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目光森冷,直接对上施元夕:“今日你若想要随意给方运定罪,需得要从京畿营无数的将士身上跨过去!”
这话一出,满朝官员皆变了脸色。
许多人几乎是在一瞬间就意识到了魏昌宏想要做些什么。
同一时间,有影卫疾步行来,将收到的消息告知尹骸。
尹骸神色微凝,低声同周瑛道:“……魏昌宏留在外边的人动了手,调动了京中的将士和官兵。”
“官兵将京中各处街道封锁,且还将京城通往各处的大门关闭。”尹骸声音发紧,带着前所未有的紧绷之色,缓声道:“京城戒严,外边的人一时半会进不来,宫外更是调遣重兵把守。”
京城主要的军队都驻扎在京郊,寻常没有调令的话也是不能随意入京的。
京畿营的主要兵力没有那么快能够赶到,并且做下这么多的事。
可京城乃是大梁皇城,寻常在城内的将士就有上万人,若再加上顺天府和各处驻守城门的官兵,即便是分出部分兵马去戒严和关闭城门,他们所要面对的,也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
远不是宫里这三百影卫所能应对的。
施元夕虽说是提前做了安排,可镇北军要做的事情太多,得要先找到方运,控制住京郊的京畿营,且还要突破城门口的守卫,冲入京中。
这等情况,纵是此番镇北军内的许多将领一起出动,只怕都难以在魏昌宏发动兵变前,将他们从宫中救出去。
一旦魏昌宏调遣的将士入了京城……局面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施元夕和周瑛二人及他们这一干影卫,几乎是必死无疑。
他只需要在镇北军赶到前,杀了施元夕和周瑛,再以私自动兵涉及谋逆造反的罪名,将镇北军统领拿下。
那这朝堂,便会再度成为他们魏家的天下!
局势瞬间从他们占据有利地位,变成了魏昌宏掌控局面。
尹骸跟在先帝身边出生入死,什么场面都见过,此刻方才能够控制住自己,用一副没什么情绪的表情说出这番话。
可特地避开所有人向周瑛禀报的动作,却还是让这殿内的许多官员都察觉到了不对。
王瑞平心头砰砰乱跳,整个人绷成了一根弦。
他也清楚,今日之事,只能有一个赢家,如果赢的人是魏昌宏,那么他们这些在朝上给施元夕帮腔的官员,都不会有好下场。
气氛诡谲中,又有大批侍卫赶来。
殿内殿外站满了人,却无一人出声。
在场的官员心头难安。
僵持中,谢郁维缓步出列,抬头看向魏昌宏,冷声道:“魏大人这是想要落实谋逆之实?”
魏昌宏嗤笑道:“皇帝年幼,不免受到有心人蛊惑,本官此举,意在清理圣上身边的奸佞,还朝堂清明。”
这件事情,魏昌宏从得知魏天昊死后,便已经开始动手安排。
魏天昊和魏家的关系太过紧密,他那个都指挥使的身份,还是魏昌宏亲自给他请命的。
魏天昊落马,整个魏家都无法撇清干系。
家族血脉摆在眼前,即便是魏昌宏想要将其他人推出来顶罪,亦是无法将事情遮掩过去。
魏天昊可是正二品大员,朝上除了他和魏太后以外,谁能够勒令得动他?
更别说那平江境内还留下不少官员,魏天昊一死,魏家失去了对平江的掌控,魏昌宏也没办法在一夕之间杀掉所有平江的官员。
这个罪名,势必要落在他的头上。
如今朝中局势也有大半失去控制,尤其是主管刑罚的大理寺和刑部,两项都在徐京何手里,两条路都被堵死。
如今就算是魏昌宏想后退,想等边疆战事彻底结束,严广海回京,魏家重新占据优势。
施元夕、徐京何等人也不会给他任何机会。
迫不得已之下,魏昌宏只能以这等方式,将所有事情强制压下去。
施元夕手里掌握着再多证据也没用,今日之后,这些东西都会沦为一堆废纸。
她在死前,还会被冠上所有的罪名。
魏家还能趁此机会重新清理朝堂,将周瑛手底下的人全部踢出朝中。
如此一来,权势又回到了他的手中。
魏昌宏抬眼,看了下殿中的影卫。
在京中军队面前,便是这几百人手里握着武器,也无法杀出人群。
今日,施元夕和周瑛二人,必须得要死在这殿中。
殿上的魏太后,在这一刻卸下心头所有的怒火,魏昌宏行事之前已经将所有细则都告知了她。
施元夕以为掌控一个魏忠,便能够占据优势,实在荒谬。
他们与她来回周旋这么久,她在朝上表现出的怒意,都只是为了给宫外的人拖延时间。
魏家已经准备好一切,她若入京前就被除掉,是最好的。
如若还是让她混入京中,那她出现在朝上的那一刻,就是魏家下手之时。
魏太后冷凝着面孔,转身,漫不经心地坐下了。
局已经设好,如今就只待收线。
这一次,她说什么都不会放过施元夕和周瑛二人。
魏昌宏计算好了一切,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施元夕他们那留在京中的两千影卫,以及她手中的武器。
收到施元夕消失的消息后,魏昌宏将派出去的大部分人手调回京中,其主要目的,便是为了防备今日这一切。
那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施元夕不可能在宫中使用,也不可能用在京中。
她不是一惯表现出一副仁慈济世的模样吗?京里到处都是百姓,那武器一旦用出来,今日她便会成为千古罪人。
只使用火铳的话,这点人手,无论如何也翻不出天去。
魏昌宏什么都设想好了,只唯独漏掉了一件事情。
此前施元夕与徐京何商议,徐京何大肆抄家填充国库。
她离开的那两个月中,户部接连受挫,留在京里的李侍郎、郑奇明等人,趁机发难。
要求户部补齐各地军需银两。
这些年来,魏家把持户部,导致各地军晌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减,这里边也包含了谢、徐两家的兵马。
李侍郎提出这等事,朝上另外几方势力必然也会参与争取。
三方难得统一对上户部,重压下,户部尚书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便只能将此事应承下来。
各地军需,自然也包括镇北军。
发放下来的银两,相对于这几年削减的军晌来说,不值一提。
但无论如何,这笔银子都能解决施元夕的燃眉之急。
这么点钱,用来增添军备是远远不够的,但……用来打造双管突击步枪,却是足够了。
施元夕并非是毫无准备离开的京城。
她离开时,双管突击步枪的子弹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在前往惠州的