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造劫诸天,从天龙剑挡万军开始 > 第二十四章 :石头城外现端倪

造劫诸天,从天龙剑挡万军开始 第二十四章 :石头城外现端倪

簡繁轉換
作者:弦知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3 21:40: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雨过轻岚笼殿堂,栖霞绮丽好风光。枫林妩媚红霞绕,虎岭雄威白浪傍。痴烂漫,享和祥,凝花韵叶映冬阳。华枝灼灼情如火,尽得千诗万画彰。这本是栖霞盛景,但在这样的美景之下,在神圣庄严的佛门情景地。却藏着最龌龊,最残暴的勾当。袁天罡与李淳风很是诧异的看向姜明空。“道友是认识祭坛上的神像吗?”“我虽不算博学,但从未见过这是何方神圣!”李淳风很是好奇,姜明空为什么看到那神像后,如此愤怒。姜明空指着神像对两人介绍:“这神像,并非我中土之神。”“乃是东瀛三贵子之首,更是东瀛天皇之始祖,号称皇祖神,天照大御神。”看到天照神像的同时,姜明空想通了为什么这里只有女子的尸体。毕竟东瀛的神,最喜欢纯洁无瑕的女子。只是让姜明空仍旧疑惑的是,这些贼秃为什么要抽干这些女子的鲜血。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刚刚战斗起来,被众人忽略的僧人。唐玄奘的弟子,辩机。“你二人会作画吗?”姜明空突然的问题,弄的道门双秀一愣。随后李淳风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沓纸,开始绘制眼前所见一切。姜明空也不由得在心中啧啧赞叹:“不愧是日后画《推背图》的男人,画技真不赖!”三人依次查探了三座石塔,果然如姜明空想的那般。三座石塔下分别供奉着东瀛的三贵子:天照大御神、月读命以及须佐之男。“此事还需要褚大人出面,虽是玄奘寺的这三个老贼秃所为,但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须知,他们可都是名满天下,德高望重的佛门前辈。”袁天罡很是不解,贞观盛世,唐皇感念当年十八棍僧救驾之恩德,以及慈航静斋代天选帝之知遇。对佛门可谓广开方便之门。“也许看看这个,你们就知道原因了!”这时候,一个女子从石山上一跃而下。还有好似书册一样的东西,丢向姜明空。李淳风下意识想要拔剑,姜明空却手掌一抓,接住了女子丢来之物。再一看女子面容,分明是建邺大街,哭求姜明空的张三娘。姜明空没有查看手中书册,反而盯着来人:“没想到,实在没想到。”“我竟未能发现张三娘你竟身怀武功,更是易容改面,掩饰了真容。”张三娘一笑,撕掉脸上的伪装,虽上了年纪却依旧风韵不减。“大公子神魂坚韧,真气纯正,更是心细如发,明察秋毫。”“若非我与义兄这些年在海外学了些手段,又怎能瞒过大公子!”说到这里,李淳风似乎想到了什么:“张三娘!张三娘……海外……”“阁下莫非就是当年的风尘三侠之一,张出尘,张三娘?”姜明空闻言,恍然大悟,只是他的神情有些古怪。风尘三侠乃是隋末乱世的三位游侠前辈:大哥虬髯客、二弟李靖以及三妹红拂女。李靖后来选择李世民,成就大唐伟业,也成就了一代“军神”传奇。三妹红拂女嫁给李靖,同样成就一段佳话。可如今,红拂女张出尘竟然丢下夫君,与虬髯客远游海外,这不禁让姜明空有些浮想联翩。舞女出身,见惯人心的张出尘一眼就读懂了姜明空的眼神。她白了对方一眼:“看来,大公子最近游历江湖,疏于管教!”“我该上书陛下,另请严师教导一番了!”姜明空这才反应过来,眼前妇人可不是什么单纯的江湖客。而是朝廷的一品诰命,卫国景武公李靖的夫人,自己私下见了要尊一声“伯母”的存在。他拱手一礼:“侄儿见过李伯母,不知李伯母当面,是侄儿失礼了!”张出尘摆摆手:“大公子还是看看手中《僧录》吧。”姜明空不再纠结,翻开手中书册,李淳风与袁天罡也好奇的看了过来。开始几页的记录还没什么特别。直到十年前,玄奘寺立寺三年后,姜明空才皱紧眉头。智空收徒最澄。智藏收徒空海。智满收徒鉴真。李淳风见到姜明空停在此页,若有所思,而且眉头紧锁,似乎看出了什么端倪。他与袁天罡对视一眼,袁天罡却摇摇头,表示自己什么也没看出来。张出尘见到姜明空的样子却很是意外,她试探性的开口询问:“看出来了?”姜明空虽然看出其中端倪,但以李承乾的身份,并不应该知晓这些。“空海”与“最澄”这两个名字也许很多人没听过。但是他们回到东瀛后成立的宗门却是赫赫有名,成为了东瀛佛门的最高圣地。最澄立比?山,号称东瀛天台山。空海则在比?山另开“里高野”。这些不是“李承乾”应该知道的事情,所以姜明空把话题交给了张出尘。姜明空恭敬的递上《僧录》,并停留在七年前的这一页。张出尘看到这一页的内容,挑挑眉:“说说吧!你看出了什么端倪?”姜明空看向袁天罡与李淳风:“两位出身道门,据我所知,不论佛门还是道门,若是有明确的师承与道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辈分,是这样吗?”袁天罡点点头:“我道门除了天师府,其他道脉很少如此,大多随性随缘。”“就像李兄,他就没什么道号,也没什么辈分。”姜明空有些好奇,李淳风这位青史留名的道士,到底师承何人。“敢问李兄,令师是哪位前辈高人?”李淳风露出一个帅气的笑容:“我这次下山,就是奉了家师之命,寻找药王前辈……”张出尘有些恼怒,直接打断了三人的互动:“大公子平日里就这样回答长辈问话的?”虽然张出尘有点摆长辈的架子,但不看僧面看佛面,卫国公确实值得这样的牌面。“伯母请看,智满师兄弟三人分别收徒,按说他们的徒弟应该是同一字辈。”“就如智满、智空与智藏一般,都是‘智’字辈。”“但最澄、空海、鉴真三人,显然没有统一的字辈,这就是晚辈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张出尘很满意,寻常人哪怕将这名录交给对方,恐怕也看不出其中端倪。姜明空能在极短时间内,第一时间发现其中的问题,足以说明这位大公子确实心细如发,思维缜密。姜明空看到张出尘脸上的笑容,突然想到什么,又继续开口补充。“明礼知耻,乃我华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所谓字辈,并不是为了方便取名,区分长幼,而是为了不忘根本,铭记源流。”“除非这三人并非我华夏之民,否则无法解释此等异常!”张出尘瞪大双眼,不敢置信的看着姜明空。她本以为,能看出其中问题,就已算人中龙凤,不曾想姜明空竟睿智如此,竟然能看出三人来自海外。“我也不瞒着你们,最澄与空海都是东瀛来的遣唐使。”“鉴真之名,你们应该略有耳闻,正是如今扬州大光明寺的主持。”“听说鉴真欲要效仿玄奘禅师,东渡东瀛,传播佛法。”听到这里,三人哪里还不清楚,栖霞山的玄奘寺,恐怕立寺之初,就是为了接待东瀛的遣唐使。或者说,就是为了东瀛的遣唐使,才有玄奘寺的诞生。袁天罡握紧双拳:“这群小矮子,我本以为他们谦卑恭敬,是明礼守信的良人!”姜明空则眼神冰寒,他虽然于天龙世界修道百年,如今又已踏上了超脱之路。但蓝星的千秋大劫,依旧是他心底的遗憾。尤其建邺城,正是日后的金陵,也是未来的南京。他在心中暗下决定:“看来日后有暇,可往东瀛一行!”不过他并没有被家国仇恨冲昏头脑,还是疑惑的看向张出尘。“这又与百余名花季少女的死,有什么关系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