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三十二章 执着

大明不行,我行! 第三十二章 执着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淮安府,骆马湖东侧,庞大的军营稍微有些混乱,嘈杂的声响都能传到几里之外。

站在略高处眺望,漕运总兵镇远侯顾寰面带愁苦,这已经算是好的了,前段时间更糟糕。

八月二十四日惊闻京师失守,陛下南狩,到现在已经大半个月过去了,顾寰身为漕运总兵,第一时间与漕运总督郑晓合议,紧急从周边调集卫所兵成军。

但东南久未有战事,士卒不能说少有战力,而是……成军都很困难,顾寰不得不以漕丁为核心,补充卫所兵,才堪堪成军,勉强北上。

随后大同、宣府两地边军南逃,顾寰思虑再三,最终选择了退兵,驻军骆马湖畔。

“侯爷,总督到了。”

听到身后亲卫的禀告,顾寰回身看了眼,头发依稀花白的兵部右侍郎、副都御史、漕运总督郑晓快步走上山丘。

“局势如何?”郑晓虽然已经年过五旬,但性情刚烈,还是个郎中的时候就与严嵩在朝中对骂,以至于被贬谪出京。

顾寰反问道:“粮草如何?”

“难。”郑晓叹了口气,“你也知晓,苏松、嘉兴、平湖一带……这数十年来多改种桑,产粮不多,再加上应天府已经遣军北上,多携粮草。”

弘治年间之前,松江棉布就已经名扬天下,在古代,作物的种植,特别是经济作物的种植往往不是因产量而选择地点,而是因为技术。

黄道婆的出现让松江成为了全天下棉布的最大产出地,至今已近百年,不仅是松江,附近的苏州、嘉兴、湖州都种植大量的棉花,多有富商常年停留在松江,以高价哄抢每一匹织出的棉布。

这些都对苏松周边的产粮、储粮产生了不利的负面影响,郑晓这几日奔波扬州、苏松等地,就是为了粮草。

顾寰在心里哀叹,他当日选择北上,是企图固守临清,运河沿途,山东境内,只有临清留有大量粮草,甚至漕运衙门、户部都在临清是有驻点的。

只要能守得住临清,有大量粮草在手,收容溃兵,东有大名、顺德,后有徐州,再调集山东卫所,就能稳住局势。

但没想到宣府军那么快溃败,顾寰尚未入东昌府,已有溃兵南逃,不得不选择退兵,否则孤掌难鸣。

“也是时间不凑巧。”郑晓脸色略有些灰败,“若是略为迟一些,倒是秋粮上市。”

说起来**月份正是收割的季节,但不是收割了就能进嘴的,而且明朝收秋粮是十一月份,离现在还有一个多月呢。

偏偏南京那边连续不断的组织大军北上,能不能打,是一回事,但去不去,是另一回事。

如今这位皇帝,本就是刻薄寡嗯的帝王,这次丢了这么大的脸,谁都不想承受那股怨气。

大军北上,自然是要携带粮草的,所以南京周边的州府的储备都被抽调一空。

顾寰沉默了会儿低声说:“昨日,周君佐传回军报,漕丁也有回报,河堤倒塌,独山湖泛滥,漕船被堵在鱼台河段。”

郑晓长叹一声,他掌漕运多年,就是因为担心自临清南下的漕船难以抵达淮安府,才会奔波各地,筹集粮草。

独山湖位于独山脚下,原本不大,后在正统年间,开渠引水入运河,如今面积已有数十里,如今泛滥,漕船南下的道路被截断。

“五日前,周家幼子北上查探军情,在巨野县左右遭两支鞑靼哨骑,血战逃生。”

更坏的消息让郑晓脸色更加难看,“鞑靼来的好快……但为何要攻淮东?”

一般来说,北地大军南下,最正统的路线是攻略中原,拿下河南、湖广,然后攻淮西,渡长江,最后顺江而下。

但鞑靼却在黄河以北击溃宣府兵后,遣兵攻水路密集的淮东。

郑晓出仕后首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披阅旧文牍,尽知天下扼塞,几度因兵事得朝中重臣所赞,否则也不会以漕运总督兼兵部侍郎,绝非不知兵事之辈。

顾寰轻笑了声,“先回去吧,正有故人欲与郑公一见。”

一刻钟后,郑晓怔怔的看着眼前的青年,眼角隐见泪痕,“有功,有功……竟能生返,竟能生返!”

张逊业一瘸一拐的拜倒在地,隐闻哽咽之声,五日前小山上的那一战,他在最后时刻与沈炼、沈束等人加入战团,虽无力杀敌,却也中了两刀。

嘉靖三年,大同兵变,刚刚出仕的郑晓极言叛军不可赦,得内阁首辅张孚敬赏识。

张孚敬几度想将郑晓调入都察院,郑晓都没答应……要知道新科进士按规矩是不能直接为御史的。

甚至于张孚敬将郑晓调入翰林院,郑晓也没有赴任。

虽然几次坚拒,但张孚敬病逝,正从和州同知升迁南京太仆丞的郑晓中途转道赶往温州拜祭。

正所谓,君子之交,虽淡如水,但浓似酒。

“拜见淡泉公。”

“拜见淡泉公。”

郑晓拭去泪痕,转头看去,一旁的顾寰介绍道:“锦衣卫经历沈炼,前礼科给事中沈束。”

“如何不知同乡贤名。”郑晓点点头,他是嘉兴人,距离绍兴府并不远,“幸能南返,他日必有大用。”

沈炼保持了沉默,而沈束平静的说:“下官正欲启程往南京。”

顾寰苦笑了声,“当日城破,他尚在诏狱,得援手而出,欲往南京锦衣卫。”

“噢噢。”郑晓也想起来了,这位同乡是被严嵩陷害下狱的,想到这儿,不由得有些感慨,也有些许亲近。

嗯,郑晓当年就是被严嵩赶出京的。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

沈束不顾礼仪,打断道:“下官一介书生,留于此并无甚用。”

虽符合情理,但也有迂腐之嫌,郑晓劝慰了几句,沈束拜谢后却径直出帐。

“先生放心,必然护送至会稽。”邓宝看向胡八,“你带两人,护送先生至南京再回宁波。”

沈束点点头,张逊业那边不用管了,邓宝、胡八、刘同、李伟等人与妇孺、家眷一同南返。

“你呢?”

沈炼迟疑了会儿,“我暂且留在军中。”

“也好。”沈束叹道:“也不知道如今锦衣如何,但你至少还是锦衣卫经历,得陆炳礼遇,还望照拂他们一二。”

“陆文孚……”沈炼神色不定,也不知道陆炳现在是死是活。

一刻钟后,一行人启乘船南下,遥遥眺望运河上的船只,沈炼在心里想,宗安如此执意,也不知道陈锐会如何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