐说并不危险,但谁都知道绝非如此。

但这是不得不为之的冒险。

前世的陈锐,并不是个心软的人,来到这个时代,见到了那么多的杀戮、鲜血、尸首,说他心硬如铁都不夸张。

但作为一个军人,总有些事是不能不做的,即使从逃亡的安全角度来说也不得不为之。

因为如果不走运河,那就要步行穿越武清、东安诸县去天津,路程太长,耗时太长,谁都不知道会不会碰到鞑靼游骑。

虽说有二十余青壮,大都上过阵,但在平地上,五六鞑靼轻骑就足以将他们全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