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04章 风水鼻祖郭璞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04章 风水鼻祖郭璞

簡繁轉換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2 21:39: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他知识渊博,见识高远,儒道双修,诗歌流露出独特审美。

他的诗还融入强烈现实社会内容,存在明显的讽刺意味,具备批判现实主义色采。

他是游仙诗祖师爷,内容丰富,具有革新功绩。

在我国文坛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他便是郭璞。

郭璞是西晋时期的人物,一生苦研玄学,尤其擅长风水和气运。

然而与此同时,他似乎也是携带着某种使命而来,生的时候应劫而生,去的时候也是应劫而去。

“晋咸宁二年,郭璞出生在河东郡闻喜的一个下层官僚家庭。”

“父亲郭瑗早年系尚书都令史,后终官建平太守。”

“郭璞自幼聪慧好学,长期在家乡闻喜一带活动,对古文字、算术历法以及日月运行之学多有志趣。”

“元康五年前后,时年大抵二十岁的郭璞,拜入客居河东的名士郭公门下修习占卜之术。”

“并获得郭公所赠占卜专书《青囊中书》九卷,继而由此始精通五行、天文、占卜之术。”

“史称其卜算凶吉、消灾转祸的本领远超他人,连京房、管辂都不如他。”

“同时,这也为郭璞后来终生从事占卜,赢得东晋皇帝司马睿及各方人士的青睐奠定了基础。”

“西晋惠帝、怀帝之际,河东地区发生骚乱,匈奴族首领刘渊起兵反晋。”

“闻喜离刘渊的大本营平阳不远,郭璞预感到家乡将被战乱波及,未保全家计,决定避难到东南去。”

“约永嘉元年,郭璞约集亲友数十家,开始了南迁之路。”

“这时,郭璞大约三十二岁。”

“郭璞从家乡闻喜出发,取道猗氏,越南山之高岭,抄焦丘之小道,攀王屋山。”

“经解池、河北,渡黄河,过陕城,陟函谷,向东直奔洛阳。”

“在从闻喜到洛阳的途中,郭璞写下了《巫咸山赋》《盐池赋》等作品。”

杜甫:郭璞是古代风水学的巅峰,精准预言了未来,被后世尊为鼻祖。

郭璞自少博学多识,又随河东郭公学习卜筮。

永嘉之乱时,避乱南下,被宣城太守殷佑及王导征辟为参军。

后为大将军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劝阻王敦谋反而遇害。

王敦之乱平定后,追赠弘农太守。

宋徽宗时追封闻喜伯,元顺帝时加封灵应侯。

郭璞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

他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长于赋文,尤以游仙诗名重当世。

东晋人郭璞是风水界不可多得的牛人,上知天文,下懂地理,能看风水,擅测吉凶。

在郭璞还没有名气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郭璞选了一块很平常的地安葬母亲。

这块地一到夏天雨水增多时就会被大水淹没,当时许多风水师都说这块地不好。

郭璞没有理会,仍旧坚持自己的判断。

几年之后,沙土上覆,大水不但没有涨上来,反而自行退去,墓周围几十里都成了桑田。

这件事情使郭璞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他在风水界的地位。

许多人都慕名而来,请他前去相墓。

晋元帝也是一个粗通风水之人,听说郭璞给人相墓非常灵验,就微服私访,前去观察郭璞选的墓穴。

晋元帝下决心一定要找到郭璞,让他为自己选择一处吉穴,以便在地下还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后来郭璞给他相墓与否不得而知,不过倒是给一个叫张裕的官员选过祖坟。

张裕的曾祖父去世时,曾请郭璞前去选墓地,郭璞给他选了两处佳穴。

如果你把曾祖父葬在第一个墓穴,那么你能活百岁,位至三司,但子孙不兴旺。

如果葬在第二个墓穴,你的寿数要减去一半,官位也止于卿校,但是子孙后代世世显贵。

张裕听后想也没想,就直接选择了第二个墓穴,后来他的后代果然人丁兴旺。

郭璞虽一世英明,最终却毁在了好朋友手上。

郭璞曾对好朋友桓彝说,你每次来我家都可以直接进房,无须回避。

只是不能到我的厕所里找我,否则我和你都将大祸临头。

桓彝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一次大醉后走进了郭璞家的厕所。

也不知是在作法还是在修炼法术,郭璞看到桓彝后大惊失色。

不久,王敦谋反,令郭璞占卜,结果不吉。

王敦心想,还没造反就遭晦气,一怒之下就将郭璞杀死。

一代风水大师就这么死去了,他的死跟诸葛亮的死有些类似。

虽然都能通晓未来之事,但最终都在劫难逃,这或许是这些牛人们最合理的归宿。

“东抵洛阳后,郭璞写下《流寓赋》。”

“真实地记录了自己从老家闻喜逃难到洛阳的沿途见闻,抒发了自己一腔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洛阳未逗留很久,郭璞又继续向东南进发,几经周折后过江达到宣城。”

“在宣城太守殷祐幕下担任参军之职,并以占卜作卦得到殷祐的器重。”

“尔后,殷祐迁任石头都护,郭璞又跟随他来到宣城郡石城。”

“不久,郭璞离开宣城东下,进抵今江苏南部,定居于暨阳。”

“当时晋元帝司马睿尚以琅琊王的身份镇守建邺,任丹阳太守的王导颇为赏识郭璞的才华,让他担任自己的参军。”

“王导的目的是想利用郭璞的占卜之术,他不但令郭璞为自己占卜,还让郭璞多次为司马睿占卜。”

“王导的栽培和提携使郭璞如跃龙津,为他后来入朝和升迁打开了大门。”

“建武元年,司马睿称晋王,建立东晋,并于次年正式称帝。”

“郭璞先是写下《江赋》,歌咏象征华夏文明的长江,维护东晋正统地位。”

“尔后,又参加了晋元帝即位的祭天大典。”

“并进献《南郊赋》,得到晋元帝赏识,被任为著作佐郎。”

“约太兴四年,郭璞升迁为尚书郎。”

“入朝以后,郭璞曾多次上疏,针对朝政弊端提出谏议和匡正措施,请求省刑减赋、实行大赦、驱逐奸人等。”

“他的部分建议被晋元帝采纳,如实施大赦和改年号等。”

李白:两晋时期著名诗人郭璞,内涵太深刻了,游仙诗堪称一绝。

郭璞的父亲是郭瑗,后者是东晋时期著名学者、文学家。

郭氏家族并非两晋时期名门望族,社会背景根基不足。

因此郭氏父子必须通过真才实学才能立足于当时朝政。

因此,郭璞从小便熟读经书学术,积累大量知识,他又喜好古文奇字,精通阴阳术数。

另外,虽然郭璞后来成为一位方士,但他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建功立业的入仕思想占据其思想主流。

家学渊源,郭璞自然受到熏陶,由于长期生活在社会下层,能够接触到社会现实生活。

郭璞才得以清醒,看到社会弊端,郭璞敢于在某种程度下做批判。

他同情底层百姓,对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深恶痛绝。

郭璞的结局有些惨淡,他力阻驻守荆州王敦谋逆,最终被杀。

在郭璞存世诗作中,有为数不多的赠答诗,文字中体现诗人社会责任心,具有现实意义。

同时彰显魏晋谈玄论道风气,充满玄言妙语,让其赠答诗更具内涵。

另外,由于比较刚烈的性格,他敢于批判浮夸社会现象,同时对官场厌恶之情越来越浓烈。

其赠答诗表达出厌世避世情绪,流露出一丝丝隐逸思想。

还有,因为郭璞是一位满腔政治热情的人,他通过赠答诗发牢骚,抒发自己不满心理。

但这种牢骚并非庸俗方式,而是达到似忘非忘、不即不高的人生境界。

郭璞存世诗作二十余首,其中游仙诗十九首,颇受后世重视。

这些游仙诗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完成的,主题做样、多重、多样。

思想随着社会政治、自身处境、主观价值取向等因素而变化。

另外,由于郭璞受到易学文化、道教经典、玄学文化、历史典故、上古神话等影响,让其诗内容难懂。

如果没有以上知识储备,很难了解诗人真实表达想法。

郭璞的游仙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上乘的,写出如此之多的游仙诗自然与魏晋玄学影响密不可分。

他借游仙而咏怀,在创作理念上继承阮籍咏怀诗笔法,并发扬光大。

他的游仙诗艳逸,内心较为轻松,具有道家仙风道骨之韵味。

另外,郭璞的游仙诗还继承三曹创作手法。

同时也有创新,层次更高,批判程度更胜于三曹。

值得一提的是,郭璞的游仙诗之所以卓著。

是因为他大胆创新,将仙界、人相结合,将求仙与隐居相融合。

意境生动鲜明,将游仙诗营造出一片新天地。

再有,郭璞将游仙伸向现实社会,将仙界与现实社会连接起来。

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对社会的批判与不满。

将游仙诗提升至最高水平,这才是郭璞游仙诗最为亮丽的特色。

提到游仙诗,人们可能会觉得游仙是消极主义。

但是在郭璞笔下,游仙诗增加现实意义,具有批判功能性。

散发对朝政的否定,对岁月的感叹,对人民的关怀,对仕途的否定。

当然,郭璞仰慕仙情也流露于诗中,同时具备谈玄论道的功能性。

在艺术层面来看,诗歌具有浪漫主义情怀,诗风飘逸,辞藻典丽,加上修辞方法运用,让其诗歌极具艺术魅力。

总之,在两晋时期,郭璞是一位地位卓著的诗人。

他的游仙诗极具批判性和艺术魅力,对后世游仙诗产生巨大影响。

“在朝期间,郭璞与温峤、庾亮、干宝等都有较深的友谊,也颇为当时的太子司马绍所赏识。”

“但因他出身低微,性情简易,举止不重威仪。”

“且又往往嗜酒好色,故而始终不得重用。”

“永昌元年,郭璞因母亲去世而辞官丁忧。”

“但未及期满便被权臣王敦看中,招揽他出任记室参军。”

“其时郭璞深知王敦骄横暴虐,且又掌控朝政,故而不敢辞,只得勉强赴任。”

“太宁二年,王敦意欲二次举兵谋反之际,拥戴晋明帝司马绍的朝臣温峤、庾亮觉知王敦阴谋后。”

“即令郭璞占卜讨伐王敦的成败,但未能得到正面答复。”

“嗣后二人复又请占卜个人运势,郭璞出于对其讨伐行动的鼓励,遂直言答称大吉。”

“尔后,王敦即将举兵反晋之际,也召郭璞令其占卜战事成败。”

“届时因王敦本就怀疑郭璞劝说温、庾二人兴师讨伐自己。”

“此间又闻郭璞卜其起兵无成,不久便会引祸及身而亡的言论,不由地愈加恼怒起来。”

“随即命人将郭璞收监,后被押赴南冈处死,卒年四十九岁。”

“王敦之乱平息后,东晋朝廷追封其为弘农太守。”

“宋徽宗大观三年,因算学成就而又被追封闻喜伯。”

陆游:道教净明道十二真君之一郭璞,风水学创始人。

东晋时的郭璞是一位异能之士,特别是郭璞开创了风水学,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郭璞道法非常高明,道教净明道认为他是一位道士,为创教祖师许逊天师的弟子。

郭璞是一位全才,在文化史上,他也占有一席之地。

郭璞擅长作赋,还写了很多游仙诗,他注解了中国最神奇的书《山海经》。

郭璞给这两部书做注,为它们能够流传下来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郭璞最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道术。

郭璞精于卜筮,这门本事传说是一位叫郭公的人传授的。

这两位姓郭的人很投缘,郭公传授《青囊中书》给了郭璞。

《青囊中书》这部书应该就是华佗所写的,华佗毕生所学都集结在了这部书中。

郭璞学会之后,对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等道法,都有精深的掌握。

郭璞最厉害的法术是预测术,早在五胡乱华之前,郭璞就推测出天下将乱,于是先到了庐江。

他劝庐江太守南渡,可是一般人总是后知后觉,太守胡孟康不相信。

风流倜傥的郭璞看上了胡孟康家的一个漂亮丫环,不想见到佳人玉石俱焚,于是郭璞施展了道教中撒豆成兵的法术。

一天,胡孟康突然发现住宅被上千小红人团团围住。

但走近一看,这些小红人又不见了。

胡孟康非常恐惧,又不知道冒犯了何方神圣。

这时郭璞主动站出来,指出是因为胡孟康家中不宜蓄养那位漂亮的丫环。

只要把丫环拉到二十里之外的市场卖掉,且千万要低价出售,这样才能确保胡家上下无虞。

胡孟康只得照办,当然,买丫环的人就是郭璞安排的。

做好这一切之后,郭璞画了一张符,扔到了胡宅的水井中,小红人就消失了。

十几天之后,庐江城就被胡人给攻陷了。

郭璞还预测了自己的寿命,他和桓彝友善,两人不用打招呼就可以直趋而入对方的家中。

有一天,桓彝喝醉了酒去郭璞家,到处没有找到郭璞。

就忘了好友的叮嘱,直接跑进厕所。

果然看到郭璞在厕所之中,披头散发地施展延命道术。

桓彝看到这奇特的场景,忍不住哈哈大笑。

郭璞颓然坐到地上,长叹一声道,天命不可违,这都是命啊!

郭璞施展的大概是道教中的拜斗之法,三国时诸葛亮也曾禳星,都没有成功。

郭璞的母亲去世了,他在江边找了一块风水宝地,可这块上好的阴宅离江边很近。

别人劝说道,地离水太近,可能会被淹掉。

郭璞自信地说,这条河马上要变成陆地了。

后来,这条江果然改道,原来的河道真的变成了陆地。

郭璞还撰写了第一部风水著作《葬书》,为后世风水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