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95章 初唐四杰卢照邻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95章 初唐四杰卢照邻

簡繁轉換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2 21:39: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然后洒泪辞别亲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投入颍水自尽。

解脱了自己饱受病痛和精神折磨的苦难余生。

“卢照邻所在的范阳卢氏东汉以来就家世极尽显赫,人物辈出,与皇室往来频繁,祖上还出过一门三公主的盛况。”

“当别人家的孩子还在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的时候,卢照邻被家人送去江南学习,听文学大儒讲授《三苍》《尔雅》以及经史书籍。”

“自小聪慧的卢昭邻在名师的指导下,没过几年,自然是文彩斐然,绝对的学霸一枚。”

“20岁那年,翩翩美少年卢照邻怀着家人的期望来到了长安。”

“凭着自身的才华,很快打入了京城的贵族圈,成为京都名人的座上宾。”

“邓王李元裕对他很是赏识,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朝皇帝唐高宗李治的叔父。”

“在邓王的提携下,卢照邻在邓王府任典签职务,相当于文秘。”

“邓王府中藏书颇丰,卢得以在闲暇时间博览群书,文学造诣日益精进。”

“之后几年,卢照邻先后跟随邓王出塞外、守边疆,转徙于寿州、襄州、兖州等地,并出使于益州、甘凉。”

“这一时期的卢照邻人生得意,诗文上也表现的意气风发。”

“在随邓王赴边出使的戍途中,卢照邻写下了一系列气势开阔的边塞组诗。”

“卢照邻感恩邓王的赏识,他在《刘生》中自比豪侠。”

“此时的卢照邻,执正气抱剑专征,顾恩情万死身轻。”

“公元665年,邓王因病去世,卢照邻出任益州新都尉。”

“任期满后,卢漫游蜀中,寻山游水,遍览古迹,留下了大量行旅诗及咏史诗。”

“期间他与王勃相交,同往玄武山郊游吟诗唱和。”

“他在《咏史》中,自比季布。”

“季布曾经是项羽手下的将士,项羽兵败而亡后,季布被刘邦悬赏缉拿。”

“由于夏侯婴的说情,季布被刘邦赦免并拜为郎中,后为中郎将,汉文帝时官至河东郡守。”

“身在四野,却身系朝堂,卢照邻渴望像季布一样被重用,一展抱负。”

“他和王勃一样,虽少年英才,却名大官卑,才华没有展示的舞台,心中积郁难抒。”

“心怀济世天下,一心想大展抱负的卢照邻离开了蜀地,重回长安。”

“他放开粗豪而圆润的嗓子,唱出了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千古名篇《长安古意》。”

苏轼:卢照邻史称初唐四杰之一,最有名的诗作是《长安古意》,是幽州范阳人,自号幽忧子。

他出生于河北世家大族,自小被寄予厚望。

在别的小孩还是掏鸟窝摸鱼的年纪,家里人已经为他遍请名师,饱读诗书。

卢照邻年仅18岁就中了进士,并得到了唐太宗的弟弟邓王李元裕的青睐,让他进府担任文学属官。

王府的藏书很多,卢照邻在王府图书馆遍阅诗书,写了不少好诗。

开篇如此完美,却不知唐制规定,在王府担任属官不得超过四年。

没办法,卢照邻在王府任满后,去了成都新都桥任新都尉。

这职位可比王府时差远了,中了进士,最多能任个**品芝麻官。

在唐朝想要平步青云,除了拼才华,还要拼爹,拼后台。

名气大如李白,王维,杜甫,在当时一样要顺应潮流,殷勤地给高官权贵送诗作文章。

王维后来就是通过岐王李范走的公主路线,才一举及第的。

这时邓王已病逝,已然没有人能帮得上卢照邻的忙。

于是乎,在新都尉任满后,他并没有离开成都。

与王勃结伴浪游巴山蜀水,乐享美食,与美女夜夜笙歌。

等他回到洛阳时,满目的繁华让他诗意大发,写出了《长安古意》这首歌行体长诗。

其中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更是烩炙人口。

谁知成也此诗,败也此诗。

某日卢照邻正闲居家中,突然来了一伙人,不由分说就把他丢入大牢。

亲人到处找人打捞都没有结果,仔细打听,原来是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里的几句诗。

被武则天的弟弟武三思认为是讥讽他的,他当时是梁王。

后来几经审讯,卢照邻最终被放了出来。

或许这次入狱对他刺激很大,出狱不久。

卢照邻就得了麻风病,半身不遂,从此他的生活一落千丈。

因为生病,他就不能当官了,即使是九品芝麻官,没有职位就没有了工资,又要治病,他的困窘可想而知。

因病致贫,古今一样。

为了治病,卢照邻写信求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

当初意气风发的才子,沦落如此,心中悲怆却也万般无奈。

俗话说急病乱投医,让卢照邻雪上加霜的是,听信他人,误食丹药中毒。

致五官错位变形,面日狰狞,病情更重了,卢照邻痛不欲生。

“长安是上层社会的极乐世界。”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贴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他描写长安豪门贵族争竞豪奢、追逐享乐的生活。”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他描写长安是物欲横流的风月名利场,癫狂中有战栗,堕落中有灵性。”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在这里上层社会为追逐名利,文武权臣之间互相倾轧。”

辛弃疾: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每个人都天赋异禀,文名卓著,是初唐文坛上的天之骄子。

然而,四个人虽然满腹经纶。

但又都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壮志难酬,最终都没活过五十岁。

最令人感慨的是,他们几乎全部死于意外。

卢照邻因不堪病痛投颍水而死,骆宾王在讨武兵败后落水而死,王勃也因为溺水受了惊吓不治而死。

就连相对顺遂的杨炯,死因也是扑朔迷离,有着各种传言。

四杰中尤其以卢照邻的死更让人痛心,他一生悲惨的经历让人们看到了什么是生命中不堪承受之痛。

卢照邻出身名门望族范阳卢氏,他的家族是可以和王勃的龙门王氏,唐皇室陇西李氏等家族比肩的大族。

所以卢照邻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先后拜名士曹宪、王义方为师,学习经史诗赋,博学能文,闻名乡里。

卢照邻18岁就进入邓王李元裕府为典签,代替诸王批阅公文,受到邓王的器重。

卢照邻曾拜药王孙思邈为师,希望能把病治好,孙思邈也因为喜欢他的诗文惜才。

除了帮他治病外,还时时鼓励他,为他做心理疏导。

在孙思邈的照顾下,卢照邻病情略有好转。

但不幸的是不久后,孙思邈就奉旨入宫专门医治高宗,卢照邻连这点倚靠都没有了。

卢照邻每日忍着身体无穷的病痛,活着也只是捱日子了。

期间他的弟弟和父亲又相继离世,卢照邻再度陷入无边的绝望之中。

不久,卢照邻用朋友资助的钱,在具茨山下,颖水旁边买了个田庄,为自己造了个墓室。

每日如同活死人,僵卧其中,苟延残喘,再也看不到一点点的希望。

终于在他44岁这一年,卢照邻写下了《释疾文三歌》与众亲朋好友告别。

随即他拖着病体爬到颖水边,投河自尽。

一开始的好局,本以为可以有后面的风光无限。

却不知后半生苦病缠身,坎坷无奈,曾经的鸿鹄之志,已经折翼难飞。

没有健康的身体,任你志存高远,也飞不起来。

不得不说,卢照邻真是最悲催的倒霉蛋。

不过他的诗文,文思浩荡,挥洒自如。

《长安古意》把古长安的繁华描绘得淋漓尽致,精彩纷呈,甚称唐代歌行体的代表作。

其实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就是最大福气!

“长安街上轰轰烈烈,而终南山内却是寂寂寥寥扬子居。”

“长安街上是任情纵欲、倚仗权势,而终南山内却是是清心寡欲,年年岁岁一床书。”

“长安街上终将声名俱灭,终南山内最后得以流芳百世。”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此诗一出,长安城争相传唱。”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更是成了后世传唱的经典爱情名句。”

“但是有一个人不高兴了,他认为是在讽刺他。”

“感觉被内涵到了的武三思恼羞成怒,派人罗列罪名,卢照邻因此含冤入狱。”

“经过家人多方营救,人是救出来了,但是落下了风疾病。”

“从此仕途无望,卢照邻在《行路难》中喟然长叹。”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尽哀怜。”

“一段时日后,卢照邻发现自己的双腿开始麻木,不听使唤。”

“几个月后竟然成了卧床不起的废人,原本英俊的容貌也变得面目全非。”

“后来有幸拜得药王孙思邈学习医术,也只是勉强保住了性命而已。”

“医治无望的卢照邻,在具茨山下,买了几十亩田地,引颍水环绕住宅,又事先为自己造好坟墓。”

“卢照邻每日都在痛苦中度过,心中郁痛无处发泄,于是一口气写下了五悲。”

“《悲才难》、《悲穷通》、《悲昔游》、《悲今日》、《悲人生》,声声呜咽,字字泣血。”

“长期的病痛折磨让卢照邻失去了生存的意志,写下了绝笔诗《释疾文》后,毅然投入了颍江水,了却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李清照:卢照邻悲惨的人生,让人感叹命运之残酷,深深地反思人生的意义。

唐朝时朝廷有规制,朝廷官员不可长期在王府任职,需要定期轮换,为得是制衡诸王,防止官员与王子勾结。

从邓王府出来,卢照邻到四川的新都做了一个负责治安的县尉。

在这段时间里,卢照邻结识了当世另一位天才王勃。

两人携手同游,从玄武山到成都曲水,一路同行一路唱和,留下不少壮美诗篇。

当时正是科考之年,两人互相鼓励,要一同去京城考试,施展理想抱负。

四大才子会聚京师,但是这次考试的结果却很不理想。

据说是因为考官裴行俭不喜欢他们的少年成名,认为四杰不堪大任。

裴行俭是高宗朝名臣,据说有鉴别人才的本领,会相面。

卢照邻不但没能考中进士,反而惹来了牢狱之灾。

而让他坐牢的正是他最为得意的作品《长安古意》,这首诗和骆宾王的《帝京篇》齐名,俊逸绝尘,名扬天下。

诗中有一段被认为是讽刺权臣武三思的,因此被诬陷投入冤狱。

虽然没多久就被放出来了,却在狱中染了风疾。

从此开始了贫病交加的悲惨人生,直至颍水自沉。

然而卢照邻的人生恰恰是该有的都没有,不该有的偏有,贫病交加,而且病得相当重。

卢照邻得的是风疾,发起病来浑身疼痛,近乎瘫痪,连走一步路都极其困难。

为了治病,他到处求医问药,得了一个秘方,需用丹砂配药。

这时候卢照邻为了治病早把家里那点积蓄折腾光了,于是只好四处借钱。

卢照邻的这篇借钱文情辞恳切,语气卑微,华丽的文采被迫用来借钱治病,一代才子沦落到如此地步,让人心痛。

卢照邻跟随药王孙思邈隐居于太白山,希望治好自己的病,但最后却功亏一篑。

据说当时药王孙思邈给了卢照邻一枚丹药和许多丹砂,卢照邻服下丹药和丹砂之后,病情有所好转,可就在这时卢照邻的父亲病故了。

卢照邻回家奔丧,在葬礼上痛哭不止,引发了呕吐,把服下不久的丹药都吐了出来,引起旧病复发,而且病情比之前更加严重了。

于是,在一个萧瑟的秋天早晨,卢照邻一寸寸地挪出屋子。

来到颍水边,看了看自己水中的倒影,长叹一声,投河自尽。

他的死亡也让后人更加珍视他的文学著作,无论他的一生如何坎坷,他的辉煌成就将永载史册,为后人传颂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