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武林隨筆之三害 > 第19章:江湖瞎話之4王亂海

武林隨筆之三害 第19章:江湖瞎話之4王亂海

簡繁轉換
作者:楚狂聲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08-27 01:09:24 来源:搜书1

幾人先是騎馬,後又坐船,沿著長江不消半月便來到了青雲門的總舵,上海。

上海此地,是長江出海口,自海外貿易繁盛以來,就慢慢發展,繁榮起來了。

而與現實世界不同的是,大乾朝通過了改漕運為海運的決議。

為何呢?

原因很多,其中有江湖武者的開拓意願,朝廷為了降低從江南地區向京畿地區運輸糧食的花費,還有其他原因,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首先說,自古以來,封建王朝中最具有開拓意願的是兩種人:地主和軍人。

自秦朝開創耕戰體系,千百年來,土地都是歷朝歷代各個階層的人最看重的資產。無數達官貴人發達之後,首先做的就是買地。

而一個王朝到了中後期,矛盾最尖銳的問題往往也是土地兼並問題。

豪貴之家阡陌縱橫,而貧者無立錐之地。

一場大規模旱災,就會餓死上萬乃至數十萬人。於是又會引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封建王朝很難解決這個問題,這也導致了著名的王朝周期律。用古人的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江湖武者,同時具備了地主、軍人的兩種特質。

一,武者武功高了之後,江湖地位也就隨之水漲船高,地位高了,那肯定要置辦產業、購買土地,做地主,做幫主,做古人心中的人上人。

二,武者,與之相伴的是強大的武力。對於武者來說,打架比武,乃至殺人放火搶劫,是最快的來錢路子。

武者掌握著強大的武力,又具備著對於出人頭地的渴望和野心。因此,武者們具備強烈的開拓意願,也就不難理解。

再說,自北地六派之亂後,朝廷一步步的收緊了對於江湖武人的約束。無論是武盟、七大派,還是錦衣衛、東西廠,都對武人下了狠手。

原本一批遊離在朝廷底線邊緣的江湖武人,受到了沉重打擊,抓的抓,殺的殺。

那造反又不敢,束手待斃又不情願。

大家又都是習武多年的武者,誰沒有三分傲氣、三分戾氣呢?

後又恰逢倭奴入侵鮮草半島,朝廷大軍開拔過去鎮壓。

朝廷碰到戰事,需要用到武人了,於是便開了一個特赦令,從軍征戰者可免罪,倭寇頭顱也可抵罪。罪抵完了便可用倭寇頭顱換錢。

在鮮草半島戰爭前期,江湖武者還是有不少用處的。起到了延緩、遲滯倭寇軍隊的作用。

在戰爭結束後,這群人一想,回到中原還要受到朝廷提防。畢竟這群人可都是經歷過慘烈廝殺活下來的江湖人士,武功又高,加之殺人不眨眼。

放在哪裡,都是禍患。

於是這群人本著中原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海闊天空憑魚躍、才不回去受那皇帝老兒的鳥氣的心態做起了大乾、鮮草、倭奴的三角貿易。

這樣對於海船也就有了實際需求。

再加上往後海貿進一步發展,歐羅巴人參與其中,海貿更是有巨利可圖。內地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各種物資,賣到海外都是十倍利潤。

在現實世界裡,海貿利益被東南沿海地區的大族、高官把持,這個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

但是,試想,在一個有武功內力的世界,這種海上貿易走私,能少了武者?

江湖門派手握著僅次於朝廷的強大武力,可以說,如果這些大族不調用軍隊,根本難以與強大的江湖門派抗衡。

當然了,實際情況(本書中的實際情況)是,江湖門派與這些大族是蛇鼠一窩。共同瓜分著海貿利益。

那為什麽朝廷能通過海運決議呢?

這還要說起一樁舊事,其名為:四王亂海。

中原王朝自古以來,有兩件事是置於最高地位的:一是大一統。

自始皇帝統一六國後,大一統便成了每一個心懷志向的人的最高理想。沒有一統天下,那連千古一帝這個評價的門檻都沒有達到。

第二個,便是開疆擴土。

每個王朝的開創者一統天下之後,那繼位者能幹嘛呢?總不能將天下解散之後,再重新統一一遍吧?

那還想要展示自己作為皇帝的文治武功,甚至想要超越父輩,那麽開疆擴土便成了唯一的選擇。北擊匈奴,南征百越,西戰新藏,東。。。

東打不了了,因為是大海。

那四王亂海一事呢?

四王亂海發生的背景,就是大乾朝達到了鼎盛之際,完成北、西、南三個方向上的開拓戰爭,想要向東開拓大海,而導致了中原發現,海外並非是一片貧瘠之地。

有利益,就會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

東南沿海之地,從福建出發,去琉球,經琉球,可南下南洋,可北上扶桑。

海貿利益龐大,那麽自然會有海盜出沒。

這四王亂海便是指海外之地,在剛剛開發時,還沒有建立起穩定的社會結構,發生的事情。

當時東海、南海之地,有大大小小數十股海盜,這些海盜有的是倭寇,有的是中原活不下去了的武者,還有的乾脆就是商人。

有貨時便是海商,閑時便可以是海盜。

海外,一直是一片無法之地。

在經過多年的廝殺、內卷,這些海盜卷出了四股強大的勢力,被稱為:東南海上四王。當然了,這個是早期的海上四王,並沒有得到官方承認。只是四股最大的海盜勢力而已。

而後又過了多年,鮮草半島戰爭,東南沿海的倭寇入侵。

也就是說,三十年內,大乾朝打了三場大仗,其一,是六派之亂的平叛之戰,其二是鮮草半島的禦倭之戰,其三便是東南沿海的倭寇戰爭。

這三場戰爭,消耗了大乾朝龐大的人力物力。

但是也帶動了江湖武人們開拓意識的覺醒。

於是,江湖武人們踏上了征伐海外的道路。

首先是四王之亂,本來已經趨向於穩定的東南海域,又面臨著新的挑戰,打完了鮮草戰爭的武人們逐漸將貿易重心南移,鮮草半島才多大?

明顯南洋和歐羅巴更有吸引力。

於是,東南海域的海盜勢力,又再次內卷。

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海貿利益大大受損。

這可讓靠海貿為生的大族高官們不能容忍,你們死再多人也無所謂,但是讓爺們兒少掙銀子,那就不行。

再加上朝廷其實一直知道海貿利益豐厚,可是苦惱於一直插不進手,但是為什麽插不進手呢?

皇上想要開海,為什麽開不了呢?

自然是受到利益既得者的阻撓。

現在,朝廷有了參與的契機。

當時,皇上還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武者,倒也挺有用的嗎。”

這個時候,皇上就萌生了一個想法。

既然武者們這麽能搞事,為什麽不能把這群人趕到海外呢?在海外當攪屎棍去。

於是,海貿利益既得者為了盡快平息海上動亂,朝廷為了能參與進海貿,多方勢力共同推進下,便開始興建海軍。

於是,便有了海運。

為什麽?

因為,這樣既能夠分擔船隻的費用,又能夠迷惑海盜。

以海運為名,建造運輸船隻。但其實這些船隻全部是按照戰艦的標準來建造的,在積累一定的規模之後,便拉去征伐海盜。

而皇上則一次性解決了三個問題:一, 武人的出路問題,俗話說堵不如疏,國內武人生存環境惡劣,那就趕到海上去。隨他們砍來砍去。

二,插手進海貿,朝廷每年稅收漲了數百萬兩白銀,皇上做夢都笑醒了。

三,改漕運為海運,大大降低了京畿地區運輸糧食的花費。

一件事,皇上贏了三次。

四王之亂既是指那一段武人在海上廝殺的瘋狂年月,也是指朝廷與海盜打的一場大規模海戰。

但是,戰爭打完了,只是開始。

戰後海上秩序的重建,才是更重要的問題。

於是,朝廷為了能夠管控海上秩序,便扶持了半官方性質的四股海上勢力,朝廷賜下四面:靖海令。

其上書:靖海安民,鎮夷護商。

這同時也說明了這四股勢力的職責,安民、護商都好理解,鎮夷則是皇上特意添加的,為何?因為當今皇上正值春秋鼎盛之際,心中那股開疆拓土的壯志還沒有熄滅。

官方稱這四股勢力為靖海衛,持靖海令,護衛東南沿海商路平安。

而民間則戲稱這四股勢力為:海上四王。

瞎話說完海上四王,咱們的目光回到三害這。

前文中說過青雲門舉辦“武英大會”的目的,此次,青雲門還有一件事要做。

那就是,決出青雲門的掌門。

這件事,也是三害到了青雲門的地盤,打聽到的。

其實都不用刻意打聽,這幾乎是青雲門地盤裡,最近最火熱的事情了。

至於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