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 第633章 不欢而散的合作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第633章 不欢而散的合作

簡繁轉換
作者:双手持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10:04:00 来源:源1

在后世,只要没有加装限速的电动自行车,速度可以轻松达到六十多公里每小时。

只要有五块电池,电动车的续航,将超过一百二十里。

至于质保里程数,那就更没上限了。

一般来说,一辆电动自行车的寿命足以超过五万公里。

所以。

李东来提的这些目标,一点都不过分。

但是在这个年代,这些目标都是不可想象的。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开什么玩笑,续航能达到一百公里的话,那还要汽油车干什么?”

“就是,还有电动车的寿命,别人可能不了解,我是专门研究电机的,电机的寿命最长只有五千公里。”

“你们都别说了,既然这个项目是李主任提出来的,他肯定有把握。”

莫山凤拍了拍桌子,提醒那些研究员们。

跟这些人不同,他曾经数次作为工程人员加入到前几次的研究项目中。

每次的研究目标都看似不可思议,但是在李东来的指挥下,研究员们都化腐朽为神奇,以不可思议的方法将产品研究了出来。

莫山凤算是老资格了,在这帮研究员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大家伙小声听他这么说,都顿时闭上嘴巴,不再吭声了。

这时候,李东来继续说道:“由于项目的难度很大,我决定成立一个专项攻坚小组,这個小组的组长,由莫山凤同志担任。”

说着话,李东来掀开材料,指着第一页上的图纸介绍道:“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种电机,是由我为电动自行车特意设计的无刷电机。”

无刷电机.....

此话一出,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了下来,那些研究员们齐齐抬起头,双眼紧盯李东来。

电机是电气工程中,使用最多的元件,小到微型发电机里的转子,大到电驱动挖掘机的动力装置,都是由电机构成。

但是。

电机主要结构就是定子 转子 电刷。

虽然碳刷这玩意,在跟换向器相互滑动摩擦的时候,融通易造成损耗,需要定期更换碳刷。

同时,碳刷与线圈接线头之间通断交替,会发生电火花,产生电磁破,干扰电子设备。

看上去弊端很多。

但是。

电机通过旋转磁场获得转动力矩,从而输出动能。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电刷与换向器不断接触摩擦,从而在转动中起到导电和换相作用。

也就是说,电机必须要有碳刷这个结构。

无刷电机,算是怎么回事?

李东来似乎看出了他们的疑惑,笑着说道:“考虑到有刷电机的种种弊端,我研究出了这种不需要电刷的电机,它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采取电子换向,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运转方式。具体的设计方案你们在材料上就能看到。”

电子转向....线圈....还真有可能!

莫山凤连忙低下头,抱着材料研究了起来。

其他研究员也跟他作出了一样的选择。

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啪嗒

莫山凤手里的材料掉落在了地上,他抬起头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李东来。

“李主任....您设计的这个无刷电机,好像真的能运转!”

身为电气方面的专家,莫山凤比一般人更了解无刷电机的重要性。

无刷直流电机没有了电刷,运转时摩擦力大大减小,运行顺畅,噪音会低许多。

可以用来制造静音风扇。

少了电刷,无刷直流电机的磨损主要是在轴承上了,从机械角度看,无刷直流电机几乎是一种免维护的电动机了。

可以说,无刷直流电机的寿命将成为有刷电机的几十倍。

李东来提出的十万里的质保里程,好像还有点保守了,这玩意只要里面的线圈不烧坏,就可以一直的运转。

李东来点点头淡淡的笑道:“设计图我已经仔细核对过了,应该没有问题,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将无刷直流电机的制造出来。然后检测它的各项性能,确定其是不是能够成为电动自行车的电机。”

“明白!”莫山凤陡然站起身,接下了这个光荣的任务。

开玩笑,他们将要制造的无刷电机,将是世界上第一个无刷电机,他们将改变电气史,说不定还能在将来的教科书上留下一笔浓厚的色彩,怎么会不兴奋呢?

将制造电机的任务交给莫山凤之后,李东来就开始攻坚电动自行车中,最难的课题了——电动车的电池。

其实这个年代,国内一些先见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新能源的重要性,早就展开了对电池的研究。

国内研究出来的电池,甚至一度还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只是因为国内经济水平比较低,缺少科研经费,并且那些研究所,缺乏对市场的认识,没有办法将研究成果化为产品,最后导致研究半途而废,被国外超过。

在这个年代,国内很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都对碱性燃料电池展开了研究。

其中以京城电池研究中心最为有名。

李东来原本想着个京城电池研究中心共同联合可以用于电动车的铅酸电池。

可是研究中心的刘主任,在听说铅酸电池是民用产品后,立刻站起了身,嘴角勾起一丝戏谑。

“李主任,我本来对你们轧钢厂实验室还是很钦佩的,你们研究出了那么多优秀的产品,为国家争了光。但是我实在是有些失望了。”

刘主任是国内知名教授,是化工方面的权威,是电池研究领域的扛把子,一般人见到了都得礼让三分。

李东来却毫不在意他的身份,径直问道:“刘教授,我们实验室的研究项目,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不但有问题,还是大问题!”刘教授毫不客气的说道:“铅酸电池因为体积和重量的原因,只能用于民用,而现在咱们国内的研究重点是碱性燃料电池,你们这是走错了路!”

李爱国当然了解碱性燃料电池。

这种技术也称为培根燃料电池,以其英国发明者弗朗西斯·托马斯·培根(FrancisThomasBacon)的名字命名。

是一种可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气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具备转换能效高,无污染,在工作时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也低于传统火力发电厂的60%。

一旦出现,就风靡全世界,成为最先进的电池技术。

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太空设备提供能源。

国内的研究所也纷纷展开研究。

但是。

在此后的数年里,碱性染料电池并没有在世界上推广开来,原因只有一个:价格高,寿命短。

这两个缺点,放在一些不计成本的项目上,肯定是没有问题。

但是民用产品讲究的是价格低廉,经济实惠。

以至于到了后世,这种燃料电池项目,只能成为PPT上骗人的项目。

而刘教授竟然还将这项目当成宝贝。

真是可笑。

不过李东来倒是能够理解刘教授。

毕竟他的研究资金来自上面,仅仅需要为上面负责,搞出了成果,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说不定能够功成名就。

就算是搞不出来成果,也没有什么后果,到时候用实验数据发几篇论文,那么在学术圈的地位,又能增加不少。

有这种稳赚不赔的项目,他为何还要冒险去研究民用电池技术呢?

“行了,刘教授,现在要是上面断了伱的研究经费,你还能讲出这种话吗?”

理解归理解,李东来还是毫不犹豫的回怼道。

在后世,国内的科技发展之所以迟缓下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刘教授这种人占据了高位。

“你....”刘教授没有想到李东来会一点都不给他一点面子。

要是李东来不是轧钢厂实验室的主任,早就将他撵出去了。

李东来还要忙工作,也没有心情同刘教授斗嘴,没有再理会他,站起身就离开了。

刘教授气得嘴唇发抖,摇动电话向部委告状。

原本想着可以凭借自己研究所所长的职位,还有在学术界的地位,逼迫部委向轧钢厂实验室施加压力。

只是没有想到,对方听到他的诉苦之后,只是淡淡的安抚了两句,就挂掉了电话。

“啪”

刘教授将电话摔在桌子上,气愤的说道:“太可恶了,一个毛头小子,只不过是搞出了两三样发明,就敢在我面前指手画脚,要是我有轧钢厂实验室那套设备,早就将燃料电池搞出来了.....”

这时候,刘教授的助理,听到这话,眼睛顿时亮了。

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道:“教授,既然轧钢厂实验室现在准备研究电池,咱们研究所是这方面的扛把子,可以插一脚啊!”

“插一脚?”刘教授神情有些茫然,上下打量助理。

“对啊,咱们可以派遣研究员入驻轧钢厂实验室,要是轧钢厂实验室搞出了名堂,那么这里面就算是有了咱们的功劳,要是李东来玩砸了,那倒是就是您出面的好时机了。”

听完助理的话,刘教授猛地一拍巴掌,大笑着说道:“好啊,小王,没想到你竟然能想得出如此高明的主意。”

助理舔着脸笑道:“教授,这都是您教导有方啊。”

刘教授思忖片刻,觉得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亲自带上资料来到了部委。

部委的同志在得知刘教授的想法后,立刻举双手表示赞同。

刘教授可是国内在电池方面有名的专家,要是能加入轧钢厂实验室的电池研究项目,项目的成功率将会增加不少。

于是负责联络的同志,亲自拨通了李东来的电话。

“什么,京城电池研究中心的刘教授想跟我们实验室合作?不好意思,我们实验室全体研究员就能觉得刘教授的水平不够格,没有办法同他合作,再见!”

听着话筒里传来的嘟嘟嘟的忙线声音,部委的同志一脸茫然。

刘教授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样,轧钢厂实验室那边是怎么说的?”

“李主任说你不够格....”部委同志瞪大眼。

刘教授:“.......”

他眼前一黑,差点晕倒了过去。

太可恶了,这个李东来实在是太可恶了。

一般来说,像他们这种档次的人物,即使和对方有什么过节,也不会表露出来。

双方在想着如何置人于死地的时候,依然会笑脸相迎。

李东来这小子,也太不讲规矩了。

可是就是这种看似不讲理的做法,让刘教授感到无计可施。

.....

李东来当然不清楚刘教授的小心思,他就是单纯的看刘教授不顺眼,不打算同刘教授合作。

另外,他现在也有了更好的合作伙伴。

东南化工材料研究所的刘明德教授。

刘明德教授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铅酸电池的,并且也曾取得不菲的成绩,但是由于碱性染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主流,所以上级逐渐削减了研究经费。

同时受限于技术水平。最近几年,刘明德教授都没搞出什么新鲜玩意。

办公室内,李东来指着刘明德教授的材料,对张青翠说道:“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张青翠赞同:“根据资料显示,刘明德教授在研究所里拥有一个五人研究小组,要是能将这个研究小组带回京城的,咱们肯定能够事半功倍。”

“你现在就给我订火车票,我马上前往南方。”

李东来是那种雷厉风行的性子,决定了之后,立刻让张青翠购买了火车票。

连家都没来得及回,只是打电话告诉了丁秋楠一声,李东来就带着张青翠,乘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抵达了东南的一座小城。

走出简陋的火车站,李东来搓了搓手,哈出一团白色雾气。

耳边传来的了张青翠兴奋的声音:“李主任,你瞧,那里是迎接咱们的人。”

李东来顺着张青翠的手指头看去,果然在不远处看到一个身材消瘦的年轻人,举着一张牛皮纸做成的牌子。

上面写着“热烈欢迎李教授莅临”

李教授....李东来这才想起来,自己竟然也是教授。

他伸手朝那年轻人挥了挥。

那年轻人会过意来,拿着牌子大步的奔了过来。

可能是在寒风中站立时间过长,年轻人的小脸冻得红扑扑的,头发上沾满了寒霜。

“同志,你等多久了?”

“由于怕耽误时间,我早晨五点钟就来了,等了大概五个小时....”那年轻人不好意思的说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