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国上医 > 第三百四十六章 错过了什么?

大国上医 第三百四十六章 错过了什么?

簡繁轉換
作者:方千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06 01:50:2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国上医 !

“陈老!”

陈和平刚刚走进医馆,医馆里面两三个人就围了上来。

三个男人,年龄大一点的三十三岁,小一点的和方乐年龄差不多。

“陈老,求求您,救救我妈吧。”

年龄大一点的男人,说着话就已经要给陈和平跪下了。

“快起来吧。”

陈和平急忙扶住男人:“既然来了,我怎么可能袖手旁观,来,把患者抬到床上,说说情况吧。”

另外两个人急忙抬着患者到了边上的检查床上,年龄大的男人给陈和平说着情况。

“我母亲是半年前突发脑溢血,然后半身不遂,医院那边要求我们做手术,可手术费实在是太贵了,我们是四处打听,听说陈老您是华佗在世,扁鹊重生,求求您。”

“华佗在世,扁鹊重生我是万万不敢当的。”

陈和平走到患者边上,道:“我看不好的患者同样很多,我先看看情况,尽力而为。”

“谢谢陈老。”

陈和平走到患者边上的时候,方乐和陈进社也到了边上。

患者六十五六岁的样子,口嘴?斜,留着口水,卷缩在一块,衣服也穿的比较抠,不过看上去却骨瘦如柴。

“是感觉到冷吗?”

陈和平伸手检查患者的手足,手足厥冷。

“是,一直打哆嗦,看着好像是冷,可又不能说话。”

陈和平点了点头,然后拉了凳子在边上坐下,给患者诊脉。

“中风证。”

做过检查,陈和平站起身来,问:“这么长时间,还找过别的医生吗?”

“找过。”

患者的大儿子道:“这半年,我们是四处求医,每打听到医生,都是拉着车,带着我妈去登门求医,药也吃了不少了,可就是不见好。”

患者的儿子说话的时候,方乐顺便向门口看了一眼,门口放着一辆板车,板车上铺着被褥,原来兄弟三人是一路用板车拉着母亲步行而来的。

一般到了这种境地,肯定都是麻烦人的次数不少了,要不然,这个时候不说私家车,拖拉机之类的还是能叫的到的。

“之前的方子带了吗?”陈和平问。

“带了。”

患者的长子急忙从背着的布包里面拿出药方。

“祛风化痰?”

陈和平看着几个方子,眉头就皱了一下。

像患者这种情况,没钱动手术,家里人又不放弃,这年月看中医是最常见的情况,患者的长子拿出的几个方子也都是中医处方。

除了有的完全没有诊断清楚之外,其中一两个方剂在陈和平看来还是对症的,祛风化痰,刚才陈和平也是这么想的。

一般来说,中风证,患者必然是体内先虚,外邪由外入内,内邪由内向外,闭塞脏腑经络气机......就会出现突然昏倒、口眼歪斜或者半身不遂,周身抽搐等症状。

在中医中,中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又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

也就是外邪由外入内,内邪由内向外。

中医将外邪分为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合称为“六淫”。

而风邪则被称之为“六淫”之首。

黄帝内经就有“风为百病之长”的说法。

这个风邪,指的也并非是确指的“风”,不是说吹了风,那就是风邪,而是一种特性。

在六邪之中,风邪的特性是善走,就像是四季皆有风的产生,它无所不在,流动不居,善行数变,有升发向上、向外促使腠理(肌肤)疏泄张开、易袭阳位等特性。

所以面对中风患者,祛风化痰是最常见的方法。

可前医用过祛风化痰的法子,却没有奏效,这就让陈和平有点疑惑了。

“方医生也看看吧。”

陈和平把手中的方剂递给方乐。

方乐细细看过,边上的陈进社伸手把方子要了过去。

“方医生怎么看?”

陈和平问。

“一般来说,此类患者必然是体内先虚,从患者的情况来看,病了已经有半年了,阳气日衰,少阴寒化,从而四肢厥冷,阴寒内盛,阴虚水泛......”

方乐缓缓道:“从脉证来看,把此证当作中风治之,倒也没错,可祛风化痰之法没有效果,是不是可以从专注先天真阳衰损下手?”

“方医生的意思是扶正?”

陈和平问。

陈和平毕竟已经六十来岁了,方乐的话说的委婉,陈和平还是听的明白的。

“不错。”

方乐道:“要知道,人之所以奉生,主要在先天真气,患者阳气日衰,哪怕使用祛风化痰之法,患者体内正气不足,又如何能够驱赶风邪,如果扶其真元,以自身真元抗衡风邪,内外两邪都不足为惧。”

“扶其真元?”

陈进社这会儿也看过了方剂:“方医生,那内外两邪就不予考虑?”

“怎么能说不予考虑呢,还记得我最初说的吗,此类病症,必然是体内先虚,然后才有内外两邪,如果体内不虚,那么内外两邪又如何立足?”

方乐道:“扶其真元,内外两邪没有容身之地,看上去没有治邪,然而事实上却已经治邪,看上去没有治风,然而事实上却已经祛风,倘若继续祛风化痰,而不扶阳,那么必然会造成真阳脱绝的危险,为什么,正是因为正虚而邪始生。”

陈和平微微沉吟:“今天听方医生这么一番说法,真是让人茅塞顿开,既然如此,还请方医生拟方。”

方乐没有推脱,走到边上就就诊桌前面写了方剂,然后拿过来递给陈和平。

“四逆汤并真武汤加减?”

陈和平看着方剂,组方配伍陈和平是看的懂的,可剂量?

不仅仅是陈和平,就是凑在陈和平边上看的陈进社也愣了一下。

附子:130克。

那天在市中心医院,陈和平才听李希文说,他们方医生人送外号方附子,附子的最大剂量用到过200克,这才过了几天,方乐这边就开了130克的附子。

虽然和200克比起来,差距还很大,可这么大剂量,对于大多数医生而言,那都是相当可怕的剂量了。

“患者已经少阴寒化,阴寒内盛,阴虚水泛,所以必须回阳救逆,化气行水,坚持以扶阳为本,剂量必须足。”

方乐解释道。

“按照此方,去准备吧。”

陈和平毕竟是民间名医,行医几十年,见识和胆魄还是有的,他知道方乐说的有道理,把方子递给儿子陈进社,然后对患者的三个儿子交代道:“你们的母亲就在这儿用药,我们随时观察,等到病情稳定再说。”

“谢谢陈老,谢谢方医生。”

患者的三个儿子急忙道谢,他们刚才听到陈和平对方乐的称呼了。

虽然方乐年轻,和陈和平都如此重视,他们作为外行,就更不乱掺和了。

不得不再次感慨,这个时候的患者和患者家属还真的是很好交流和相处的。

“麻烦陈老准备一下酒精。”

等陈进社出去准备,方乐又对陈和平说道。

陈和平走到边上,拿了酒精过来,就见方乐伸手在胸前一抹,手中就多了一根明晃晃的金针。

看到方乐拿出金针,陈和平的瞳孔就是一缩。

越是行家,越是清楚金针的操作难度。

中医里面的长针,七寸针就不是一般人能施展的,更别说比银针质地还要软的金针。

方乐没吭声,而是仔细的给金针消毒,然后又给患者的眼角消毒。

等消过毒,方乐手腕一抖,金针就扎进了患者的眼角,然后缓缓往进走,边上陈和平嘴巴微张,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在西京医院的那一幕,如今在陈和平面前上演。

陈和平也算是民间名医了,可也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这么施针。

随着方乐的金针不断往进走,陈和平的心都禁不住提到了嗓子眼了。

金针一进一出,就有浓黑色血液顺着患者眼角渗出。

因为患者病了已经有半年,血液的颜色要比程云海母亲的颜色更深。

陈和平急忙上前,帮着方乐处理,而方乐则开始另一只眼睛。

金针进的时候很慢,出的时候也很慢。

等方乐收了金针,陈进社刚刚从外面进来,看到患者眼角渗出的黑血,陈进社有点搞不清楚状况。

“方医生刚才针灸了?”

而陈和平却没有吭声,还沉浸在刚才方乐的针刺当中。

足足过了三分钟,陈和平这才道:“神乎其技,神乎其技呀。”

陈进社看着自己的父亲。

什么玩意就神乎其技?

他刚才错过了什么?

再看方乐,正在给一根细细的金针消毒。

金针很细,刚才陈进社没注意看,都没看清楚方乐在干嘛。

“刚才方医生用的是手中的金针?”陈进社问。

“让陈老见笑了。”方乐谦虚道。

“此生能见如此绝技,我是死而无憾了。”

陈和平却唏嘘道:“何谈见笑,能认识方医生,真的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运了。”

陈进社更是懵逼。

竟然能让他父亲说出这样的话,他刚才究竟错过了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