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国上医 > 第二十六章 四诊合参须谨慎

大国上医 第二十六章 四诊合参须谨慎

簡繁轉換
作者:方千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06 01:50:2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国上医 !

“小媛没上学?”

方乐回头问着祁远山。

祁远山是方家坪周边十里八乡都很有名气的大夫,无论是本村还是外村,其实都有人想着送自己的孩子过来,跟着祁远山学一门手艺。

中医土生土长,所以这个年代的不少人看待中医和看待西医的态度是不同的,特别是没上过学的人多,村上大多人都觉的西医那是高大上的东西,要文凭,要学历,中医则要求低一些。

因而一些乡村中医又有土郎中的称呼。

什么土郎中、游方郎中、赤脚医生,很多人都觉的这些称呼好像是贬义词,是说医生水平不好,其实并非如此,很多词最初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寓意,只是逐渐被人运用,才有所指。

98年以前,很多人对行医资格、执业医师证之类的东西了解不深,虽然98年之前医生也要有行医资格,可因为行医资格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获得,再加上交通不便,小地方人认识不够。

师生传承、父子传承,一代一代在乡村看病的现象是很多的。

而一些民间中医确实学历不高,所以不少人都把中医也当成了一门手艺,真要能跟着祁远山学点本事,自家孩子将来也在村里看个病什么的,也算是有个收入。

可方乐很清楚,98之后,一些父子相传,师生传承的现象就要逐渐受到限制,师生父子依旧可以传承,可有了执业医师证的限制,学历、年限等各方面都会成为门槛。

祁远山的情况方乐不清楚,可就这个赵媛来说,如果学历不高,又不是医学专业的学生的话,跟着祁远山哪怕学出来,也是拿不到执业医师证的,98之后全国实行执业医师考核,对于师徒传承的传统中医人也是开放资格的,可同样提高了门槛,赵媛在祁远山这边,并不会积累年限。

最起码也要是拥有执业许可证的医馆、诊所之类的医疗机构,才能积累年限。

祁远山这儿很显然不符合规定。

“上呢,我也是省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呢。”

赵媛笑着道:“今天礼拜六,我是昨天晚上才回来的,明天下午就回去。”

“原来还是学妹。”

方乐笑了笑,这不仅仅是师妹,更是学妹呀。

“方乐哥哥,祁爷爷说你现在是休学,打算什么时候回学校呀?”

赵媛问方乐。

“过了春节吧。”

方乐笑着道:“过了春节,去了再看。”

吃着药,每天练着五禽戏,同时练着拳,方乐的恢复要比寻常患者快得多,方乐感觉,过了春节,他哪怕没痊愈,应该也恢复的差不多了。

“方乐哥哥,你回去之后是休学一年,上大三吗?”

“我应该会申请继续上大四,直接进医院实习。”

医学临床专业五年制,普遍上也是从98年改制之后开始的,现在不少医科类院校医学临床专业大都还是四年制的,目前秦州省中医药大学还叫省中医学院,改名为省中医药大学还是二十年之后的事情。

方乐是不愿意耽误时间的,如果春节能回去上课,他是想跟着现在的班级继续走,直接进医院,下临床,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学校里面。

重生前方乐就是博士研究生文凭,医学专业和别的专业又不一样,属于一直学习的一个专业,不存在毕业几年之后把学的东西忘光了,参加考试,方乐也能保证不挂科。

下了临床之后,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提升学历,尽快把职称弄上去,这才是正途。

拥有着前世的经验,在外科方面,方乐可以说绝对远超现在所有的外科医生,中医方面也绝对是排在前面的,也就比现在几位大国手差一些。

三十三岁生日的时候,父亲方寒就曾经评价过方乐,再沉淀一段时间,若能有所悟,必成一代国医圣手。

方乐的父亲是很少说大话的,性格也比较谨慎,特别是对子女,要求相当严格。

“祁爷爷,您在村里行医,是有行医资格的吧?”

方乐回头问祁远山。

“肯定有。”

祁远山笑了笑,问方乐:“你是不是听到什么消息了?”

“是听到了点。”

方乐点头道:“我听说国家近几年可能要实行统一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只有考试通过,才能获得统一的执业医师证,要是不能获得执业医师证,就不能再行医了。”

这事也没几年了,方乐也不介意在祁远山面前提一提,一些大的政策,从提议到执行,本就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方乐说了,祁远山也不见得就会起疑。

祁远山眉头一皱:“要是这样的话,不少中医人应该都会失去行医资格。”

“国家政策方面肯定会倾斜,也要照顾传统的中医医生,不过必然是有一些人会失去行医资格的。”

方乐点了点头:“这种事也是有好有坏,行业规范一些,也能扫掉一批庸医。”

对于这件事,中医医生这边也是有赞成的,有反对的,不过这事是势在必行,拦不住的。

从大方向看,其实是有好处的。

最起码一些靠着祖传秘方,或者一些偏方四处行骗的江湖游医会被打击掉,虽然会让一些传统中医失去行医资格,可对整体提高中医医生的素质、学识各方面还是有好处的。

任何事都不能因噎废食。

有什么说什么,在行业规范之前,从医门槛确实低了些,一些人随便看了两本医术,走动一下关系,弄一个行医资格,都敢随便给人看病,这种害群之马却让中医屡屡蒙羞,黑锅全部甩在了中医身上。

“祁伯伯!”

方乐和祁远山正说着话,门外有人进来了,是来找祁远山瞧病的。

“小乐也在!”

来人四十岁出头,走进来的时候无精打采的,看到方乐,还和方乐打了声招呼。

进来的中年人,方乐倒是记住了,也知道名字,正是张馨月账本上的新立叔。

“新立叔!”

方乐也笑着打了声招呼。

这年头,在方乐家两个病号,几乎没什么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人家能借给张曦月45块钱,真的是很大的情分了。

而且这个四十五很有意思,既不是五十,也不是四十,一般来说能借四十五,要么就是张馨月当时正好差这么多,要么就是人家把手头有的都借给了张馨月。

“坐吧,哪儿不舒服?”

祁远山招呼方新立在凳子上坐下。

方家坪,村上自然是大多数人都姓方。

“应该是前两天感冒受凉了,怕冷,头疼的厉害,还有点晕。”

方新立在凳子上坐下,然后说着自己的情况。

“小媛先给看看吧,诊个脉。”

祁远山对赵媛说道。

“好的祁爷爷!”

赵媛应了一声,在方新立对面坐下:“新立叔,我先给你看看。”

赵媛跟着祁远山学习时间挺长的了,每到假期都来,虽然不是方家坪人,可和方家坪不少人都认识,方新立也是认识赵媛的,笑着点了点头:“好。”

“记住刚才你方乐哥哥给你说的诀窍。”

祁远山提醒。

“嗯!”

赵媛点着头,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先平静下来,呼吸平稳,然后开始给方新立诊脉。

一只手诊了七八分钟,两只手加起来差不多十五六分钟,赵媛这才抬头对祁远山和方乐说道:“脉沉细。”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是为沉脉。

“沉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证,沉而无力为里虚证,细脉又名小脉,细直如线,应指明显,主诸虚证和湿证,脉沉细,新立叔的病症应该是虚症。”

赵媛详细的给方乐和祁远山解释。

方乐的脉象有些复杂,小丫头刚才没判断准,这次这个脉倒是摸的没错,很准确。

“嗯,继续!”

方乐笑着对赵媛说道。

以方乐的心理年龄,看赵媛这样的小姑娘,完全就是长辈看后辈,这会儿方乐就像是在江中院急诊科当副主任的时候一样,遇到一颗好苗子,自然也起了栽培的心思。

“新立叔,您嘴张开,我看一下舌苔!”

赵媛点了点头,然后又对方新立说道。

“啊!”

方新立张了张嘴,赵媛看了一下舌苔,舌质淡,苔博白。

“应该是气虚头疼!”

看过方新立的舌苔之后,赵媛又回头对方乐和祁远山说道。

“该怎么治?”

方乐问道。

“可以用中顺气汤。”

赵媛想了想回答道。

“你这么用,明天你新立叔就该来找你的麻烦了。”

祁远山没好气的道:“四诊合参,问诊呢?”

赵媛毕竟才是十**岁的小姑娘,被祁远山一说,又有点手足无措了:“祁爷爷,我......”

方乐笑了笑,问方新立:“新立叔,饮食怎么样?”

“吃饭还好,胃口没什么变化。”

方新立道。

“小便呢?”

方乐又问。

“晚上小便比较多。”

“什么颜色,时间长不长?”

“清水一样,时间挺长的。”

方新立想了想回答道。

“畏寒,小便清长,这是阳虚生虚寒的表现。”

方乐笑着对赵媛说道。

“阳虚生虚寒?”

赵媛一愣,脸又红了:“是肾虚头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