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26章 治军严整周亚夫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26章 治军严整周亚夫

簡繁轉換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2 21:39: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周亚夫少年时代就喜读兵书,且为人谦虚谨严,智谋过人,诚实稳重,左右皆称其贤。

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周勃病逝,长子周胜之袭爵。

六年后,周胜之因杀人罪而被剥夺了爵位。

周亚夫担任河内守期间,著名的女相师许负曾给周亚夫相面。

说三年之后周亚夫将封侯,再过八年为将相,之后九年饿死,周亚夫不相信许负的说法。

周亚夫改变了以车骑为主的战术,为汉武帝彻底扫除侵边的匈奴奠定了基础,以少胜多平定七王之乱。

他知人善任,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中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他为人刚直不阿,坚持原则,敢于直言逆上,未得善终,令人叹息。

“后元二年,汉文帝顾念周勃功高于国,决定在周勃的儿子中另选一位继承爵位。”

“享有贤名的周亚夫被选中为绛侯的继承人,周亚夫被封为条侯。”

“后元六年冬,匈奴出动六万大军进攻中原,大举侵扰上郡、云中郡一带,沿途杀略甚重,直逼长安。”

“时任河内守的周亚夫被汉文帝任命为将军,驻军细柳,与驻在霸上的刘礼、驻在棘门的徐厉两位将军共同守卫长安。”

“三路大军成鼎足之势,守卫长安,以逸待劳,迎击进犯之敌。”

“这三路大军关乎国都的安危,所以汉文帝非常重视,亲率文武大臣前往巡营慰劳。”

“在霸上和棘门的军营时,汉文帝的车驾都是长驱直入,将领们下马迎送。”

“而在周亚夫的细柳营,军中将士都身披铠甲、剑拔弩张,戒备森严,纪律严明,汉文帝的先遣官都进不去营地。”

“先遣官说皇帝就要来了,军门的都尉回答说周将军有令,在军营里只听周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汉文帝的车架到了细柳营门口也被挡住,于是汉文帝派人持符节进营通报皇帝前来劳军,周亚夫才传令打开营门。”

“军门都尉向皇帝的随从人员宣布了军营中的规定,不得在军营中驱驰,于是文帝让车驾缓慢行走。”

“到了军中营帐,周亚夫身披甲胄带着佩剑对汉文帝做了一个长揖。”

“解释说因为自己身穿甲胄不方便跪拜,请准许以军礼对文帝致礼,汉文帝肃然起敬。”

“劳军仪式结束后,汉文帝离开军营,周亚夫未曾相送,仍然关闭营门,严肃整齐一如往常。”

“众大臣对周亚夫的这一系列举动非常惊讶,都替周亚夫捏着一把冷汗。”

“但汉文帝不仅没有责怪周亚夫,还对周亚夫严厉治军的行为加以赞赏,说周亚夫这样的才是真正的将军。”

“至于霸上和棘门的驻军,戒备松弛,如同儿戏。”

“如果遇到偷袭,他们很容易就会被俘虏,像周亚夫这样严于治军,敌人怎么敢来侵犯。”

“过了一个多月,匈奴军队退回了塞外,汉文帝也将三支驻军撤回。”

“随即任命周亚夫为中尉,负责京城治安,兼领北军,周亚夫以治军严明深得皇帝赏识。”

“后元七年六月,汉文帝病重弥留之际,叮嘱太子刘启,将来国家一旦有了危难,可任命周亚夫统帅军队。”

“文帝去世后,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他任命周亚夫为车骑将军,这个职位已经进入了国家军队的核心层。”

“汉景帝前元三年,吴、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七国的诸侯王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这次叛乱的导火线是御史大夫晁错所提出的削藩政策。”

“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削减一部分诸侯的封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

“于是吴楚七国以诛晁错的名义,发动了叛乱。”

“吴王刘濞聚集了二十余万人,起兵于广陵,北渡淮水,会合楚军,围攻忠于中央政权并控制着中原战略要地的梁国;”

“另外派遣数万兵力进攻下邳,北指城阳,攻势锐利。”

苏轼:汉景帝起初想让步妥协,将晁错处斩,恢复诸侯国原来的封地,以为就此能兵不血刃地平息叛乱。

但当汉景帝杀了晁错后,七国不仅不罢兵。

而且吴王刘濞公然对汉朝的使臣宣称他已为东帝,汉景帝遂决心以武力镇压叛乱。

汉景帝于是任命周亚夫以中尉代行太尉职务,统率三十六位将军,发兵东征,平定叛乱。

周亚夫受命于危难之际,临出发前向汉景帝请示方略。

因吴楚等国蓄谋叛乱时日已久,手下豢养了不少骄兵悍将,如今敌人正是气焰嚣张。

如果汉军与其硬碰,恐怕难言必胜,叛军的目标是进犯京师。

如此则必须经过梁王属地,可以利用梁国来迟滞叛军的行动。

叛军远道而来,输送粮饷的道路至关重要,再派出精兵设法断其粮道,那样就能一举制敌。

汉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建议。周亚夫立即率部起程,前往平叛。

周亚夫并没有与大部队一起行进,而是先带了少量随从出发前往河洛。

刚走到霸上,有一个叫做赵涉的士人拦道求见,周亚夫亲自接见了赵涉。

赵涉向周亚夫进言说,将军此行责任重大,胜则宗庙安,不胜则天下危。

周亚夫见赵涉谈吐不凡,忙从马车上下来,非常恭敬地向他请教。

赵涉见周亚夫以太尉之尊能如此礼待自己一介草民,也就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吴国向来富裕,此次更是招揽了不少亡命之徒,现在吴王知道周亚夫前去对付他,必然会在周亚夫将经过的淆、渑等险要之地设置伏兵。

建议周亚夫向右绕行,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直入武库。

虽然路途上多走一两天,却出敌意料,可收奇效。

周亚夫觉得赵涉所言有理,荥阳是关东要地,控制南北交通,东阻吴、楚,北拒齐、赵,西屏关中,是兵家必争之地。

控制了荥阳,不仅占有武库之器,据有敖仓之粮,保证了军队后勤物资的供给。

而且遏制了通往京师的大门。周亚夫接受了赵涉的建议。

等到平安抵达洛阳之后,周亚夫派兵搜索赵涉所说的敌军可能埋伏的地点,果然发现了吴王设置的伏兵。

周亚夫十分欣赏赵涉的才能,当即请他担任护军。

在进军途中,周亚夫还招纳了洛阳侠士剧孟。剧孟因为行侠仗义而名扬诸侯。

周亚夫认为,欲战胜七国叛军,光靠军事征讨是不够的。

还要与叛军争夺人材,特别要笼络像剧孟这样交游很广又很有号召力的人物。

周亚夫聚兵荥阳,三十六位将军的队伍也纷纷赶到,周亚夫明确了先取守势的作战方略。

他下令大军在昌邑安营扎寨,要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采取以逸待劳的方针,静观吴楚叛军与梁国的交战情况。

当时吴楚联军攻打梁国,梁国危急,梁王数次派人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置之不理。

梁孝王忧心如焚,转而派使者进京,直接向景帝求援。

“汉景帝虽然此前已经答应周亚夫以梁委吴的策略,但是派人持自己的诏书去命令周亚夫出兵救援。”

“然而周亚夫知道梁国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关头,为了战争全局,周亚夫坚持不执行诏命。”

“一面坚守营垒,一面按照既定方针暗派精锐骑兵抄到吴楚联军的后方,截断了吴楚联军运粮的通道。”

“梁国在救援无望的情况下,只得依靠本国力量拼死抵抗,在韩安国、张羽两位能攻善守的将军率领之下。”

“居然抵住了吴楚大军的强劲攻势,使其不得越梁国而西进。”

“刘濞眼看不能再短期之内攻下梁国,而己方粮道被断,已经出现粮饷不继的局面,无奈之下,刘濞转而想与周亚夫决战。”

“刘濞的吴楚联军多次挑战,指挥大军去进攻周亚夫的营寨。”

“周亚夫对此早有准备,他严令部下不许出营与敌会战。”

“只是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强弓硬弩打退敌军的一次次强攻,双方的战事就此进入胶着状态。”

“周亚夫闭门坚守期间,有一天夜里,汉军军营里突然发生骚乱。”

“士兵们互相攻击,骚乱甚至一直闹到了周亚夫的帐下。”

“周亚夫不以为意,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骚乱便平复了下来。”

“两军对峙了月余,吴楚军队进攻不得,粮饷的转运也越来越困难,军心开始有了动摇的趋势。”

“刘濞决定孤注一掷,精心策划了一次夜劫汉营的行动。”

“当夜,大批叛军进攻汉军营寨的东南方向,周亚夫下令调集重兵埋伏在军营的西北面。”

“不久之后,叛军的主力进攻汉军军营的西北面,由于周亚夫判断准确,叛军夜袭劫营没有得逞。”

“刘濞见进攻无门,士卒疲乏,缺少粮草,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引军后撤。”

“周亚夫见时机成熟,亲率大军,奋力追击。”

“吴楚军队军心已失,无心恋战,被汉军一举击溃。”

“刘濞丢弃了大部队,只带领着几千亲随逃到江南丹徒,汉军乘胜追击,全部俘虏了吴军,收复了吴国所占领的郡县。”

“楚王刘戊战败自杀。周亚夫对吴王发出千金的悬赏,一个月后,刘濞被当地人斩杀。”

“其余几个诸侯国的叛乱也很快被平定。周亚夫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七国之乱。”

“周亚夫所建立的功勋,使汉景帝对其更加器重,诸侯众将对其敬佩不已。”

“平定了七国之乱后,周亚夫率军回京,被朝廷正式任命为太尉。”

“前元七年周亚夫被任命为丞相。景帝废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改立刘彻为太子。”

“然而周亚夫坚持认为栗太子并没有什么过错,不能随便废黜。”

“虽然周亚夫没有成功,但是他多次与汉景帝争执,汉景帝心里对周亚夫十分不满,开始逐渐疏远他。”

“梁孝王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弟弟,同为窦太后所生,两人关系亲密,入则侍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

“窦太后对梁孝王也非常喜爱,赏赐不可胜道。”

“梁孝王对周亚夫在七国之乱中不派兵救梁之举一直耿耿于怀,每次入京朝见时,总在窦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

王安石:中元二年三月,窦太后建议汉景帝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

汉景帝征询丞相意见,周亚夫持反对意见,说高皇帝刘邦曾经约定。

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王信没有功勋是不能封侯的。

景帝遂未封王信为侯。但是等周亚夫死后,汉景帝便把王信封为了盖侯。

后来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汉,汉景帝准备封他们为侯,以招降匈奴人。

周亚夫表示反对说,他们背叛主人,投降陛下,陛下封他们为侯,以后又如何谴责人臣不守节、不忠心呢。

刘启拒绝采纳周亚夫的意见,说道,丞相的建议不可用。

于是,汉景帝将徐卢、陆疆等人全部封侯。

让汉景帝没想到的是,周亚夫竟然因此而称病不上朝。

中元三年,周亚夫被免去丞相职务。

后元元年,汉景帝召见周亚夫,赐其饮食,但席上只放了一大块没有切开的肉且没有放置筷子。

周亚夫没有经过皇帝的允许就直接令主管酒席的官员为自己取筷子,汉景帝笑问周亚夫是否不如意。

周亚夫自知失礼,脱帽跪下谢罪后快步离开,显出怏怏不乐的样子。

汉景帝认为周亚夫桀骜不驯,担心自己死后儿子刘彻难以驾驭周亚夫,因此产生了除掉周亚夫的想法。

不久之后,周亚夫的儿子购买了皇家的葬器铠甲和盾牌五百套,准备作为父亲的陪葬物品,雇人搬运,却不付工钱。

由于他对待负责搬运的雇工苛刻,这些雇工把他偷买违禁物品的事情向朝廷告发,向朝廷诬告说周亚夫的儿子谋乱。周亚夫被牵连其中。

刘启将案件交给有关官员查办,官员责问周亚夫,周亚夫感到委屈,拒绝回答问题,刘启知道后怒骂。

这还需要什么口供,他命人逮捕周亚夫,押送廷尉。

抓捕的人赶到周亚夫家中,周亚夫准备自杀,被夫人阻止,周亚夫被逮捕后送到廷尉处。

廷尉责问周亚夫,君侯何故要造反,周亚夫回答,所购买的是陪葬用品,怎么说是要造反。

有小吏插话说,即使不在地上造反,也准备在地下造反。

在狱中,小吏不断欺凌周亚夫,周亚夫感到憋屈,以死明志,拒绝吃喝,五日后吐血而亡。

周亚夫死后,条侯的封地也被废除,爵位也就此中断。

第二年,汉景帝为了延续绛侯周勃的爵位,改封周勃的儿子周坚为平曲侯。

十九年之后,周坚去世,谥号为共侯。

周坚的儿子周建德继承了平曲侯的侯位,官至太子太傅,后因罪被免官、除爵,废除封地。

汉平帝元始二年,汉平帝复封周勃的玄孙之子周恭为绛侯,食邑千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