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帝殷 > 第六十八章 出兵

帝殷 第六十八章 出兵

簡繁轉換
作者:长乐驸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21:38: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未央宫,宣室。

御案上摆着三十三份奏疏,尽管每一份奏疏措辞不同,上疏的人不同,但有一点一摸一样。

每一份奏疏的意思,都是在劝皇帝命太尉立即出兵中原,营救失踪的长安侯。

作为天子,长安城内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他想知道,总归能查出一些东西。

“符仲豫......”皇帝念叨这个名字,伸手拿起一份奏疏,死死的捏着。

由于奏疏是竹简的缘故,皇帝一用力捏,立即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对符仲豫,皇帝有心惩处,但却不好下手。

长安侯兵败失踪,太后本就伤心难以自拔,若是这个时候他出手惩戒符仲豫,太后那边必然发作。

忍了好长一会儿,皇帝终于忍下这口气。

“全部留中。”

“是。”旁边的寺人立即躬身答应。

忘却这件令人生气的事,皇帝心思又转到前线战场。

太尉前两日派人回来禀明过情况,言现在临淄军刚刚打败长安侯不久,士气正盛,又兼兵力优势,不可正面决战,必须要等一等。

尽管心里有疑虑,但皇帝还是选择相信太尉。

没办法,当年高皇帝在时,他作为太子不需要领兵出征,只要待在长安好好监国,认真给高皇帝的兵马运送粮草就行。

后来,登基之后,天下并无什么大的战事,而他作为皇帝,更不可能御驾亲征,因此也没有过多的接触战争。

可以说,除却在高皇帝身边聆听有关战争的教诲之外,皇帝在军事上几乎没有太多的涉猎。

因此,他眼下身在长安,不知战场情况,只能选择相信太尉。

便在他凝思时,寺人来报。

“陛下,太后有召。”

闻言,皇帝想也不用想就知道为什么。

必然是符氏找到太后,想通过太后对自己施压,然后命太尉立刻出兵中原。

“好一个符氏,朕记住了。”

果然,在长乐宫见到太后时,符伯冶也在,而太后找他所为的事情,正是有关督促太尉出兵,营救长安侯的事情。

对此,皇帝只能顶着压力,安抚太后。

这么一顶,整整顶了两个月。

是的,从四月到六月,殷军和临淄军,一直在成皋对峙。

当然,双方也不是没有交手,只是没有那种大规模一鼓作气抱着杀死对方的决心打一场大战。

尽管如此,这段时间双方也纷纷展开一些局部战争。

比如临淄军就数次尝试攻打成皋,而殷军也尝试过主动出击。

总的来说都属于小打小闹,试探成分居多。

天授二十一年六月初六,距离储君砸死楚太子,砸伤临淄王太子正好一年这个时间点,皇帝终于顶不住压力了。

整整两个月时间,他不仅要稳定关中人心,还要压制勋贵彻侯上窜下跳的希望他命令太尉主动出兵。

同时,他还得安抚太后。

然而,随着前线依旧毫无进展,他终于顶不住压力妥协。

不是因为朝堂的勋贵彻侯上窜下跳导致他顶不住压力,而是长乐宫符太后开始以‘绝食’逼迫皇帝出兵搜寻营救长安侯。

殷室自立国以来,素来提倡‘德’‘孝’‘忠’等良好品质。

长乐宫符太后一说绝食,皇帝顿时就没办法。

不是他真的非常孝顺,而是他得做表率!

作为皇帝,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他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当做价码。但是有一点不能轻易拿出来,那就是德孝。

一个皇帝若是失德,那会招致天下非议,民心不稳,社稷动荡。

而若是不孝,那就是对整个诸夏的价值观发起挑战。

这份责任,皇帝当担不起。

一旦他这次对符太后绝食不闻不问,消息传出去,必然会导致物议沸腾,乃至于万民唾弃。

很简单的道理,你这个皇帝对自己的老娘都不孝顺,谁敢相信你会善待我们这些平民?

作为皇帝,他就是一个表率,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整个诸夏臣民造成巨大的影响。

在这个节骨眼,皇帝非常清楚他不能这么做。

但是,心底里面他又不想受这份胁迫,这就让皇帝非常的难受。每每想到此事,他就难免埋怨太后不为自己着想,不为社稷着想。

当然,他更恨的则是符氏两兄弟,若是没有他们时时在太后那边煽风点火,太后何至于会以绝食相逼迫。

尽管心里再怎么不愿意,皇帝还是命快马传信,要求太尉尽快破敌。

纵使心里还是认为太尉的法子比较稳妥,但他这边也实在没有其他办法继续拖下去了。

一个月不打尚且好说,可你一连俩月动都不动,除却少部分知道内情的大臣明白为什么,绝大部分啥也不懂啥也不知道的平民可不会这么想,他们只会认为顽固于防守的太尉害怕临淄军,没信心,甚至于不敢和临淄军交战。

在这种情况下,身在洛阳的太尉邹柳接到皇帝密信。尽管信里并没有措辞严肃的要求他出兵,但是邹柳明白,皇帝已经无法忍耐下去。

如果皇帝还能继续忍,那就不会命他主动出击破敌。

放下信件,邹柳召开军议。

他并没有说皇帝那边命他主动破敌,而是告诉诸将时机已至,该准备动手了。

“赵邯!”

“末将在。”

“命尔率领五千兵马自孟津渡河,一路向东,前往杜氏津,做渡河佯攻之态!”

“遵命!”

“魏脊!”

“末将听令。”

“尔率领一万兵马进驻成皋,待吾命令至,立时出关攻打临淄反贼!”

“遵令。”

陆陆续续,太尉做出五六条进攻安排。

有佯攻的,有防守的,还有夜袭的,基本上涵盖所有进攻方案。

最后,随着众将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他看向最后一个偏将。

“灌勃。”

“末将在。”

邹柳微微吐口起,态度十分严肃,“你代替我,坐镇洛阳。”

灌勃一怔,“太尉,这是为何?”

“因为这里,只有你和我是跟着高皇帝打天下的老人。你要比他们,更加稳重。只有你坐镇洛阳,我才能放心亲冒矢石。”

灌勃瞪大眼,抱拳劝阻,“太尉身为三军主将,岂能亲临战阵,这万万不可啊。”

这怎么行?

数十万兵马命运皆系于太尉一身,他怎么可以冒险呢?

太尉一挥手,语气凝重道:“我们兵力不如临淄军,若想胜,眼下不能靠拖,只能依靠奇兵。而欲出奇兵,则必要蒙蔽敌军。

这里,只有你能替我稳住大军。”

如果可以,他当然想学王翦六十万大军伐楚式的打法。

但是不行。

尽管他具有王翦的后勤淄重条件,但是他的兵力不行,而且目前来看,皇帝已经没有耐心等着他继续和临淄军耗下去。

如此一来只能弄险。

同时,话又说回来,他不得不佩服临淄王的耐心。

居然真的和他干耗两个月,一点都不着急。

不愧是高皇帝的儿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