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 第446章 斯德哥尔摩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第446章 斯德哥尔摩

簡繁轉換
作者:双手持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10:04:00 来源:源1

职业技术学习班的推广比李东来预计的要顺利得多。

在轧钢厂百分百的晋升通过率面前,老旧的师徒模式显得不堪一击。

部委在一周后便召开大会,决定成立京城职业技术训练中心。

京城职业技术训练中心的任务很明确,在各个工厂成立职业技术学习班,用来培训职工们的技术。

由于参与培训的职工,在白天还得承担生产任务,职业技术学习班统一在晚上进行,并且不强制工人参加职业技术学习班,这种模式是李东来根据后世的夜校制定出来的。

在大会上,全票通过了由李东来担任京城职业技术训练中心主任的决定,并且选举产生了十位副主任负责具体的工作。

十位副主任看似很多,但是京城有大小工厂数百座,参加职业技术学习班的工人多达几十万。

有了这些副主任分担工作,李东来就显得轻松许多,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各个工厂把职业技术学习班建立起来,并且在开课的时候做一次演讲。

当然了,李东来也没有忘记成立职业技术训练中心的初衷,那就是要几十万学员里面,挑选出一批天赋异禀的学员,作为储备人才,重点培养。

为了让那些人才的天赋得到施展,李东来又成立了一支名为京城技师菁干班的队伍。

队伍由张青翠负责,由李东来亲自监管。

李东来为这支队伍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物质资源,并且加强队伍的思想教育,队伍中的每一个技术师傅,都必须在每个月的月底,进行一场组织谈话。

京城技师菁干班的成立,代表着技术储备已经就位,李东来也开始着手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不过在进行工作之前,他还得去一趟瑞典,把那枚诺贝尔奖章拿到手。

......

十二月份的瑞典已经进入了严寒季节,斯德哥尔摩的大街小巷被白茫茫的积雪覆盖。

呼啸的寒风却无法阻止人们的热情,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早就在飞机场外严阵以待。

“看,巴索夫和普罗霍罗夫出来了,他是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当两个胡子拉碴的苏国中年人一前一后走下飞机的时候,一群记者蜂拥而上,围在了中年人身旁。

“巴索夫教授,普罗霍罗夫教授,请问你们对于和汤姆教授共同因为发明了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而分享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什么看法。”

巴索夫教授皱了皱眉头,直接推开话筒,走出了人群。

“不好意思,巴索夫教授有点不舒服,今天不接受采访。”普罗霍罗夫教授有礼貌的冲着那个不怀好意的记者笑了笑。

那记者不依不饶,把话筒怼在了普罗霍罗夫教授面前:“那你能回到我刚才的问题吗?”

普罗霍罗夫教授摆摆手:“不好意思,我身体也不舒服。”

开什么玩笑,汤姆教授可是大洋彼岸的教授,双方一直处于不太和平的状态。

无论他今天对汤姆教授做了何种评价,这些记者必然会曲解他的话。

对于西方记者歪曲事实的功夫,普罗霍罗夫教授可有亲身经验。

当年他带队去扭腰市做演讲,也是刚下飞机便被记者拦住了,。

问了他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普罗霍罗夫教授,你有女朋友吗?”

众所周知,普罗霍罗夫教授是科学界有名的独身主义者。

在他看来把时间花在谈恋爱和家庭生活上,是对生命的浪费,他需要用短暂的生命来寻找寻找宇宙奥秘。

女人哪里有探索世界愉快?

可是面对记者的问题,初出茅庐的普罗霍罗夫教授也不好意思给大洋彼岸的人民留下坏印象,便有礼貌的回了一句:“不好意思,我暂时还没有女朋友。”

就是这一句简短的回答,引来了不小的麻烦。

在第二天的报纸上,记者根据这句人畜无害的话,发布了十多篇新闻。

“独家,苏国著名科学家普罗霍罗夫教授竟然爱好异常。”

“震惊,普罗霍罗夫教授刚下飞机,就迫不及待要在这里找女朋友。”

“离奇,普罗霍罗夫教授嫌弃苏国女人样貌丑陋。”

“小道消息,普罗霍罗夫教授当天晚上竟然出现在红灯区。”

.......

可以想象得到,普罗霍罗夫教授第二天看到报纸时,他的表情多么精彩。

普罗霍罗夫教授一直信奉古老的东方哲学-吃一堑长一智,从此面对西方记者的提问,直接三缄其口。

可惜的是,这年代的记者就跟吸血鬼一样,他们全靠从名人身上获取信息,编造新闻来拿稿酬和奖金。

普罗霍罗夫教授的做法明显是在砸他们的饭碗。

有好事的记者当时便拦住了普罗霍罗夫教授的路:“巴索夫教授的身体不舒服,您的身体也不舒服,是不是贵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太破旧,在空中太过颠簸的原因。”

好家伙,这明显是找事儿嘛。

现在的普罗霍罗夫教授已经成长为老鸟,当然不会上当,直接回怼了一句:“不好意思,不是因为飞机的原因,主要是你们这里的空气太污浊了,闻起来还有一股腐朽的味道。”

说完,头也不会的离开了,只留下那些记者呆愣在原地,他们没想到原本打算利用普罗霍罗夫教授来攻击对方,谁承想反被普罗霍罗夫教授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

普罗霍罗夫教授的话如果发表在报纸上,肯定会引来民众的不满。

于是,他们相互对视一眼,把刚才的录音删除了。

记者们没有失落太久,当一架来自北美洲的飞机降落在机场上时,他们不约而同的围了上去。

“约翰教授,约翰教授.....”

现场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有民众挥舞着花环,仪仗队也开始奏乐。有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是科学界的大佬莅临了,其实走下飞机的只是约翰教授,他也是今年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的一位。

事实上,约翰教授在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研究中贡献,远不如普罗霍罗夫教授和巴索夫教授。

不过他师出名门,有一位好的老师,再加上是北美洲人,才会受到如此的关注。甚至有媒体曾经称约翰教授是最年轻的诺贝尔奖科学奖得主。

这个称号在李东来获得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前,也算得上名副其实,毕竟约翰教授今年才刚刚三十三岁,在一帮老家伙中,算得上年轻的了。

当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公布后,再也没有人提起这个称号了,因为李东来才二十九岁。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约翰教授的心情,刚走下飞机,他便开始了表演,先是冲着下面的人群飞吻,紧接着又跳起了牛仔舞,把北美洲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台下的记者也乐意看到这样的约翰教授,纷纷抬起摄影机对准了他。

“诸位,我现在正在斯德哥尔摩的国际机场,现场采访来自北美洲的约翰教授,大家可以看到,约翰教授似乎并没有受到东方神奇小子的影响,表现得格外活跃。这足以说明,约翰教授拥有强大的实力,这次能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实至名归,远不是东方神奇小子能够比拟的。”

“约翰教授此次获奖,说明北美洲的高等教育远超世界其他地区,这是约翰教授的胜利,也是我们的胜利....诶诶,大家伙怎么全都跑了?”

约翰教授正闭着眼睛倾听来自记者们的赞誉,突然听到一阵喧哗,睁开眼才发现面前的记者都一窝蜂的奔向一架刚刚降落的飞机,那架飞机呈现墨绿色,机身上印刷有鲜艳的红色五角星。

鲜艳的红色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夺目,约翰教授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身后的助手似乎没有觉察到约翰教授神情的变化,眺望那架飞机,惊喜的喊道:“是东方神奇小子来了!我真想跟他见一面,想当面请教,如何通过自学拿到诺贝尔奖。”

这年代消息传播缓慢,国内的新闻更加闭塞,不过那只是相对于一般人而言。

当李东来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从瑞典皇家科学院传出来的时候,部委和轧钢厂的领导都清楚,李东来的相关信息再也无法保密。

倒不是无法保密,而是在没有真实信息的情况下,那些记者必然会胡编乱造,在国际上造成不好的影响。

为了避免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的恶意揣度,由部委牵线,轧钢厂出面,召集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对外公布了李东来的全部信息。

从出生到成长,再到家庭情况,个人生活情况,工资情况,都在公布的范围内。

饶是轧钢厂已经美化了不少,李东来的奇迹崛起依然引起了世人的惊叹。

毕竟五六年前还只是乡下的赤脚医生,现在竟然获得了诺贝尔奖,就算是天才也不过如此。

人们往往仰慕强者,李东来的名字,很快便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媒体新闻中。

普通人羡慕李东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能够在医学界名留青史。

而科学界的人则惊讶于李东来的自学能力,他们花费了几十年时间接受正规教育,也无法做到的事情。

竟然被一个只上过小学的赤脚医生做到了。

由于便产生了一个疑问,难道东方的小学教育已经发达了这种地步吗?

甚至有好奇者,耗费重金,专门从国内进口了一大批小学教材。

......

约翰教授见到助手也被李东来收买了,心中更加的愤恨。

约翰教授幼年成名,两岁的时候,便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他的父母是加州理工的物理学教授,感觉到儿子的天赋异于常人,便带着约翰乘坐飞机来到牛津,参与门萨俱乐部的筛选。

门萨俱乐部是兰斯·韦林于1946年在牛津创立的一个以智商作为入会标准的俱乐部,IQ门槛为130。

不像在后世,门萨俱乐部已经遍布全球,甚至是国内也有门萨俱乐部的分支,会员的招收范围也相当宽泛,只要是智商达标就可以了。

在这个年代,门萨俱乐部还是一个相当封闭的俱乐部,能够有资格参加筛选的人,除了智商外,出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条件,一般人也跟没有接受测试的资格。

当然了,招收的要求严格,加入后的福利也是相当的好,俱乐部会派遣专门的教师,对通过测试的孩童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天赋。

约翰教授的父母是大学教授,这年代的大学教授相当稀少,在社会上算得上是上流人物,自然有资格让自己的儿子接受筛选。

筛选的结果让约翰教授的父母大喜过望,约翰的智商竟然高达150。

要知道,普通人的智商在100左右,100、110、120为优秀,智商120-140为最优秀,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

爱因斯坦的智商是160,小约翰的智商竟然高达150,那是妥妥的天才啊。

于是,约翰教授的父母,便开始大力培养小约翰,小约翰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五岁便完成了小学教育,十二岁便考上了加州理工,二十二岁成了加州理工的教授,并且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学术成果,成为科学界有名的天才。

约翰教授也一直以天才自居,直到李东来的出现。

他感觉到自己的诺贝尔奖顿时不香了。

当然了,他有这样的感觉是正确的,诺贝尔奖虽然都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奖项的分量却有不同。

像经济学奖,和平奖之类,文学奖之类的,完全是凑数的,特别是和平奖,一个在位时期发动过数次战争,造成几十万人伤亡的领导人,竟然能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你敢想?

如果诺贝尔老爷子知道的话,说不定会掀开棺材板,跳出来,扇颁奖委员会一巴掌。

自然科学奖之间的差别并不大,最大的区别就是获奖人数。

单人获奖的含金量,要远远高于多人获奖。

李东来是单独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而约翰教授是跟其他两位教授共同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中的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就在约翰教授以为自己因为学术成绩而遭到记者们的遗弃时,他突然发现情况好像不对。

那架墨绿色的飞机,怎么下来了那么多乘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