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二十四章 去哪儿?

大明不行,我行! 第二十四章 去哪儿?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刻钟后,戚继光割断了鞑靼人的喉咙。

隔着窗户看着这一幕,陈锐心想,经历了这一切,戚继光或许能稍微洗脱了一些身上尚浓厚的稚嫩。

“坐下听。”

戚继光沉默的点点头,一旁的老哈才继续说:“如果那个鞑靼人没扯谎的话,攻入河间府的鞑靼骑兵约莫在五千左右。”

“先后过文安、大城……”

陈锐做了个暂停的手势,拿起炭笔在地上画了个简略的地图,“在哪儿?”

“这儿,这儿。”

文安、大城都隶属于顺天府。

顺天府辖区略有些古怪,东西两侧还好,但南北两侧都有凸起,文安、大城就是南侧凸起那一块。

“也就是说,这股鞑靼骑兵是从顺天府南下河间府。”陈锐手持炭笔,“继续说。”

“本是向西,但在玉带河……在这儿,距离保定府不远。”老哈解说道:“就是在这儿突然回返向东,昨日洗劫景和镇,今日遣派哨探继续往东。”

“突然向东?”陈锐看向沈炼。

沈炼的脸色相当的难看,“五日前,保定府高阳县,鞑靼猛攻不止,明军大溃,四散逃亡。”

“有功与一伙儿士卒向东逃窜,昨日鞑靼破景和镇,有功再往东,被鞑靼哨骑所俘。”

沈束解释道:“张逊业,字有功,任尚宝司丞,其父即文忠公。”

看陈锐还一脸茫然,老哈咧咧嘴,他觉得很古怪,这位定海卫百户有的时候对朝局以及一些大人物似乎非常了解,但有的时候对常识都一无所知。

“前内阁首辅?”一旁的邓宝突然插话。

陈锐想了想,试探问:“是张璁?”

“嗯。”沈束也是无语,你都知道张孚敬的曾用名,居然不知道其谥号文忠?

“大哥。”邓宝小声嘀咕了句。

陈锐也有些印象,是永嘉张家啊,当年也是双屿岛的常客。

将这些暂时抛之脑后,陈锐用炭笔点了点地图,“差不多了,应该是两军在保定府相持不下,俺答遣派偏师绕过雄县,从顺天府南下河间府,侧击明军。”

老哈接口道:“但还没抵达,明军已然溃散,所以才返身往东。”

陈锐叹息一声,如此大范围的包抄……俺答其人,军略不让当年蒙古名将啊。

这是两百年前蒙古骑兵称雄世间的一**宝,历史上的蒙古骑兵,并不都是以弓箭溃敌的,机动力才是他们的杀手锏。

迅如雷霆的突然出现,足以溃敌军心。

“如此说来……”老哈试探问:“鞑靼是要扫荡北直隶?”

陈锐摸着下巴的短须,“难说……鞑靼主力应该继续南下追击,保定府……还是近了些。”

陈锐有些想不通,五千鞑靼骑兵居然不南下追击,扩大战果,而是向东,这有点让他难以理解。

按照之前张逊志所说,鞑靼主力兵力也就在三四万左右,不算特别多……这也是宣府边军汇集了真定、保定兵力后能相持的原因。

五千鞑靼骑兵,不算少了。

“是要南下攻山东吗?”沈炼喃喃道。

看了眼戚继光,陈锐摇头说:“不太可能,鞑靼兵力不足,不会攻打山东。”

“不是山东。”戚继光突然开口说:“明日启程,加快速度南下。”

“嗯?”

“通州。”戚继光脸颊上的肉跳动了下。

陈锐呆了呆,手中的炭笔重重的点下,“大火,运河,粮草!”

“嗯。”戚继光的视线在地图上缓缓扫过,“德州,或者临清。”

楼楠突然插嘴说:“应该是临清,南北运河沿途所有地方,除却通州,就数临清囤积粮草最多。”

参与通州烧粮的三个人都反应过来了,看来通州那把火效果很好……也是啊,离开都七八里路了,夜间还能隐隐可见火光。

这么多天了,俺答肯定知道通州粮草被烧,而粮草最多的地点……不好说哪儿,但肯定是在南北运河沿岸。

这才能解释这五千鞑靼骑兵不南下追击,而转向东侧。

楼楠低声向沈炼、沈束解释,陈锐用力揉了揉眉心,苦笑连连。

这就是因果啊。

因为要逃走,不得已放了把火,结果却将鞑靼骑兵引来。

陈锐侧头看了眼,老哈一副委屈的模样……我只是杀了个人而已,火是你们放的。

这个锅,我不背啊!

“明日启程……”陈锐咬了咬牙,“但有一个问题……”

“去哪儿?”楼楠侧头看向戚继光。

走运河南下,就要入山东了,先是德州,然后是临清,在这儿有两条路,其一是下船往东,走山东,正好可以去登州。

其二是继续南下入南直隶。

戚继光没有开口,陈锐沉吟良久后才说:“北直隶已经被打残了,尚不知道详情,但……鞑靼很可能会杀到大名府,与开封隔着黄河对峙,杀的明军丧胆,鞑靼才有可能扫荡北直隶,以及后方的大同、宣府、辽东诸多重镇。”

“但如今鞑靼缺粮……”陈锐顿了顿,“所以也有可能沿着运河南下,攻打德州、临清、济宁等地。”

“能不能守得住……谁都不知道。”

“但有一个地方,也是南北运河沿途,一定会守住。”

陈锐抬起头,视线在几人脸上扫过。

“淮安。”

“两淮!”

“淮河。”

沈束、戚继光、楼楠三人同时开口,虽然略有区别,但都是一个意思。

沈束先开口说:“守长江必守淮。”

陈锐眼珠子在眼眶了转了下,侧头看了眼戚继光和楼楠,前者面无表情,后者扯了扯嘴角。

的确,是有这么一句话,守江必守淮。

但其实淮安府附近水路成网,不利于鞑靼骑兵,所谓的守江必守淮,指的是淮西而不是淮东。

南宋就是在寿春、合肥附近组织淮西战线,硬生生的扛住了蒙古的南侵,逼得蒙古转道攻蜀,

鞑靼骑兵会不会打到淮安府,陈锐也不确定,虽然水路纵横,但万一南下的话……只有淮安府才有抵御的可能。

戚继光昨日就说过了,德州、济南、东昌等地的明军很难扛得住……反而是登州附近的卫所兵还有些战力,那是因为要抵御倭寇。

“往小里说,我们抵达淮安府,就能脱险。”陈锐总不能打自己老师的脸,“往大里说,由运河南下,唯有淮安府驻有重兵。”

顿了顿,陈锐看向戚继光,“你跟着去淮安府,不要回登州。”

戚继光点点头,“鞑靼游骑四出,很难逃掉,即使躲入城镇……也不过逃生而已。”

陈锐挑了挑眉头,戚继光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虽然现在是在逃亡,但并不仅仅只是逃亡。

“漕运总督衙门就在淮安府。”老哈想了想,“好像是郑晓?”

沈炼解说道:“郑晓,嘉靖二年进士,通兵事,为文忠公赏识,与严分宜有隙,被贬谪出京,如今总督漕运,加兵部右侍郎。”

顿了顿,沈炼继续说:“漕运总兵镇远侯也在淮安府。”

一旁的老哈介绍了几句,这一代的镇远侯顾寰是勋贵中难得的战将,曾经提督两广,征讨獞民,而且这是第三次出任漕运总兵。

沈炼突然补充道:“一旦鞑靼骑兵真的逼近淮安府……上下必齐心。”

陈锐琢磨了下,“盐场?”

“不错。”沈炼点头道:“扬州豪奢甲于天下,但两淮盐场却是在淮安府。”

沈炼的意思是,如果鞑靼骑兵真的威胁到淮安府,那么扬州那些富甲天下的盐商肯定是要钱给钱,要粮给粮……不守住两淮盐场,那一切都完了。

陈锐看了眼沈炼,这位锦衣卫经历在经历了一路十多天的逃亡后,开始渐渐变得现实起来。

“休息吧,明日一早启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