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也没有回宫的借口。
边上的广郡王沉声道:“谢大人是没办法,还是不想做?”
书房内骤然安静了三分。
谢郁维轻抬眸,看向这位王爷。
广郡王面带冷笑:“既是插手不到宫中,便该趁着此次的机会,将人手埋进去才是,这等浅显的道理,谢大人怎会不懂。”
“依本王看,怕是谢大人早已经动了其他的心思,才会多次推诿,不愿做事!”
其实他和养母心中都清楚,谢郁维早已没了投向小皇帝的可能。
可谢郁维行事,确实喜欢留有余手。
这种做法,往小了说是他谨慎,往大了说……便是他始终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当初是他说动江太妃掏空所有家底来争,如今事情进展到关键时刻,他却开始踌躇不前,岂有这样的道理?
他想做权臣,在江太妃手底下可以做,那在周瑛手下也同样能做。
左不过是周瑛那边他不好直接垄断大权,所以才不愿割舍他们这边。
江太妃和广郡王的意思很明确,想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
但他必须抛却其他想法,与他们站在同一条船上。
否则的话,这艘大船一旦有沉没的风险,那在船上的所有人,包括他谢郁维在内,谁都别想在沉船之前跑掉!
书房内气氛僵硬,谢郁维心下微沉,他也清楚广郡王这番话的用意。
沉默片刻后,他到底出声道:“请王爷和太妃明鉴,下官绝无这等想法。”
“只是宫中不比从前,天子亲卫能耐了得,又有施元夕从旁协助,想要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动手并不容易。”
他抬头,看见江太妃仍旧冷沉着一张脸没有说话。
微顿片刻,到底是道:“宫中之事,下官必定会在选召结束前做出安排。”
这便是应下了。
江太妃脸上的冷凝之色褪去些许,缓声道:“那便有劳谢大人了。”
谢郁维面上不显,只淡声道:“这是下官应做的。”
话虽如此,他也并未一味退让,而是补充道:“除这件事以外,在边疆战事彻底结束前,还请太妃和王爷切勿轻举妄动。”
这是建议,也是警告。
江太妃知道他对户部尚书一事仍有不满,此刻神色游移了下,到底是道:“自是应该如此行事。”
议事结束后,谢郁维和周淮扬一起离开江太妃府上。
上了马车后,周淮扬看了眼谢郁维的表情,沉吟片刻,还是开口道:“……江太妃和广郡王都并非良主。”
他实在不明白,谢郁维究竟是怎么想的。
扶持这样的人上位,去替换如今行事英明的周瑛?
这不是在往死路走吗?
谢郁维坐在旁边,正闭目养神。
就在周淮扬以为他并没有听到自己的话时,方才听到他不疾不徐地道:“主上不仁,便会作茧自缚。”
他要的不是个多英明神武的皇帝,而是个能够被他拿捏着软肋,登上宝座后轻易能被架空的空架子。
其实江太妃和广郡王所想的没错。
如若现在还能有办法置周瑛于死地,他会毫不犹豫地抛却江太妃母子,转头扶持小皇帝去做个真正的傀儡。
只可惜……
周瑛刚被接回来,魏氏临朝时,他便通过魏氏的手做过些布置。
魏氏不当用,到死都没能将周瑛弄死。
到得如今,他的人已经很难触碰到周瑛。
今日就算广郡王不说那番话,他也照样会安排人手进入宫中。
摆出这副模样,不过是为了取信于江太妃母子。
避免他们不断揣测,误了他的事。
周淮扬眼眸闪烁,他想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到底还是住了口,只转过头,沉默地看向车外。
年前出现这么一桩事,整个京里都热热闹闹的。
到得除夕当日,僵持许久的边疆传来捷报。
王溪和路星奕二人所率领的火铳队,初战告捷,直接将北越三万兵马打退。
逢着年节这样的好时候,京城内外皆惊喜非常。
周瑛下令,犒赏三军,让所有人都过了个舒服的春节。
年后沐休结束,距离春闱的日子更近了。
早朝第一日,朝上的臣子便就春闱主考官一事,吵得不可开交。
谢家一派的官员主张,春闱一事关系重大,主考官应当用朝中老臣。
想要将内阁的一位尹阁老出任主考官。
王瑞平等人却觉得此事不妥。
主要是这位尹阁老出身世家,门生遍布,这次春闱,虽说他的学生没有直接参与,可却有许多考生与他的学生关系密切。
这等情况下,让他出任主考官,春闱便只会成为一家之言。
选拔上来的哪是什么新科进士,怕全都是些谢氏党羽。
为此,他与多位臣子联合举荐,想要让郑奇明作为本次春闱的主考官。
施元夕立在朝上,轻垂眼眸,听着两边争执不休,神色淡淡。
照她来看,倒不如继续让徐京何当。
别的不说,徐京何这人行事公允,手段了得,想要在他眼皮子底下弄虚作假,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还身份中立,暂时没什么偏向,若被推出来,谢郁维那边是不认也得要认。
但科举有着不成文的规定,上次春闱徐京何才做了主考官,这次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是他。
大家都默契地绕开他去,只剩下两方打得不可开交。
正当她觉得颇为遗憾时,那位她惦记一上午的徐大人,在这纷乱的朝堂上走了出来。
他自带冷场氛围,一经出现就让两边争得不可开交的臣子停了下来。
施元夕似有察觉,抬头就对上对方那双清幽的眸。
当着她的面,徐京何开口就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春闱主考官人选,非施元夕施大人莫属。”
施元夕:?
第113章拿自己来换
满殿争执不休的朝臣,齐刷刷看向他。
王瑞平更是愣了下,真说起来,这个主考官施元夕还真能当。
论学识,她是国子监甲一级出身。
论政绩,惠州之事还办得不够漂亮?
唯一欠缺的,便只有资历了。
要知道,徐京何当上春闱主考官时,已入朝两年多,且还在国子监打磨过,这都算是破格提拔。
施元夕进入朝堂可才大半年的时间啊。
升迁速度堪称满朝之最!
真让她做了这个春闱主考官,这朝上的年轻官员,还有谁能盖过她去?
和王瑞平所想一致,徐京何这个提议,遭到众多官员反对。
表现最为激烈的,就是谢家一派的官员。
“皇上,此事不妥,施元夕入朝不过大半年,春闱乃国之要事,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