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72章 携金登门求和解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72章 携金登门求和解

簡繁轉換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21:38:4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查封了将军营韦氏豆腐坊后,李世民便带着房杜顺便去了滈河罗家堡。

刘黑子给李逸牵马,“这事就这么算了?”

李逸笑笑,当然不可能就这么算了。这次的事,韦家推脱不干净的。罗秃头一家在韦家作坊的地窖里找到的,还满身上伤。他们先是诱拐罗秃头一家,接着又殴打逼问秘方,

这都已经是犯罪行为,而且是证据确凿的。

要是胖婶一开始就接受韦家条件,交出腐竹作坊的生产工艺,其实并没有问题,顶多是吃相难看而已,并不违反律法。

现在就看韦家是什么态度了,若是他们弃车保帅,把罪过全推到那两管事身上,说自己啥也不知道,确实也牵连不到多少。

“韦家会不会报复打击?”刘黑子又问。

“水来土淹兵来将挡而已。”

一路来到罗家堡,李世民他们也是头回来,看到桥头大树荫下的一排稻草铺子,还觉得挺新鲜。

李逸简单的介绍了下这桥头服务区概念,

“这想法确实不错,”李世民赞叹。

如今的桥头,已经不仅仅是三娘几个在这里卖饭卖点豆制品了,也有些村民在这卖点自己的手工,比如柳筐竹篮,草鞋草帽、蓑衣芦席、扫帚马扎,反正就在家门口,能卖一个是一个。

“三娘,给我们一人来碗豆花。”李逸喊道。

三娘看这么多骑马的兵还吓一跳,看到李逸时才安了心,听到叫喊便道:“好嘞,马上。”

“殿下尝尝我们这特色桥头豆花,色白如玉、质嫩如饴、绵而不老,嫩而不溏、口感细腻,尝过的都说好。”

“那要尝尝。”

三娘和五婶等手脚麻利的动起来,一碗碗豆花端上来。

石头兄弟俩过来,倒是胆子挺大,“在我们桥头打尖、买货的,我们都可以免费帮忙饮马、涮马,还送一束草。”

匹娄武彻看着这几个小子,“好,帮我们饮马洗涮一下,有马料没?”

“也有的,我们这有粗料也有精料,有黑豆也有粟,还有胡麻饼枯和菜籽饼枯这些呢·····”这几小子天天会在桥头帮忙,代客饮马、涮马,甚至是提供马料,都是越来越胆大,做事也很麻利。

匹娄武彻还挺认真的去看了马料,最后选了精料,让给几十匹马都喂一遍精料。

桥头的一份最好的精料,包含粟谷、黑豆、菜籽饼、麦麸,还要加一些盐。

这样一份精料,自然也不便宜。

一般的精料,主要是黑豆燕麦。

而粗料则是以草、麸为主。

秦王府的这些护卫骑的也算是战马,每天都要吃精料,但也不能光吃精料,所谓马食有三刍,饮有三时。

马饥饿的时候要先喂粗料,吃饱以后再喂精料。但光吃草可也不行,必须得保证足够的精料。

这些马平时一天要吃三升精料,一束马草,这束草十五斤左右。这三升精料,则是粟豆,其它的还不算。

比军人吃的都多,比百姓更是吃的好。

几个小子兴高采烈的忙乎着,这么多匹马的精料,要赚不少呢。

李世民对桥头豆花很满意,评价挺高,特别是配上一碗赠送的自酿浆水,酸酸的味道,开胃解暑,清凉败火。

就没有哪个关陇人夏天能够拒绝的了这样一碗浆水,特别是在外赶路,停下来休息时,来上这么一碗,绝了。

“这浆水好,味正。”李世民对三娘做的浆水大为赞扬。

房杜二人也是赞不绝口,觉得这免费的浆水比豆花还更好吃。

“这么好喝的浆水,居然不要钱。”李世民惊叹。

“这夏日炎炎,这来南北往赶路的也很辛苦,在这里小憩一下,喝碗浆水消暑解乏嘞,反正浆水做起来也简单,用的都是这田野里的野菜,清水煮沸,调入少量麦面等,让它发酵变酸,要不了多久就有一大缸嘞。”

不同的野菜,甚至还能发酵出不同的风味。

这酸浆水既可以当做饮料直接喝,也可以用来煮酸浆面,味道一绝。

三娘做浆水确实厉害,这玩意就跟腌泡菜一样,有的人随便一弄就成美味,有的人却是怎么弄都失败。

做浆水最大的成本,其实就是买水缸,其次就是要用面粉。

成本是有的,但用来在夏季免费揽客还是很好的。

一碗豆花一碗浆水,喝完后,汗也息了,人也精神了。

高兴的李世民,直接掏出一枚一两的金铤赏赐给三娘,“我们这五十几人的豆花,还有马料钱,够不?”

“要不了这么多的,一份上等马精料也才百钱,一碗豆花也只要十钱,”三娘赶紧道。

“剩下的就赏你了,你家这浆水味道确实很正。”

李逸本想说这桥头铺子我是大股东,不用给钱,可见李世民金铤都给出去了,见他还有如此好评,也就笑笑没再说话。

李逸带着满意的李世民他们上坡到了自家的无极草堂,

如今的草堂不再是原来破烂的道观模样,甚至经过两次修建,也不止两亩地大小了,

二进四合院,还是显得有些新奇的。

东院瞧瞧,再西院看看。

李世民看到西院几间倒座南房改的无极小学堂,三个班,五间倒座房三间做了教室,一间是老师的办公房。

这个时候,小学早已下课,但还是有些孩子在这里玩耍。

教室的条件还是比较简陋的,地上也只是夯平的泥地,课桌椅还在加紧打制中,学生们仍还是坐在地上上课。

李世民又特意去看了内院的作坊,一片忙碌景象。

“这些做事的都是本村妇人?”

“嗯,优先雇佣的是本村家庭较困难的妇人,比如给学堂打扫和做饭的妇人,今年五十多岁了,是个寡妇,还有几个孩子,挺不容易的,”

“在这做事工钱多少?”

“包两顿饭,另外一月六斗小米,外加一套衣鞋,每旬休息一天,春秋两季农忙时放半月假。”

房玄龄道:“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能够有这样的待遇已经不错了。”

“其它人呢?”

“作坊里的要辛苦些,工钱也高点,现在是七斗小米一月基本工钱,若是作坊忙碌,则还会有每月一到三斗不等的额外奖励。”

李世民到处都看了一遍,走看边问,既问李逸,也直接问作坊里的妇女。

甚至还去看了厨房正在做给工人的晚餐,

大锅里木甑蒸的是小米饭,

菜已经做好了,今天有黄豆炖猪肺,炒马齿苋,以及一个杂鱼汤。

量还是挺多的,而且能看到有油花。

听李逸说小米饭管饱的时候,李世民是挺惊讶的。

他知道现在很多豪强地主,庄园里的长工,平时都是吃不着荤腥的,也没啥油水,只有到了农忙的时候,地主豪强才会提高些伙食,弄些猪下水猪头猪蹄、杂鱼等,但油仍是很少的。

李逸这作坊的伙食居然有这么好,甚至一群妇人,工钱已经能够达到长工们的中上水平了。

“都是本村的村民,我这个村长开了个作坊赚点钱,也带动村邻一起增加点收入。”

这个回答让李世民很满意。

转了一圈,李世民问他会如何处置罗秃头一家。

“五两真金摆在面前,每月还有四石大米的工钱,我估计大多数普通百姓都经不住这诱惑吧,倒是胖婶其实挺不错一妇人,一直不愿意出卖我,后来被打怕了才无奈告之。

我不怪他们。”

“你还会用胖婶?”

“嗯,她随时可以再回来工作,待遇不变,至于秃头,我会稍加惩戒的。”

“你倒是挺大度的。”李世民佩服,

“你的这作坊的秘方已经泄露了,我虽派人去打招呼,但估计韦家也未必会理会,你打算怎么办?”

“也不是啥大事,做不成独家生意,那就各凭本事竞争嘛,到时可能会打价格战,但我相信最终也还是要看品质看服务的,金杯银杯不如好口碑,我有信心继续做下去,”

杜如晦道:“韦家若真要抢你买卖,到时你可能争不过。”

“左右不过是点小买卖,不做了也就那么大的事。”

李世民竖起大拇指,“有胸襟有气魄,更有格局,我很欣赏。”

天黑前,李世民还是走了。

次日一大早,

李逸刚醒来,罗二就过来找他。

“韦家来人了,在外面侯着,这次好像是来的韦氏家族的一个公子,不是管事。”

“让他稍等,我洗漱后便来。”

李逸慢腾腾的洗脸刷牙换衣服,还去桥头喝了碗豆花吃了两个田鸡胡饼,又喝了碗浆水,甚至还跟三娘聊了会如今桥头摊子的买卖,

然后才慢悠悠来到东院南房客厅。

韦家来人二十多岁,身着绫袍,腰间一条金銙蹀躞带,李逸虽没做官,但也算是对官有点了解的人了。

一眼看出对方肯定是个官员。

“在下李逸,抱歉让你久等了,不知贵客尊姓大名?”

那人起身微笑道:“弘农杨氏杨弘武,官职左千牛备身,封爵苍山县公。我阿兄在朝为太子通事舍人,封爵清河郡公。”

李逸疑惑的看着他,不是说韦家来人,怎么却来了个弘农杨。

“不知杨县公何事?”

杨弘武招了下手,一直侍立一角的一个中年男子提了个小箱子过来。

当他面打开,里面金光一片。

“我是受我舅父礼部侍郎韦公之请,来平一桩事的。这是十根金条,每根五两,足金。”

李逸听到礼部侍郎韦公之名,便知晓这是为昨天作坊那事来善后的了。

他没吭声,

杨玄武笑着又道:“我舅父跟舒懿公那边同是勋公房一脉,同一个祖父的堂兄弟。舒懿公府上人找到我舅父,说那事全是个误会,是下面不懂事的奴才自作主张,胡作非为。

舒懿公府上希望我舅父出面,能够跟浅水县男讲清楚。

这五十两黄金呢,是买你作坊方子的钱,其实一点豆腐生意嘛,韦家没有谁会放在心上,那所谓方子也根本值不了几个钱,但既然事已至此,韦家还是愿意拿出诚意来,

这五十两黄金,也是一点歉意,这件事呢希望就此打住。”

这带着几分施舍味道的补偿,李逸听了不由的笑了。

还真是门阀大家,高高在上啊。

他们用五两黄金偷到了李逸的方子,现在顾及到秦王的面子,这才拿了五十两黄金出来,

要没有李世民插手,他们哪会在意李逸一个什么浅水县男爵。

甚至这件事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姓韦的站出来跟他道个歉,而是派了个姓杨的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