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 第324章 电子显微镜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第324章 电子显微镜

簡繁轉換
作者:双手持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10:04:00 来源:源1

纸张上鲜艳的写着,丙烯酸树脂,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等化工材料。

这些材料倒算不上什么,实验室的仓库里就能够找到,关键是在化工材料的后面,还跟着一大串研究设备,有些设备实验室里也有,有一些实验室里没有但是可以从兄弟单位或者是上级部门借来。

只是...20万倍电子显微镜...这可是国内最新研究出来的,张青翠只在报纸上看到过,据说是魔都精密医疗器械厂和常春光学所合作研制出来的。

这玩意京城里压根没有,借调的话恐怕难度不低。

张青翠手掌摩挲着纸张,盯着李东来迟疑道:“东来同志,电子显微镜咱们京大没有,需要的话,只能向上级打报告,恐怕需要一段时间,你看,是不是寻找别的东西代替,咱们实验室里有可以放大五万倍的光学显微镜....”

李东来长叹一口气,就算他已经把后世制作出甾体类药物所需要设备精简到极限状态,依然不可避免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设备存在,就像是电子显微镜。

他也知道拿到电子显微镜的难度很大,但是这玩意是观测材料必须的。

“不行,光学显微镜压根无法观测实验过程,没有办法选择精准的操作时间。”

“什么!你想在实验中按照时间精准操纵?这怎么可能?”张青翠愣了一下,旋即瞪大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还是她第一次听说有人可以做到这个。

“不试试怎么行呢?根据我的计算,我们的实验之所以会屡屡失败,就是因为选择介入的时机不对。”李东来沉思片刻,缓声解释道:“你也知道化学药物实验中,大分子之间起化学反应的速度并不是恒定的,有时候经常会出现因为药物反应太过超前,或者是太过滞后而造成化学实验生成物的不一致,所以要想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甾体类药物,必须得测定出药物实验的反应速度。”

李东来看到张青翠的眼睛越瞪越大,嘴巴几乎合不拢了,知道自己讲的知识好像有些超纲了。

“你听明白了吗?”

“好像...没有明白。”张青翠迟疑的回答道,李东来刚才讲的那些原理她都明白,但是她还是第一次知道能测算出药物反应实时反应速度。

“好吧,不管明白不明白,你就按照我说的报上去吧。”李东来也是满脑子包,他现在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好的,我这就把你所需要的材料报到校委会。”

张青翠说话间便要离开实验室,却又被李东来喊住了:“等等,你告诉校委会,如果他们能够搞到电子显微镜的话,我有信心可以在一周时间里,研制出@甾体类药物。”

“什么?一周时间?”张青翠再次愣住了,她倒不是怀疑李东来的能力,现在在整个项目组中,只有李东来领导的小组有可能会攻陷难题。

但是一周时间,这也太夸张了,要知道化学药物实验就像是开随机盲盒,每一次实验都像是一个盲盒,盒子里装着各种各样的结果。

这样的盒子有上百万个,研究人员们通过各种方法来限定条件,可以排除一大批盲盒,但是剩下的盲盒也足以万计。要从这上万个盒子中找出正确的那一个,必然需要成千上万次的实验。现在李东来竟然说可以在一个星期内找到那个盒子,这让张青翠不得不震惊。

她思忖片刻,小心翼翼的说:“东来同志,你是不是过于乐观了?”

过于乐观?不乐观不行啊!

不然的话,像电子显微镜那种先进的玩意,怎么也轮不到他用。

况且,李东来还真不是盲目的乐观,毕竟他已经深谙整个实验流程,现在唯一缺少的就是设备。

只要设备拿到手,按照宇宙规律在位面上的统一性,李东来有那个信心做到手拿把掐。

“你尽管去吧,我自有道理!”

“明白,我这就去找校委会的张书记,尽最大能力帮你争取到电子显微镜的使用权。”

李东来的自信心感染了张青翠,她重重的点点头后,便出了实验室,来到杨书记的办公室外。

还没走到跟前,站在办公室的一个青年秘书便冲过来同她打招呼:“青翠,年前我有位老同学从沿海那边寄来了两斤干带鱼,我母亲一直等着你去做客的时候,让你尝尝鲜的。我看你一直没去,便去你家找你,可是你却不在家。你过年的时候,去哪里了?”

“刘峰同志,替我谢谢伯母的好意,不过并不喜欢吃海鲜,至于我过年的时候在哪里,那是我个人的**,不方便透露。”张青翠看到刘峰,眉头不由紧蹙起来,她也知道刘峰对她有好感,不过她总觉得刘峰这个人心思不正。

“那个,张书记在办公室吗?”

刘峰早就习惯了张青翠冰冷的样子,他一点都不生气,笑道:“你大伯在呢!刚来不久,这会应该准备下午开会的材料,要不要我替你通报一声?”

“不用了,我自己敲门就行了!”

张青翠没有理会他,敲了敲门,屋内传来一道威严的声音。

“谁啊?”

“我,先锋项目组的助理研究员张青翠。”

“啊,青翠来了,赶紧进来吧。”

待张青翠进入书记办公室后,刘峰在外面矗立良久,开始思忖最近张青翠的情绪变化。

他跟张青翠同住一个大院,他们从小一块长大,又一起考上了京城大学,在外人眼中,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刘峰的父母也是这样想的,虽然同住一个大院,张青翠的家庭背景不是刘家可以比拟的。

张青翠的父亲和母亲都是高层人士,哥哥在边疆也作出了杰出贡献,而张青翠的大伯更是校委会的书记。

所以,刘峰的父母就希望自己儿子能跟张青翠结婚,他们也好借张家的势力。

当然了,除了父母的期望,刘峰自己也是非常喜欢张青翠的。

身为大院子弟,刘峰见过无数漂亮的女孩子,那些女孩子都没有张青翠身上那种冰山般的气质,这种气质让刘峰很是心动。

刘峰在毕业后,由于表现优异,顺利得到张书记的欣赏,并成为张书记的秘书,距离接近张青翠又更近了一步。

按照他的计划,虽然张青翠冷冰冰的,但是刘峰有信心在一年时间内拿下她。

从此之后,就可以借助张家的势力扶摇直上了。

可是,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最近一年内,张青翠似乎特别排斥跟他接触。

刘峰每次去找张青翠出去玩,都被张青翠以工作忙拒绝了,最开始的时候刘峰也没有在意,还以为张青翠只是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他本想借着过年的机会,邀请张青翠去他家里玩,谁成想,张青翠却不在家。

身为张书记的秘书,刘峰很清楚张青翠也不在张书记家。

这就让他摸不着头脑了,因为据他所知,张青翠是一个朋友不多的人,她有限的那几个朋友刘峰也都认识。

“看来,还得调查一下张青翠在哪里过的年!到了嘴边的肉,可不能被别人抢走了!”

刘峰这样想着,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办公室内。

张书记看到张青翠进来,主动从办公桌后站起身,给张青翠倒了一杯茶水。

“青翠啊,过年的时候你住在谁家?我本来想让你伯母给你送一些饺子的,谁知道你不在家。”

张青翠接过茶水,立正站齐道:“大伯,我前几天去家里做客,不是跟您解释过了嘛。我是在一个朋友家里过的年。”

“真的吗?”张书记皱了皱眉头,重新坐下,目光紧盯张青翠的眼睛,道:“我怎么听刘秘书说,他去你的那些朋友家找过你,你的那些朋友都表示自从放了假,就没有见到你了!”

“刘峰竟然敢调查我!”

张青翠闻言心中有些生气,同时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自从进了李东来家,她就过得很快乐,忘记让那些朋友帮着打掩护了。

“你不要怪刘峰,他也是关心你。”张书记摆摆手道,“你也是成年人了,大伯本来不该管你的私生活,不过你父母现在都不在京城,我这个当大伯的就有责任照顾好你。你知道自从得知你不在家里,你伯母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你的堂哥和堂姐发动了不少人找你。幸亏你在初二的时候到家里走亲戚了,要不然他们真能把京城翻过来。”

对于这个侄女,张书记一直很满意,思想正派,表现积极,并且还异常聪慧,是一个搞科研的好苗子。

张家人中最注重的就是这样还能够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所以虽然他自己的儿子现在也在部委任职,但是论受待见程度,远远不如张青翠。

而且,张青翠还是张家两家人中唯一的女孩,万一出了事情,他绝对没有办法同二弟交待。

张青翠也知道自己脑子一热跑到别人家过年,让大伯操心了,小声说道:“您放心,我跟柳儿她们不一样,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柳儿是大院里作风比较混乱的女孩子,才刚二十岁不到,换男朋友就跟换衣服似的,隔三差五就领着一个陌生的面孔在大院里出现,让大院里的人深感不齿。

见张青翠这种笃定的态度,张书记也就不再追问了,女孩子长大了,总会有些小心思。

自己作为一个大伯实在不适合问这些,等有空的时候,让张青翠的大嫂私下偷偷问问。

他笑道:“你今天来,不会只为看望你大伯吧?”

“看您这话说的....还真是对了。”张青翠把李东来所需要的材料递给张书记,“这是我们组长需要的东西,麻烦您这个大书记想办法筹备一下。”

“项目组的事情啊。你们先锋项目组现在做的是重点项目,我们学校自然应该全力支持....只是...这个电子显微镜是什么?”

张书记说着话,翻阅材料,当他的目光着落在的电子显微镜上的时候,眉头顿时拧成了疙瘩。

他抬头看看张青翠:“咱们有电子显微镜吗?”

也不要怪张书记会如此孤陋寡闻,他本身是文科出身,这些年也一直忙于政务,对国内的前沿科技并不太了解。

“有的,不过只有一台,刚刚研制出来没有几年,现在在常春光学所。”

“只有一台?这难度似乎有些大啊!”

张书记虽然不懂电子显微镜,也知道像这种尖端设备一般人压根没有使用的权限。

“我先帮你问一下。”

张书记并没有直接给张青翠答复,而是坐下来摇动电话,待听筒里传来清脆的声音后,他直接说道:“麻烦接京城大学设备处。”

一阵琐碎的生意后,听筒里传来了一个粗犷的声音:“您好,这是里京城设备处,我是处长黄守明。”

“黄处长,这里是校委会。”

“啊!张书记啊,您有什么吩咐?”

“吩咐不敢当,少在这里油嘴滑舌的,事情是这样的,我这里需要一台2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你能搞到吗?”

“啥?”

“20万倍电子显微镜,就是常春光学所制造出来的。”张书记抬起头看了一眼张青翠。

对面沉默片刻,似乎在斟酌语言,许久才发出一丝惊疑的声音,道:“张书记,你说的那个显微镜我在内部刊物上看到过介绍,它可是常春光学研究所的镇所之宝,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光学所那帮家伙正准备利用它研制出更先进的显微镜。就算我以咱们学校的名义向他们发函,也不可能借到的。”

“没有一点希望吗?你可是咱们京城大学的装备运输大队长。”张书记皱了皱眉头。

“没有希望,我相信只要我拨通光学研究所的电话,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挂断。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您亲自出面去谈,光学研究所的领导才可能会听咱们说两句。”

“明白了!”

张书记挂掉电话,看着张青翠说道:“张青翠同志,这个电子显微镜对你们的研究,很重要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