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国上医 > 第七百零八章 就是来找帮手的

大国上医 第七百零八章 就是来找帮手的

簡繁轉換
作者:方千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06 01:50:2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国上医 !

“嗯,你继续说。”

薛曙阳点着头,每一次和方乐说话,薛曙阳都觉得自己有着不小的收获。

“时至今日,中医的问题很多,有着内部的问题,也有着外部的问题,问题很多,也很复杂。”

方乐道:“但是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一刀切,要切实考虑到中医的实际情况。”

“中医和现代医学最大的不同,除了医疗方式方面,还有中医人思想方面,中医人数千年来,都几乎是以师承传承的方式,虽然有着很多弊端,但是也有着其固有的特色......”

作为后来者,方乐能清楚的知道一些问题。

这一次方乐来找薛曙阳,除了拜访探望,也想着能从薛曙阳口中了解到一些情况,同时给薛曙阳一些建议。

时不我待啊。

很多政策,在没有执行之前是最容易改的,一旦制定之后,就很难了。

外行管理内行,一刀切,以现代医学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中医,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你要知道.......”

薛曙阳道:“中医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没有比较统一的标准,没办法衡量效果,如果一旦放开,就有可能造成一些比较严重的临床事故。”方乐道。

“你果然看的很明白。”

薛曙阳叹着气:“其实就药典而言,其中一些限制,很多人都懂,可有些药物并非人人都能用,都可以用好,圈子画的小,就能减少一些事情的发生。”

方乐点着头。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医生个人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一旦判断出错,用药不对,造成的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临床上误诊误治的情况,也是不少人限制和攻击中医的原因。

别的不说,就说方乐自己,重生过来的时候,前身不也就是被祁远山误诊误治?

祁远山的水平也算不错了,可依旧会出错。

也是方乐本身就是中医,理解祁远山,这要是换个人,换个家庭,有人能轻易的谅解祁远山吗?

“但是这不是限制的缘由。”

方乐道:“外科手术同样有风险,现代医学的风险也不少,临床上药物过敏事件屡见不鲜,依旧不能阻挡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也不应该因此被限制。”

“在这一点上,你是有着发言权的。”

薛曙阳笑了。

“你中西医皆通,如今又是肝外领域很有名气的医生,而我们这些人,哪怕中医懂得不少,人家一句话,您不懂西医,说法片面,就让我们很难再说什么。”

“但是那些说话的人又何尝懂得中医?”方乐反驳道。

“不,人家是懂得。”

薛曙阳笑着道。

方乐一愣,然后恍然大悟。

薛曙阳说得这个懂得还真没错。

这个懂,是对理论方面的研究,是站在西医角度的研究,有的人水平不高,在实际的临床中束手束脚,但是引经据典是很有一套的。

“明年年初有一个会议,到时候我会让你列席。”

薛曙阳笑着道:“既然你有这份心,那就去做吧。”

“谢谢薛老。”

方乐道了声谢。

说着话,薛曙阳站起身来,缓缓道:“其实有时候,我也不知道有些事情是对是错,有时候不做,也只是想看一看,可等到结果出来,为时已晚。”

“毕竟没人能看到未来。”方乐安抚道。

薛曙阳和孙清平这一代中医人,不少人都承担了不少,因为时代因素,中医要变,又不知道如何去变,这也衍生出不伦不类的中西医结合,完全走偏了路子,说是结合,中医却失去了该有的平等地位。

究其原因,其实很大的因素是,中医人其实不擅长研究,而擅长研究的往往是偏现代医学的,研究结合的结果就是借鉴中医的一些想法,根基还是建立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的。

两种不同的医学,结合的方式从一开始就错了。

“是啊,毕竟没有人能看到未来。”

薛曙阳点了点头。

“虽然没有人能看到未来,但是一开始还是不能放弃阵地。”

方乐笑着道:“就像是政策,最初可以弄试点,基本盘还是要保留的。”

薛曙阳眼睛一亮:“你说的不错。”

“我其实有一个想法。”

方乐笑着道。

“说嘛。”

薛曙阳笑道:“这儿又没有外人,咱们老小就随便聊聊天,有什么就说什么。”

“我觉得应该在全国各大医院推行特色的中医科室。”

方乐道:“特色中医科室以纯中医为主,要坚决杜绝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思维。”

“特色的中医科室?”

薛曙阳若有所思。

其实这一点,后十几年随着国家开始扶持中医,全国中医科室的建设也确实得到了扶持,但是因为之前的影响,中医人才稀少,现代医学思维的影响,建设起来难度太大了。

而且随着医疗行业的改制,医生和医院也越发的注重创收,而难以为医院创造效益的中医科室大都被边缘化。

中医科室没有扛鼎的中医专家,医生们整体水平差,在治疗上依旧注重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传统的中医疗法被抛弃,患者进了中医科室和西医科室没多少区别。

这就造成患者对中医科室失去了信赖,科室医生也对中医丧失了信心,中医一步一步的沦为混子,在医院,几乎很难找到水平高明的中医大夫,中医科室都是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纯中医越发稀少。

方乐这个时候给薛曙阳提出这一点,是因为这时候中医的根基还是有的,相对来说有水平的中医医生还是有一些的。

因为现代医学水平的局限性,一些中医医生甚至中医医学生受到现在医学思维的影响还不算大。

因为交通缘故,中医医生在乡村和偏远地区还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走街串巷的中医高手还能见得到。

这时候,真的是中医最后的时刻了。

“特色的中医科室?”

薛曙阳再次重复了一遍:“你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难度确实大,但是可以一步一步来做。”

方乐道:“首先也可以从一些医院开始着手,比如燕京医院、协和医院、西京医院,您去过江中,江州省中医医院那边的情况就非常好。”

说着话,方乐把自己带着的包拿出来,先从里面拿出一盒东西。

“这是我给您老带的。”

方乐把盒子放在薛曙阳面前:“我自己制作的凝神香,凝神静气,有助于睡眠。”

薛曙阳打开盒子,从里面拿出一点,放在鼻尖闻了闻。

“好东西,好东西啊,你个臭小子,有这种好东西也不早拿出来。”

薛曙阳笑骂道:“这人啊,上了年纪,睡眠是越来越少了,有这个东西,晚上能睡个好觉。”

薛曙阳不愧是国手,只是闻一闻,就能知道凝神香的效用。

“您看看这个。”

方乐又把一个文件袋放在了薛曙阳面前。

薛曙阳放下凝神香,打开文件袋,从里面拿出厚厚的资料,然后翻看了起来。

文件袋里面并非别的东西,而是方乐这几次肝移植手术术后治疗的情况,采用的都是中医疗法。

薛曙阳原本只是随意的看了两眼,看着看着就拿起了放在边上的老花镜,认真的看了起来。

方乐在边上喝着茶也不打扰,薛曙阳一字一字的看着,足足看了近一个小时才看完。

“好啊。”

薛曙阳放下东西道:“小方你这水平了得,几位患者的情况不同,但是治疗却很有效果。”

“薛老,您还看出别的没有?”方乐笑着问。

“别的?”

薛曙阳一愣:“肝移植术后治疗,患者预后相当好,几位患者现在的情况都远超预期。”

“是啊。”

方乐道:“现在几位患者的预后情况都远超预期,比起国际上的肝移植患者,预后情况大不相同,就这一点,就能充分说明中医在肝移植术后方面是有着优势的。”

“如果以此为切入点,到时候不仅仅是国内,哪怕是国际上,也会重视中医在肝移植术后方面的成果。”

“是啊。”

薛曙阳刚才只注意了方乐的治疗了,倒是没多想,方乐这么一番提醒,薛曙阳瞬间就明白了方乐的意思。

怪不得方乐让他看这个东西,缘由竟然在这儿呢。

“其实无论是人也好还是物也好,想要被重视,就要展示自己的价值,医不藏拙。”

方乐道:“像薛老您还有老师等人,一生活人无数,但是却不懂的宣传自己,除了一部分人,大多数人只是知道您老,但是您治疗了多少患者,在哪方面有着擅长,却不为人所知。”

“想要被重视,我们就要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无论是术后还是术前,无论是急救还是保健,只有价值到了,别人才会重视起来。”

“医不藏拙。”

薛曙阳每每都能从方乐口中听到一些新词和新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还都很有价值。

“就肝移植而言,到时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患者预后方面的比较都是避免不了的,这方面的优势是任何一家肝移植中心都不可忽视的,中医的优势和价值也就展示出来了。”

方乐笑着道:“很多事情我一直在做,但是还需要薛老您这些老前辈多多支持,单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

说穿了,这一次方乐就是来拉帮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