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国上医 > 第七百一十章 误入歧途

大国上医 第七百一十章 误入歧途

簡繁轉換
作者:方千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06 01:50:2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国上医 !

“小阮,你也别着急。”

王革新站起身道:“这样,一块去吧,真要有个什么情况,也好商量。”

“好,好。”

阮光荣点着头,明显有点慌乱了。

一方面,经过方乐的分析,阮光荣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患者真要如方乐所说,属于心肾之阳衰弱,出现阳脱之象,那他的这个药用下去,就等于是火上浇油,不仅仅会让患者病情加重,还会有生命危险。

临床上误诊误治是避免不了的,有的时候错误出现还能补救,有的时候错误出现也就没有补救的可能了,这也是为什么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时候医生都非常谨慎的原因,因为在面对急危重症的时候,有可能机会只有一次,没有试错的机会。

另一方面,患者是钟家的儿媳妇,这要是出了事,阮光荣都没法给人家钟家交代。

燕京医院。

中医科主任程才良挂了电话,先急忙给妇产科那边病房打了电话过去。

患者是剖腹产失血过多,住在妇产科的病房,并不是中医科的患者,中医科也只是被邀请过去参与会诊而已。

而且阮光荣也并非中医科请过去的,而是钟家自己请过去的。

阮光荣之前也是燕京医院中医科的医生,主任医师,退休之后并没有返聘,算起来算是程才良的老领导。

“时主任,三房的药用了没有?”

“我还不清楚,怎么了?”

妇产科主任时雪莹道:“方子不是阮老开的吗?”

“阮老刚才打来电话,说要是还没用,先不要用,他马上过来,时主任您那边去看一看,我马上到。”程才良急忙解释。

挂了电话,时雪莹也是急忙向病房赶去。

因为阮光荣判断的是痰热蕴肺,这个判断就不算过于紧急的情况。

开方之后抓药、熬药、送药,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时雪莹到病房门口的时候,汤药也就刚送来几分钟,因为还有点烫,稍微又晾了一下,钟少飞正端着药一边吹着,一边准备喂药。

“别急。”

时雪莹急忙出声,吓了钟少飞一跳。

“时主任。”

钟少飞不解的问时雪莹:“怎么了?”

“是啊时主任,怎么又不让喝了?”

病房里面除了钟少飞,还有患者的母亲。

自从妻子生产住院,钟少飞每天都陪在病房,也有患者的母亲和婆婆白天或者晚上替换,钟少飞的父亲和爷爷每天也都过来探望。

“刚才程主任打来电话,说是阮老说了,暂时别用药,他马上过来。”

时雪莹解释道。

“阮老打的电话?“

钟少飞一听是阮光荣说得,也就不多问了,把汤药放在边上,道:“那就等一等阮老。”

说着话,程才良也急匆匆赶来了。

“没用药吧?”

进了门,程才良就问道。

“还好,我来的时候正准备用,被我叫停了。”

时雪莹道。

“还好,还好。”

程才良顿时松了口气,没用药就好。

虽然刚才电话中阮光荣没说明白,可作为中医科主任,程才良也猜着可能是误诊了,要不然阮光荣刚才的声音不至于那么急切。

说着话,程才良也走到了病床边上,查看着患者的情况。

对于燕京医院住院的一些患者来说,除非是直接隶属于中医科的患者,本就在中医科住院的患者,要不然患者家属有时候请中医都是不经过中医科的,毕竟燕京医院这边有身份的患者比较多,家里稍微有点能量的,认识一些别的中医名家的,都觉得其他专家可能比燕京医院中医科的医生水平高。

就比如钟家这一次,人家认识阮光荣,觉得需要中医的时候,直接就邀请了阮光荣,都不给中医科打招呼,还是阮光荣到了之后开方用药,程才良才知道的。

阮光荣是前辈,以前是中医科的副主任,主任医师,无论是年资还是水平,都确实比中医科现在的一些医生水平高一些。

如果钟家能请的动薛曙阳,可能直接就请了薛曙阳了,这也是燕京医院这边一些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常规操作了。

之前,程才良也没怎么看患者的情况,只是了解一个大概,毕竟是阮光荣经手的患者,程才良还是放心的。

只是阮光荣这个电话打来,那就说明有什么地方忽视了。

站在病床边上,程才良一边观察,顺便摸着患者的脉象。

”嘶!“

检查了一番,程才良又走过去端起药碗闻了一下。

“程主任,是有什么问题吗?”

钟少飞问道。

“阮老应该是忽视了,这个药确实有点不太合适,可能阮老回去之后也想明白了,好在没有用药。”

程才良斟酌着语言,说道。

“还好,还好。”

钟少飞闻言也松了口气,倒是没多想。

一群人在病房等了大概半个小时,病房门口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阮光荣和方乐以及王革新三个人出现在了病房门口。

“阮老......”

程才良急忙打了声招呼,然后就看到和阮光荣一起的王革新,又急忙道:“王老!”

“王老!”

钟少飞也急忙打招呼:“阮老!”

打过招呼,钟少飞也看到了方乐,向方乐点了点头:“是你?”

“又见面了。”

方乐也客气的点了点头。

“药喝了吗?”

阮光荣急忙问。

“还没。”

时雪莹急忙道:“还好来的及时,拦住了。”

“那就好,那就好。”

阮光荣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一路上,可是把他吓得不轻,一路上都在操心。

说着话,阮光荣也看到了放在边上的汤药,看上去基本上没动。

真的是太惊险了。

“阮老。”

钟少飞急忙问:“是哪儿不对吗?”

“我先看看。”

阮光荣上前,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然后起身:“方教授说得不错,确实是我先入为主,差点铸成大错。”

钟少飞奇怪的看向方乐,听阮光荣这话,还是方乐提醒,阮光荣这才察觉到的不对。

“阮老应该是被患者的白细胞过高的检查误导了吧?”

方乐道。

“.......是。”

阮光荣点了点头:“患者白细胞那么高,明显是肺肿疡,在临床上,肺肿疡大都是痰热蕴肺。”

“阮老说得不错。”

方乐道:“在临床上,肺肿疡大都是痰热蕴肺,但是也有例外,所以治疗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现代医学的角度去参考用药。”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首先要姓‘中’。”

方乐缓缓道:“中医有着其固有的特色,辩证论治就是中医传统特色的优势和最根本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中医临床是不需要西医辅助检查的,看病只凭望、闻、问、切,就能辨明病因,参考西医的病名和思维,很多时候反而会造成误导。”

阮光荣师承何人,之前的经历如何,方乐并不清楚,但是类似于阮光荣这种中医人方乐见过不少,知道的不少。

类似于阮光荣这样的中医专家,在后世可以说是不少的,一些顶尖三甲医院科主任差不多就是这种思维。

这种思维也就是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诞生的一种奇葩。

因为中医辩证难,所以一些人就从现代一些的疾病着手出发,比如现代医学诊断为这个病是肺肿疡,然后经过观察,大多数的肺肿疡患者都属于痰热蕴肺,这就是规律,你看,这个规律多好的。

然后在实际的临床中,一些医生就直接根据现代医学的诊断,遇到肺肿疡,就从痰热蕴肺着手,用石膏、黄芩之类的清肺套方套药。

因为人家发现的这个规律,还确实适合一部分患者,所以在实际的临床中,还真的能治好一些患者,甚至一些患者,现代医学没治好,他们通过中医的法子治好了。

这就更是极大的功劳,值得宣传,了不起。

可这样的事情也只是概率性问题,哪怕百分之八十的肺肿疡患者属于痰热蕴肺,可也有百分之二十的不是,一旦遇到不是的,那就治不好了,这种时候,他们也只是会找一些借口推脱。

这要是遇到类似于这一次患者的情况,那就只能说倒霉呗,像这钟少飞爱人这种出现阳脱之象的患者毕竟要更少见一些。

不仅仅是肺肿疡,还有肝炎、肺炎等等......

以现代一些病名命名的疾病,普遍来说,肯定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而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就是从这种相似之处中寻找规律,使用套方套药,看上去好像把中医变得简单化了。

可实际上,这种治疗已经完全脱离了中医辨证治疗的思维和中医辩证治疗的根基,导致传统中医越发稀少,这种思维也导致大多数中医人走向了旁门左道,在出错之后只能寻求西医,导致中医越发的西医化。

方乐的父亲方寒就曾说过,这种方式乍一看好像一开始走了捷径,其实却留下了很大的隐患,等于已经刨了中医的根了,越走越是误入歧途。

任何的捷径也只有开始的时候看着快,只是因为一些弊端没出现或者一些人下意识的忽视了弊端,等到发现,悔之晚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