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 第598章 雪中送炭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第598章 雪中送炭

簡繁轉換
作者:双手持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10:04:00 来源:源1

人是铁饭是钢,就算是再强悍的男人,在饿着肚子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发挥出真正的战斗力。

作为轧钢厂实验室的主任,不但要在科研上把关,还要未雨绸缪,为实验室搞物资。

这听起来很可笑,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从今年开始,很多工厂还有单位已经意识到了物资匮乏形势的严重性,纷纷成立了采购部门,开始在京城乃至于京城周边收集粮食和物资。

部委也知道这些情况,按道理讲,这种做法在目前物资统购统销的制度下,是有违规嫌疑的。

但是。

天大地大,吃饱肚子最大,不为了解实际情况,对这种事情也是示弱不见。

轧钢厂在两个月前已经成立了采购部。

由副厂长张洪山直接管理,从宣传科抽调了二十多位干事,担任采购员,并且采购部的级别很高,可以直接使用轧钢厂的名义跟京城里鸽市上的那些小商小贩做交易。

只是轧钢厂的行动还是太慢了,张洪生上任之后,带着从轧钢厂财务科提前预支的两千块钱,带着二十多名采购员准备在京城大展拳脚。

但是当他们冲到鸽市的时候才发现,鸽市上的食物和材料早就被抢购一空了,即使有些人能够提供后续物资,也早被人预定了。

这年头吐口吐沫就是一根钉,说出去的话,就跟泰山一样,就算是张洪山愿意出高价,鸽市上的那些人,也不愿意把后续的物资卖给他。

折腾了两三个星期,只采购到了七八百斤棒子面,一百多斤大米,五十多斤蔬菜,这些食物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已经不少了。

但是要知道轧钢厂是国营大厂,足足有一万多人,这点物资,每个工人吃一口,就全都没有了。

“没法干了,简直是没法干了!”

厂长办公室里,张洪山拍着桌子,大声向杨厂长诉苦:“老杨,你可不知道,现在就连供销社里也开始限购了,我们那些采购员,把鞋底子都磨破了,也没搞到粮食,我觉得,采购部还是取消了吧,留着也是浪费物资。”

杨厂长从兜里摸出一根烟递给张洪山,然后自個也点上了一根,深深的抽了两口之后,皱着眉头。

“老张啊,你遇到的困难我能够理解,但是咱们要发扬知难而上的精神,不能够半途而废。”

“厂长,你说的道理我都懂,我在这里讲一句没有思想觉悟的话,精神又不能当饭吃,要是喊喊口号,就能够解决粮食的困难,我整天站在全体职工面前喊口号,就算是把嗓子喊破了,我也在所不惜。”

听到这话,杨厂长明白张洪山是确实遇到了困难。

这种话一般是不敢随便对外面说出来的,要是被有心人听到,传扬出去,张洪生轻则挨批评,严重一点的话,说不定连副厂长也当不成。

杨厂长以前确实比较激进,只要是上级布置的任务,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完成。

现在年纪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也清楚有些事情是人力所不能为。

但是。

杨厂长还是没有死心,深深抽口烟,看着张洪山说道:“老张,你的困难我能够理解,棒子面也就算了,因为咱们轧钢厂新车间每年能够提供大量的外汇,部委特意抽调了一批粗粮让咱们渡过饥荒,但是下个月就是咱们轧钢厂的二十年厂庆了。”.c0m

“咱们轧钢厂每年厂庆都要在厂院里摆筵席,请工人们一块吃饭,来庆祝工厂的诞生。”

“要搞筵席,就得有肉,要是全都是素菜的话,工人们肯定会有意见。”

“工人才是工厂真正的主人,咱们这些领导就是服务员,咱们不能让工人们同志不满意。”

“所以,无论如何,你一定要搞到两千斤肉。”

两千斤肉看起来不少,但是.....轧钢厂可是有一万多工人,分到每个人嘴里面也没有多少。

“肉?厂长,你没有开玩笑吧?”张洪生惊得放下搪瓷缸子,猛然站起身,一脸难以置信的看向杨厂长。

杨厂长道:“老张,伱看我像是开玩笑的人吗?”

“不是....杨厂长,你还是没有明白现在的局势吗?”张洪山拍着大腿说道:“我这么跟你说吧,就算是部委大院里的食堂,想要买到肉,也得提前七八天时间打报告。”

“形势真的严重到这种程度了吗?”杨厂长皱眉头。

“距离咱们轧钢厂不远的那个菜市场,已经整整一个月,没有采购到一斤猪肉了。”

“.......”

杨厂长闻言眉头紧锁,大口的抽着烟。

如果在以前也就罢了,只要有粮食,跟工人们好好解释一下,工人们肯定能够理解厂子里的难处。

但是。

这两天,轧钢厂明显发展得很不错。

特别是靠着新车间,还成了京城里最有钱的工厂,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再搞不到肉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当然,杨厂长也清楚张洪山是那种老黄牛,只要你吩咐了工作,他肯定会尽力,哪怕累死在田地里。

之所以没有完成任务,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确实没办法完成。

“这件事还真是难办了.....”

就在杨厂长发愁得直挠头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了。

“谁啊!”

杨厂长正心情不好着,自然也没有好气。

但是当听到外面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时,杨厂长的脸上顿时浮现出喜色。

“是李东来同志来了,这小子的鬼点子很多,说不定会有办法。”

杨厂长站起身帮李东来拉开门,热情的拉住李东来的胳膊,把他请到沙发上。

然后倒上茶水,点上烟。

这番热情的举动让李东来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以前的时候,他每次到厂长办公室,杨厂长都很热情,但是从来没有如此热情过。

李东来接过烟,笑着问道:“厂长,您这是有事情需要帮忙?”

“别人都说李东来你聪明,今天一见,果然是不一般。”杨厂长哈哈笑。

两人经过这么年的合作,早就算是老朋友了,可以开一些小玩笑。

旁边的张洪生是新抽调来的,从来没有见过杨厂长如此对待下属。

要知道杨厂长的严厉可谓是出了名的。

在轧钢厂里,曾经流传着一段传说,当年杨厂长刚上任的时候,第一次召开厂委会,竟然把两个科室的领导吓哭了。

由此可见杨厂长的厉害。

如此厉害的人,在面对李东来的时候,竟然跟个孩子似的开玩笑。

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李东来见到有外人在场,也就没有继续闲扯下去,问道:“厂长,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吧。”

“你能帮咱们厂里搞两千斤肉吗?”

“啥?”李东来瞪大眼睛,他这次来就是为了搞肉的事情,这也太巧了吧?为什么能这么巧呢?

杨厂长还以为李东来为难,连忙笑着把厂庆的事情解释了一遍。

“东来,你也知道,要是没有肉,咱们厂的厂庆肯定会不像样子,我这也是病急乱投医,求到了你的头上。”

李东来点点头道:“我这次来,正是为了这件事。”

听到这个,杨厂长的神情激动起来,“这么说,你有办法了?”

“是不是可行,还得领导们商议。”

李东来笑道:“厂长,你可能也知道,我是秦家沟人,在村子里呆了十几年,当了赤脚医生,这才来到京城。”

这次不但杨厂长点头称是,就连张洪山也微微颔首。

李东来的传奇经历,早就传遍了整个轧钢厂,一个小小的赤脚医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竟然成了轧钢厂实验室的主任,谁敢想?

李东来接着说道:“在我们秦家沟的后面,有一座大山,山上密林遍布,里面有很多野猪,到了庄稼成熟的季节,野猪都会下山来糟蹋庄稼,让村民们苦不堪忍。但是,村子里的民兵连,只有几把破火枪,拿那些野猪压根就没有办法。”

听到这里,杨厂长的眼睛顿时亮了,他猛地站起身,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

然后停下脚步,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跟秦家沟合作,去山上抓那些野猪....抓了野猪,就有了野猪肉.....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张洪生也猛地一拍大腿,激动的说道:“这个办法好!”

他也清楚,这个主意看似简单,却有两个关键性的难点。

第一,提出这个主意的人,对农村需要非常的了解。

第二,提出意见的人,得跟公社的关系好,还得跟厂里面的关系好。

两者缺一不可。

综合起来,也就只有李东来最符合这个条件了。

杨厂长是个雷厉风向的人,瞬间就下定了决心。

不过他也清楚,要想把野猪从秦家沟带走,轧钢厂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东来,你既是秦家沟的人,也是咱们轧钢厂的人,秦家沟是你的娘家,轧钢厂是你的婆家,你说说,咱们需要送给社员们什么东西?”

听到这话,李东来不由在心中赞叹,能够成为轧钢厂长,杨厂长也算是人精了。

这话看上去光明敞亮,其中未免有讨价还价的意思。

李东来早有准备,沉思片刻后,笑道:“厂长,你急切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但是秦家沟公社那边,我还要联系一下,秦家沟后面的大山属于是集体财产,要想处置大山,需要全体社员的同意。”

杨厂长愣了一下,猛地一拍脑袋:“对对对,我怎么把这件事忘记了,我现在特批你两天假,你马上就回秦家沟,跟乡亲们沟通。”

杨厂长话说完,似乎是害怕乡亲们不同意,又补充道:“东来,咱们轧钢厂现在什么都不缺,唯独缺肉,缺粮食。社员们的生活艰难,在交换的过程中,咱们可以多付出一些。”

李东来等的就是这句话。

身为秦家沟的前社员,他无论是如何公正,都会被轧钢厂里那些有心人诟病。

现在杨厂长表了态,谁要敢跳出来,就可以直接扇他的脸了。

李东来回到实验室里,在实验室转了一圈,确定实验室正常运转后,就背着来到了车队。

现在天寒地冻的,骑着自行车回秦家沟,肯定很受罪。

咱这次是替公家办事,自然要开“专车”了。

在以往,因为注意影响和感觉路途比较近,李东来很少开吉普车,不过车队的师傅还是按照规定,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吉普车做保养。

看到李东来背着手走过来,修理工老白站起身,笑着问道:“李主任,今天要出去吗?”

“嗯,车里面有油没有?”李东来问道。

汽油是会挥发的,吉普车是战场上淘汰下来的,油箱的密封性没有那么好,为了防止汽油挥发掉,只有在动用吉普车的时候,才会给吉普车添加汽油。

“没有,我现在就添加。”

白师傅放下板子,拿出毛巾擦了擦手,抄起靠在墙角的一个铁壳汽油桶,对着吉普车的油箱,顿顿顿的灌了进去。

汽油桶大概也就二十升,差不多把油箱灌满了,为了防止半路上没有油,白师傅又从库房里拎起一个油桶,放在了吉普车的后备箱里。

“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李主任。”

李东来抄起摇把摇动吉普车,坐在驾驶座上,一脚油门踩下,吉普车如同野马般奔腾而出。

吉普车出了轧钢厂,出了京城,向着秦家沟疾驰而去。

冬天社员们的主要工作是锄草。

社员们在生产队队长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拎着锄头,弯着腰,在地里忙活。

锄草的活计虽然不重,但是不到几分钟,腰部就回酸疼。

有几位年轻人受不了这个,站起身四处张望,趁机休息一会。

当看到吉普车冒着黑烟往这边疾驰而来的时候,那些年轻人兴奋的大喊了起来。

“是东来,肯定是咱们村的李东来。”

也难怪社员们会这么喊。

在秦家沟公社方圆几十里,只有李东来一个人当上了主任级的领导,只有他一个人有专车。

像公社里的领导,别看他们平日里牛皮哄哄的,下乡只能骑自行车。

秦奋进京后,生产队长就被秦奋的弟弟,秦三毛接任了。

秦三毛看到吉普车,兴奋的瞪大眼。

“东来哥回来了,我哥哥说不定也回来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