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 第672章 京城第一场发布会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第672章 京城第一场发布会

簡繁轉換
作者:双手持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10:04:00 来源:源1

面对陈华的疑惑,李东来淡淡的笑道:“可能是京城自行车制造一厂的师傅比较配合吧。”

那淡然的态度,要不是陈华在汽车厂里工作,了解汽车生产的全过程,还真就相信了。

汽车从立项到设计图纸,再到最终生产出来成品汽车,最少也需要五六年的时间。

就算电动自行车的结构比较简单,复杂程度比不过汽车,要想生产出来,也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

而李东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搞定了,这仅仅是那些工人师傅配合,还是远远不够的。

只是....陈华这会并不关注这个问题。

她是了解电动自行车性能的,要是能有一辆电动自行车,那上下班就不用再费力气了。

吃完饭,陈华帮丁秋楠洗了碗筷,一边同卫东和卫国玩耍,一边笑着问道:“姐夫,现在购买电动自行车需要什么条件?”

李东来放下搪瓷缸子,舒服的伸了个懒腰,笑道:“因为初期的产能有限,电动自行车暂时采取按票出售原则。”

“电动自行车票?那什么条件的人,能拿到票?”陈华坐直身体,眼睛直直的盯在李东来身上。

“电动自行车的票由上级统一负责分配,我们实验室虽不清楚具体的标准,不过依照产量可以推算出,首批发放的人员包括各大工厂的厂长,副厂长,厂先进工作者,立过大功的同志,还有京城各大部门的领导。”

听到这话,即使知道标准肯定很高,陈华的心中依然稍稍有所失望。

丁秋楠看到陈华的样子,就知道这小姑娘想要一辆电动自行车。

但是。

她并没有替陈华说话。

原因很简单,丁秋楠清楚李东来一向是公私分明的人,绝对不会为了自家亲戚,破坏部委定下的制度。

现在提出来要帮陈华搞一辆电动自行车,就是在给李东来找麻烦。

两人谁都没有吭声,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已经将她们的心思都展现了出来。

李东来喝了一口茶,大声笑道:“陈华,你是不是也想要一辆电动自行车?”

“啊?!”陈华先是惊喜,连忙又摆手否认:“姐夫,我不符合标准,拿不到电动自行车的票,再说了,我还年轻,骑自行车就行了。”

“我们实验室里有一些样品......”李东来缓声说道。

“呀,姐夫,你们卖吗?卖吗?”陈华猛地站起身,跑到李东来跟前,蹲下身问道。

那急切的小模样,就像是一個想要糖果的孩子。

“当然可以卖,只不过价格不便宜,虽然是样品,一辆电动自行车的成本也在两百五十块钱左右。”

李东来倒不是故意照顾陈华,在研制电动自行车的过程中,为了实验电动自行车的质量,为了测试各种标准,实验室制造了一大批电动自行车。

实验室的研究员们都得到了一个任务,每天要骑着电动自行车,在实验室的围墙内晃悠半个小时。

现在电动自行车即将正式发布,这批样品也就没有用处了,按照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可以直接对外销售。

“两百五十块啊.....”陈华犹豫片刻,重重的点点头:“姐夫,我想买一台,还得麻烦您帮我。”

陈华家庭条件优越,并不是那种缺钱的人,另外,她跟一般的女孩子不一样。

一般的女孩子喜欢漂亮衣服,喜欢雪花膏红头绳,她独喜欢这种制作精密的高科技产品。

“当然可以。”

李东来一口气答应下来。

那批样品柜实验室处置,李东来身为主任,有权决定出售给谁。

事实上,他也打定要买两辆,一辆自己骑,一辆送给丁秋楠代步。

夜渐渐深了。

考虑到陈华是个小姑娘,李东来在丁秋楠的督促下,亲自将陈华送回了汽车厂。

在道路上,陈华提出了一个问题:“姐夫,既然自行车能用电池驱动,那我们多搞几块电池,是不是也能搞一辆电动汽车?”

李东来扶着冰冷的车子把,摇头道:“陈华,你提的这个建议我们也曾考虑过,只是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我们尚且没有办法制造出符合要求的电池。”

“电动自行车上的电池不行吗?”

“能源密度太低了,即使是用几十块电池串联在一块,也没有办法驱动汽车,况且,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汽车的负载也必然会增大。”

陈华是正规大学生,学习过相关的知识,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看样子,咱们还需要多等几年了。”

“那一天迟早会来的。”

事实上,李东来在电动自行车项目研究完成后,已经展开了对电动汽车的研究,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电动车电池研究小组。

只是因为技术条件和设备落后,电动车电池的研究,迟迟没能取得理想结果。

....

翌日一大早。

京城百货公司就被顾客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京城的居民们早在前两天的报纸上得知了电动自行车即将发布,他们虽然买不起,但是并不影响凑热闹的积极性。

煤炭厂的张兴明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为了能一睹电动自行车的真容,他甚至请了一天假,当然,这也许是因为在煤炭厂这个国营工厂请假,并不会被扣工资。

只是他没有想到百货商店的人有那么多。

还只是早晨六点钟,百货商店门口的大广场上就挤满了群众,有些年轻的小伙子,甚至把这里当成了拍婆子的地点,遇到年轻的姑娘,总会冲过去吹几声口哨。

这引得年轻姑娘身旁的男同志不满,这时候,往往一句你瞅啥,就成了双方争斗的起始点。

很快,不大的广场上就发生数起争斗,鞋底子,半截砖,钢丝车锁都成了有力的武器。

以至于附近的街道派出所不得不全体出动,来维持场面,要是真出了事儿,那就麻烦了。

张兴明看到两个年轻人被派出所同志带走,意兴阑珊的摇摇头:“真是没意思,本来还想看会热闹的。”

这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声音:“兴明,你也来看电动自行车啊。”

张兴明扭过头去,看到是自己的工友李明浩:“老李,你也请假了?”

“那是当然,我听说今天咱们车间一大半工人都请假了,幸亏咱们请假得比较早,那些后来去请假的,被车间主任熊了一顿。”李明浩幸灾乐祸的说道。

“是啊,今儿百货商店卖的可是电动自行车,只要拧动电门,就会自己跑,最适合咱们这些在煤炭厂工作的同志了。”张兴明点点头。

煤炭厂因为需要将木材烧制成木炭,生产的时候,需要排放出滚滚黑烟,所以解放后被迁到距离京城二十多里地的荒野地带。

这下子就给那些家在京城的工人出了个大难题。

虽然煤炭厂也提供宿舍,但是在十几个人一间的宿舍,充满了打屁味,腐朽潮湿味,臭脚丫子味,哪里有回家抱着媳妇儿睡觉来的舒服。

于是很多工人都选择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二十多里地骑自行车也就是半个小时,看似浪费不了多少时间,但是从京城到煤炭厂,是一路上坡,等工人骑到厂里面,已经累得半死了,哪里还有力气干活。

特别是每天都需要往返一次。

所以煤炭厂的工人听说了今天京城百货商店开售一种不要蹬脚蹬子,就能自己跑的自行车,自然很感兴趣。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八点钟,负责开门的售货员同志看到外面围了那么多人,一时间竟然不敢打开门锁了。

最后还是派出所的同志在旁边帮忙维持秩序,让顾客们都排好队,售货员这才打开了门。

上万顾客拥挤着进到了百货商店里,等看清楚店内的场景时,顿时都倒吸一口凉气。

不知道何时,百货商店一楼原本售卖副食的柜台被挪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主席台。

主席台上摆着一辆用红绸布搭着的电动自行车,旁边还站着几位身形健硕的男同志。

“这是干什么的?”

“不知道啊,为什么要将电动自行车,用红绸布遮掩?”

“我听说在港城那边,人家开售新玩意,都是这样搞的。”

.....

此时站在“后台”的李东来听到群众的议论声,顿时哭笑不得,无奈的瞅了老巴一眼。

按照李东来原本的计划,百货商店开售电动车,跟他这个实验室主任并没有任何关系,他还得趁着闲暇的时间规划实验室的下一个研究项目。

但是老巴这位阿斯利家族第三顺位继承人,却突发奇想,表示电动自行车,实际上要算是轧钢厂实验室对外发布的第一款高科技产品,建议李东来趁机搞一个产品发布会,应该像欧美那些大财团似的。

老巴的建议立刻得到了轧钢厂实验室其他核心人员的同意,其中最支持的要数张青翠了。

这阵子,轧钢厂实验室开始转型,陆续收购了调料厂和自行车厂,张青翠的职务也发生了变化,从轧钢厂实验室的大总管,晋升为了专门负责实验室产品推广的科室主任。

张青翠在接受了新任务后,为了不掉链子,特意跟大学内的教授,学习了相关的知识。

虽然这年月国内还是计划经济,但是对于商业推广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毕竟在五十年代的火车票上,可是有能打广告的。

张青翠意识到这是扩大轧钢厂实验室影响力的好机会,当时就积极建议李东来同意老巴的想法。

李东来思虑再三,先是跟部委递交了申请,得到同意后,才在京城百货里面,布置了一个大型的舞台。

说是大型舞台,其实就是一个木质的台子,后面有纸箱子做成的背景板,背景板上有实验室的书法家‘刘教授’亲笔书写的‘轧钢厂实验室电动自行车发布会’几个大字。

伱别说,远远的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

“李主任,人差不多了,咱们的发布...发布会该开始了吧?”

就在李东来摇头苦笑的时候,百货大楼的工作人员走进来,小声的问道。

李东来扭头看向张青翠:“张青翠同志,该怎么出场了。”

“主任,您放心,我全都规划好了。”张青翠今天身穿一套淡灰色的中山装,看上去很干脆利落,颇有点后世女强人的气势。

她说着话,拎着一个扩音器,走到了舞台上。

“各位顾客大家好,今天是我们轧钢厂实验室电动自行车发布的日子,想必大家伙都对这种不用蹬就能奔跑的自行车很感兴趣,下面就让请我们实验室的李东来主任为大家介绍。”

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一阵激烈的掌声。

大家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奇怪的会议,但是只要能凑热闹,只要能吃瓜,就足够了!

如果现场给打分的话,李东来肯定要给张青翠打一个一百分。

这年月的女同志个人都比较保守,特别是实验室里的那些女同志,别看她们在实验室忙得风风火火的,真要是站到众人面前时,往往说不出一句话。

张青翠刚才大大方方,吐字清晰,一点都不逊于后世的女主持人。

当初将张青翠拉进实验室,是李东来作出的最明智决定。

他感慨两句,大步走上了舞台。

今天李东来身穿了一套黑色的中山装,显得格外的精神,而又不失威严。

刚上场,下面看热闹的大娘大妈都在打听。

“诶诶诶,这小伙子就是轧钢厂实验室的主任,太年轻了吧?”

“也不知道结婚没有,我有个侄女今年刚满十八岁,长得挺不错的,我看跟这小伙子很般配。”

“我闺女可是中专毕业生,是高学历人才,跟这个李主任更配。”

“起开,你们都让开,我要亲口问问这小伙子。”

....

见到下面的群众开始骚动,张青翠不慌不忙的拿起扩音器,大声说道:“各位,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们实验室的李主任早就结婚了,并且跟妻子还琴瑟和鸣,夫唱妇随。

你们要是有适合年纪的姑娘,我们实验室倒是还有不捎未结婚的小伙子。

等发布会结束,各位可以到我这里登记报名。

咱们现在还是让咱们把注意力放在产品的发布会上。”

“现在有请我们的李主任来帮大家伙介绍。”

说着话,不顾那些大娘大妈们一脸的失望,张青翠将扩音器,交给了李东来。

李东来接过扩音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