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间的问题。
除非她能在这个时代弄出核武,否则的话,想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所有人,是绝无可能的。
这个双管突击步枪,都不知需要改造多少次,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施元夕这次让这东西现身,也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豪赌。
一旦赌输了,她或许连今天这个门都走不出去。
当然,她来之前也做过了很多的调查,清楚周瑛目前的处境,也给自己留了后路,更清楚告知了这只是个半成品。
没有了她,这个东西想要真正投入使用,也还需要很长时间。
周瑛也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她抬眸,静静地看着施元夕。
比起这件东西,眼前的这个人所带给她的震撼,其实要更大一些。
她突然反应过来,她在施元夕眼眸看到的,那灼热的火焰是什么。
是野心。
周瑛并非今日才认识她。
或者说,从她考入了甲等院后,周瑛便一直有关注这个人,更知道她在国子监内的许多事。
从大考第七,到今日来青山寺,她算好了一切。
而她今日这样毫不避讳地找上门来,只怕也是格外清楚周瑛眼下的处境的。
她和传言中有着极大的不同,聪明而极富野心。
她今日来这边,其目的主要是在试探,周瑛有没有那个野心。
若她真的只是一个胆小卑微的周太妃,那么这个时候,也该退怯了。
到了这个地步,有很多话,便不必再问出口了。
施元夕如果是太后,或者是其他人所派来的人,压根不需要将此物拿出来。
她们其实都清楚,这是她的底牌。
周瑛看着她,再没有任何的迟疑,直言道:“你应当清楚,我现在自身难保。”
周瑛在后宫多年,她也做过无数的抉择,但没有哪一次,能有这一次果决和快速。
施元夕的身上,有着滚烫而灼热的勃勃生机,这是她在许多人身上看不到的。所以,她也愿意拉她一把。
“选择站在我的身旁,日后便再无退路了,你今日的举动,未尝不是飞蛾扑火。”周瑛缓步行至她的面前。
施元夕能闻到她身上那股浅淡的药香味:“若是这般,你也不会有丝毫的后悔吗?”
施元夕道:“此路、此处,便是学生心之所向。”
周瑛轻笑,在昏暗的禅室内,握住了她的手,她手心有点凉,力气却不小,她眼里浮动着万千情绪,缓声道:“如此,那便有劳元夕了。”
第26章我已有了心上人
天色渐晚,施元夕不打算在青云寺内久留。
临走前,周瑛抬眼看她:“我听说,你参加了国子监内的晋升考试。”
“是。”
正好到了周瑛的吃药时间,陶云先给她送上来了小半碗粥,施元夕看了眼,这粥竟是糙米熬制的。
周瑛是少帝的生母,却只能被迫住在了这偏远的寺庙中,连吃食都如此简陋。
这等清苦的日子,周瑛却早已经习惯了。
宫里那位一向见不得她舒坦,但凡只要是心头不高兴,便要使手段来折腾她。
“可有什么需要?”周瑛搅着碗里的粥,轻声道。
她手底下并非无人可用。
早在先帝还在世时,她为了避祸,就给自己安排过退路。
先帝驾崩后,也曾经有人主动找上门。
只是来的人,多多少少都抱着些其他的心思。
无外乎是看着她们孤儿寡母的,便于控制。
这般行为,本质上也与魏家没有什么区别。
周瑛不想刚跨过了一个坑,又一头扎进了另外一个,便索性都拒绝了。
但这不代表她就真的是势单力薄了。
施元夕轻声道:“太妃韬光养晦多年,如今还不是主动暴露身份的时候。”
周瑛微顿,与她对视。
“但学生此番前来,确实是有事相求。”施元夕平静地道:“以我的身份,想要在国子监内出人头地,阻碍实在过大。”
“学生想要求的,只是一份公平。”
除此外,还需要让周瑛看到她的价值。
这个半成品武器,只是她所表现出来的一方面。
某种程度来说,也算是对她的考核。
周瑛眼中浮动着淡淡的光彩,看着她道:“我也很好奇,国子监第一位参与晋升考试的女学子,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
事实证明,施元夕半点都没有让她失望。
晋升考试公布当日,周瑛也同样收到了消息。
难得的,天气放晴,冰雪消融。
周瑛也出了厢房,在门口照料着那几棵松树。
陶云惊喜道:“京城传来消息,施小姐以全科甲中的评分,直接晋升到了甲四级。”
周瑛手上一顿,她额上沾了些薄汗,闻言却半点不意外,只抬头看了眼天:“这京中的天,又要风雨飘摇了。”
同一时间,施元夕考入甲四级的事,在整个京中闹得沸沸扬扬。
甲四级,距离可以直接入仕的甲三级,仅有一步之遥。
寻常若有国子监的学子考入其中,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可如今考进去的,可是一个女子。
且,还是得了朝中大学士亲自认可的女学子!
没错,本次参与晋升考试判卷的人,不只有国子监内的官员,还有翰林大学士郑奇明。
因国子监内舞弊之事屡禁不止,这次还出现了一个女学子大考第七的事,又有各方面的朝堂争斗在其中,朝中派遣官员至国子监参与判卷,倒也正常。
“施元夕引发的争论太大,翰林院中也为此事争论不休。”徐府宅院内,暗卫沉声道:“只是一开始定下来的人选,并非是郑大人。”
“是院中两位翰林都有意下场判卷,两方各不相让,僵持太久,最后才换成了郑大人。”
徐京何坐在了书案背后,黑色的长桌案上,摆着数份答卷。
上面的字迹纤细清秀,全都是出自一个人的手。
他垂眸,看着这些答卷,淡声道:“郑奇明是三朝元老,又德高望重,朝中臣子多半都格外敬重他,他出面调停,谢家也好,魏家也罢,都得要给他几分颜面。”
只是郑奇明这些年年纪渐大,已经不大过问朝中的事。
……也有避其锋芒的意思。
若按照以往惯例,少帝登基,郑奇明这等老臣,便是最为合适的辅臣。
如今魏家把持着朝政,翰林院能经手的事物太少。
郑奇明等人手里都没了实权。
但身份仍在,似国子监这样的事情,他出面是最为合适的。
“这位施小姐,确实是有几分运气在身上。”暗卫感慨道。
如若不然,她一个女子,即便是印证了她真的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