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49章 历事累世长孙嵩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49章 历事累世长孙嵩

簡繁轉換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2 21:39:4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随着拓跋氏崛起大漠,他在内外仇杀的恐怖阴影中成长起来,选择了尚属弱势的族侄拓跋珪,在代国的废墟上重建更为强大的北魏帝国,从此人生开挂。

他十四岁统军,累著军功。此后跻身宰辅行列,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成为北魏初年影响朝局的重要人物。

他联合其他功臣在止车门听事理讼,位列八公之一。他辅佐雄才大略的拓跋焘度过最初的艰难时光。

他是一位善于选边站队的智将,在长寿这块上将短夭的北魏诸帝拿捏得死死的。

他就是北魏太尉、北平王长孙嵩。

“长孙嵩宽厚儒雅,有气度。”

“十四岁时,代替父亲长孙仁担任南部大人,统领军队。”

“建国三十九年,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去世。”

“当时各部落反叛作乱,前秦皇帝苻坚趁机派兵攻灭代国,将代国分割为东西两部。”

“分别由刘库仁和刘卫辰代掌部中事务,长孙嵩和元他等人率领部众归附刘库仁。”

“刘库仁之子刘显谋画发难时,长孙嵩率领旧部和乡党七百多家背叛刘显逃走,将要到达五原。”

“当时昭成帝之子拓跋寔君的儿子拓跋渥也聚集部众自登王位,长孙嵩打算归附他。”

“途中见到乌渥,乌渥说拓跋渥是作乱之父的儿子,劝说长孙嵩归附昭成帝之孙道武帝拓跋珪。”

“长孙嵩没有决定,乌渥拉回他的牛头,长孙嵩勉强听从他的话。”

“长孙嵩在三汉亭见到道武帝,于是归顺道武帝。”

“登国元年正月,道武帝即代王位,建立北魏政权,任命长孙嵩为南部大人。”

“登国二年正月,长孙嵩因是有功之臣,而受到道武帝的赏赐。”

“登国七年,西部泣黎部大人茂鲜反叛北魏逃走,道武帝派长孙嵩率军追击,大败茂鲜。”

“长孙嵩后来不断立下军功,跟随道武帝征伐中山时,授任冀州刺史,赐封爵位为钜鹿公,后改任侍中。”

“天兴元年,道武帝出巡,当时右军将军尹国在冀州督促征收租税。”

“听说道武帝将要北返,于是阴谋造反,准备袭取信都。”

“时任安南将军的长孙嵩将其捕获,押送至中山,道武帝下令将其斩首。”

“同年四月初一日,道武帝任命长孙嵩为司徒。”

“后来,长孙嵩出任相州刺史,封南平公,在各处任职都受到称道。”

“天赐六年十月,道武帝次子清河王拓跋绍作乱,弑杀道武帝。”

“不久,道武帝长子齐王拓跋嗣诛杀拓跋绍,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永兴,是为明元帝。”

“明元帝登基后,下诏命长孙嵩与北新侯安同处理民讼,拔贤任能,整理人伦纲常。”

“永兴二年正月初一日,明元帝下诏命长孙嵩等北伐柔然。”

“同年五月,长孙嵩等从大漠回来,柔然追赶并把他们围困在牛川。”

“五月二十一日,明元帝亲率大军北伐柔然,柔然于是闻讯逃走。”

“永兴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明元帝下诏命长孙嵩和山阳侯奚斤、北新侯安同、白马侯崔宏等八人坐在止车门右面。”

“处理提审囚徒等各项事务,务求公允确当,所以当时称为八公。”

“永兴四年二月十二日,明元帝登虎圈射虎;赐给长孙嵩等人数量不等的布帛。”

“泰常二年二月十八日,东晋的谯王司马文思派使者王良到北魏朝廷上书,请求发军讨伐东晋将领刘裕。”

“明元帝下诏命长孙嵩率领诸军邀击刘裕,在畔城接战,各有胜负,于是明元帝下诏诸军停止战斗。”

“同年十月十一日,明元帝下诏命长孙嵩等回京城。”

“十一月,长孙嵩等诸军到乐平。”

“明元帝下诏命长孙嵩派娥清、周几等与叔孙建讨伐西山丁零人翟蜀、洛支等,把他们的力量全部消灭干净后回军。”

苏轼:长孙嵩的父亲长孙仁是拓跋鲜卑的南部大人,属于当时处于上升期的拓跋鲜卑的方面大员。

当北魏追封的烈帝拓跋翳槐死后,其二弟昭成帝什翼犍还在国外留学。

国内贵族本来拥戴他的弟弟拓跋孤,只因拓跋孤是个老实孩子,知道大哥属意二哥,就亲自到后赵迎请二哥回国继承部族首领的大位。

什翼犍是个留学优等生,见识过后赵的发展变化后,在位期间也置官建都,四面征战,终于建立起一度雄强北方的代王国。

长孙嵩十四岁的时候便接替父亲出任南部大人。

带资入股的长孙嵩代父统军,为新生的代国四出征战,也为自己的第一次创业赢得了开门红。

此时他已出落成一位宽厚儒雅、气度不凡的贵公子,颇具亲和力和领导力。

然而,代国的时运不济,邂逅了国势鼎盛的前秦,不得不卷甲息兵,勉力维持。

偏偏拓跋家又闹内讧,什翼犍被长子拓跋寔君弑杀。

随即,代国便迎来了灭国之祸。

此时的长孙嵩还不到弱冠之年,就赶上了一次亡国之痛。

好在当时的五胡诸国,旋生旋灭,草原儿女心胸开阔,长孙嵩顾不上伤感,就带着自己的部众暂时归附了刘库仁。

说起来,刘库仁也不算外人,出身匈奴孤独部的刘库仁本是拓跋什翼犍的外甥,为人豪爽仗义,在什翼犍去世后,对拓跋珪母子颇为照顾。

要不是他儿子刘显极不厚道,刘库仁家族必能在北魏谋个好出身。

刘显在谋杀叔父刘眷后,想着顺道将拓跋珪也一并收拾了。

没想到,刘显人缘极差,就连他的谋士都出卖他,将刘显的阴谋告知拓跋珪。

有了防备的拓跋珪开始召集旧部,准备开启自己的宏图霸业。

长孙嵩同样看不上刘显,遂率领族人与乡党七百多家另谋高就。

在途经五原时,他遇上了一个叫乌渥的故人,双方攀谈起来,乌渥问长孙嵩欲往所处。

长孙嵩表示听说拓跋寔君之子拓跋渥正在招揽部众准备重建代国,自己打算去归附他。

乌渥与拓跋渥虽然同名却不同心,他义正辞言地对长孙嵩。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经过多年汉化,这些来自草原的粗坯对汉家的忠孝文化已有了很深的理解。

长孙嵩听后觉得有理,随即又陷入了茫然。

早已与拓跋珪确认过眼神的乌渥建议长孙嵩,好好考虑一下正在贺兰部养精蓄锐的那个人。

“东晋将领刘裕攻打后秦皇帝姚泓时,明元帝赐给长孙嵩符节。”

“督察太行山以东各军事务,乘传车到平原,沿黄河北岸,排列军队停驻在畔城。军队遭受不少失败。”

“明元帝诏令长孙嵩借给刘裕道路,刘裕在船中望见长孙嵩的旌旗车盖,送给他酃湖的酒和长江以南的食物,长孙嵩都送到京城。”

“明元帝诏令长孙嵩厚礼答谢刘裕。明元帝又命令挑选精锐兵士做好战斗准备。”

“如果刘裕向西通过,就率领精锐部队向南出兵到彭、沛,如刘裕不按时通过,只率领军队跟随他们。”

“他们到了崤山、陕县之间,必定和姚泓相对峙,一死一伤,士兵疲惫。”

“等到秋季,再慢慢趁机出动,如此刘裕的首级可以不战而得。”

“于是叔孙建等人沿黄河前往洛水。刘裕进入函谷关。”

“长孙嵩和叔孙建等人从成皋向南渡河,东晋各屯驻戍守据点都望见尘土而逃奔溃散。”

“刘裕攻克长安,长孙嵩于是撤军。”

“泰常八年,明元帝患重病,向长孙嵩询问身后事,明元帝就在宫中定下计策。”

“于是诏令拓跋焘临朝代行处理国政,长孙嵩任左辅。”

“泰常八年十一月初六日,明元帝去世,遗诏命司空奚斤把所缴获的军资赏赐给大臣们,从长孙嵩以下至士兵都数量不等地享受到。”

“十一月初九日,拓跋焘继位,是为太武帝。”

“十二月,太武帝进封长孙嵩为北平王,担任司州中正。”

“始光二年,太武帝下诏询问公卿,大夏、柔然二者中先征讨谁。”

“长孙嵩和平阳王长孙翰、司空奚斤等人说大夏定居,不能成为祸患,柔然世代是边境祸害,应该先征讨柔然可汗大檀。”

“追赶上就缴获他们的牲畜,足以富足国家;赶不上就在阴山狩猎,多杀禽兽,皮肉筋角,用来充实军用物资,也超过打败一个小国家。”

“大檀迁徙如鸟飞,追快了不能持久,人多了则不能追上。”

“大夏皇帝赫连勃勃,土地不过一千里,刑罚政令残酷暴虐,为人神所抛弃,应该先征讨大夏。”

“尚书刘洁、武京侯安原请求先平定北燕皇帝冯跋。”

“太武帝保持沉默,于是向西巡视。”

“恰逢赫连勃勃去世,关中大乱,太武帝议论想要征讨关中。”

“长孙嵩等人说他们如果据城防守,以逸待劳,大檀听说后,乘虚而进犯,这是危险的做法。”

“太武帝于是向天师寇谦之询问隐微的事,寇谦之劝他出兵。”

“杜超之赞同促成此事,崔浩又谈论向西征伐的利益。长孙嵩等人执意规劝认为不可以。”

“太武帝大怒,斥责长孙嵩在任贪污,派武士侮辱他。”

“同年三月初二日,太武帝升任长孙嵩为太尉。”

“神麚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太武帝北伐柔然,命长孙嵩与广陵公楼伏连留守京都平城。”

“神麚四年九月十三日,太武帝加任长孙嵩为柱国大将军。”

“从此以后,太武帝每次出兵征伐,长孙嵩总以元老身份多次留守平城,坐在朝堂,决断刑罚诉讼。”

“太延三年正月十二日,长孙嵩去世,终年八十岁,谥号宣王。”

“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时,追录先朝功臣,以长孙嵩配祭宗庙。”

白居易:长孙嵩表示自己不了解这个比自己小一辈的后生,尚未将他视作投效对象。

说完,他催动拉车的青牛,准备先找个地方静静在说。

乌渥可不想放过长孙嵩这个大才,就猛地上前拉住了牛首。

然后给他讲了拓跋珪的一些不同凡响的故事,让长孙嵩对这个比自己小13岁的遗腹子有了新的认识,遂勉强决定前往贺兰部一探究竟。

听说曾认南部大人的长孙嵩率部来归,拓跋珪大喜过望,立刻赶到三汉亭迎接自己的族叔。

南北朝时期人们寿命偏短,加上战乱不休,因此普遍早婚,拓跋部在这方面尤其突出,他们一般在十二三岁时就结婚生子,往往不到三十就当上爷爷了。

早婚早育又损害了人们的健康,使得拓跋皇族的寿命愈发变短。

此时的长孙嵩虽然未到而立之年,但多年的领导生涯加上奔走四方,早已练就了一双识人的慧眼。

看着眼前这个英气勃发、少年老成的族侄,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遂一改初衷,与之相谈甚欢。

在拓跋珪表示出足够的尊重和王霸之气后,长孙嵩立刻表示倾心归顺,正式加盟北魏集团,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在拓跋珪创业之初就率众来归的长孙嵩得到了应有回报,顺利恢复了家族捂热多年的南部大人职务。

此时,北魏股份公司刚刚开业,还保留着很多原始的官职,南部大人显然是旧时部落联盟的遗存。

能够重新坐镇一方,长孙嵩还是没有跟错人。

长孙嵩受到正向激励,自然越战越勇,他就跟着拓跋珪开始挑战新崛起的草原强权柔然。

在战斗中,长孙嵩表现得非常英勇,一马当先,阵斩柔然别部大帅屋击。

能够横挑柔然,说明拓跋珪公司的业绩飘红,已然有了跨境作战的能力。

拓跋珪是位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却也是个脾气不太好的家伙。

那个年代暴脾气的君主比比皆是,毕竟大家都是在乱战中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暴力倾向那才叫奇怪呢。

有些人受不了拓跋珪的暴脾气,离家出走的戏码就成为北魏初年的家常便饭。

出自泣黎部的北魏西部大人茂鲜叛魏私奔。长孙嵩奉令率军追杀,一路狂击。

让茂鲜大人为他的冒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让长孙嵩好好刷了一把军功,更展现了自己的忠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