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国上医 > 第五百六十章 我还是算了吧

大国上医 第五百六十章 我还是算了吧

簡繁轉換
作者:方千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06 01:50:2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国上医 !

“不愧是韩主任。”

孙忠全和边上的王建平说着话。

“是啊。”

王建平心中酸溜溜的,不停的感慨韩胜学运气好,嘴上却不能这么说:“放眼全国这么多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现在也就老韩有这种底气。”

有些话在心里说说,在背后说说还行,王建平还不至于和孙忠全说这种交浅言深的话。

当着其他人,说老韩牛逼就完了。

“急诊虽然主要是急救,但是作为急诊科医生,临床要求其实是相当高的。”

韩胜学还在继续说着:“急诊科医生属于全科医生,面对的都是急危病症患者,这一类患者在临床上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隐秘,诊断困难,抢救难度高.......”

“作为急诊科医生,首先一点就是要准确而快速的判断病情,从而采取最佳的抢救治疗方案,往往在面对急诊的时候,都是争分夺秒,所以急诊科医生越发要讲究临床水平,这样才能给专科科室赢得时间.......”

一边说着,韩胜学一边感慨,自己没事和方乐交流的一些心得还是很有用的嘛,特别是在这种场合上,方乐那小子的一些......

不对,是自己在教育方乐过程中突然蹦出的一些想法还是很有前瞻性的嘛。

原本韩胜学说什么手外、肝外的时候一些人还有些笑意,可渐渐地,大家听的就认真起来了。

这个时候不少医院的急诊科室都是由门诊的急诊室扩建而来,国内就急诊医学方面的一些认识还不够。

就像韩胜学最初说的,急诊医学的重要性其实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而逐渐凸显出来的,随着急诊患者的增多,急诊科室的地位也越发重要起来。

可在这个时候,有些方面还不是很明显。

就今天在场参会的一百多位急诊科主任和专家,大多数所在医院急诊科都是相当清闲的。

正如前文说的,小伤口,哪怕是需要缝合的,现在人大都选择了小诊所,这时候哪怕是一些乡村医生都能做一些简单的缝合,伤疤补伤疤的不重要。

大病看不起,小病不愿意看,交通不便利,而且城市车流之类的也不多,相对来说各种事故少,急诊科室患者远不如以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清创缝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仅仅要缝合,还要美观......

这时候,全国整形类的医院基本上是很稀少的,各大医院都很少有整形类的科室,越往后,整形、牙科等科室,地位也都凸显出来,这就是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提升带来的。

这会儿韩胜学把他和方乐在聊天中的一些看法谈了出来,让不少急诊科专家都禁不住点头。

“谢谢西京医院急诊科韩胜学韩主任。”

等韩胜学说完,秘书长接过话筒道:“刚才韩主任说的非常好,一些看法非常具有前瞻性,急诊医学确实要多元化的发展,我们急诊科医生不能只是全科医生,还要在临床上有所突破,像西京医院急诊科在手外、肝外方面的突破,这就很好嘛。”

要知道,这个会议是急诊医学会议,主办方是急诊医学学会。

如果说各科室急诊科主任是各医院急诊科的领导的话,那么急诊医学会议就是全国急诊的团体,虽然手外和肝外并不属于急诊医学范畴,但是对于急诊医学学会来说,谁会在意自己的地盘扩张吗?

肯定不会在意。

而且急诊医学定义时间不长,确实没有明确的范围,掌握更为精湛的水平,难道对急救没什么好处吗?

这时候专家相对少,再过几年,随着一些青年医生逐渐成长起来,一些大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副主任之类的,也大都能做一些三级手术,哪怕是肝外和心外领域不能主刀,却也绝对可以担任合适的助手。

就急诊医学学会而言,他们是很鼓励各医院急诊科像西京医院急诊科一样扩张领域的,下面医院急诊科做的好,那也是急诊医学学会的成绩。

“还是韩主任有见识!”

“是啊,听了这几天,也就老韩今天说的有点干货。”

韩胜学走下来,孙忠全和王建平等人纷纷拍着马屁。

“哈哈哈,也就是随便说两句。”

韩主任心情相当不错。

人这一辈子,图个啥,要么图钱,要么图利,要么图风光,韩胜学就很喜欢这种感觉。

“还有谁要说吗,沪上医院的宋主任......”

几位主任发表过看法,秘书长看了看时间,笑着对众人说道:“大家休息半个小时,等会儿咱们继续。”

参会的专家们纷纷起身离场,有的去外面抽烟,有的去卫生间。

就在休场的时候,会议室里面还有外面来了几位穿着西装的青年男女。

“您好,我是海森集团的医药代表,我们海森集团下周三在沪上国际酒店有一场肝外腔镜医疗会议......”

韩胜学和孙忠全几个人出去抽烟,也遇到了海森集团的医药代表。

“腔镜手术?”

韩胜学接过请柬看了一下,笑着对孙忠全等人说道:“以后腔镜手术必然是主流啊。”

“韩主任这意思咱们可以去?”

孙忠全笑着道。

肝外方面的腔镜手术,在场大多数的急诊科专家其实不怎么感兴趣。

作为急诊科专家,包括韩胜学在内,不少人还是能做开腹和开胸的,腔镜的话,那可真就是属于专科那边的东西了。

要是开腹和开胸式,大家见识一下还行,腔镜的话,不少人都觉的没必要。

“这个就看个人诉求了。”

韩胜学道:“我个人认为,急诊科医生多了解一些还是有好处的,最起码在诊断和会诊的时候,我们不致于被动。”

“韩主任说的不错。”

边上几个人都笑着附和。

谁让人家韩胜学手底下现在有一位顶尖的肝外科专家呢,人家说啥就是啥。

......

深海市第一医院。

早上张瑞华到了科室,就和田边有郎说了情况。

“昨晚冯院长找我,希望田边教授去燕京那边做一台手术,晚上回去之后我特意了解了一下情况......”

听着张瑞华说完,田边有郎惊讶的问:“这是不相信方乐君的水平吗?”

“患者家属毕竟外行,不太懂,心中担忧吧。”

张瑞华笑着解释。

“哦。”

田边有郎点了点头。

“田边教授有没有兴趣?”张瑞华问。

“我还是算了吧。”

田边有郎道:“肝移植手术属于肝外手术中难度最高的手术,手术风险非常大,遇到这种患者家属,没有医生会喜欢。”

张瑞华一愣。

原本张瑞华以为田边有郎会因为方乐的原因拒绝,却没想到田边有郎竟然是因为患者家属的态度而拒绝。

想了想张瑞华也就理解了。

肝脏手术风险非常大,成功率其实并不能保证,像去年京南做的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也才几天时间就死亡了。

前几天他们深海市第一医院做的肝脏移植手术,患者现在虽然没有太大的风险,但是依旧没有度过风险期,还在观察室。

从患者的预后对比来说,不得不承认方乐在江中做的首例**肝移植手术非常成功,方乐做的那一例,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要比他们深海市这边的患者好很多。

也就是这边肝移植手术之后,田边有郎对方乐说的背驮式更感兴趣了。

手术风险大,成功率不高,如果患者家属还不懂事的话,那大多数专家都要考虑一下了。

田边有郎是R国的医生,而且做过多例肝移植手术,像田边有郎这种,现在要提升的其实是自己的成功率以及名气。

通俗点讲就是爱惜羽翼。

协和的患者来头不小,患者家属又难说话,虽然田边有郎是国外专家,也要担心失败了给自己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医闹不至于,落一个水平差的名声,对田边有郎来说也得不偿失。

“那我帮您回绝了。”

张瑞华问道。

“嗯。”

田边有郎道:“我这次来贵医院原本只是做腔镜方面的手术,肝移植并不在咱们的约定之中。”

“谢谢田边教授。”

张瑞华急忙道谢。

和田边有郎沟通过,张瑞华就亲自去了冯根旺的办公室,和冯根旺说了田边有郎的态度。

“冯院长,那边的情况比较复杂,没了解清楚就帮忙找人,很容易惹麻烦。”

临了,张瑞华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谢谢张主任,我是真没多想。”

冯根旺没想到事情还有隐情,急忙向张瑞华道歉。

别的不说,牵扯到方乐,冯根旺就后悔了。

冯根旺今年也才五十四岁,这个时候一些院长和主任哪怕退休,还是会在业内维持地位的,方乐年纪轻轻就成为顶尖的肝外科大拿,这种人冯根旺怎么愿意去得罪?

以方乐现在国内唯一能做肝移植手术的这个地位,走到全国任何一家医院,那都是备受重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