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有一座镜像屋 > 第008章 此物甚奇

我有一座镜像屋 第008章 此物甚奇

簡繁轉換
作者:麻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21:39:02 来源:源1

赵峥没发现什么太爷或者爷爷留下来的隐藏遗嘱。

倒是从箱子里翻出来一盒,用小号饼干铁盒装着的旧钥匙。

这东西他以前甚至还见过,这是爷爷去世后老妈收拾家里的老物件,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翻出来的。

小铁盒里装的钥匙,和家里什么地方的锁头都对不上号,但怕就怕是什么地方有用的钥匙,所以也没敢扔的顺手收进了木箱里,想来就是对面那座木制古宅的钥匙了。

将钥匙盒放在一旁,等过去了再一把把慢慢的试。

赵峥最后从一个箱子底下,翻出来一只一尺见方的木匣子。

听老妈说过,好像是太奶以前留下的首饰盒,后来传给了奶奶。

奶奶走了之后,里面的老首饰都被爷爷传给了老妈,但首饰盒却被爷爷留了下来当个念想,用来收纳一些他老人家私人的老物件,都是一些老旧的小玩意,像一些煤油打火机、鼻烟壶,还有各种铜币之类的。

老妈可能是觉得,这些老物件以后可能会有些古董价值,就放在首饰盒里保存好了,结果时间一长都忘了。

首饰盒连锁都没有,里面除了那些爷爷留下的小玩意,还有一些陈旧的信件、书册和一本胶皮笔记本,翻了半天的赵峥精神一振,总算找到重要东西了。

带着首饰盒回到自己房间,赵峥开始逐一翻阅那些信件、书册和笔记本,并按照时间线将其排序,时间最早的那些信件应该是太爷随手写下的。

可能太爷早期的时候,并没有想起要记录这件事情所以内容写的很杂乱,有的甚至是随手扯了张纸用毛笔写的,从后面那本泛黄的书册开始,就比较正式的记录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有目的的要留给后人了。

赵峥耐心的将手稿和书册看了一遍,感觉自己跟看了一遍《桃花源记》一样,太爷写的那叫一个晦涩难懂啊。

大概意思就是,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跟着师傅四处跑活,有一天在鄂渚城接到一个鬼子古董商人的活。

那鬼子商人收购了一批古代家具想要运回扶桑,其中有一件官帽柜因为体积太大难以运输,所以鬼子商人就想在不损坏柜子的前提下,找木匠将其拆散成零件打包回国后,再找本国匠人将其重新拼装起来。

这种小活,太爷的师傅肯定是懒得干的,所以就随手指派给了太爷。

但是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老百姓恨鬼子入骨,太爷本来也不愿意给鬼子干活的,更何况是这种鬼子偷盗自家宝贝,自己却助纣为虐的丑事。

但无奈鬼子势大,为了保命太爷也只能在胁迫下去了,结果没想到在干活的过程中,太爷不经意从那件官帽椅的夹层里,拆出了一块隐藏的铜镜!

虽然太爷年轻的时候没什么见识,但也知道铜器是我国的重器,本着保下一件是一件的想法,趁着干活的时候四下无人,偷偷便藏在了怀里。

可能是没有想到柜子夹层中还能藏着铜器这种宝贝,鬼子商人对太爷的手艺很满意,便结了工钱就把他给放了回来。

这枚铜镜背面,有凸起的双鱼环绕镜钮,呈阴阳鱼状衔尾而游的造型,镜面又有山岳纹遍布其上。

太爷偷偷找当铺的掌眼大师傅看过,说这是双鱼衬着山岳纹,应该是一块“昆仑阴阳镜”,也叫“双鱼昆仑镜”。

但双鱼镜多出于辽金两代,而阴阳鱼的造型多为道家所用,在辽金两代的时候可不流行,历史上根本找不到跟太爷这块制式类似的铜镜。

所以这镜子显然不是辽金两代的,判不出朝代的掌眼大师推测,这应该是民间的铜器匠人不懂典故乱仿的假货,说是没什么价值人家当铺都不收,就算收也能当块铜料给收了。

对此太爷大为失望,本以为替国家保下了一件宝贝结果没想到是件假的,他便将铜镜带了回来想着把镜面磨一磨,放在家里当面镜子使唤也不错。

注意!

大的要来了!

太爷写到这里后,提到“此物甚奇,手拭镜面而毫光大作,持之推门则日月颠倒、景色迥异……”,然后戛然而止!

后面的内容就再也没有提到过,任何跟这块铜镜有关的信息。

没说他磨没磨这块镜子,也没说擦镜子为什么会发光,而且日月颠倒、景色迥异又是什么意思。

反而是从书册上开始,详细的记录他去了“外地”跑活,因为不懂当地“方言”只能靠比划跟人沟通,那里的当地人还歧视外地人,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吃了不少的苦头。

后来因为当地很多人在盖房子,太爷由于语言不通跟人比划不明白,所以干脆直接上手给人帮忙。

结果人家发现,他盖房子的手艺很好,便给他工钱请他帮忙盖房子,这才慢慢的在当地站住了脚。

当地人对太爷这种手艺人也很敬佩便不再排斥他,太爷便开始了他在“外”打工挣钱买材料(买地),回家盖房子(掩人耳目)的传奇一生。

书册里还提到,抗战时期太爷倾尽家产给老区组织捐款,又联系在“外”务工的时候结识的“国外友人”,帮助老区组织购买各种枪支弹药,更是冒着危险给进山的游击队背粮食。

赵峥看到这里直呼好家伙,感情抗战的时候还有咱们老赵家的事呢?

难怪小时候,在家里见过不少红本本、功勋章啥的。

后来倒是没看见了,应该是老人怕他们这些小的不知好歹给弄坏了,或者拿出去玩给弄丢了,所以都给收起来了。

……

后面的一些内容,例如说太爷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救济寨子里的人之类的就有些平淡无奇了,只是提到太爷在晚年的时候实在是干不动了,这才把“家业”交给了爷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