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八十三章 鸳鸯阵

大明不行,我行! 第八十三章 鸳鸯阵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戚继光被誉为留名青史的名将,在他的战场生涯中,鸳鸯阵成为了最为传奇的一部分。

这是后世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地方,陈锐前世也看过相关的资料,但感触不深。

而如今,却有着不同的感觉。

鸳鸯阵好在哪儿?

在陈锐看来,对自己来说,目前的自己来说,最好的地方就在于能给予敌人杀伤的同时,减少伤亡。

据说戚继光历史上东南抗倭九战九捷,自身伤亡非常低,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鸳鸯阵。

对于目前的陈锐,这两百多新兵是他用心血灌注的种子,如果伤亡太大,会影响接下来很多很多事情。

会影响扩军的速度,会影响下一次去义乌的募兵……

一众人围着桌子兴致勃勃的讨论,楼楠很是得意,因为在鱼台一战的时候,就是他提出可用狼筅。

狼筅配合上盾牌,能遮蔽敌军视线,能延缓敌军的攻击,能打乱敌军的节奏,最重要的是,能隐形的壮胆。

而镗钯这种从农具转化而来的兵器也能起到很好的防御效果。

镗钯和长矛相差不大,只是在矛尖的下端有左右横支,形成一个弧度。

在杀敌的时候,即使钯头没有准确的命中,侧钩也能勾住敌人,再不济也能将敌人挂住。

在防御的时候,兵刃交加的时候,侧钩能架住锁拿敌人的军械。

实际上戚家军的确使用这种军械,而这种兵器成为军械也正是从戚家军开始的。

“原先布阵是两名盾牌手在前,两名狼筅手在身后,中间是队长。”邓宝手指在图上滑动,“后面是四个长矛手,一人持刀留后。”

“嗯,正好十个人。”徐渭盘算了下,“如果加入镗钯,至少两人,那就是一队十二人了。”

“那就十二人。”陈锐也不记得历史上戚家军的鸳鸯阵多少人,只能按照现在的实际情况来安排。

“两人手持镗钯位于长枪手之后,持刀留后的是副队长。”楼楠看着图,“若是进击变阵,正好正副队长各带五人。”

“一个狼筅手,一个盾牌手,两个长枪手,一个镗钯手。”

放松下来的陈子銮拿起笔画了个图,一边画一边说:“追击变阵,长枪手在前,持刀队长在长枪手身后,两侧是狼筅手和盾牌手,镗钯手留后。”

“一旦追击受阻,盾牌手和狼筅手往中路移动,长枪手在左右两侧,队长持刀与镗钯手在中路。”

“同时与距离最近的小队汇合成鸳鸯阵。”

仔细听的陈锐点点头,正常情况下,鸳鸯阵是由队长指挥,一旦变阵,一分为二,正副队长各指挥五人。

如此一来,指挥的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周君佑、周君仁两个出身将门的也兴致很高,不停的提出各种问题。

“东南水路纵横,丘陵密布,鸳鸯阵的确很合适。”周君佑试探道:“其实放在北地,也是能用的,只是军械、阵型需要变动。”

“接下来的战事肯定都是在东南,以后再说吧。”陈锐心想,历史上的戚继光率军北上出任蓟门总兵,不过好像没打什么战。

面对蒙古骑兵,鸳鸯阵能不能起到作用现在不太好说,但每个鸳鸯阵只有十二人,其中有正副队长两人,野战中被骑兵驱散的可能性就不大。

毕竟与明军惯用的阵型不同,鸳鸯阵的正副队长只需要指挥五个人,而明军最基层的把总要带一两百人,在战阵中很难如臂所指。

而这也是陈锐为什么决定采用鸳鸯阵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戚家军能横扫倭寇,纵横不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戚继光拥有一个向心力很强,同时有指挥能力的军官团体。

这个团体的出现,史书上没有记载,但陈锐相信,鸳鸯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个鸳鸯阵配备正副队长,一共指挥十二人,这使得队长能面面俱到,在战斗中潜移默化的提升指挥能力,之后再从这些人中挑选良才进行培养。

此外,戚继光身边的亲卫也是培养制度,很多亲卫被称为“兵样子”,被下放担任基层军官。

所以,陈锐采用鸳鸯阵,一方面是为了前期少些伤亡,另一方面就是尽量的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军官。

说的再明白一些,接下来的扩军,没有合适的军官,很难形成战斗力。

一直持续到深夜,陈锐与楼楠、徐渭、陈子銮、周君佑等人一点点的讨论这套阵法的优劣,以及行军、进击、防御时候的排兵布阵。

“侧翼是软肋。”徐渭评价道:“开战之前,必须要使斥候仔细查探周边,此外需要在左右两翼安置伏兵,胜则断敌逃路,敌军侧击也能阻击。”

周君佑补充道:“东南还稍好一些,就算有伏兵也来得及,若是北地,鞑靼轻骑迅捷如风,转瞬即至。”

周四插嘴道:“标枪还是近了些,如果有鸟铳就好了,百步就能毙敌。”

“说的都不错,不过都是纸上谈兵。”陈锐摇头道:“还是得找个机会打一场,才能知道软肋、漏洞在哪儿。”

周君佑点头赞同,但随即道:“不过这次很难摆开阵势。”

“有机会的。”徐渭冷笑道:“北地沦陷,南边也有人坐不住了。”

司马迟疑了会儿,试探问道:“倭寇吗?”

“目前来说应该是海商。”徐渭嗤笑道:“昨日接到沈青霞来信,海商意欲请解海禁通商。”

陈锐神色淡漠,他也看过那封信了,汪直要求通商……在朝廷很多官员看来,这是来趁火打劫的,科道言官义愤填膺,纷纷上书。

边上周四解释道:“朝廷肯定不肯的,到那时候,海商没了进项,自然是要上岸抢货抢银钱。”

周君佑、司马等几个北地人都看向陈锐,后者保持了沉默,徐渭嗤之以鼻,“他当年就是海商,这个道理能不明白吗?”

“再说了,他陈锐有雄心壮志,就缩在这座小岛上练兵,还是专门练这种步兵阵势……”

陈锐咳嗽两声打断,“总是要来的,但也未必都是坏事。”

“这倒是。”徐渭点点头,“正好给你练兵之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