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八十九章 天下之望

大明不行,我行! 第八十九章 天下之望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也在这个夜晚,长山脚下的一处庄子里,定海卫指挥使李寿在不停的摩挲着桌面,心里犹豫不决。

李寿个子不高,一张颇为富态的脸庞,看起来像个富院外,不像个军人。

坐在下首位的是一个脸上满是络腮胡的汉子,眼中满是贪婪,正唾沫横飞的说:“姐夫,光是那些马车……我亲自去看过车辙,至少四五千两银子!”

“陈锐那小子当年在双屿岛也是有些能耐的,名气不小,实在是赚大了。”

“再说了,咱们都跟老陈家撕破脸了,干吧!”

“岛上每三天就送一批货出去,皂块在南京、杭州、苏州各地都是供不应求,算算看,搞不好有万把两呢。”

“就算大头也是要送去南京,咱们也能……”

“你个憨货!”李寿训斥道:“些许几千两银子算得了什么?!”

周虎虽然不甘心,但也不敢反驳,只是低声提醒道:“这几天有人去过舟山港口,陈家这次肯定是要迁去舟山了,一旦去了舟山,那就不太好办了。”

“我能不知道?”李寿哼了声,“陈锐那厮能耐不小,还有那周家兄弟……舟山那么大,往山里一躲,找都没地方去找,一旦被他们逃走,那就要留下祸根了。”

沉默了片刻之后,李寿吩咐道:“你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二弟一共召集了五百多人,如今在金塘山一带等着呢。”周虎小声说:“另外定海后所这边我还能带出百来个人。”

“到时候二弟动手,我带着人在岸边接应。”

“小心点。”李寿低声说:“陈锐那厮带了几十个老卒回来,应该都是边军的精锐。”

一个月前,李寿派人摸上岛,到现在都没有消息,他当然知道是被陈锐干掉了。

几十个边军精锐,就算是杀才,顶多加上陈锐这厮召集的旧部,一共不会超过百人,五百倭寇……足够覆灭了。

李寿一直犹豫,主要就是因为那份秘方。

执掌定海卫十余年,李寿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一个字上,“钱”。

为了钱,定海卫的战船基本都被用以海贸。

为了钱,李寿每年都私下吃进大量的赃物。

为了钱,李寿养着多股势力,曾经干掉过昌国卫的一个副千户。

但如今,形势已经大不同了,李寿消息还算灵通,汪直上个月遣派人手去南京,请开海禁通商,虽然科道言官闹得很凶,但朝中不少重臣都倾向通商。

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的朝廷缺钱,非常的缺钱。

而一旦真的开海禁通商,就等于断了李寿的进项。

以前大家都是走私,以后……至少名义上,定海卫指挥使是不能涉足海贸的。

而在这时候,一份皂块的配方,这是能传承而且不太引人注目的产业,实在让李寿心痒难耐。

三个儿子,长子是个蠢货,次子是个浪荡货,幼子才一岁,这样的产业不容易惹人觊觎,这才能安安稳稳。

打发走周虎,李寿看向一直守在门外的管家,“是后天?”

“是。”管家恭敬的说:“后天满一个月,赵正和李凡就能出来了。”

“希望顺利。”李寿喃喃念叨了两句。

如果能偷走那份秘方,那接下来就简单多了,把人杀个干净丢进海里……自己身为定海卫指挥使,拣上几具尸体上报剿杀倭寇。

南京有东楼公呢,自己不需要担心。

此时的周君佑正在窗边,借着月光,细细的磨着刀刃,一旁的周君仁用麻绳仔细的缠绕着刀柄。

如果说在山东的时候,周君佑、周君仁还对嘉靖帝抱着希翼,将所有的怨恨和愤怒都投向严嵩严世蕃的话,现在已经不同了。

从南京返回之后,陈锐与周家兄弟有一番长谈,干脆利索的将朝局剖析给他们听。

简而言之,现在周家兄弟已经知道,没有人在乎父亲周尚文,甚至没有人在乎战死在山东的大哥周君佐。

只是因为嘉靖帝需要严嵩来掌控朝局,需要严嵩来制衡徐阶,甚至制衡在河南击退鞑靼的裕王。

父亲当年立下的功勋算什么?

大哥的战死算什么?

现在的周君佑、周君仁抛弃了一切希望,现在他们只剩下一个选择。

停下动作,周君佑抬起长刀,还滴着水珠的刀刃被月光照的雪亮,无端透出一股杀气。

良久之后,周君佑轻声道:“三弟,你说……什么时候我们能回山东?”

“不会太近。”周君仁手上还在用劲,平静的说:“上次军议,二哥你也在,东南也不平静,不过也是练兵扩军的好机会。”

周君佑沉默了会儿,点头道:“陈锐下海近十年,深知内情,断定东南沿海必然再起波澜,如此一来……就怕戚继光在登州不稳。”

“短时间应该还行。”周君仁想了想,“我听邓宝提过一次,能找船队帮忙运一批粮米、军械去山东。”

“账面上还有钱吗?”周君佑叹了口气,“朝中不可能拨钱粮下来的,现在的军械都是私下购置的。”

周君仁手一顿,终于听出了点味道,笑着抬头说:“二哥,这么久了,你还看不清他吗?”

“我还记得陶大临那个幼弟吗?”

“好像叫陶大恒?”

“就是他。”周君仁嘿然道:“听他说起过绍兴人物,徐渭徐文长以才学闻名绍兴一府,但更闻名的是其孤傲不羁的性情。”

“这样的人物,却在随陈锐去了一趟南京之后,决定来投,成为幕僚。”

周君仁笑着问:“也一个多月了,二哥觉得徐渭其人如何?”

周君佑想了想才说:“未曾见其诗文,但有实才,打理公文得力,心思敏捷,知兵事,更有谋士之能。”

“徐文长在南京立誓,未复北地,不言诗文。”周君仁轻声道:“就在半个月前,徐渭曾经如此评价,蛰伏舟山,却身负天下之望。”

“朝廷是指望不上的。”

周君佑默默点头,朝廷是真的指望不上,陈锐于舟山立基蓄力,有志复土,评价为身负天下之望……虽然夸张,但并不算错。

是“天下”,而不是“天下人”。

“如今只两百余新兵,虽有皂块作坊,但也难以长久。”

“不过,我相信,陈锐一定能破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