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 第336章 劳务派遣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第336章 劳务派遣

簡繁轉換
作者:双手持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10:04:00 来源:源1

丁伯仁的求助发出个半个月了,只有两个搬运工加入了新车间。

新车间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轧钢机,拥有技术娴熟的师傅,还有他这个总工程师坐镇,却因为缺少搬运工而导致产量没能达到预期。

这种局面让丁伯仁既觉得可笑,也感到无奈。

李东来听完整件事情之后,皱着眉头思忖片刻,抬头看向丁伯仁。

“这件事确实难办,现在工厂里的工人,都想干钳工,锻工,电焊工之类的技术活,工资高不说,工作还轻松。

搬运工从厂里面找,肯定比较困难。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从外面招一批人进来,让他们干搬运工的工作。

“从外面招人?”丁伯仁愣住了,他诧异的看向李东来:“这不符合咱们轧钢厂的规矩啊,咱们录取工人,都是要部委发放名额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怎么能随意招人呢?”

这年代的工人都是国家正式编制,就跟后世的干部和教师差不多。

只要能当上工人,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只要不犯重大错误,这一辈子,从结婚生孩子,到养老送终,工厂都给你全包了。

即使是工厂停工,也会被安排到其他工厂工作,不会失业。

这么好的待遇,门槛自然比较高,每年部委会根据退休工人的数量,给工厂拨发一定的招工名额。

没有名额,擅自招工是要犯错误的。

现在,丁伯仁的思想觉悟那可不是一般的高。

只是他生活在这个时代,被时代所拘泥,不知道后世还有一种神奇的用工手段,那就是劳务派遣。

被派遣的工人不属于本工厂,人事关系和劳务合同都在劳务派遣公司。

工厂不用直接给工人发工资,而是把报酬付给劳务派遣公司。

在这种操作之下,工人和工厂就不存在雇佣关系,即使出现了纠纷,也是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

劳务派遣公司在后世本是规避劳动条例,剥削工人的手段,但是放在这个时代,完全可以规避‘招工名额’的问题。

李东来思虑明白后,淡淡一笑,道:“咱们可以不直接招人,而是找一批能干活的临时工。”

“临时工?那也不行,万一上面查下来,咱们可都得吃瓜落。”丁伯仁摇摇头道。

李东来站起身凑到他耳朵边,嘀咕了一阵子,丁伯仁的眼睛逐渐瞪大,嘴巴也合不拢了。

许久,他嗓子里才挤出一丝声音:“哎嗨,别说,你这办法说不定还真能行得通。”

“正好我今天也没事,等会就去跟杨厂长商量。”李东来笑道:“车间里还需要多少搬运工。”

丁伯仁从书堆里抽出一张纸:“我已经计算过了,假设一个工人能够负重八十公斤,那么刨去他每天吃饭休息的时间,一共能搬运.....所以,还需要十名搬运工。”

李东来在旁边直吞咽口水,好家伙,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等有限的休息时间,都在干活,是准备把搬运工当牛马用了,难怪半个月也招不到人!

丁伯仁如果在后世,已经被工人挂在电线杆上了。

好在这个时代,就连车间主任也无法直接规定工人的工作量,毕竟工会可不是个摆设。

就在李东来懵逼的时候,丁伯仁突然抬起头道:“逗你玩呢,我怎么可能让工人整天干活,这样吧,依照新车间目前的规模,还需要二十位搬运工。”

面对自家的老丈人,李东来也没有办法发火,只能深吸一口气,道:“那好,我这会就去找杨厂长。”

他觉得,丁伯仁这个不苟言笑的老学究,可能被车间里的工人们带坏。

不过这样也好,等孩子出生后,不用面对一个整天板着脸的姥爷。

出了车间,李东来直奔厂长办公室,刚上二楼,就在走廊里碰到了周秘书。

周秘书刚从办公室里出来,看到李东来他脸上浮现出喜色:“东来同志,好久没见了。”

两人握着手寒暄一阵后,李东来笑道:“周哥,厂长在办公室里?”

“在呢,我给你开门。”

杨厂长还是以往的老样子,一直板着脸,不过当他听到李东来的劳务派遣计划时,端在手上的茶杯抖了一下,茶水溅落下来,差点洒到裤子上。

“呵,这茶好像有些热。”

收拾好桌子,杨厂长盯着李东来,问道:“你刚才说的计划,听上去倒没有大问题,但是你想过一件事没有,咱们从哪里招人?

京城里是有不少待业的年轻人,但是人家喜欢的是正式的,轻松的工作,像临时工,还是下力气的搬运工,他们肯定不愿意干。

李东来早有准备,淡淡笑道:“京城里招不来人,咱们可以去农村招嘛。现在城乡差别很大,很多社员们就辛辛苦苦的干一年,挣到的钱也没有工人们的一个月工资高。

并且,他们常年干农活,搬运钢材之类的肯定没问题。

杨厂长点点头道:“你这倒是个好办法,只是咱们该找哪个公社结合呢?”

李东来等的就是他这句话,道:“你也知道我来自秦家沟公社,对那里的情况最了解。我看啊,咱们厂可以跟秦家沟结工农帮扶对象,我们轧钢厂援助他们一笔资金,而秦家沟公社则派遣一批社员‘免费’帮咱们干活。这样一来,外人非但没有办法挑刺,咱们轧钢厂说不定还能被上面定为工农扶住的典型呢!”

“咱们援助社员,社员帮助咱们!好好好,这个办法好!”杨厂长猛的一拍桌子,细细打量李东来,这个年轻人脑瓜子怎么这么灵活呢?像这种本来违规的事情,经过他的操作,竟然变成了轧钢厂的成绩,不得不令人佩服。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杨厂长也不是小气的人,笑道:“既然你熟悉秦家沟公社的情况,招搬运工的事情,还得麻烦你跑一趟。”

“为建设祖国努力奋斗,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李东来心中乐开了花。

虽然搬运工这个工种,城里人可能看不上,但是在农村可是香饽饽。

秦大叔自从去食品站养猪之后,已经成为乡亲们羡慕的好人家,两个儿子都成了亲。

每次李东来回去,秦家沟的乡亲们虽然没有提出来,不过话里话外都透露出了想让李东来帮着他们在城里找个活的想法。

李东来没少得到秦家沟乡亲们的照顾,自然应该帮这个忙。

杨厂长也清楚李东来的想法,有意卖个人情,缓声道:“至于工资,虽然是临时工,但是搬运工的工作比较劳累,咱们既然要帮扶,那就不能只做做样子,这一样吧,搬运工的工资拟定为每个月二十四块五,跟一级工的工作一样。

还有,我会同马副厂长他们商量一下,允许社员在咱们轧钢厂食堂吃饭。”

李东来站起身,道:“那就太谢谢你了!”

轧钢厂食堂里的饭菜由于有工厂的补助,价格比外面要便宜不少。

当然了,为了避免浪费和外来人员浑水摸鱼,工厂每个月会给工人发放饭票,凭借饭票吃饭的才便宜,不用饭票的话,价格和外面差不多。

秦家沟公社的社员来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睡觉倒是好对付,轧钢厂那么多仓库,铺些稻草和被褥就能凑合,吃饭却是个大问题,杨厂长这是帮了李东来的大忙。

.....

由于车间急需搬运工,李东来也不再耽误时间,骑上自行车便回到了秦家沟。

秦家沟依旧是老样子,村口的那棵歪脖大槐树上贴着大红的喜字,一大群老婆子小媳妇坐在大树下晒太阳。

听到自行车的车链声,他们不约而同的站起身,看到李东来,李家大婶快步走了上去。

“东来,回来了?”

李东来骑在自行车上,脚耷拉着地:“婶子,三民叔搁屋里没?”

“这会村长正带着三宝他们去北地里修沟渠去了,过年时候咱们这儿不是下了场大雪嘛,雪化了后,沟渠就被泥巴给堵住了。”李家大婶细声细气的说道。

“我还找三民叔有事,就不多聊了。”

李东来骑上自行车直奔北地,秦家沟村有大概五百多亩地,村民们没有那么多诗情画意,为了便于区分,就把地块分为‘东南西北’四块。

南边地势平坦,北边沟壑比较多,李东来骑着自行车屁股都快颠麻了,才看到远处的田垄里,出现了很多人头。

田垄那边还隔着沟渠,骑着自行车没有办法通过,李东来只能把自行车扎在地头,快步跑过去。

水渠旁,村长秦三民正在指挥社员们疏通沟渠,马上就要到春天了,万一到时候干旱,这沟渠可能是派上大用。

“二孬子,你再加把劲,马上就能通了。”

“大牛,赶紧拎着箩筐把这些土倒出去,别耽误事。”

...

“咦,东来?你咋回来了?”

看到李东来的身影,秦三民忙拎着锄头愣住了。

此时李东来已经踩着坷垃蛋子走到了跟前,笑道:“三民叔,这次回来是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好消息?你媳妇生了?不对啊,我听老秦说过这事儿,还差一个月呢!”秦三民的脸上布满疑惑。

李东来也不卖关子,直接把轧钢厂招收临时工的事情说了一遍。

秦三民兴奋的瞪大眼睛,猛地一拍大腿:“这是好事哇,每个月二十四块五的工资,比咱们一年挣的都多。”

这时候,正在沟渠里忙活的社员们也听到了动静,放下手里的家伙什,围了过来。

“什么二十四块五的工资?是不是东来哥又帮人找到活了。”

“我我我,我啊,我家里有八十岁老娘要养,还有五个等着吃饭的娃子,东来,这次的名额一定要给我。”

“还有我,我有三个孩子等着结婚,你看人家老秦,在城里面养猪,不到一年的时间,孩子们都结婚了。”

....

社员们举着手,叽叽喳喳的。

秦三民冷下脸,挥了挥手:“都给我安静一点,这次东来是帮咱们拿到了名额,并且还是二十五个。”

社员们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二十五个名额,那被挑中的几率又增多不少。

还没等他们再开口,秦三民便接着说道:“不过,这一次不是去养猪。轧钢厂需要一批搬运工,你们去了之后,是要下苦力的。钢材那玩意可不轻,你们可要想好。”

社员们一听,顿时都乐了。

他们还以为要识文断字之类的,那样就抓瞎了。

下苦力嘛,他们生来就在下苦力,刚会跑就要帮着照看更小的弟弟,等稍微大一点,就能帮父母捡柴火,等长到有锄头把一半高的时候,就要下地干活了。

大清早的就被撵起来,啃半块窝窝头,喝两口井拔凉,在地里一干就是一上午。

这么多年,他们早就习惯了下苦力。

“我报名,村长,我力气可大了扛钢材肯定是把好手。”

“还有我,我能扛得起两百斤的麻袋。”

....

正像李东来想的那样,城里人不稀罕干的搬运工,在秦家沟公社成了香饽饽。

社员们踊跃报名,只是在水渠旁,就有五十多个青壮年举起了手。

这让秦三民有些为难,名额只有二十五个,都是乡里乡亲的,去的人自然高兴,不能去的,心中肯定不愿意。

最终,他把选人的权力交给了李东来。

人家李东来是城里的大干部,就算是不挑人,谁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况且,本来就应该轧钢厂来挑人。

李东来并不觉得为难,很快就从人群中点出了二十五个。

“秦棍子,秦老三,秦二麻子,秦六....”

当然了,挑人也有讲究的。

李东来在秦家沟生活了十几年,很了解秦家沟的情况,挑出的这些人都是老实本分,肯下力气,并且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

他让秦三民把名字记录下来,准备回去呈报给轧钢厂,让轧钢厂登记造册。

此时天色已经有些晚了,约定明天轧钢厂派车来接人,李东来便骑上自行车回了四合院。

刚进屋休息了一会,门外便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拉开门,李东来便看到贾张氏站在门外。

贾张氏第一句话,便把李东来整不会了。

“一大爷,听说轧钢厂新车间,现在,正在招搬运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