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26章 杜十娘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26章 杜十娘

簡繁轉換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21:38:46 来源:源1

马蹄寺大的跟个迷宫似的,杜十娘转了半天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她的婢女都急哭了。

李逸从香积厨告别慧了出来,恰碰到她们。

“喂,你知道斋堂在哪吗?”头上顶着两把刀式高髻的婢女拦住李逸问道。

李逸停下脚步,打量了下这两姑娘,发型都挺特别的,一个头上顶两把刀,一个头上顶两个环。

“首先,我不叫喂,我叫李逸,其次我也不知斋堂在哪。”李逸回道。

这时那个梳着双环望仙髻的少女上前来,屈身先行了一礼:“小女子先代婢女疏影向李郎道歉,我们迷路了,她一时心急失了礼貌。”

这姑娘一开口很有礼貌声音也十分好听,

李逸打量她,上着浅绿衫子,下着红绿间裙,肩搭赤黄帔子,

都说红配绿赛狗屁十分俗气,但这姑娘的这身红配绿,却给人充满活力又不失高级感,两个对比鲜明的颜色很巧妙和谐的融合一起。

当然,也可能是那张脸很精致美丽,

鹅蛋脸、柳叶眉、丹凤眼,整个人如同清晨的露珠,清新脱俗不染尘埃。

“我也只是开个玩笑,无须道歉,我其实也是头一次来马蹄寺,确实不知道斋堂在哪,不过我知道香积厨在哪,斋堂应当就在香积厨附近,可以先领你们去那,找僧人给你们指路。”

“那实在太感谢李郎了。”

李逸上前带路,他估计这个很有礼貌的少女非富即贵,那红绿间裙的裙腰还有鹦鹉图案的刺绣,那浅绿衫子的衫袖口也还有麒麟刺绣,

那条郁金色的帔子也是名贵的花罗。

李逸在前面带路,小丫环疏影在后面对着李逸撇嘴,杜十娘轻打了她一下。

马蹄寺很大,好在今天慧了带着他走马观花般的大致参加了下,他对整个马蹄寺的布局也算有些了解。

布局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方丈室、香积厨等。

他们此时的位置,其实就在山门附近。

“你们这是转到山门这了,”李逸在前面道。

杜十娘礼貌的回道:“转半天都转迷糊了。”

丫环疏影好像还记着李逸刚才的取笑,“山门为啥有三座门?”

“佛家说三门解脱,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中间大门是空门,两旁的小门,东边是无相门,西边是无作门。

马蹄寺是皇家敕建,山门还建成了殿堂式,中间那座大门盖成了山门殿,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左边力士怒目张口,右边的力士怒颜闭唇。”这都是之前慧了跟他介绍的。

小丫头没想到李逸知道这么多,在后面不由的又撇嘴,惹的主人伸手掐她。

“咱们从这边往里走,前面就是寺里的钟楼鼓楼了,早晨先敲钟,以鼓相应;傍晚则先击鼓,以钟相应。马蹄寺的钟下还供奉有地藏菩萨。鼓楼下则供有伽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小丫头马上又道,“关羽?是三国的关云长吗,他不是武将吗,怎么供在佛寺鼓楼?”

李逸笑道:“我也不知何故,只是刚才参观时见到。”

杜十娘出声道:“这个我倒恰好知晓其典故,据说前朝开皇年间,天台宗智凯大师驻锡荆州,想在玉泉山创建弘法道场,一次他打坐入定,十数天后,忽见关羽关平威仪如玉,趋前致敬,自称是当阳山之主,他们听说大师欲于山上建庙,答应襄助,七天后,大师出定,一座宏伟壮观的佛寺出现在面前,于是大师率弟子入住新刹,又入定为关羽等授了五戒。

他将定中所见讲给弟子,将此记录,于是神之威德,昭布千里,关公既受五戒,智凯言于晋王杨广,上封其事,锡以佳名,关公遂为此寺伽蓝神也,从此关公就成了佛教护法神。”

李逸倒有点惊讶于这姑娘知晓的多。

他带着两人来到了天王殿,

天王殿正中是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这位是释迦牟尼佛的既定接班人,是未来佛,正确叫法应当是弥勒菩萨,他还没成佛。

弥勒佛两侧就是四大天王了,弹琵琶的,持剑的,拿伞的,玩蛇的。

后面是韦驮菩萨,又叫韦驮天,四大天王座下三十二神将之首,护法神。

“我们刚才来过这里,就是从这里出去后,转迷路的。”丫头道。

李逸刚才也来过这,韦陀与弥勒背靠背,面向大雄宝殿,他的降魔杵是扛着的。

刚才慧了还特意说了这里面的讲究,如果寺中的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是个大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要是端在手里,那表示是个中等规模寺庙,仅可以招待一天。

如果是把杵立在地上,那就是说这是个小庙,不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其实这个杵立的还有个潜规则,就是斋堂会不会招待上香的人免费吃斋饭。

杵立在地上的一般是不免费招待的,杵端在手里的,布施了提供斋饭,像马蹄寺这种扛肩上的,斋堂是会免费供斋饭给来上香的人的。

马蹄寺的布局,其实并不符合三教宗的教义,但马蹄寺以前是隋朝皇姑寺,三阶教是后面接手的,因此布局上还是沿续原来的。

“到了这,你们应当认得路了吧?”

“你送人送到底,把我们送到斋堂嘛,这寺庙这么大,好怕一会又迷路了。”小丫头道。

“好吧,跟我来。”

李逸好事做到底,没带两人大雄宝殿,而是直接去了香积厨。

他在这里已经认识了放贷香积钱的库头、负责做饭的火头等,

和尚见到李逸去而复返还有些疑惑,又看到他带着两个少女过来更不解了。

“这两位是随家人来上香的,在寺里迷路了,要去斋堂。”李逸道。

杜十娘上前:“我是杜曲杜十娘,随祖母郭老夫人前来上香,在寺中迷路了。”

僧人一听是杜曲杜家的,不敢怠慢,这可是他们寺里的大施主。

那位放贷的库头,赶紧说带她们去斋堂。

李逸也没再跟着,跟她们告辞。

杜十娘望着要离去的李逸,屈身行礼道谢,李逸摆摆手,“举手之劳,不足言谢,告辞。”

路上,杜十娘问库头僧:“那位李郎是什么人?”

“那是本乡罗家堡的村长,才十六岁,原本是后头无极观的道士,刚还俗不久,今天是来送腐竹和豆泡的。”

小丫头好奇的问:“腐竹和豆泡是什么?”

“跟素鸡一样都是豆制的素菜,”

斋堂那边,丰乡侯夫人杜氏还不知道孙女走丢了呢,看到十娘回来,还问她去哪了。

“随便逛了逛,去了前面山门殿和天王殿,看了弥勒菩萨和韦驮天,才知道原来韦驮天的杵立的不同,还有不同讲究呢。”

郭老夫人拉着孙女坐到身边。

斋席用餐之前,郭老夫人向马蹄寺布施。

“十六两金花银瓶一个,十二两金花银盘子两个,八两银碗三个,油三斗,面五石、粟十石,奴隶两口。”

不愧是京兆杜氏,郭老夫人出手十分阔绰,大方施赠。

银器就捐了六十四两,就算以银料价,也值百贯钱了,加上米面油和两个奴隶,这一下子就相当于捐出去五十多头牛。

就算对于马蹄寺这种极富有的三阶宗寺庙来说,这也是一个大施主了。

马蹄寺自然也是准备了很丰盛的斋席招待,

十二道菜的素席,全是素菜,但不少菜做成了肉菜模样。

烧素鸡腿,用面筋缠裹在茴香根上,圆滚滚的烧出来外皮金黄焦脆,几乎以假乱真。

干豆腐做成的火腿片,摆盘后神似。

用茄子做成的炸肉,素鸡做成的盐煎肉、豆腐做成的粉蒸肉,豆腐油皮包素鸡、蘑菇等馅料做成的烧肘子、嫩藕做成的糖醋排骨······

这些素菜做出来跟真荤菜似的,

不过今天知客僧却推出了几道压轴的新菜,”这是素烧腐竹、这是腐竹三鲜煲,这是豆芽清炒豆泡,这是腐竹炒黑木耳,这是豆泡汤·······“

“这腐竹和豆泡都是以前没有的菜,”

“腐竹是豆浆之精华捞出烘晒而成,色泽黄白,油光透亮,食之清香爽口,素食也别有风味。”

“豆腐泡则是干豆腐油炸而成,其色泽金黄,内如丝肉,细致绵空,一捏成团,放开还原,存放一月,不霉不变,切块烧汤,汤味清香,久炖不烂,凉拌或混炒,其味更鲜。”

知客僧把这腐竹和豆泡说的天上有地下无的,还说一斗米才能换得一斤,还有价无市,供应有限。甚至如今仅有他们马蹄寺才有如此珍馐,别处皆无。

突出的就是一个物以稀为贵。

丰乡侯郭老夫人,名门出身,倒是什么都见识过,十分淡定的样子,杜十娘却记得刚才带路的那个李郎,库头僧不是说腐竹、油豆腐都是那位李郎供售的么。

她突然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要尝尝这李郎做出来的腐竹和油豆腐如何了。

“阿祖,快尝尝这腐竹和豆泡是否真有如此神奇。”

“不过是豆浆豆腐做成的而已,哪有说的那么神奇。”杜十娘的一位婶娘在旁边笑道。

斋席开始,

杜十娘先给郭老夫人夹了一筷子腐竹,

其它杜氏女眷却也都是先夹腐竹、豆泡这几道没吃过的菜,

虽然京兆杜氏乃关中名门,这些女眷地位尊贵,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但尝过那几道菜后,却也不由的很是惊叹,觉得所言不虚,确实很不一般。

郭老夫人尤其喜欢三鲜煲里的腐竹,很软烂很入味很鲜。她年纪都快八十了,正适合吃这种。

杜十娘见她喜欢,给她夹了好些,“阿祖,这腐竹确实不错耶,要不我们也买些。”

“好,”郭老夫人最宠爱这孙女,立马笑着答应了。“一会跟寺里买些。”

“不用,我知道这腐竹是哪里做的,直接让人去买便是。”

郭老夫人也没在意,就算知客僧刚才说什么一斗米才换一斤腐竹,可杜氏会缺这点菜钱么,她今天一次就布施寺里一百多贯的钱财。

这桌素席,那五道新菜吃的干干净净,其它菜却都有剩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